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購買的基金明明說有20%的收益,而實際金額卻比購買時的還要少呢謝謝各位高手指教
看你的問題你對基金一點也不了解,投資有風險,不如自己多了解,不要偏信別人說一定賺多少
去年股市大跌,你的基金這情況是正常的
『貳』 基金定投,但是網銀上顯示的收益率與實際不符合
從2008年7月12日起工商銀行對系統進行了升級,基金定投的收益從該日開始計算內。也就是容說,網上銀行顯示的浮動收益是假設2008年7月12日為最初購買日。
所以從2008年7月12日起這家大銀行對系統進行了升級,基金定投的收益從該日開始計算。所以網銀上顯示的收益率與實際不符合。
『叄』 為什麼基金公布的業績與我的實際收益不一樣
你並不是從它計算的那一天開始買入的,然後中間沒有任何的操作,如果中間你有買入和賣出的操作,成本也是變化的,而且每次買入賣出也是要扣手續費,會影響部分收益。
『肆』 基金收益比股票多嗎,
不是的,基金風險比股票風險低,所以收益也比股票低。
比如你買了基金專,基金按照不同的標准可屬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基金投資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如果按照組織形態進行劃分,又可以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根據基金是否可以贖回或者增加,可以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
基金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理財產品,不同的人群都可以買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比如追求低風險理財時可以購買貨幣基金;想要高風險高收益時可以購買股票型基金。所以在投資基金理財時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在購買基金理財產品時最好使用家中的閑錢進行購買,這樣可以保證購買後對個人生活不會產生影響,比如很多基金在贖回時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而且封閉期的基金不能贖回,如果發生急用錢的情況,對個人會非常的不利。
基金屬於理財產品,在購買時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且基金本質上是不保本的,比如常見的貨幣基金也不保本,只不過它發生虧損的概率非常小,一般不會出現;除了貨幣基金還有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其中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是最大的,不過收益往往也是最高的。
『伍』 支付寶理財基金為什麼顯示賺了但實際比本金少了
支付寶理財基金的收益只代表當時的收益,每個工作日都會有變動的,只要自己沒有賣掉,基金就會一直變動著,只有賣掉拿到手才是真的屬於自己的收益。
『陸』 為什麼基金買進去後收益就那麼低了
基金每天凈值或者收益都會波動,不保證有收益且不保證收益穩定,投資有風險,請謹內慎投資溫容馨提示:貨幣類基金每天收益,是根據每天的萬份收益進行計算,七日年化收益是基金過去7天實際收益計算的年化收益率,僅做參考。萬份收益及七日年化收益率每天會波動。
『柒』 基金收益的高低是看萬份收益值還是看七日年化收益率
萬份收益值更有實際意義,萬份單位收益通俗地說就是投資1萬元當日獲利的金版額,權這是當天實際到手的收益;而7日年化收益率是把近7天的萬份收益以過去的收益率折算為年化收益率,並非每天的真實收益率。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用過去七天的每萬份產品凈收益加總後再進行年化處理,七日年化收益率作為均值指標只能體現過去七日大致的浮動。某隻產品短期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高,可能意味著投資經理的操作風格比較激進,用戶每天獲得的收益往往有點像坐過山車,對普通用戶來說穩定的高收益才是王道。
(7)基金實際收益比現實低擴展閱讀:
在不同的收益結轉方式下,七日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也應有所不同。
目前貨幣市場基金存在兩種收益結轉方式:
一是「日日分紅,按月結轉」,二是「日日分紅,按日結轉」,
不管是按日結轉還是按月結轉,都相當於復利。
復利計算公式為:{[π(1+Ri/10000)]^(365/7)-1}×100% π表示連乘 i=1。。。7
其中,Ri為最近第i公歷日(i=1,2…..7)的每萬份收益
基金七日年收益率採取四捨五入方式保留小數點後三位。
『捌』 基金年漲跌幅與實際收益不一致,,基金公布年漲幅23%,而我實際收益,
基金公司公布的年漲幅和你持有的時間可能不一致,比如是從一月一日到12月31日,而你持有的時間是晚一個月或早一個月,差別就出來了,另外還有基金有沒有分紅,都會影響到。
『玖』 基金的實時估值與實際收益率怎麼不一致
基金凈值估算和估值增長率的數據實際上是專業基金網站自行估算的數據,
和基金公司回當天最終公答布的凈值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系。
也就是估算值和實際凈值是兩碼事,截圖上也有說明,
僅供參考,應以基金公司實際公布為准
估算凈值基本上以基金最新季報的持倉數據為主,有時間的滯後性
實際上沒什麼太大用處,不能反映基金最新的調倉和倉位變化
說白了只是給你提供個交易時間能關心下自己基金的方式。
特別是對那些短線操作頻繁,換手率高,波動較大,誤差偏離較大的基金,
基本都可以忽略不看。具體你的基金以投資創業板為主,
創業板股票基本上是靠投機,題材炒作為主,
基金持有創業板股票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周都都是很普遍的,也就是炒一把就減倉走人
『拾』 銀行買的基金理財產品為什麼到期實際收益比賬面上的收益少很多
該產品有一個超額業績報酬,收益超過3%-5%的部分提取超額業績報酬20%,5%-10%部分提取40%,大於10%部分提取70%,所以算下來你實際可以得到的只有20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