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時代證券怎麼樣
新時代證券可以,如果說小券商的話,我不知道他怎麼分?它的注冊資金達到110億人民幣;而廣發才20億;從資金規模上來說,不能說是小券商。
❷ 新時代證券公司正規嗎,怎麼樣啊
公司正規的,也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於2003北京海淀區的證券公司,不過發展相對較版慢,如今尚未覆蓋全國權省市。只有15個證券營業部,相比那些大牌券商肯定是出於劣勢的,對客戶而言沒有營業部網點是很不方便的,比如現在新出台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很多業務要求投資者臨櫃辦理。如果您在網上開了他們的證券賬戶,要辦業務時候就必須跑到他們的營業部櫃台辦理。在一個市還算好,萬一不在同一城市就太不劃算了。所以還是選擇覆蓋面廣的證券公司比較好。
❸ 新時代證券 明天系對在新時代開戶的股民有影響嗎
不會有影響的。
❹ 中國八大世家
中國的民營資本控制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4.6%,占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比例不低於7.4%,對證券公司的控製程度遠遠超過13%,控制著中國一半的金融租賃公司。
中國八大家族在金融領域的投資額達到80億元,他們往往透過家族直接控股的公司或者家族關聯公司對旗下金融機構有著很強的控制力,金融機構基本處於家族最低層。這種模式與亞洲其他地區家族對金融機構的控制有著極相似之處。
中國民營金融中最突出的是包括泛海系、愛建系、東方系、德隆系、萬向系、希望系、金信系、農凱系在內的八大家族。
通過對這八大家族金融結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家族金融架構與我們此前研究過的亞洲其他地區的家族控股金融機構的模式非常類似:金融機構幾乎都處於家族控制最下端。這一方面與中國的《商業銀行法》等相關金融機構管理規定銀行等不能從事相關的實業投資有關,另一方面這樣的結構也是為了滿足家族企業在實業投資到一定程度時的資金需求。
我們的研究還發現,中國的家族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力大部分情況下都比較強,或者透過家族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由家族的關聯公司聯合控股。這樣的架構是否有利於中國金融未來的發展,也是讓人關注之處。
自1988年「愛建信託」(非銀行金融機構)誕生出新中國第一家民營金融機構以來,民營資本已經滲透到中國金融業各個領域,比重已不可小視(見本期另一文《中國金融民營化程度》)。
熱衷於中國金融投資的民營企業集團,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控股「愛建信託」98%的上市公司「愛建股份」,投資金融領域的金額達到了15.7億元,僅次於泛海系18.6億元,其他投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還有「東方系」15.3億元和德隆系10億元。八大家族金融投資達到80.1億元,平均每一家族超過10億元。
八大家族中每一家族對兩家或兩家以上金融機構有重大影響力或控制力。
中國金融民營化程度
民營資本已經滲透到中國金融業各個領域。單從類型上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財務、金融租賃等各領域都有民營資本的介入。
控制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14.6%。除工行、中行、建行、農行四大銀行完全國有獨資沒有民營資本參與外,根據我們的統計(只統計前十大股東中的民營成分),民營資本擁有中國十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已經達1628億元,占股份制商業銀行累計總資產23866億元的6.82%。若再加上「深發展」、「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四個上市銀行公眾股東持有的股份,民營資本擁有的股份制銀行總資產上升為3486億元,占股份制商業銀行累計總資產的14.6%。
全國城市商業銀行有100多家,信用社數量數以萬計,由於資料有限,無法一一進行統計,但根據我們的跟蹤研究,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城市商業銀行、信用社的民營比重不會低於股份制商業銀行。如台州市商業銀行,其主要股東均為民營企業,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同,分別持有10%,其中一家股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民營汽車製造商「吉利集團」。濟南市商業銀行其主要股東「力諾集團」,也是一家民營企業。
