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金持有結構機構高於個人好嗎
機構持有高於個人投資者一方面說明基金被看好,但不一定近期的收益高。
⑵ 貨幣基金屬於資產要素嗎
貨幣基金是屬於資產要素呀。
貨幣基金是怎麼產生的?
銀行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也會有資金短缺和盈餘的時候,所以經常會互相借錢,這也叫做銀行間的互相拆借,這樣就形成了銀行間市場。和一般借貸市場不一樣的地方是,銀行之間的拆借資金量大、時間也短,一般就是以隔夜、三天、七天的居多,所以銀行間的貨幣市場是一個大額的、短期的資金拆借市場。所以它就會對流動性要求很高,利率也會遠遠高於銀行給儲戶的利率。
可是,銀行間利率雖然很高,但是它們不允許個人投資者進入。所以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老百姓深受利率管制之苦,當時美國的 Q 條例規定活期存款沒有利率,定期存款的利率有上限。但是,大量的儲蓄都有一種尋找更高收益的沖動。所以這個時候美國有一個投資銀行家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設立了一個基金,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錢,然後投向利率比較高的銀行間貨幣市場,就相當於幫助老百姓用少量的資金參與進了高收益的銀行間市場,分享到了機構投資者的收益。
由於這些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銀行間的貨幣市場,所以又叫「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因為不屬於銀行體系,不用繳納存款准備金,也不受利率的管制,因此能夠給老百姓提供比銀行存款高得多的利率。
挑選貨幣基金的兩大原則
1.安全性與流動性原則—— 挑選散戶比例高的貨幣基金
我們購買貨基的時候最關心的就是流動性,也就是隨時變現的能力,那什麼樣的貨幣基金更安全呢?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我們跟著機構走,一般人一看很多大機構都在買這個貨基,那這個貨基肯定很厲害,馬上就跟進了,其實這在購買貨基中是個很大的誤區。
因為機構型的貨基,它的申購贖回都非常頻繁。一般情況下我們散戶對於市場利率的變動,不是很敏感,而機構對於資金的松緊特別敏感,「央媽」放一點點水,市面上的錢多一點點,它就開始大量地申購;而如果這幾天市場上有點風吹草動,錢略緊張一點,它就馬上贖回。所以你會看到機構型的貨基申購贖回都很頻繁,資金量又這么大,所以對於貨基整體的安全性、流動性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要判斷一個基金是不是散戶型,你就只要看它的持有人結構就可以了,這個數據每個基金都會提供。我們進行了計算,發現如果一個貨基的散戶比率達到70%以上,那麼它的流動性風險就非常低了。即使利率變動,這種基金的凈值也不會出現很大的波動,即使這個條件稍微放鬆一點,放到60%,也沒有什麼問題。
所以,這是貨基挑選的安全性流動性原則——挑選散戶比例超過60%的基金。
2.收益率原則——挑選規模適中的貨幣基金
在安全的基礎上,我們每個人都想買到收益率更高的貨幣基金,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能會踏入第二個誤區。由於一般人都想著大而不倒,所以願意去找那些規模很大的基金,這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我們的研究發現貨基的收益率和它的貨基規模,呈現出一個倒U型的關系。
也就是中等規模的貨基收益率最高,比如說那些規模在50億以下的,它的收益率一般會在3.5%以下;規模在100億以上的收益率大概能夠達到4.2%到4.3%。但是到了1000億以上,它的收益率就又下來了,徘徊在4%左右。
如果一個基金規模太小,根本就沒有和銀行談判的籌碼,所以就沒有辦法拿到好的利率。但是為什麼基金規模太大也不會獲得更高的收益呢?當你買一個金融產品,比如股票的時候,如果是巨量的資金來買入這個產品的話,這個產品的價格就會不斷地上升,導致你最後的買入價格會遠遠高於最開始的預期價格,這叫做市場的價格效應。所以規模很大的基金,要獲得好的收益率,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你很難拿到你的預期價格。
⑶ 買貨幣基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建議在選擇貨幣基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兩點。
1.貨幣基金規回模
因為一般來講,如果一隻基金的規模連續60個工答作日都低於5000萬元,那麼就會觸發基金清盤條款。當然也不是說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因為基金規模太大的話,這也會給基金經理的管理帶來難度。基金規模適中就好。
2.貨幣基金持有人結構
雖然有些貨幣基金的規模滿足大於2億的條件,但是如果這只貨幣基金的持有人都是機構,一旦機構巨額贖回基金的話,那麼剩下的基金規模就滿足不了條件了。這些機構投資者佔比很高的基金,一旦機構選擇贖回手中的基金,那麼就離基金清盤不遠了。所以在挑選貨幣基金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些機構投資者佔比高的基金。
