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證券公司的發展歷程

證券公司的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0-12-23 23:17:13

⑴ 美林證券的發展歷程

1885年 公司前身成立
1914年 公司更名為Merrill,Lynch & Co.
1930年 公司將業務集中在投資銀行領域
1941年 成為華爾街專上第一家發行企屬業年報的公司
1946年 公司建立資金管理學校,就是現在的金融咨詢公司
1955年 公司年簽約額突破10億美元
1960年 在倫敦開設辦事處
1961年 在東京開設代表處
1973年 公司成為了證券投資公司
1976年 資產管理部成立
1982年 在香港建立了地區總部
1985年 作為第一家外國證券公司進入日本證券市場
1993年 成為第一家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的美國證券公司
1997年 收購澳大利亞的McIntosh Securities Limited
1999年 進入數字時代,在網上開始業務經營
2008年 受次貸危機影響,虧損嚴重,被美國銀行收購.

⑵ 證券的發展歷程

1603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是的,可以這么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的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資金的方法。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他們聚集了650萬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300萬的歐元,而那時候,這些錢值幾十億,用這些錢他們建立了公司。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
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 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中,一方面是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政府將一些 只有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摺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這就大大增加了東印度 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政府給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是)可以協商簽訂條約,發動戰爭,這樣它就成了在亞洲的獨立主權個體,或者說從南非到日本的整個地區,它都可以像一個國家那樣運作。
在一切准備妥當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出航了。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挑戰者。但是,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前十年他們(東印度公司)沒有付任何的利息,因為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亞洲建立一個貿易王國上面。做完這些,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利。
連續十年不給股東們分紅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願意,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 ,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經活躍著超過1000名的股票經紀人。他們雖然還沒有穿上紅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經出現了。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前來從事股票交易的不僅有荷蘭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 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僅英國國債一項,荷蘭每年就可獲得超過2,500萬荷蘭盾的收入,價值相當於200噸白銀。 舊中國
證券在中國屬於舶來品,最早出現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現的證券交易機構也是由外商開辦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上市證券主要是外國公司的股票和債券。
1872年,設立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交易所法》推動了證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證券經營業務。
1918年,中國人在北平成立了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新中國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從此恢復了中國中斷了30多年的證券交易業務。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紐約證券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並向其贈送了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經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營業。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以准確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以後上海股市價格的總體走勢,為投資者入市及從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向市民公開發售。誰會想到,就是一張售價僅30元的認購證,改變了很多人一生的命運。股票認購證的發行象徵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一個開端,證券市場從此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期。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銀證券公司與上海聯合紡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簽定協議,發行中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特種股票上市。這是中國第一張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開股價,實行自由競價交易。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出現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場面,並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瀉,三天之內,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
1992年9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深圳時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辦成全國的股票交易中心,為全國服務。」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寶安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92年認股權證,發行總量為26403091張。這是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12月,由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各大專業銀行及證券公司等聯合編審的《上海證券年鑒·19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國大陸第一本證券年鑒。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亞運村的建行北京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利用衛星通信技術傳送行情在中國尚屬首次。
1993年4月22日,經李鵬總理簽署的國務院令第112號,《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分類股價指數首日公布。上證分類指數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5月5日,中國首部期貨市場法規——《期貨經紀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
1993年5月2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決定,STAQ和NET兩系統的法人股交易市場進行整頓,暫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正式向各會員公司和國內外信息媒介發布,這是證券市場發展進程中又一「界標」。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全文共分8章,分別就證券交易所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等具體問題做了詳細規定。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

