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中信證券證券金融業務

中信證券證券金融業務

發布時間:2020-12-25 19:26:41

A. 中信證券是干什麼的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公司長期以來秉承「穩健經營、勇於創新」的原則,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或取得領先地位。2008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14.02%,排名第一;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10.71%,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市場份額10.297%,排名第一;研究團隊蟬聯第一。
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6家證券營業部、60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截止2008年底,中信證券總資產1367億元人民幣,凈資產55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資本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
2005年,中信證券被《新財富》雜志社評選為「本土最佳證券公司」第一名,2006、2007、2008年連續三年評選為「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一名,2006年「本土最佳銷售團隊」第一名。 2002年至2005年連續被《亞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債權融資行」。公司2003年至2007年連續榮獲《亞洲貨幣》雜志「中國最佳股權融資行」。2008年被《亞洲金融》雜志評為「中國最佳經紀行」和「中國最佳債權融資行」。

B. 可以這么理解,證券公司有好多業務,具體就包括投行業務,具體就有很多了,中信,海通,平安,招商等等。

投行不是復指那些證卷公司的投資部門。制
投行是指投資銀行。
簡介:
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 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C. 中信證券金融業務線,產品經理是什麼意思

是指辦理業務的人員

D. 中信證券銷售交易主要業務有哪些

中信證券主來要業務種類:
中信證券經源營的業務十分全面,其繁多的業務種類和廣闊的業務范圍基本上涵蓋了: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其中:
1、證券承銷業務包括股權融資、債券及結構化融資和財務顧問業務;
2、經紀業務主要從事於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代銷金融產品;
3、交易業務主要從事於權益產品、固定收益產品、衍生品的交易及做市和融資融券業務;
4、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集合資產管理、定向資產管理、專項資產管理及其他投資賬戶管理;
5、投資業務主要包括私募股權投資、戰略本金投資及其他業務。

E.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有什麼區別嗎

中信建投前身是華夏證券,後被中信證券和建銀投資收購,中信控股60%。現在中信證券受制於一參一控,要出讓部分股份,目前方案還在等待審批中。以後中信證券只會參股中信建投,而不是現在的控股中信建投,應該還在中信系內。

中信建投的LOGO已經換成中信集團的LOGO了。現在中信建投的總經理是中信證券的前總經理。

(5)中信證券證券金融業務擴展閱讀

產品服務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的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

公司長期以來秉承「穩健經營、勇於創新」的原則,在若干業務領域保持或取得領先地位。

2007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二;企業債和金融債承銷的市場份額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08%,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佔8.0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人民幣集合理財資產凈值市場份額15.7%,排名第一;權證創設總量市場份額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繼續以較大優勢蟬聯第一。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證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標普指數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屬子公司在內,中信證券在境內合計擁有165家證券營業部、61家證券服務部和4家期貨營業部。

2008年公司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17.39%,排名第一;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12.15%,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並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場份額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合並市場份額10.29%,排名第一;研究團隊蟬聯第一。

