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劍指規避監管強監管助信託業「陽光化」轉型嗎
12月22日發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劍指規避監管、資金空轉的銀信合作。此外,上海信託、平安信託、陸家嘴信託、金谷信託、國民信託,分別被罰款200萬元、20萬元、40萬元、50萬元、20萬元。金谷信託及國民信託的違規相關責任人還將受到紀律處分。中泰信託被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由於中泰信託本身集合類業務佔比就重,且集合類主要是依靠市場三方募集為主,所以上述處罰措施實際上是掐住了中泰信託的命脈。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約15家信託公司被罰沒805萬元。而今年四成的罰款發生於12月,共計約330萬元。今年密集的大額罰單,被業內人士視為監管層堅定懲治的態度,「警示信號明顯」。信託業正迎來強監管時代。
中泰信託被按「暫停鍵」
中泰信託第二大股東——新黃浦近日發布公告稱,中泰信託由於實際控制人不能承擔股東責任和關聯交易認定,中泰信託向客戶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其主要業務被叫停。新黃浦持有中泰信託29.97%的股權,是中泰信託的第二大股東。
半個月前,中泰信託剛剛受到上海銀監局責令改正,罰款合計人民幣90萬元的處罰。因為2015年中泰信託通過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發放較大金額貸款;且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將貸款資金用於股票交易。
實際上,中泰信託公司治理之混亂,信託業務之萎靡,在上海信託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中泰信託2016年年報顯示,該年度公司新發行信託產品108個、信託本金235.15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新增信託本金362.51億元;清算信託產品196個、信託本金479.61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兌付信託本金660.04億元。全年向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7.15億元。
某信託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從數量上看,中泰信託的上述信託業務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應該居於中游水平。但信託公司業務分化比較大,排名靠前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業務規模數倍於此。但從數量上可能看不出問題,關鍵是信託計劃的質量如何,是否給公司、股東和客戶帶來了收益。
實際上,因中泰信託盡調不充分,風控不嚴格等問題,該公司「天地緣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被爆出逾期。
此外,新黃浦半年報顯示,中泰信託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1.07億元,對比中泰信託40.84億元的凈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難言可觀。
「管理層多次動盪,使得中泰信託大批業務骨幹流失,信託業務停滯。」上海某大型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稱:「這次銀監局的整治很及時。否則中泰信託真要不行了。」
中泰信託大股東歷經多次變更。2008年6月,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港股01339)公司(簡稱「人保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購買了華聞投資55%的股權,完成對中泰信託大股東華聞投資的股權重組。
2011年,人保集團籌備上市,掛牌出售所持的華聞投資55%股權。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從人保集團手中買下華聞投資55%的股權,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中泰信託目前的股權結構無法穿透其實際控制人。
在實際控制人易主的背後,中泰信託的人事也經歷了幾次大變動。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慶斌出任中泰信託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劉虹、原財務總監何德見、原總裁助理葉曉軍等人先後離職。
「隱秘的」信託
正如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面目不清一樣,在資本玩家手中,信託產品是資本大鱷的工具。
2012年,北京信託就是假手「德瑞股權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完成其對華聞投資55%股權的收購。這也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不明埋下了伏筆。
業內人士指出,銀監會此次對中泰信託從重處罰顯示出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股東、實控人「陽光化」的監管意圖,穿透監管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北京信託-德瑞信託計劃」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顯然不符合監管要求。德瑞信託計劃的4名劣後受益人(易建科技、盛寶通達、智尚勱合與橋潤資產)據悉也並非實際經營的實體,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或另有其人。德瑞信託計劃的實際控制人發生過多次變動,在引入新的機構力量之後,仍未達到監管部門提出的實際控制人「陽光化」的要求。
早前出台的《信託公司條例(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明確提出股東陽光化的要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委託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或者管理信託公司的股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外,銀監會頒布實施的《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七條中明確要求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出資人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第十條中明確要求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的機構或個人不得作為信託公司的出資人。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7月中旬,《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發。這一被業界稱為升級版資管「八條底線」的《規定》,最顯著的變化是大幅降低杠桿倍數:嚴控結構化產品杠桿風險,並限定,股票類和混合類杠桿不得超過1倍。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信託公司作為通道的信託計劃開始增加。道理非常簡單:之前計劃發行券商資管計劃的項目,由於資管「八條底線」,只能1:1配銀行的錢,達不到規模要求。於是不得不找沒有收緊政策的信託公司來做產品,1:2甚至1:3配資。通過信託計劃大量資金通過信託通道進入二級市場。不過,目前這類業務也被信託公司主動喊停了。因觸及平倉線的股票不在少數,劣後級資金因此虧損巨大,引發了信託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糾紛。