占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比例不低於7.4%。民營成分較重的「平安保險」、「新華人壽保險」和「華安保險」2001年度保費收入總額約為494億元,佔全國保費總收入的23.4%。按民營資本所擁有的公司相應權益算,民營資本保費收入為155.3億元,占保費總收入的7.4%。由於民營控股的「民生人壽保險公司」和「東方人壽保險公司」剛成立不久,尚未全面開展業務,如果加上他們的保費收入,民營資本在保險領域的比重應高於7.4%。
占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總額遠遠超過13%。民營企業參股證券公司已經非常普遍,不僅民營控股的上市公司參股證券公司,許多沒有上市的民營企業也參股證券公司,中國注冊資本最大的證券公司—「海通證券」87.34億元注冊資本中,民營資本投入超過20億元,佔23%以上。
目前民營資本已經成功實現控股部分證券公司,如德隆系控股了「德恆證券」、金信系控股了「金信證券」、農凱系控股了「大通證券」和「泰達富友證券」、愛建系控股了「愛建證券」、泛海系控股了「民生證券」、復星系發起設立「邦德證券」並處於控股地位、「青海證券」也是民營上市公司「數碼網路」(000578)控股、民營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是「東吳證券」第一大股東等。
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民營資本控股證券公司的資本達65億元,加上參股的超過70億元,民營資本占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總額1043億元的13%。在我們的統計中,因難以判斷部分證券公司的股東是否為民營企業,我們都將之視為國有,因此民營資本對證券業的控股程度應遠遠高於這一比例。
40多家信託公司中有3家民營控股。民營資本進入較早的信託業,經過多次整頓,原來100多家信託公司僅剩40多家,「金新信託」、「金信信託」和「愛建信託」等多家民營控股的信託公司得以保留。「新希望集團」投資的「聯華信託」目前還沒有完成登記,如果順利通過重新登記,則民營控股的信託公司將增至4家。
全國12家金融租賃公司中約半數由民營企業控股。金融租賃公司是中國所有金融機構中,數量最少也是民營化程度最高的領域。其中德隆系控制了「新世紀金融租賃公司」和「新疆金融租賃公司」、明天系控股了「浙江金融租賃公司」、「托普集團」控股了「四川金融租賃公司」,「新奧集團」等民營企業控股了「河北金融租賃公司」等。
全國70多家財務公司中,只有2家民營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進入門檻最高的非銀行金融領域,由於規模限制,民營企業很難獲得成立財務公司的機會。目前只有「東方集團財務公司」和「萬向財務公司」兩家民營財務公司。
民營資本投資金融收益不一
民營金融機構起點較低,多數公司投資時間較短,尚處於投入期,回報有限,但仍然有部分投資金融機構的民營企業獲得了比較豐厚的回報。
圖4中的16家民營參股或控股的金融機構,2001年度無一虧損,大多取得較好的收益,其中「平安保險」凈利潤高達17.6億元。參股或控股這些金融機構的民營企業,從中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如「雅戈爾」(600177)參股「中信證券」9.61%,2000年度投資當年即獲得1854萬元投資收益,2001年度獲得8273萬元投資收益。
但長期盈利的「愛建信託」,由於2001年中期以來股市長期低迷,其證券業務發生較大虧損,造成「愛建信託」2002年中期凈利潤虧損6560萬元。
民營資本控股金融機構的三種主要方式
直接主導或參與新設立金融機構是民營資本控股金融機構最主要方式。根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民營資本主導或參與新設立金融機構有「民生銀行」、「台州市商業銀行」、「金信證券」、「愛建證券」、「民生證券」、「民生人壽保險」、「新華人壽保險」、「愛建信託」、「東方集團財務公司」、「萬向集團財務公司」、「邦德證券」、「東方人壽保險」等共12家,佔26家民營資本處於控制地位的金融機構的46%,即民營資本有近一半是通過新設立金融機構進入的。
借原國有股東退出之機,受讓金融機構股權。共有「青海證券」、「新世紀金融租賃」、「新疆金融租賃」、「四川金融租賃」、「浙江金融租賃」、「華安財產保險」、「金新信託」7家,佔27%。
借增資擴股之機出資,控股金融機構。最主要的有「大通證券」、「德恆證券」、「泰達富友證券」、「金信信託」5家,佔19%。
❺ 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資產規模有多少
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億元的資產規范,為廣發的二分之一,華夏的六分之一
截止到20090930資產規模如下:
基金公司名稱 控股股東 旗下基金數 資產合計
五大基金公司:
華夏基金:財政部-中信集團-中信證券 26隻 2472億元
