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已經發行的證券為什麼還要上市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說,但是說清楚又不簡單,我試著說一下,希望能說清楚。
實際上,公開內發行是股票發行的容方式,上市是指在交易所交易,兩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很容易區分。但是我想樓主可能是想問這兩個概念分別指什麼,所以我就多說兩句。
「上市」是指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上市,但是公開發行之後上市是有一定條件的,比如在核准發行之後,公司股本要不少於5000萬元,發行股份達到總數25%等等(可以網路上市條件),也就是說上市是公開發行在符合上市條件之後才可以的,上市的地點現在在國內主要是上交所與深交所(包括主板、中小板與創業板等),上市之後公司的股票可以買賣,叫做二級市場,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股票,這個股票可以轉讓,不影響上市公司的股本。而「私募發行」與「公開發行」通常是指再融資階段的「定向增發」與「公開增發」,也就是說公司的股票已經上市,上市公司需要進一步進行股權融資的時候,通過向特定對象(不多於10個)進一步發股票,叫做定向增發;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叫做公開增發,這種發行也是公開發行。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上市是首次公開發行之後在符合條件之後可以申請上市,而上市之後還可以進行公開發行。
㈡ 什麼是證券發行與承銷
《2010版證券業從業資格考試統編教材:證券發行與承銷》內容簡介: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日漸顯著,不斷提高證券經營機構的競爭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提升證券業從業人員和廣大證券市場參與者整體素質,顯得尤為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以及中國證監會頒布的《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規定,從事證券業務的專業人員,應當參加從業資格考試並取得從業資格。凡年滿18周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員都可參加證券業從業資格考試。上述規定對擴大證券市場從業人員隊伍,提高證券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規范證券業從業人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一年來法律法規的變化和市場的發展,對《證券業從業資格考試統編教材》進行了修訂:第一,隨著我國股指期貨的推出,在《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分析》等書中,增加有關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及其交易規則、股指期貨投資的風險分析等內容;第二,根據新修訂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在《證券發行與承銷》中修訂有關發行保薦制度的內容,增加有關創業板發行、上市、督導等操作上的特殊規定等內容;第三,對《證券交易》書稿進行全面梳理,調整了部分章節設置,根據新頒布的法規對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增加了有關證券經紀業務營銷管理方面的內容,同時,簡化了有關證券交易結算方面的內容;第四,根據新發布的有關基金銷售的規范,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中的相關內容,增加了分級基金、基金評價等內容;第五,在《證券投資分析》中增加了有關證券估值方法、債券估值等內容;第六,在《證券市場基礎知識》中增加了有關證券交易、發行制度介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方面的內容;第七,對原教材中的基本概念、理論和基本框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修訂,對錯漏之處進行更正,刪除了已不再適用的內容。
㈢ 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這里的公開發行股份,是指公司上市的過程中的那次公開發行股份。上市過程中要版向社會公眾發行不權超過10%或25%的新股。在這次發行之前公司已經存在的股份,上市後一年內不得轉讓。
發起設立不是公開發行股份,所有股份是全體發起人自己認購的。募集設立分定向募集和公開募集,定向募集的也不叫公開發行股份,公開募集設立的情況在實踐中幾乎不存在。而且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過程,在設立之前是沒有股份一說的,所以不會存在發起設立或募集設立前就已經存在的股份這種東西……
㈣ 證券首發過會什麼意思
釋義:新股發行是要通過證監會審批,證監會會開會討論,如果通過首發申請就是「過會」。
審批流程: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以下簡稱首發)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後事項、核准發行等主要環節,分別由不同處室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核准已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
4、公司在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5、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的比例為10%以上。
(4)已發行的證券擴展閱讀
過會成功的影響:
1、強化了股市的融資色彩。雖說不能實現融資的股市不是一個健全的市場,但是對長期以來過分重視融資的市場而言,就應該區別對待。
2、扭曲了價值投資的本質。IPO重啟難免會牽涉到不少的問題,如股票的「三高現象」、部分企業力求上市而出現造假的行為等等。
3、如部分企業不符合上市的條件,卻通過一些不為人知的手段順利IPO,最後實現圈錢的目的等等。
4、助長了利益輸送等關鍵問題。例如IPO的四大輔助機構,分別是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IPO咨詢機構。
參考資料
網路-過會
網路-IPO
㈤ 已發行證券的流通市場也稱為什麼啊
證券流通來市場是指買賣源已發行證券的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次級市場。
證券流通市場由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組成。是已發行的證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場所。證券流通市場一般由兩個子市場構成,一是證券交易所市場,其交易有固定的場所和固定的交易時間,是最重要的集中的證券流通市場;二是場外交易市場,是證券經營機構開設的證券交易櫃台,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可申請在場外進行交易。
證券流通市場的主要功能在於有效地集中和分配資金:
1、促進短期閑散資金轉化為長期建設資金。
2、調節資金供求,引導資金流向,溝通儲蓄與投資的融通渠道。
3、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動能反映出整個社會的經濟情況,有助於抽調勞動生產率和新興產業的興起。
4、維持股票的合理價格,交易自由、信息靈通、管理縝密,保證買賣雙方的利益都受到嚴密的保護。已發行的股票一經上市,就進入二級市場。投資人根據自己的判斷和需要買進和賣出股票,其交易價格由買賣雙方來決定,投資人在同一天中買入股票的價格是不同的。
㈥ 上市條件之一: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對啊 公開發行和上市是兩個程序 證監會審核批准公開發行 交易所負責掛牌上回市 IPO的企業走的都是首次公答開發行並上市兩個程序 先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 認購完成後才能掛牌上市 但這兩個程序是連在一起的 因此容易混淆為一個程序
㈦ 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為什麼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那相當於是內部原始股,因為原始股的成本比較低,而通常上市後股價會產版生較大幅權度溢價,所以為了保護股票上市後,避免大規模減持二級市場買入股票的投資者的權益,對於持有原始股的股東有一個股份鎖定期,一般是1年到3年,具體看個股情況。
㈧ 已經發行的證券為什麼還要上市
公司發行的證券有兩種:一種是私募證券,另一種是公開發行的證券。當公司面向大眾公開發行證券並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時這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已經發行的證券為什麼還要上市,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它是私募證券。二是他雖然發行了但在場外市場交易的,沒在證交所掛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