銀信證信皆收緊
2017年12月下旬,銀監會開出了對信託公司的一大波罰單。國民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北京銀監局罰款20萬元;金谷國際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上海國際信託因「在開展信託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監局罰款200萬元;平安信託因「違反程序簽訂信託文件,作為受託人履職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深圳銀監局罰款20萬元;陸家嘴信託因「內部管理不到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信託業務」,被青島銀監局罰款4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處罰決定顯示出在資管新規破剛兌的背景下,監管方面開始對違規剛兌加大處罰力度。破剛兌對整個結構化產品的明股實債、並購基金很多業務沖擊較大。從目前的剛兌實際情況看,以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最為常見,預計未來監管層對剛性兌付的處罰力度會持續加大。從技術手段上講,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以打破剛兌,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並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未來除非標以外的所有公募和私募產品可能都要用市值法進行估值計算凈值。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打破剛兌呼聲高漲,但若沒有對信託公司(受託人)的盡職量化界定,對信託資產管理過程中過失界定沒有一個衡量規則,打破剛兌就難以操作。
據悉,由信託業協會擬定並將於近日提請會員審議的《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盡職指引》對信託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出具盡調報告、可行性報告、項目審批、營銷原則、產品推介、合同管理制度、信託披露等諸多行為規范進行了量化明確。
方正證券認為,《中國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的出台預示著信託行業監管的持續收緊。具體來看,《通知》首次定義了銀信通道業務,優先規范收縮。在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的基礎上,此次《通知》優先從銀信類業務領域著手規范通道業務。通道業務作為監管套利的手段,銀行「影子化」的媒介,將進一步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還要求對通道業務實行穿透監管,避免虛假出表。方正證券指出,此前72號文要求融資類信託在銀信理財業務佔比不超過30%,且將表外資產轉入表內並計提資本,自此銀信合作規模從64%下降到22%(2017年9月)。但銀證信合作、銀基信合作等創新模式的出現,加重了通道業務中的嵌套,加大了交叉性金融風險。防範風險是當前金融監管的出發點,今年以來多重文件出台要求穿透管理、禁止三套利、四不當等。《通知》打通了前期銀行、信託領域監管規定,減少資金空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通知》還明確了信託公司履行受託責任,不得投向限制領域,這將再度推動信託行業主動管理轉型,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對主動管理能力強、優先布局轉型、資本金充足的信託公司是發展契機。
2. 中泰證券上市影子股有哪些
中泰證券報送的IPO申報稿在證監會官網進行了預披露,至此,24家上市券商有望增加新成員,同時擬上市券商數量增至10家。而近期,擬上市券商的影子股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事實上,隨著越來越多的券商股上市,券商「影子股」也頗受市場關注。
泰證券IPO申請受理之後,10家擬上市券商共涉及券商「影子股」21隻。截至4月5日,3月份以來10家擬上市券商「影子股」平均漲幅高達19.15%,並且21隻「影子股」全部上漲。
其中,參股華安證券的上市公司嘉化能源(原華芳紡織),3月份以來漲幅最好,為28.18%(均為後復權,下同)。其次是參股天風證券的上市公司京山輕機,3月份以來漲幅達28.05%。排名第三的是參股東莞證券的上市公司財信發展,3月份以來漲幅為26.64%。就算是排名末位的參股財通證券的上市公司蘇泊爾,3月份以來的漲幅也達9.19%。看來,這個春天券商「影子股」正在全面起舞。
同時,參股中泰證券的影子股有山東鋼鐵、魯銀投資。其中,山東鋼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萊蕪鋼鐵集團持有中泰證券28.80億股,占總股本的45.91%,為其控股股東。截至4月5日,山東鋼鐵、魯銀投資3月份以來的漲幅分別為9.76%、14.99%,表現也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泰證券准備上市之路的同時,公司內部也在進行擴容。昨日更是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出一則招聘啟事,招聘人數多達369人,其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濟南四大地區招聘投行崗位就多達100人。
此外,中泰證券為原來的齊魯證券,在去年下半年更名,公司行業地位一直排名較前。據中泰證券介紹,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01億元,實現凈利潤60.73億元遠超眾多上市券商;在全國125家券商中,營業收入排名第12位;代理買賣業務凈收入排名第11位;資產管理業務規模2253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規模1057億元,行業排名第8位。新三板推薦掛牌企業161家,累計掛牌260家,行業排名第2位。累計為234家企業提供新三板做市服務,做市企業數量行業排名第2位。
與此同時,在去年年底天風證券獲得IPO受理之後,其影子股的表現一直不俗,也是擬上市券商中平均漲幅最高的,為23.06%。其中,參股天風證券的影子股有人福醫葯、道博股份、三特索道、京山輕機,分別持有天風證券5.23億股、4908.27萬股、2580.94萬股、1057.61萬股,3月份以來的漲幅分別為20.22%、22.9%、21.06%、28.05%。此外,天風證券內部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通過三家合夥制企業,合計持有該公司5.36%的股權,類似於在啟動IPO之前已實施了內部股權激勵。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對待影子股不能盲從。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新股上市所帶來的沖擊並不能為參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持續性的增長,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與主營業務增長沒有聯動影響,因此投資者需注意對上市券商的影子股沖擊可能只是一時效應,對於長期股價的影響仍有待觀察。另外,年初,寶碩股份擬通過資產重組注入華創證券。對此,繳文超表示,華聲股份、寶碩股份、哈投股份(3月份以來漲幅分別為36.21%、36.87%、16.67%)等擬收購證券公司的券商影子股,其旗下證券公司在納入上市公司體內補充資本後,2016年業績預計優於行業,同時證券業務與上市公司體內原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有利於整體公司發展。
3. 求10條俗語加意思(在線等!!)