博時基金:國資委-招商集團-招商證券 19隻 1339億元
嘉實基金:財政部-人保集團 19隻 1193億元
南方基金:江蘇國資委-華泰證券 23隻 1183億元
易方達基金:遼寧國資委-遼寧成大-廣發證券 22隻 1168億元
老十家基金公司(含華夏、博時、嘉實、南方)
大成基金:財政部-人保集團 19隻 827億元
華安基金:上海國資委-國泰君安 17隻 774億元
富國基金:上海國資委-上海上實(集團)-海通證券 18隻 602億元
長盛基金:安徽國資委-國元控股-國元證券 14隻 550億元
鵬華基金:深圳國資委-深圳投資控股-國信證券 16隻 506億元
國泰基金:財政部-中投公司-匯金公司-建銀投資 17隻 424億元
銀行系基金:
交銀基金:財政部-交通銀行 14隻 723億元
工銀基金:財政部-中投公司-匯金公司-工商銀行 13隻 543億元
建信基金:財政部-中投公司-匯金公司-建設銀行 10隻 376億元
中銀基金:財政部-中投公司-匯金公司-中國銀行 8隻 217億元
農銀基金:財政部-中投公司-匯金公司-農業銀行 4隻 62億元
民生加銀:劉氏四兄弟-希望集團-新希望-民生銀行 3隻 32億元
浦銀基金:上海國資委-上海國際集團-浦發銀行 5隻 17億元
其他基金:
廣發基金:遼寧國資委-遼寧成大-廣發證券 13隻 933億元
匯添富基金:上海國資委-申能集團-東方證券 11隻 647億元
上投基金:上海國資委-上海國際信託 12隻 624億元
銀華基金:重慶國資委-西南證券 14隻 600億元
融通基金:肖建華-明天系-新時代證券 11隻 537億元
景順長城:國資委-華能集團-長城證券 11隻 498億元
華寶興業:國資委-寶鋼集團-華寶投資 15隻 461億元
諾安基金:國資委-中化集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 10隻 430億元
海富通:上海國資委-上海上實(集團)司-海通證券 13隻 413億元
長城基金:國資委-華能集團-長城證券 11隻 401億元
❻ 中國信託企業有哪些,說說大型的幾家就可以了,個人覺得信託跟保險證券都是同一家公司的
先說說中融系的吧。中融信託,加上四大財富中心~大唐財富、恆天財富、版新湖財富、高晟財權富。
明天系的有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北京信託。
中信信託也是,畢竟是中信集團的,集團下銀行保險證券都有,當然平安也是的了。
再說了。現在都是大資管時代,光靠一家信託公司獨木難支,信託跟銀行、證券、保險的業務都是互有交叉的,中融的基金公司也出來了,證券、保險業務也在發展當中。
❼ 八大家族
中國的民營資本控制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4.6%,占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比例不低於7.4%,對證券公司的控製程度遠遠超過13%,控制著中國一半的金融租賃公司。
中國八大家族在金融領域的投資額達到80億元,他們往往透過家族直接控股的公司或者家族關聯公司對旗下金融機構有著很強的控制力,金融機構基本處於家族最低層。這種模式與亞洲其他地區家族對金融機構的控制有著極相似之處。
中國民營金融中最突出的是包括泛海系、愛建系、東方系、德隆系、萬向系、希望系、金信系、農凱系在內的八大家族。
通過對這八大家族金融結構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家族金融架構與我們此前研究過的亞洲其他地區的家族控股金融機構的模式非常類似:金融機構幾乎都處於家族控制最下端。這一方面與中國的《商業銀行法》等相關金融機構管理規定銀行等不能從事相關的實業投資有關,另一方面這樣的結構也是為了滿足家族企業在實業投資到一定程度時的資金需求。
我們的研究還發現,中國的家族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力大部分情況下都比較強,或者透過家族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由家族的關聯公司聯合控股。這樣的架構是否有利於中國金融未來的發展,也是讓人關注之處。
自1988年「愛建信託」(非銀行金融機構)誕生出新中國第一家民營金融機構以來,民營資本已經滲透到中國金融業各個領域,比重已不可小視(見本期另一文《中國金融民營化程度》)。
熱衷於中國金融投資的民營企業集團,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控股「愛建信託」98%的上市公司「愛建股份」,投資金融領域的金額達到了15.7億元,僅次於泛海系18.6億元,其他投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上的還有「東方系」15.3億元和德隆系10億元。八大家族金融投資達到80.1億元,平均每一家族超過10億元。
八大家族中每一家族對兩家或兩家以上金融機構有重大影響力或控制力。
中國金融民營化程度
民營資本已經滲透到中國金融業各個領域。單從類型上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財務、金融租賃等各領域都有民營資本的介入。