參考資料中信證券網路

F.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金融業務

中信集團擁有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期貨
等門類齊全的金融業務,金融綜合服務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2008年,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大力推進中信集團所屬金融子公司之間,以及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建立了「中信網上金融超市」,發展網上綜合金融業務,各金融子公司之間通過金融交叉產品銷售以及對重大項目進行聯合市場營銷,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在 20個地區建立了由金融子公司與非金融子公司共同參與的地方分支機構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子公司客戶、網點、銷售等資源共享;全面完成客戶信息系統的整合與遷移工作,著手規劃和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為各子公司共享客戶資源及交叉銷售創造條件。 截至 2008年末,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總資產 13,204億元,同比增長 16.6%;營業收入 750億元,同比增長 35.6%; 2008年實現利潤總額 212億元,同比增長 46.2%。 銀行業務是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集團在中國境內控股上市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中信銀行國際化發展戰略繼續穩步推進。2010年5月,中信嘉華銀行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標志著購並完成後相關戰略整合進程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中信銀行國際全年實現合並稅後凈利潤10.57億港元,同比增長10.9%,在創歷史最高盈利的同時,各項經營指標均呈現健康較快的發展態勢,並購協同效應逐步體現。本行與BBVA、中信銀行國際組成的「三位一體」戰略聯盟不斷將各業務合作推向縱深,年度內本行與BBVA在汽車金融、私人銀行方面的合資項目正積極推進審批,資金資本、國際業務、養老金等領域業務合作規模也得到迅速增長。
2010年,中信銀行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首次突破200億,達215.0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0.20%。平均權益回報率(ROAE)19.29%,每股收益0.55元,分別較上年提高6.38個百分點和增長0.18元,經營效益創歷史新高;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降,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13.51%,資產質量保持良好;總資產首次突破兩萬億,達20,813.14億元,各項存款18,724.79億元,各項貸款12,642.45億元,業務規模再上新台階。基於穩健的業績表現和良好的市場聲譽,本行在《金融時報》社聯合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舉辦的「金龍獎」評選中,繼2009年獲得唯一「最佳股份制商業銀行」獎項後,2010年再度蟬聯該獎項,體現了市場和業界對本行綜合競爭能力的充分肯定。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是中信集團在香港控股經營的上市金融機構,也是中信金融業在海外的重要平台。 2008年11月5日,在中信集團的安排下,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利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香港資本市場調整的有利時機,成功實現私有化,從香港聯交所退市,消除了交叉持股,為中信集團整合旗下商業銀行業務打下了基礎。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公司所屬中信嘉華銀行核心業務盈利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全年營業收入18億港幣,凈利潤 1.3億港幣。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紀、股票承銷、債券承銷、投行和基金等業務市場份額繼續提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通過完善制度、改進內部協作、建設信息平台、降低自營規模和嚴格承銷項目審核等措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增資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通過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嘗試拓展海外業務;成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發起設立綿陽產業基金,進一步加快買方業務發展。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實現凈利潤73.05億元,盡管同比下降40%,但佔全行業凈利潤的比例由9%提高到約15%。
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萬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公司的主要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中信建投證券公司總資產358.18億元,凈資產52.14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17.39億元。中信金通證券公司總資產103.89億元,凈資產17.69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7.07億元。中信萬通證券公司總資產58.51億元,凈資產16.67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3.73億元。 中信集團與英國保誠集團各占股50%的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已在中國10個省市的30個城市開展業務,銀保業務發展較快,期繳業務比例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08年規模保費 37.1億元,新單年繳化保費 10億元,內含價值達 27.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3%、17%和43%,新單年繳化保費在外資及合資壽險公司中居第二位。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標准組建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主要經營財產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業務。中信集團持有該公司 27.62%的股份,為其主要股東之一。截至 2008年底,天安保險股份公司擁有 32家分公司、 1200家營銷網點, 2008年該公司保費規模近70億,近幾年規模保費位於中小保險公司前列。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均為中信證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截至 2008年底,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1.9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12.2億元;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 2.6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0.48億元。 2008年中信證券公司對旗下基金業務進行整合,由華夏基金吸收合並中信基金,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中信信託公司、英國保誠集團各持股 49%的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為 222.5億元, 2008年實現凈利潤 3091萬元。

G. 本人金融小碩一枚,中信證券招財富顧問,說是正式編制,

你有沒有業績壓力的,如果業績壓力不大,繼續干慢慢積累沒事的,其實能走技術內路線的人那容些什麼私募基金經理,多數本身就是干業務出身,認識客戶多個自然有人給錢操盤然後做大的。證券公司交易員不用什麼證書,只要金融碩士學歷,不過因為招得少而且很多都是內定圈子介紹的所以還是很難聘上,而且工資不怎麼高。

H. 中信銀行和中信證券的關系

都屬於中信集團來,自中信系三大機構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I. 中信證券的前景好不好

一、投資亮點 1、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2006末,公司凈資產達到123.10億元,凈資本為105.78億元,成為國內資本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領先優勢進一步加大。 2、公司作為純粹的券商股,公司的業績與證券市場活躍程度直接相關,隨著股市復甦,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公司的經營業績回升明顯。 3、公司整合萬通證券的投行班底,成立了"中小企業發展融資部",專門針對中小企業項目,未來中信證券有望增加中小項目的承銷數量,在大擴容的預期下公司有望繼續獲得超常規發展,而隨著股指期貨等金融創新工具的推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更是有了明顯的預期。 4、2006年,公司擔任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IPO項目的主承銷商,說明公司在IPO上的競爭力。 二、負面因素分析 1、隨著國內證券公司資產質量改善,開始進入正常經營軌道,國內傳統業務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利潤率隨競爭激烈也將逐漸走低。 2、商業銀行在資金及銷售網路上具有極大優勢,而這些優勢已經在債券、短期融資券承銷等業務上,給公司帶來了巨大壓力。 三、綜合評價 公司作為純粹的券商股,公司的業績與證券市場活躍程度直接相關,隨著股市復甦,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公司的經營業績回升明顯。但隨著國內證券公司資產質量改善,開始進入正常經營軌道,國內傳統業務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利潤率隨競爭激烈也將逐漸走低。中線潛力不大,建議觀望。

J. 中信證券的爭議事件

2015年8月25日晚間,新華網報道稱,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次日,有媒體報道稱,徐某即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
8月27日,財新報道中信證券另外被要求協助調查的7人中還包括了兩名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
在7月至8月的股災救市行動中,中信證券拿出大筆自有資金,在眾多券商中表現踴躍,被市場一度稱為「國家救市御用護法」。
分析:本次被要求協助調查的8人中,有3人為中信證券高管,位居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券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徐剛等8人此次被調查,有可能涉內幕交易。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12月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11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消息稱,中信證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履職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互換業務虛增萬億,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表示,出現相關問題是因為公司系統升級造成了對外報送個別信息的錯誤,主要涉及互換業務2015年4月-9月新增規模和終止規模的數據錯誤,但存量規模數據是正確的。
上述負責人稱,公司在發現相關問題後,已於2015年11月初進行了數據更正。公司互換業務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

閱讀全文

與中信證券證券金融業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