A. 如果一個國家的股市持續暴跌,將會發生什麼
國家股市持續暴跌,後繼影響要看國家整體的底蘊,國外可以參考米國的股市經歷,暴跌一般代表崩盤,股市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很容易反映到國家經濟運行中,相關經歷都可以到網路上搜索。
B. 疫情擴散下,多國股市暴跌,全球經濟會有衰退的風險嗎
我覺得全球的經濟衰退的風險不大,但是短時間內肯定會造成全球經濟發展的特別緩慢。
1、疫情雖然對經濟影響嚴重,但是總體來說並不會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雖然現在疫情很嚴重,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疫情並不足以使全球的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即使現在有很多的企業停工停產,但是短時間的停工停產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雖然人們現在都呆在家裡,但是一些正常生活用品的銷售還是會有的。
綜上,這次疫情雖然席捲全球,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次疫情並不會造成全球的經濟衰退,畢竟還有我們國家這個頂樑柱在這里撐著,還是要有點信心的,疫情終究會過去,全球經濟也將重新復甦起來。
C. 中國股票6000下跌2千多點是美國人剪羊毛嗎
是全世界人都在剪羊毛!!不單單是美國人。。。。
D. 201912月29號中國股市下跌損失多少億
股市漲跌本來都是很正常的。也不是說下跌就損失了,或者說上漲就盈利專了。所以呢,要對股市的漲漲屬跌跌看的淡一些。沒有必要去計算哪一天的下跌損失了多少,畢竟他也是一個浮動的,有漲有跌,主要還是看大趨勢。當前3000點位上下。對於我們股市來說。從歷史上看是目前是中間位置。所以呢,也不算低,嗯,當然也不算高。未來漲或者是跌都是有可能的。
E. 昨夜美股和歐洲股市大跌對中國股市有影響嗎
不會太大影響,我國經濟總體運行基本穩定,即使面臨外部沖擊,政府有工具和能力保持經濟增長穩定,為股市和匯市穩定運行帶來良好基礎。
美股自1997年以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市場哀鴻一片。此次暴跌導火索是國際油價崩盤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層則是長期資本估值過高帶來的市場泡沫化。暴跌暴露出的多重風險值得警惕。
首先要警惕原油市場繼續劇烈波動的風險。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跌壓力繼續存在。隨著疫情全球擴散,封城限行等措施相繼推行,遭遇重挫的國際原油需求短期內難以改觀。
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在減產談判失敗後,必然會圍繞市場份額展開爭奪,價格戰或在所難免。國際原油市場不確定性陡增,讓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
(5)多國股市暴跌擴展閱讀
美聯儲日前緊急大幅降息50個基點,非但沒有緩解市場焦慮,反而浪費了珍貴的「彈葯」,面臨把基準利率和長期國債收益率推向零的壓力。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報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供應側沖擊,此時採取醫療衛生政策和定向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為重要。有機構呼籲,相較力不從心的美聯儲降息,政府為新冠病毒檢測買單可能更有效。這次美股暴跌還暴露了估值過高帶來的虛假繁榮不可持續,由此造成的長期結構性風險值得警惕。
此次美股暴跌已經拉響警報,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值得警惕。有2008年金融危機前車之鑒,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有責任採取措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注入信心。
F. 全球的股市暴跌會引起什麼連鎖反應今天竟然很多國家竟然跌到百分之十
國際性的法人機構會同步在全世界市場減倉
G. 中國股市為什麼天天下跌,難道沒有投資價值
導致熊市根本原因首先是,漲得高,跌得慘。如2015年6月股市快速漲至5176點,主要是監管部門默許居民加杠桿,允許場外配資等資金進入股市,於是股市才會站上5000多點,而既然股市漲得這么瘋狂,其下跌也是必然瘋狂的。
而監管部門一直在出利好救市,所以股市調整的進程出現波折,熊市周期也被人為的拉長。股市走熊是「果」,而2015年上半年瘋狂是「因」。
再者,中國股市整體估值偏高,需要擠泡沫。其實新股發行主要並不在於節奏,而是在於價格高與不高。
如果新股發行價格都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成長性,除非有大量資金推動股價上漲,否則A股長期走熊是必然的。比如,2008年中石油發行價16元,開盤當天漲到48元,之後就一直向下跌,現在只有7.45元。
(7)多國股市暴跌擴展閱讀
國內經濟目前處於下行趨勢,由之前的兩位數的高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特別是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只有6.4%,而PMI(采購經理人指數)首次跌破了枯榮線以下。
如果經濟上行,可以有牛市,也可以有熊市(因為估值偏高)。但經濟下行時,肯定不會有牛市,因為股市估值已經偏高,再加上經濟下行,上市公司都是周期性的企業,業績也不會特別靚麗,股市總體估值難以上行。
導致A股市場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經濟下行、整體估值偏高、前期牛市漲得太凶這幾大因素,而大小非套現、新股帶病發行、過度發行新股都是股市下跌的催化劑。
這些因素在牛市行情中可以完全忽略,而在熊市下跌行情中卻被人為擴大。所以,真正導致股市下跌不是這三樣,而是有更大的趨勢和規律。
H. 各位網友這幾天美國股市暴跌蒸發了多少多少萬億,請問蒸發的錢上哪去了,誰賺了這些錢
打個比方,
比如,A銀行向大家承諾,只要在他的銀行存100塊錢,他會給你個條,一年之後內憑條可以容領取200塊錢,但是這個條不是無限量的,只有100張。於是大家肯定紛紛購買。每張100塊,100張10000塊,這就是市值。每張100塊就是發行價。(打個比方,別認真)
他只賣掉50張,剩下的自己留著不賣。大家都想買,可有些人肯定別買不到,怎麼辦?於是,他就出高價收購,100塊錢的條,他出價150。賣給他,不用等一年,現在就能拿到錢。
於是呢,一部分人賣給了他。原來100塊錢發行的條,現在漲到150了。這就是股市上漲。這時候的市值由原來的10000變成了15000。
再然後,A銀行賣掉手裡50張中的5張,得到450塊錢。這就是套現。
然後,你聽說A銀行快倒閉了。你會怎麼辦?肯定趕緊把條賣掉!賣多少錢?150?沒人要!140?沒人要!130?還是沒人要?這就是股市下跌。最終,你90塊錢賣掉了。跌破發行價。這時候,市值多少??9000!!!從最高15000下降到9000,市值蒸發6000塊錢。
這就是數字游戲。以上純粹打比方,千萬別問一年後200塊錢誰出?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