控制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14.6%。除工行、中行、建行、農行四大銀行完全國有獨資沒有民營資本參與外,根據我們的統計(只統計前十大股東中的民營成分),民營資本擁有中國十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資產已經達1628億元,占股份制商業銀行累計總資產23866億元的6.82%。若再加上「深發展」、「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四個上市銀行公眾股東持有的股份,民營資本擁有的股份制銀行總資產上升為3486億元,占股份制商業銀行累計總資產的14.6%。
全國城市商業銀行有100多家,信用社數量數以萬計,由於資料有限,無法一一進行統計,但根據我們的跟蹤研究,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城市商業銀行、信用社的民營比重不會低於股份制商業銀行。如台州市商業銀行,其主要股東均為民營企業,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同,分別持有10%,其中一家股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民營汽車製造商「吉利集團」。濟南市商業銀行其主要股東「力諾集團」,也是一家民營企業。
占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比例不低於7.4%。民營成分較重的「平安保險」、「新華人壽保險」和「華安保險」2001年度保費收入總額約為494億元,佔全國保費總收入的23.4%。按民營資本所擁有的公司相應權益算,民營資本保費收入為155.3億元,占保費總收入的7.4%。由於民營控股的「民生人壽保險公司」和「東方人壽保險公司」剛成立不久,尚未全面開展業務,如果加上他們的保費收入,民營資本在保險領域的比重應高於7.4%。
占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總額遠遠超過13%。民營企業參股證券公司已經非常普遍,不僅民營控股的上市公司參股證券公司,許多沒有上市的民營企業也參股證券公司,中國注冊資本最大的證券公司—「海通證券」87.34億元注冊資本中,民營資本投入超過20億元,佔23%以上。
目前民營資本已經成功實現控股部分證券公司,如德隆系控股了「德恆證券」、金信系控股了「金信證券」、農凱系控股了「大通證券」和「泰達富友證券」、愛建系控股了「愛建證券」、泛海系控股了「民生證券」、復星系發起設立「邦德證券」並處於控股地位、「青海證券」也是民營上市公司「數碼網路」(000578)控股、民營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是「東吳證券」第一大股東等。
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民營資本控股證券公司的資本達65億元,加上參股的超過70億元,民營資本占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總額1043億元的13%。在我們的統計中,因難以判斷部分證券公司的股東是否為民營企業,我們都將之視為國有,因此民營資本對證券業的控股程度應遠遠高於這一比例。
40多家信託公司中有3家民營控股。民營資本進入較早的信託業,經過多次整頓,原來100多家信託公司僅剩40多家,「金新信託」、「金信信託」和「愛建信託」等多家民營控股的信託公司得以保留。「新希望集團」投資的「聯華信託」目前還沒有完成登記,如果順利通過重新登記,則民營控股的信託公司將增至4家。
全國12家金融租賃公司中約半數由民營企業控股。金融租賃公司是中國所有金融機構中,數量最少也是民營化程度最高的領域。其中德隆系控制了「新世紀金融租賃公司」和「新疆金融租賃公司」、明天系控股了「浙江金融租賃公司」、「托普集團」控股了「四川金融租賃公司」,「新奧集團」等民營企業控股了「河北金融租賃公司」等。
全國70多家財務公司中,只有2家民營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進入門檻最高的非銀行金融領域,由於規模限制,民營企業很難獲得成立財務公司的機會。目前只有「東方集團財務公司」和「萬向財務公司」兩家民營財務公司。
民營資本投資金融收益不一
民營金融機構起點較低,多數公司投資時間較短,尚處於投入期,回報有限,但仍然有部分投資金融機構的民營企業獲得了比較豐厚的回報。
圖4中的16家民營參股或控股的金融機構,2001年度無一虧損,大多取得較好的收益,其中「平安保險」凈利潤高達17.6億元。參股或控股這些金融機構的民營企業,從中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如「雅戈爾」(600177)參股「中信證券」9.61%,2000年度投資當年即獲得1854萬元投資收益,2001年度獲得8273萬元投資收益。
但長期盈利的「愛建信託」,由於2001年中期以來股市長期低迷,其證券業務發生較大虧損,造成「愛建信託」2002年中期凈利潤虧損6560萬元。