⑷ 基金的持有人結構是機構持有都好還是個人持有多好
相對而言,機構持有多的話,基金的規模可能較為穩定,不容易出現規模的專經常性的增減。屬但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機構持有的比較多,一旦該基金遇到機構撤出,贖回,那基金手上現有的兌付贖回的現金可能不夠,就需要被迫變賣股票來換取現金應對贖回,這樣會對基金錶現產生很大影響
⑸ 基金持有人機構佔比多少合適,基金持有人機構佔比多少
數據顯示優質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比重分布在19-30%之間,而劣質基金在3-6%之間。
⑹ 某個股票基金,持有人結構中的機構持有比例隨時間不斷上升,到87%,個人持有比例不斷下降,降到12%,
您好!
這個變化代表機構資金很看好這只基金,大量申購這只基金,僅專此而已。
歷史上跟著機構買基金屬,沒有明顯優勢,機構也會犯錯誤,只是相對來說平均水平要高於普通個人,股票基金未來的業績還是要靠未來的行情做支撐,只能說機構看好的,可能平均排名會靠前一些,至於絕對收益,那是行情給的。持有人情況不是選擇基金的一個決定因素,只是可以拿來參考的一個因素。不能本末倒置,要看好股市未來,才可以選股票基金,然後才選擇相對優秀的品種。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⑺ 基金持有人結構為什麼是空白
因為都是普通投資者,都是你我一樣的散戶,而沒有機構持倉。
⑻ 支付寶中怎麼看基金的持有人機構佔比
打開支付寶——財富——基金——持有,然後就能看到你想知道的了
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結構是什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成員國負責。這種責任對其有效性至關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日常工作由執行董事會及工作人員開展。執行董事會代表184個成員國。工作人員從國際上招聘,受總裁和三名副總裁的領導。這一管理小組的每一名成員來自世界不同地區。執行董事會開展基金組織業務的權力由理事會賦予。理事會行使最終的監督權。
代表所有成員國的理事會是管理基金組織的最高當局。理事會通常每年在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上召開一次會議。每個成員國任命一名理事(通常是該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及一名副理事。理事會決定主要政策問題,但將日常決策賦予執行董事會。
一個稱為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或IMFC(1999年9月之前稱為臨時委員會)的理事委員會每年就與國際貨幣體系有關的重要政策問題進行討論,一個稱為發展委員會的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理事會聯合委員會就發展政策及發展中國家關注的其他問題向理事提出建議並向其匯報。
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行董事構成。總裁是執行董事會的主席。執行董事會通常每周在華盛頓特區該組織總部召開三天全體會議,如果需要則更頻繁地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五個最大股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及中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在執行董事會擁有單獨席位。其他16個執行董事由各組國家(稱為選區)選舉,任期兩年。
為執行董事會討論提供基礎的文件主要由基金組織工作人員准備,他們有時與世界銀行合作。這些文件在管理層批准後提交執行董事會,但有些文件由執行董事自己提交。近年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的文件越來越多地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網站向公眾公布。
與一些在「一國一票」原則下運作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大會)不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行的是加權投票體系:一國在基金組織的份額(主要由其經濟規模決定)越大,它擁有的票數越多。但執行董事會很少以正式投票為基礎進行決策。相反,多數決定以成員國的一致同意為基礎,並得到全體支持。
