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民為什麼總虧錢
牢騷可以發發,但不能改變股民虧損的局面(不會因為你發牢騷了,就不虧錢了),特別是如果具體到個人而言,根本上沒有一條理由可以站得住腳的。如果有,就是——
技不如人!
很多經濟學家將股民虧損的理由,歸根結底是國有股不流通。這太宏觀了!如果從邏輯學來講,這理由是行不通的。為什麼?1996年、2000年的大牛市,國有股也沒全流通,為什麼那麼多人賺錢呀?股市總是有高低潮的,低潮的時候總有個理由,但這個理由並不是決定個人虧損的原因。個人虧損的原因,永遠只有一個:
技不如人!
如果你身為股民,卻還在為虧損找借口,那麼你還未成年!
隔行如隔山
這是中國的俗語,相信每一位成年人都聽過。對於90%的股民來說,股票投資者均不是他們的老本行,他們進入股市,可謂是隔行如隔山,需要不斷摸索。但他們錯了,摸索是要碰得頭破血流的,因此摸索時要有節制,剛開始不要投入太重的資金。這是股民虧錢的原因之一。其實股市裡,不泛高智商的股民。如有些是白手起家的私營企業主,有些是大學教授,有些是政府高官(不一定是自己的帳戶炒股),這些人應該是人中之「龍」了吧,在自己的領地里呼風呼雨,但在股市裡就是傷痕累累。
低估股市
有一些人將股票投資看得非常簡單,以為放在那裡就可以賺錢。特別在一些學歷相對較高的成功人士來講,他們認為買入績優股長期持有始終會賺錢。如果股票投資那麼簡單,世界就沒窮人了!推行長線投資的股民,首先犯一個大錯,就是什麼時候方適合長線投資?如果在牛市開始時,進行長線投資,贏的機率是比較大的;如果在熊市開始時做長線投資,則是「九死一生」!近幾年「一九格局」已證明了這一點。隨著中國股市第一家破產的上市公司誕生,那些隨便長線投資的股民將嘗到重金買入的股票,一文不值的慘痛!而那些認為投資績優股就一定賺錢的長線投資者,則還需加一條:這家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和成長性!四川長虹、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都是績優股吧,結果如何?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近幾年有一些投資績優股賺了一點錢,碩果僅存的投資者實在是有點幸運。因為中國這股市,所謂的績優股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風險,真績優還是假績優?更何況,市盈率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象佛山照明這些這么穩定的上市公司太少了!如波導股份這只低市盈率的個股就在不斷的創新低。
沒有賺錢氣質
這是巴菲特大師說的。他說,在股市裡賺錢不靠智商有多高,而在於個人的特定的賺錢氣質。或許有一定道理吧,因為很多智商高的投資者在股市裡打滾了多年,始終是一無所獲。筆者認為,這么多聰明的老股民在股市裡折騰多年,一不是智商的問題,二不是經驗的問題(三五年一過,有的是經驗),那麼應該是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心態問題。心態是第一位的,技術、經驗是其次的。很多人由於性格問題,投資心態總是不能達到成熟,那怕是技術很到位,經驗很豐富,操作也曾輝煌過,但就是因為心態不成熟,在一兩次失誤中,將戰果一筆抹殺。投資大師們特別強調心態的重要性,就如巴菲特在2000年科技股狂潮堅持不熟不做的超強毅力,最令人佩服。筆者亦十分認同心態的重要性。技術易學,心態難煉呀!
二是用功問題。這對於老股民而言。老股民有的是經驗,經驗甚至從目前許多知名分析師還要豐富,但始終是不得投資要領。為什麼?筆者認為這些投資者往往不夠用功,整天呆在營業部就是在一動不動的「盯」著自己買的股票或者自選股的上下波動,卻缺少用腦去想一想,為什麼跌?為什麼漲?更少去總結每一波行情的特點,龍頭股的形態、基本面等。本部的陳國強分析師,就是十分用功的一位專業人士,他對近8年來的每一隻龍頭股啟動時的形態均了如指掌,包括啟動時的價格、換手率、共振等等,卻有作詳細筆記,並且熟記。這也換來了他的優良的操盤業績。
如果不是上述兩方面原因,那麼就應該是巴菲特大師說的,沒有賺錢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