民營資本控股金融機構的三種主要方式
直接主導或參與新設立金融機構是民營資本控股金融機構最主要方式。根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民營資本主導或參與新設立金融機構有「民生銀行」、「台州市商業銀行」、「金信證券」、「愛建證券」、「民生證券」、「民生人壽保險」、「新華人壽保險」、「愛建信託」、「東方集團財務公司」、「萬向集團財務公司」、「邦德證券」、「東方人壽保險」等共12家,佔26家民營資本處於控制地位的金融機構的46%,即民營資本有近一半是通過新設立金融機構進入的。
借原國有股東退出之機,受讓金融機構股權。共有「青海證券」、「新世紀金融租賃」、「新疆金融租賃」、「四川金融租賃」、「浙江金融租賃」、「華安財產保險」、「金新信託」7家,佔27%。
借增資擴股之機出資,控股金融機構。最主要的有「大通證券」、「德恆證券」、「泰達富友證券」、「金信信託」5家,佔19%。
❽ 中國股市有哪些牛人
還有個:林圓。從8000抄到4億~~~
❾ 國盛證券為什麼被接管
證監會宣布接管兩券商一期貨,中航與招商託管國盛證券,中信建投託管新時代,明確客戶交易與資金不受影響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根據證監會今天最新發布的第45號公告內容,鑒於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中國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依法實行接管。
證監會表示,上述託管期為1年,即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止。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道
是何緣由?隱瞞實控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
依據證監會最新表述,鑒於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盛期貨有限責任公司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第八條和第六十二條、《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依法實行接管。
誰來託管?證監會成立接管組,委託招商、中信建投、中航證券、國君期貨成立託管組
根據法規規定,證監會分別組織成立了相應公司接管組,自接管之日起行使被接管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同時證監會分別委託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證券有限公司及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成立相應公司託管組,託管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接管期間,中國證監會委託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時代證券託管組,委託中航證券有限公司及招商證券(6009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國盛證券託管組,委託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成立國盛期貨託管組,分別託管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託管組在接管組指導下,按照託管協議開展工作。
其中,由林雯任新時代證券接管組組長,由周軍任國盛證券接管組組長,由王登勇任國盛期貨接管組組長。
哪些接管內容?接管經營管理權,組長代行法定代表人職權
自接管之日起,接管組行使被接管公司的經營管理權,接管組組長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職權。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的股東大會或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層停止履行職責。接管期間,接管組負責保持公司經營穩定,規范公司股權和治理結構。
接管後如何管理?客戶交易不受影響,資金轉入轉出等均正常進行
證監會表示,接管後,三家公司正常經營,客戶交易不受影響,資金轉入轉出等均正常進行。接管組及託管組將採取有效措施,保持公司穩定經營,依法維護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等相關方的合法權益。
