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股市十年歸零
其實沒有歸零,歸零的只是指數而已。舉例來說2009年浦發融資,大盤指數修正,所有IPO,增發的指數修正都是修正基期的,這也就是說,每次有新股發行,大盤都是實漲明跌的。
『貳』 有沒有人持有一隻股票10年的
答案是肯定有,我身邊就有兩個人,他們兩個人都持股超10年了。
第一個就是我叔叔,他在2008年在16.87購買了中國石油,購買了3000股,持股至今已經近12年了。
主要通過財務指標選擇,這種個股只能證明業績走勢良好,但這些票只要保持業績穩定相信也不會太差;這13隻個股業績能保持穩定,盈利能力強,同時也考慮的公司的負債率,也就是公司抵抗風險的能力,未來10年持有的股票抵抗風險最重要;
10年時間是相當的漫長,選對股票是關鍵,但是還是最關鍵的還是要“耐心+耐心”;如果你連持股的時間都持不住,再好的股票都是白塔;所以要想在未來10年時間在A股市場實現價值投資復利就要做到“鎖定優質股+持股耐心=復利利潤”!
『叄』 中國股市近十年出現過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說這個問題其實你自己心裡有答案4635
『肆』 持有封基:中國股市十年增長多少倍
閃牛分析:我們看最常用的上證指數,2018年6月15日是3021.90,十年前的2008年6月13日(15日是非交易日)是2868.80,十年增長了5.34%,年化才0.52%,和活期存款利率差不多。有人說上證指數失真,那麼我們看看分別代表大中小企業的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十年年化漲幅分別為2.34%、6.06%、7.48%。比上證指數確實要好很多。
但如果我們再看看我大A股的十年總市值,從229473億提高到591452億,增長了157.74%,年化增長率9.93%,超過十年內最好的指數中證1000,如果我們再看看流通市值,增長就更加驚人。從十年前的61795億提高到422564億,提高了整整583.82%,年化增長率高達21.20%。再看看一直被詬病的已經萎縮到極限的成交額,和10年前比較,年化增長率也高達18.11%。
『伍』 中國股市回到十年前意味著什麼
1、以滬市A股為尺度,股市回到了十年前的點位。其原因是歷史造成的原來非流通股回以極低成本上市和近答年來市場大規模IPO加上無度地募集資金。導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2、意味著平均下來大家非但沒有掙錢,還賠了很多錢。因為IPO 過程是一個抽血的過程。總的來說上市公司以股市資金彌補自身的虧欠和上市過程中的巨大花費。還有很多交易中介抽取暴利。真正投資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3、中國股市因為制度不全,監管不力,信息公開不及時,老鼠倉橫行,連基金業也失去了公信力。盡管如此,我想賭場還是更危險。4、股市的莊家也不是萬能的,坐莊搞好了賺錢,做不好也是被套,甚至賠錢殺跌出局。所以莊家把股票拉到高位才動用媒體、股評人士忽悠散戶接盤,讓無經驗的新手上當。至於怎麼規避,你明白了吧。
『陸』 股市十年線是什麼
只是所選擇的周期不一樣罷了,日K線以1日為一個計時 10年限以10年為一個基本計算周期?
怎麼? 在研究世界經濟發展?
『柒』 什麼叫 股市黃金十年;
股市「黃金十年」起步
從更高層面看,滬指新紀錄誕生,僅僅是中國股市「黃內金元年」的圓滿收官。容將2006年稱為中國股市的「元年」,並將未來的十年稱為「黃金十年」———這個響亮的口號得到市場各方的強烈反響。資深市場人士應健中有個很形象的說法,用當前對封閉式基金的評論語言來形容它,指數漲到2200點只是「市價」,而中國經濟則是「凈值」,市價和凈值有很大的折扣率,這就是引導市價升高的理由,但市價升高的同時凈值又在升高,從而又形成新的高折扣率……這就是「黃金十年」,一個讓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黃金十年」。
『捌』 股市十年: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
那就是總認為自己的功夫是第一,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那一個,漲了不出,跌了更不出,賺一塊,想賺十塊,跌一塊想回本,跌兩塊更想回本,久二三,三二久,套成狗,心不服,乾瞪眼
『玖』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闞治東的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通過閱讀這本書對我國證券業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就闞治東經歷的一切,可以說都是與制度及金融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我不知道如何評判他的經歷,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會對他既有羨慕,又有惋惜。我國證券業起步缺乏證券人才,可能是闞成功的很重要原因,當然不可否認他確實是很優秀的人才,無論是其膽略還是才識。闞最終離開申銀萬國,確實很讓人惋惜,但確實在政府、監管部門的問責下,無論你是否有過錯都得承擔責任,即使每個人都知道你沒有責任。但闞進入南方證券,我覺得這個決定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證券情結,或者說對自己過去的懷念,導致其錯誤的或者說沒有對南方證券當時的狀況進行簡單的了解就草率的決定同意接手它,讀後感《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不過有些事情是註定的,不同的時間考慮的問題不同,我想闞在進入南方證券時肯定沒有想到以後會由於當時的決定惹上大麻煩,不管怎麼說,當時的南方證券對闞來說也算是一個機會。但南方證券當時缺病的太重,即使闞盡力也沒能挽救,其實闞在書中也有點責怪當時的深圳政府和監管層沒有給南方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其喘息,但是我想大家當時都覺得南方證券已經沒得救了,各方都希望不想牽扯到南方證券的CASE里,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埋怨的。但是為什麼還要讓闞進入南方證券,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其中有一點我很不明白,國企的董事長和總裁到底是怎麼分工的?文章談到闞和當時任董事長的賀雲的矛盾,主要是關於經營戰略和經營權的。按照一般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長一般由大股東擔任,總裁是由董事長任命的,對企業擁有經營管理權,或者董事長和總裁直接是同一人擔任。當時南方證券的總裁和董事長都是有深圳市政府確定的,他們理應如何分工,我到目前也沒有搞清楚。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拾』 求闞治東的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完整版
http://wenku..com/view/82cea75c3b3567ec102d8a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