⑶ 長城證券的發展歷程


2007年12月31日長城證券研究所被評為中國薦股成功率第一名證券研究機構。
2007年12月26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注冊資本由15.67億元增至20.67億元。2007年4月17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注冊資本由9.25億元增至15.67億元。
2007年1月第一屆「長城論壇」在海南成功舉辦。
2006年7月29日長城證券獲批規范發展類證券公司。
2005年11月公司通過深圳證監局組織的以「五項內控」為核心的專家小組評審
2004年4月長城證券率先完成2.3億公司債發債工作
2004年2月長城證券獲准設立博士後工作站
2003年12月公司鄭州營業部開業。
2003年12月由公司主承銷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40億元企業債券成功發行。
2003年11月第二屆長城財富論壇在深圳市召開。
2003年6月由公司和美國景順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2003年5月公司在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涉及金額5.5億元的收購活動中,與美林證券一起擔任賣方財務顧問。
2003年2月公司取得證券交易所市場2003年國債承銷團甲類成員資格。
2003年1月公司總部完成全員競爭上崗工作。
截至2003年3月底公司在全中國主要大中城市設有24家證券營業部
2003年6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由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美國景順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景順資產管理公司、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景順長城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12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發起設立了長城基金管理公司
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批准長城證券為綜合類證券公司
2000年1月進入全中國銀行同業拆借市場
1999年12月擔任國內首批國有股配售主承銷商(黔輪胎)
1999年7月-10月完成增資擴股工作,資本金增至8.25億元人民幣
1999年9月參與財政部99年記帳式(五期)、(八期)國債發行工作,認購比例超過1%
1999年10月擔任ST湘中意資產置業財務顧問,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十大資產置換運作典範
1997年6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長城證券經營外匯業務。中國人民銀行評長城證券為內部風險控制先進單位。
1997年4月合並後擔任第一家新股發行主承銷商(吉林紙業)
1996年11月合並後擔任第一家上市推薦人(山東黑豹)
1996年4月合並後擔任第一家配股主承銷商(瓊南洋)
1995年月11日深圳長城證券部與匯通證券合並,成立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990年—1992年海南匯通證券和深圳長城證券部分別成立

⑷ 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歷

1984年,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代理發行公司股票。
1986年,沈陽信託投資公司和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始辦理櫃台交易業務。
1987年,我國第一家專業性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國債櫃台交易正式啟動。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3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正式營業,各證券經營機構的業務開始轉入集中交易市場。
1991年8月,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8年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出台。
由於市場持續低迷和結構性調整,資本市場發展出現問題。
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綜合治理後的具體成果表現在:第一,有效化解了歷史遺留風險;第二,平穩處置了一批高風險公司;第三,集中改革完善了一批基礎性制度;第四,進一步健全了法規體系和監管機制;第五,積極推進了證券公司的業務創新。
200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實施,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公司設立制度。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09家,證券公司資產的總規模和收入水平都邁上了新台階。

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成立於1988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2001年底,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87.34億元,成為國內證券行業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2005年5月,經中國證券業協會評審通過,海通證券成為創新試點券商,公司發展進入新時期,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市場前列。2006年,隨著股權分置改革和券商綜合治理的完成,資本市場進入實質轉折期。在這一年裡,公司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使公司在業務、管理、風控、制度和流程建設等方面都上了一個新台階,啟動了上市進程並獲得了實質性進展。2007年7月31日,公司成功掛牌上市。2007年10月,中國證監會批准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100,000萬股並已完成,引入了中信集團、平安、太保等戰略投資者,優化了公司股東結構,公司資本金達到82.2782億元。是國內證券行業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2009年末公司總資產1208億元,凈資產434億元,凈資本344億元。2009年,公司首次借力專業機構制定公司今後五年的發展戰略。2014年1-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75億元,同比增長71.93%;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的總資產為3526.46億元,較年初增長108.51%。
目前,海通證券擁有91名博士、1175名碩士和6000名學士近萬名員工組成的國內一流證券公司。海通證券現有6家子公司、10家分公司、188家證券營業部分布在全國118個城市,客戶總數達300萬以上,2010年底公司總資產1154.13億元,凈資產444.64億元。