就在去年11月15日證監會決定撤銷華信證券的全部業務許可,並委託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成立行政清理組,對華信證券進行行政清理。行政清理期間,證監會委託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華信證券的證券經紀等涉及客戶的業務進行託管。同時,證監會派駐風險處置現場工作組,對華信證券、行政清理組及託管組進行監督和指導。行政清理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2個月。
國盛證券
國盛證券成立於2002年12月26日,注冊地江西南昌,注冊資本46.95億元。2016年4月成為國盛金控(002670,股吧)全資子公司。
根據公開信息,國盛證券是一家全牌照證券公司,目前擁有資產管理、期貨、私募基金三家子公司、200餘家分支機構,並參股公募基金及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資本市場全產業鏈產品及便捷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
國盛金控(原華聲股份)2015年曾「蛇吞象」拿下國盛證券。「鳳凰系」杜力、張巍先是獲得華聲股份的控股權。2015年,華聲股份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將中江信託旗下國盛證券裝進了上市公司。
上述交易完成後,杜力、張巍以一致行動人的身份共同成為國盛金控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43.95%的股份,中江信託則持有16%股份,緊隨其後為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中江信託還與國盛金控及杜力、張巍簽署了對賭協議,約定2016年、2017年、2018年國盛證券凈利潤(歸屬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孰低)分別不低於7.4億元、7.9億元、8.5億元,否則中江信託需要優先以所持國盛金控股份進行補償。
實際上,這三年國盛證券業績低迷,2018年甚至虧損,對賭失敗。2018年11月27日,中江信託將所持國盛金控股份全部進行了質押。2019年1月2日,中江信託將質押給江西創元的股票進行了解質押。
近年來,國盛證券步入快車道,發展迅速。光是在交易席位租賃收入方面,國盛證券名次也實現飛升。2019年,國盛證券交易席位租賃收入2.2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235.13%,同比2017年增長645.40%。國盛證券的排名上升幅度比較大,2019年位居第19名,相比2018年上升13個名次,相比2017年則上升49個名次。
截至目前,國盛證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重點城市設立業務管理總部,基本形成「立足江西,輻射全國」的業務格局。
新時代證券
新時代證券成立於2003年06月26日,成立於北京,法定代表人田德軍,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等。目前下屬5家分公司,以及60多家證券營業部。
根據其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新時代證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9.54億元,實現凈利潤4.39億元,凈利潤較2018年的2.64億元大幅增長。
雖然凈利潤大幅增長,但新時代證券的多項主營業務業績下滑。 其中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6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72%;實現營業利潤 3.3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22%。
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實現營業收入-2088.9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71.16%;實現營業利潤-7854.2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1.73%。
自營投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25.20%;實現營業利潤2.6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28.38%。
新時代證券與華資實業(600191,股吧)、恆泰證券一樣,同屬「明天系」旗下公司。而以包商銀行為代表的多個「明天系」金融資產相繼被接管,恆泰證券股權也被天風證券收購。
而新時代證券同樣「千瘡百孔」。新時代證券因多項業務違規,導致其在券商分類評級中由2017年的CC級調降至2018年的C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