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怎麼樣
簡介: 野村證券成立於1925年,隸屬於野村集團,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是目前日本最大的證回券集團。 野村集團在答全日本擁有128家分支機構,而其海外業務覆蓋了28個國家。截至2003年3月,野村集團總資產為1793億美元,凈資產為139億美元。 2002年度,野村集團營業收入為71億美元,凈利潤達10億美元。其中全球大宗業務(包括股票、債券、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占其收入的70%以上。 在華業務:野村證券早在1973年就開始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1982年,野村成為第一家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海外證券公司。目前,野村在中國有2個代表處、3家合資公司和2個直接投資項目。
2.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怎麼樣
日本野抄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是1982-07-30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5號發展大廈1212室。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000X000037119,企業法人申紅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的經營范圍是:從事與隸屬外國(地區)企業有關的非營利業務活動。在北京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55108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3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北京代表處更多信息和資訊。
3. 野村證券是證監會監管的嗎
不是,野村證券是日本券商,不受證監會管轄,不過其在中國境內的經營機構受到證監會管轄
4. 野村證券創始人是誰
野村。。。。。。。。。。
野村證券,英文名Nomura,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版是最早拓展中權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有辦事機構。到2002財年結束時,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野村證券,英文名NOMURA SECURITIES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5. 野村證券的並購雷曼
野村證券已決定整合日本和Asiaex-Japan(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的股票業務,以此來創建一個真正的泛亞太商業模式。
最新的消息是,野村控股已經在人事安排上組建了新的領導層。
現任野村控股Asiaex-Japan股票主管的TomoyukiTeraguchi擔任了亞洲股票業務的整合過渡負責人。
同時,野村控股也任命了SigurbjornThorkelsson為新的亞太區包括日本在內的股票業務主管。1992年,他在紐約作為一個股票衍生產品交易員加入雷曼兄弟,
野村控股表示,新的領導階層無論是在為商業提供更多的有價值服務方面,還是為客戶提供商品上,都是強強聯合。「這個問題和他們來自哪裡無關,而與他們是誰相關。關鍵在於補充實力,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同時,野村控股也承認:「股票市場的資深管理團隊現在已經就位,他們會與全球股票主管HiromasaYamazak團結合作,加速整合過程的進行,然後保證我們的股票業務在全球的發展。」
實際上,消息人士稱,野村控股還向部分銀行人士提供2009年獎金方案。
野村控股還表示將僱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子公司LehmanBrothersInternational(Europe)的固定收益部門的150名員工。這些雇員將加入其固定收益業務,即普通交易部門和其為客戶處理結構化產品的解決方案的業務部門。 「我們計劃逐一檢查辦公處,找到最好的辦法來整合員工和業務。作為一個金融公司,我們把員工看作非常重要的財產,相信這仍將是我們今後的方向。」野村控股稱。
據報道,野村控股高層管理的特別顧問SadeqSayeed表示,野村控股將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獎金,而野村控股將保留很大一部分員工,但同時承認一些員工將離開公司。
此外,野村控股已同意收購雷曼兄弟的印度後台業務。雷曼兄弟在印度擁有約2000名員工,大多在孟買附近的Powai。Powai業務主要涵蓋軟體開發和後台支持,不包括在此前野村控股2.25億美元收購雷曼兄弟亞洲業務的交易中,因雷曼兄弟此前計劃單獨出售該業務。
「雷曼兄弟的人才非常搶手,特別是在中國區和一些重要的行業領域,我們當然很有興趣了。」一家歐資投資銀行亞洲區主管直言不諱。
事實上,行動已經開始了。瑞銀集團日前表示,公司已聘請四位曾在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任職的石油及天然氣領域的銀行業人士,從而對野村控股挽留雷曼兄弟原雇員的計劃構成打擊。
6. 野村證券
野村證券,英文名NOMURA SECURITIES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證券管理的股票和債券資產規模達到了13.6萬億日元,公司凈利潤達到1680億日元。
2002年10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接納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為其特別會員,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從而成為首家獲准成為深交所特別會員的境外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2002年11月,野村證券上海代表處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接納為首家境外特別會員。[1] 發展歷程1925年12月25日從大阪株式會社野村銀行中分離出來,成立了野村證券。1926年1月正式營業。1946年總公司移至東京。1949年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正式會員。1961年公司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1964年電子計算機部分離出來,成立株式會社野村電子計算機中心。1985年野村商務服務株式會社成立。1993年野村信託銀行株式會社成立。1999年11月野村企業信息子公司成立。 業務范圍1、證券經紀業務,主要從事和組織股票、債券的買賣。2、投資金融,認購政府債券及日元外債,發行公司債、股票。3、投資信託,經營股票、債券及外國投資信託業務。4、離岸金融業務,進行銀團貸款、項目貸款、中長期外匯貸款及短期資金拆借。;5、金融服務,開展廣泛的投資調查服務,為國際投資者擔任資產的保管及外匯運用工作。發展戰略:繼續保持全球有競爭力的日本金融機構的地位,事業徹底全球化,多樣化,確立穩定的盈利來源,充分利用股民的資金。7. 日本的野村證券,這公司好嗎工作環境 待遇 壓力都如何
姐姐好厲害,居然敢來日本讀經濟類的博士!