執行董事會選舉總裁。總裁除作為執行董事會的主席之外,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人員的主管,在執行董事會的指導下開展基金組織的業務。總裁任期五年,可連任。總裁由第一副總裁和另外兩名副總裁協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雇員是國際公務員,他們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非本國當局負責。該組織約有2800名雇員,來自133個國家。其專業工作人員的約三分之二是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22個部門和辦公室由部門主任領導,他們向總裁匯報,多數工作人員在華盛頓工作,但約有80名常駐代表在成員國工作,幫助提供經濟政策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巴黎和東京設有代表處,與其他國際和區域性機構及國內組織進行聯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紐約和日內瓦也有辦事處,主要是與聯合國系統內的其他機構進行聯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主要來自成員國加入基金組織時認繳的份額(或資本金),或來自定期檢查後成員國繳納的增資份額。各國以特別提款權或主要貨幣(如美元或日元)支付份額認繳額的25%。需要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要求成員國以本幣形式支付其餘的份額,用於貸款。份額不僅決定一國的認繳支付額,還決定它的投票權、它可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到的資金數額以及它在特別提款權分配中所佔比例。
份額主要是為了反映成員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規模:一國以產出表示的經濟規模越大,它的貿易額越大且越波動,它的份額就趨向越大。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貢獻最大,占總份額的17.6%;世界最小經濟體塞席爾的出資占總份額的0.004%。
如果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借款,補充其份額資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有兩個借款安排,在需要時可以對付國際貨幣體系面臨的任何威脅。
1、借款總安排(GAB),1962年建立,有11個參加方(工業十國集團及瑞士的政府或中央銀行)。
2、新借款安排(NAB),1997年建立,有25個參加國和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這兩個安排下總共可以借款340億特別提款權(約合460億美元)。
特別提款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69年創造的國際儲備資產,引入這一資產的原因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擔心,國際儲備的現有存量和潛在增長可能不足以支持世界貿易的擴大,當時主要的儲備資產是黃金和美元。成員國不希望全球儲備依賴於黃金的生產(因為它具有內在不確定性)和美國國際收支的持續逆差(以保證美元儲備不斷增長)。特別提款權作為補充儲備資產而出現。需要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定期「分配」特別提款權;必要時可以取消。
特別提款權—有時被稱為「紙黃金」,盡管它沒有實物形式—-按成員國份額的一定百分比進行分配。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向成員國分配了214億特別提款權(約合290億美元)。最近的一次分配是在1981年,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時的141個成員國分配了41億特別提款權。自1981年以來,成員國沒有再需要特別提款權的普遍分配,部分原因是國際資本市場的增長。然而,1997年9月,考慮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的增加(包括沒有得到分配的國家),理事會《基金組織協定》提出第四次修正案。在得到所需多數的成員國政府批准後,這一修正案將授權進行214億特別提款權的特殊的一次性「股本」分配,以使所在成員國累計特別提款權分配額占份額的比例提高到同一基準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之間、成員國與16個特別提款權「機構」持有者及與基金組織的交易可以使用特別提款權。特別提款權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記帳單位。其他一些國際和區域性組織及國際大會用特別提款權作為記帳單位,或作為記帳單位的基礎。
特別提款權的價值每日確定,使用四種主要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2001年8月1日,1特別提款權=1.26美元。貨幣籃子的構成每五年檢查一次,以確保它代表國際交易使用的貨幣,並保證賦予各貨幣的權重反映了它們在世界貿易和金融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
⑽ 在哪裡能查到一支基金的散戶和機構持有比例
在天天基金網中的持有人結構數據中或者基金上市交易公告書、中期報告、專年度報告的「期末基金屬份額持有人戶數及持有人結構」就能看到基金的散戶和機構持有比例。
1、打開「中國證監會官網」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