⑹ 韓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程

1956年2月11日,大韓證券交易所在首爾建立,標志韓國證券業開始啟動,不過當時,該交易所的交易活動以政府債券交易為主,股票交易很少。此後,隨著經濟發展,韓國資本市場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63年對大韓證券交易所進行了重組,使之成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並更名為韓國證券交易所。
韓國KOSDAQ市場建立於1996年7月。成立KOSDAQ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為扶植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中小型風險企業,為這些企業創造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至2005年底,KOSDAQ擁有上市企業917家,市值700億美元,日均交易量達18億美元,年換手率875%,其交易活躍度在世界三十餘家新市場中僅次於NASDAQ。韓國證券市場是由債券市場發展起來的。
1956年,證券交易所第一次開盤的時候上市公司只有12個,買賣交易的品種也是國債為主。經濟開發5年計劃的推進和政府為了有效地扶持資本市場,還有企業公開政策的實施使韓國的證券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邁出了大踏步。證券交易所以活躍的有價證券的流通和形成公正的價格為第一,而且改善交易方法。1975年實施了POST買賣制度,1988年並行電子買賣,1997年 9月開始全部施行電算系統。為了證券業務的自動化建立和改善了基礎建設,使實現了證券交易所的現代化和科技化。根據有價證券證券買賣的結算業務的順利進行,有效地管理和保管有價證券,1974年成立了證券代替結算株式會社(現在證券委託院)。為了證券市場的電算化,1977年成立了證券電算株式會社。證券市場的逐漸擴大,1979年般到了現在的場地 - 汝矣島,現在小島 - 汝矣島成了韓國舉足輕重的金融寶島。
1992年開始外國商人直接在韓國的股市上自由交易,1996年上市股價指數期貨市場,1997年又開設股價直屬期權市場,使韓國的證券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性的交易所。美國,英國,日本等60多個國家的國內外投資者通過國內外分布的50多個會員證券公司買賣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⑺ 招商證券的發展歷程

招商來證券與中國資本市場一起成長源壯大,於1991年創建於深圳,迄今已經走過了二十三年的發展之路。
公司是在招商銀行證券業務部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二十三年來,經過了三次大的歷史性飛躍:
1994年4月,招商銀行證券業務部改制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招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招銀證券公司,注冊資本1.5億人民幣,實現了第一次飛躍。
1998年10月,公司成為首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改制增資的證券公司,並更名為「招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第二次飛躍。新千年伊始,公司再次增資擴股,資本金增至22億元人民幣,並被中國證鑒會核准為綜合類券商。2001年,公司致力於現代化企業制度建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資本金為24億元。
2002年7月,為謀求國際化之路,公司更名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第三次飛躍。
2009年11月1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⑻ 西藏證券的發展歷程

1994年 西藏信託拉薩證券營業部正式開業,與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衛星傳輸系統也正式開 通,自治區主席江村羅布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普窮為開張剪綵,楊松副主席講話
1995年 西藏信託上海證券營業部開業
2000年 西藏證券從西藏信託剝離,正式成為獨立公司
2001年 西藏證券日喀則營業部開業
2001年 西藏證券成都營業部開業
2002年 西藏證券北京營業部開業
2005年 西藏證券日喀則營業部搬遷至杭州並開業
2007年 西藏證券完成增資擴股
2007年 西藏證券完成大集中交易、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
2007年10月 中國證監會庄心一副主席一行視察拉薩營業部
2008年1月,公司全面完成客戶賬戶的規范工作,並通過西藏證監局的驗收,為全國第一家通過驗收的證券公司。
2008年10月,中國證監會發文,對在賬戶規范工作中表現突出、做出優異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我司被評為證券市場賬戶規范工作先進集體,我司成都營業部的櫃台主管陳莉同志被評為先進個人。
2008年和2009年,公司連續兩年在證券公司分類評級中獲得A類A級。
2009年8月,公司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文,核准我公司在上海設立西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管理全國范圍內的證券營業部。
2010年2月2日,上海分公司的籌建工作通過上海證監局的現場驗收。
2010年11月26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核准西藏同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持有5%以上的股權的股東的批復》(證監許可[2010]1708號),批准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承接原股東西藏自治區信託投資公司的全部股份劃轉,合公司30%股份,股東西藏自治區信託投資公司變更為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公司獲得了投資咨詢業務牌照,正在積極行動准備新業務的推廣,實現公司業務模式的轉變。
2008-2010年,共發行24隻產品,為3隻公募基金一對多,信託產品21隻;發行總規模為30億元。運作期間產品運作穩定,跑贏同期大盤指數,並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閱讀全文

與證券公司的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