1.八竿子打不著。
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
「就連和東方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情人節、愚人節,也大有席捲華夏之勢。」(《齊魯晚報》2003/1/30)
「幾萬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頁的大書,一些書的圖和文八竿子打不著,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夠圖來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廈門晚報》2003/12/31)
2.拔出蘿卜帶出泥。
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別是重大經濟犯罪,案犯之間盤根錯節,每個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為條件。借用『拔出蘿卜帶出泥』的說法,他們互為蘿卜,又互為泥土。在這種情況下,『拔出蘿卜帶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國青年報》2001/9/20)
3.飽漢不知餓漢飢。
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
「一個法國人曾挺疑惑地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老把忙掛在嘴邊,簡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沒搭理他,因為他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你們國情是虛位待人,我們的國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報》2003/6/5)
「或者是他們飽漢不知餓漢飢,不知道民工等著這錢去治病救命,等著這錢給兒子交學費。」(新華網2003/12/16)
4.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形象化表述。
「這次深圳市有關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國證券市場翻雲覆雨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出山,標准也就是這一條,『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上海證券報》2002/7/2)
「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是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是對生產力標準的一種形象化表述。」(《大連日報》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拿來主義》)
「法海和尚見許仙不答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關了起來。」(《西湖民間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告誡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等時不要孤注一擲,要多留幾條後路。
「營銷專家告誡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否則一旦市場突然發生變化,企業就可能因產品的崩潰而元氣大傷。」(《銷售與市場》1997/12)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投資理念,主旨是強調分散風險。」(《中國經營報》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樹上弔死。
與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後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一種選擇。
「媒體不如多宣傳一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是考上大學才有出路。讓家長和考生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一棵樹上弔死。」(《中國教育報》2001/5/30)
「孫伯淵知道馬寶山非常能幹,有一次跟他說,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你應該憑自己的實力另謀發展。」(《北京晚報》2004/1/26)
8.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辦事情。
「『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葉……還在我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9.唱白臉。
白臉:京劇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採取尖酸苛刻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她都堅持要我背乘數表,背不出就不準我吃飯。媽媽唱白臉,爸爸就唱紅臉,所以當時我更喜歡爸爸多一點。」(四川在線2003/8/13)
10.唱對台戲。
比喻採取與對方相反的行動,或有意搞垮對方。
「半島電視台:同西方唱對台戲」(《解放日報》2001/12/28)
4. 青島啤酒是日本控股嗎
青島啤酒不是日本控股。
青島啤酒的第一大股東是青島市國資委,是正宗的國資控股企業。
青島啤酒產自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是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
2017年,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 在北京發布了(第十四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作為唯一入選的「世界級」啤酒品牌,青島啤酒以1297.62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14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
青島啤酒介紹: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當時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人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開辦了啤酒廠。企業名稱為「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1903年,青島啤酒廠由英、德商人創辦,時名「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生產設備、原材料從德國進口。該廠產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日本乘機侵佔青島。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將青島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於當年12月正式開工生產。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當年10月工廠被國民黨政府軍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島市政府當局派員接管,工廠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行政院山東青島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將工廠購買,定名為「青島啤酒廠」。
1993年7月,青島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內地在港發行H股上市的企業,同批赴港上市的還有上海石化等共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