像我這種在日本讀大學的人頂多再讀個小碩,都沒勇氣去讀博士呢~
1.按時畢業的話,應該沒問題~
但是雖然可以畢業,卻只是「博士課程修了」,很難拿不到「博士學位」!如果想拿學位證書的話,就一定要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上有發表過論文...
如果姐姐對我說的抱有疑問的話,可以上各個帝大的官方網頁上去看看那些帝大的教授的最終學歷---那些帝大的正副教授中,一般只有不到1/3的人是取得「博士學位」的,更多的教授只是「博士課程修了」...
身邊也有前輩在名大讀了4年的博士,但是最後很遺憾的是,也沒能把「博士學位」的證書揣在兜里~
所以,按期畢業是可以的,但是取得學位很難!
不過,在中國最看重還是那一紙文憑,如果拿不到學位的話,讀起來也沒有太大的意思嘛...
2. 真的要是讀完博士的話,在日本還是蠻難找工作的~
如果讀了理工科的博士的話,在日本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經濟在日本算文科,越往上讀越不好找工作...
因為對於文科的畢業生,日本都是拿來人才以後重新開始教你做你將要負責的這攤工作的,在公司眼裡只要大學畢業就有能力來學習新的工作了。
因為,都是重新教起,所以公司不願意要學歷很高的人,因為學歷越高,公司所要付出的基本給料就越高
除非,英語 日語 專業 都夠狠,可以PK掉日本人,進野村證券研究所這樣的研究機構,否則一般企業是很難進的。
回國的話,國內那麼重視文憑,應該不會很難找工作啦。(我對於在國內找工作的情況不太了解,因為自己沒經歷過,不敢妄加評論。只是,也有身邊的前輩,從築波博士畢業以後就直接回國進了匯豐銀行的。)
ps. 只是一個在日本讀完大學繼續讀小碩的人的一點淺見而已...
希望對LZ可以有點啟發吧~
8. 請問在哪裡可以長期下載野村證券的分析報告
去野村證券的官網看看吧,雖然是日文,不過用Google翻譯就是。
9. 野村證券的改革啟發
1997年,為了拯救公司,野村證券董事長鈴木政志越過幾位高層管理人員,任命氏家純一出任首席執行官。時年51歲的氏家曾在蘇黎世和紐約的野村證券風險管理機構任職。氏家改革措施的核心是採取「滑輪」式重組和用新思路拓展業務。「滑輪」式重組有點類似於張瑞敏的休克療法,其根本是對企業的現有資源進行優化和重組,使資源得到高效率的利用。氏家解困思路如下:
提高效率嚴控成本
野村證券之所以在市場環境艱難、業務增長較少甚至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盈利,關鍵在於對成本費用的成功控制。1997年,氏家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砍掉賠錢的機構,同時削減失控的成本。在2002年中期,野村證券免息費用下降了58.4%,費用削減對利潤的促進作用最為突出:在總收入下降 44.4%的情況下,由於利息費用和免息費用分別下降了53%和58.4%,從而使公司稅前利潤由虧轉盈。
費用成本的降低主要歸功於管理效率的提高。具體包括:
首先,進行控股公司的改造,提高管理效率。2001年10月1日,野村證券將總公司改組為專門負責資本運營和戰略管理的控股公司,具體業務由下屬證券子公司執行。在控股公司模式下,控股公司不從事具體業務,能夠專注於集團戰略的制定和資源的調整,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子公司通過業務專業化也能夠提高經營效率;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進行業務部門的調整和設置,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控股公司模式還能夠達到合理避稅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整個集團的納稅成本。
其次,將管理資源向核心業務集中,收縮非核心業務,提高公司核心競爭能力。自2000年以來,野村證券在美國裁員20%,合並了野村證券從前獨立的資產管理分部,重新進行集中式管理。野村證券自2001年10月將業務部門整合為國內零售、全球批發以及資產管理三大部門,根據服務對象進行業務整合,提高經營效率。
最後,加強公司治理結構建設,提高管理的透明度。為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基本標准,以使野村證券更好地和西方公司競爭,氏家將野村證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採納了美國的會計准則。氏家還聘請了2名外部董事,並設立了有外部董事參加的薪酬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用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設立戰略管理委員會及咨詢委員會,統一負責集團的戰略制訂及管理、資本的分配和公司經營方針。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野村證券的競爭力增強,為其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調整經營思維方式
