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經濟股市

經濟股市

發布時間:2020-12-21 05:08:17

股市暴跌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股市暴跌產生的危害

第一,國民經濟和投資者財富及國有資產迅速非正常大規模縮水。

四川地震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股市"地震"所造成的損失同樣超出人們的想像,從貨幣量而言,甚至於比自然界地震的損失還大。其實,股市暴跌國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之後,滬深股市的總市值縮水超過14萬億元,流通市值縮水超過4萬億元。2007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4.66萬億元,股市蒸發的市值佔到GDP的56.65%。連續暴跌,股民和國家的損失都不可估量,如果對國有股進行市值考核,在股市暴跌中國家財產縮水無疑十分驚人。6月16日上午,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聯合和訊網等四家網站發起調查,共有76萬名投資者參加。調查顯示,2007年1月1日至今,參與調查的投資者中虧損者的比例達到92.51%,盈利的投資者僅有4.34%,勉強保本的投資者為3.15%。如此大范圍的虧損,即便在過去的熊市中,也極為罕見。調查顯示,虧損的投資者中有59.98%的人目前虧損額占其金融財產的50%以上。

第二,股民財產巨大損失造成人心不安定,不利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和抗洪救災及迎接奧運會成功舉辦。

現在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的漲跌事關國計民生、人民財產和社會穩定,去年10月上證指數沖到6000多點不健康,現在跌到2769點也很不健康,股市的暴漲暴跌都不健康。當前滬深兩市A、B股有效賬戶數為9545.69萬戶,還有不少家庭通過基金、信託和銀行等理財方式參與了股市。有些人認為當初市場從1000點漲到6000點,跌到3000點還掙2000點,我認為2001年股市就達到2245點了,1000點漲到3000點,對套牢的老股民來講就是收回了當年成本,剛剛能出局。大量在4000-5000點入市的新股民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原來的老股民也沒有享受到牛市上漲的收益。上市公司已涵蓋了金融、地產、能源、石化、鋼鐵、電力、通信等各行業的骨幹企業。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08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國際經驗表明,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勢必對經濟運行和居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應密切關注市場發展,採取綜合措施,避免股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在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業績穩定增長,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以及即將舉辦奧運會的背景下,中國股市持續暴跌,對中國民心和經濟的負面影響非常嚴重。

第三,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逐漸失去,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截至2008年6月11日收盤,2007年以來首發募資的243家公司,已經有中國太保等9家公司最新收盤價低於首發價格。而2007年至今214家增發的上市公司中,跌破增發價格的高達98家,占增發公司總數的45.7%。

Ⅱ 股票市場如何影響經濟

我記得我抄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振興經濟必先振興股市》。從題目就知道股票市場對經濟的影響了。目前我國經濟是土地資源型和匯率輸入型增長。一旦這些結束,那麼擴大內需型增長必將替代,那時,股市上漲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就象現在的歐美股市,政府拚命不讓它跌啊。

Ⅲ 經濟好不好對股市有何影響

股市上的絕大多數人希望直接把別人的方法拿來用,希望找到個神奇的軟體或指標來幫助自己賺錢。下買賣,當時上海還有一種被成為「野雞車」

Ⅳ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4)經濟股市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Ⅳ 關於股市的經濟學

看《漫步華抄爾街》吧,關於指數基金賺錢的邏輯方面的書籍,是很經典的一本書。指數類基金號稱是 股市裡不沉的航母,好壞行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真正能跑贏指數基金的並不多。看了這本書,能夠學會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對以後在A股市場里的操作思路都是有幫助的。還有一本書是 我很喜歡的,《貨幣戰爭》 能夠拋開表面的東西,看到國際銀行家們真正的本質。這本書是非常有名的,也非常的暢銷,它有名到好多金融方面的書,COPY它的封皮!!!表面看,以為是同系列的書籍,內容實質上差遠了!

Ⅵ 經濟和股市到底是什麼關系

你好,股市被認為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的一面鏡子,因為能夠在股市上市的企業基本都是這個地區最優秀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就反應了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但是放在A股市場,這句話卻經常被懷疑,認為股市和經濟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我們的經濟每年都在穩定的增長,但是股市卻是在在跌,或者是沒怎麼增長。之所以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兩個:
1、第一、A股並沒有包含所有優秀的企業
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因為A股市值最大的企業是中國工商銀行,市值1.96萬億,而市值超過1萬億的7家企業基本都是銀行和石油企業,這些企業都是傳統領域的企業,但是中國經濟最近20年大力發展的新經濟卻並沒有在這個市場內,比如騰訊,比如阿里巴巴,這兩家企業的市值都超過了4000億美元,平均市值達到了3萬億人民幣。但是這些優秀的企業並不在A股,所以A股並沒有完全反應中國整體的產業情況。這個也是A股沒有完全和宏觀經濟走勢一致的原因。
2、第二、A股的牛市時期泡沫太大
A股只有30年不到的時間,很多制度並不完善,到現在還在不斷的改革過程中,但是A股歷史上經歷了兩次重大的牛市,第一次是2007年,第二次是2015年,這兩次牛市都吹起了巨大的估值泡沫,估值都是上百倍,這樣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這次牛市以後,整個股市需要用五六年甚至10年的時間去消除泡沫,這個就導致從指數上來看,A股始終在3000點,和10年前一樣,只有高峰時期的一半,而這10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了數倍,中國那些最大的企業也增長了數倍甚至是數十倍。
一次泡沫之後,上市公司需要用很多年的時間用自己的業績增長去消除當時的泡沫,筆者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中國平安,中國平安在2007年創新股價的新高後,直到2017年的11月份才超越了當年的高點,這個過程整整花費了10年時間。
而當時的估值超過70倍,而現在的估值是10倍,所以估值降低了6倍,而這10年中,中國平安的業績增長率6倍。
中國平安雖然是在業績不斷增長的,但是只不過是在償還10年前的債,這么一看就能夠理解了,如果我們把2007年的高點,2015年的高點去掉的話,中國A股的估值走勢還是能反應出和宏觀經濟走勢相匹配的走勢的。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Ⅶ 股票市場如何影響經濟

我記得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振興經濟必先振興股市》。從題目就內知道股票市場對經濟容的影響了。目前我國經濟是土地資源型和匯率輸入型增長。一旦這些結束,那麼擴大內需型增長必將替代,那時,股市上漲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就象現在的歐美股市,政府拚命不讓它跌啊。

Ⅷ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是因為在成熟和健全的國外市場基本上是如此,但在國內是又延遲或專者提前的反映,比如說經濟不屬好了,政府開始多發貨幣,降低利率,市場上的錢多了,慢慢流向股市,股市就開始活躍,上漲。反之,通脹或經濟增速有些高,那就升息,增准,錢少,股市下跌。

閱讀全文

與經濟股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