氏家改變了零售人員(特別是那些能給公司賺大錢的員工)在公司享有特殊地位的做法。在氏家上任以前的幾十年中,那些給公司賺取大筆傭金的人在管理職位上得到快速提升。但是,氏家嘗試了一條新路子。重組後的控股公司中,零售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資本和人才可以自由流動,以充分利用機會來獲利。這一做法改變了野村證券的收入結構,野村目前最賺錢的業務不在於出售股票,而是公司並購等新型業務。
拓展國外金融銷售業務
氏家拋棄了野村證券只銷售國內設計的金融產品的做法。當時,日本投資者對外國證券投資基金或者全球債券產品具有較大的需求。氏家堅持讓野村證券的資產管理分部銷售信誠投資、美林和高盛等公司的共同基金。氏家說:「如果產品很好,我們會賣。誰做的,我們不在乎。」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東京股市不斷下跌,野村證券仍然從日本的零售客戶中賺到了利潤,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投資者紛紛湧向野村證券經營的國外債券產品,比如,美國和澳大利亞債券收益率達到5%,而日本國內債券的收益率幾乎為零。
注重倫理道德和遵紀守法
氏家對公司在遵紀守法方面的要求極其嚴格,堅持讓每名雇員隨身攜帶一個錢包大小的任務報告書。這份任務報告書強調了金融行業在社會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根據氏家的規定,如果出現腐敗的跡象,部門管理人員可以關閉野村證券500萬個零售賬戶中的任何一個。
10. 野村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 在這個公司做BPO怎麼樣 有沒有發展 待遇是多少
野村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是由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全額投資的日本獨資企業。公司成立於2011年1月10日,主要承接以日本野村證券為首的日本野村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的信息數據處理業務,是在中國設立的日語信息數據處理業務中心。
新公司注冊資本450萬美元,初期規模300人左右。主要承接日本野村集團所屬各公司的外包業務。未來還將設立專門的軟體研發中心,承接其IT系統設計及金融軟體開發等業務。
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是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首,也是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1925年。主要從事證券經紀、投融資、信託、債券等業務,年均營業額達1兆5000億日元。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事機構,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設立辦事處,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境外特別會員。
http://ke..com/view/648538.htm 這是日本野村證券的網路。
個人覺得BPO這一行不錯,將來是一個趨勢(我就是做這個的)。它熟稱業務流程外包(http://ke..com/view/262242.htm網路)。就是把客戶公司的非核心業務(比如考勤,人事,工資統計,數據更新,單據入力等重復,繁瑣又不可免的業務)拿出來,交給專業的人作,他們會把流程細分化,使那些繁瑣業務更准確更有效率,而且節省成本,可以讓客戶公司用更多的精力去發展其核心業務。
待遇的話,分兩種演算法,有計件的,就是按照工作的量。
還有按照技術程度的,初級就是基本工資2,3千,工作兩年有經驗了可以提升項目組長,生產管理的話再4-6千左右,好一點的項目經理1w左右。
有問題可以追問哦,希望被採納~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