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收益凈值 > 500038基金報表利潤與收益14nian

500038基金報表利潤與收益14nian

發布時間:2021-01-01 13:19:48

A. 基金通乾500038什麼時候分紅

證券公司電腦查詢一下該股票的相關信息

B. 利潤表中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怎麼填,分月報,季報和年報嗎

本期金額為報告期金額,如為月報就是本月的發生數,如為季報就燭本季報的版發生數,如為年權報就是本年度的發生數。

上期金額為上年同期金額,如為月報就是上年本月的發生數,如為季報就燭上年本季報的發生數,如為年報就是上年度的發生數。

利潤表是按季報填的,所以金額就應該是三個月的數據相加。

比如:二季度就是本期金額 (4月收入3萬、5月收入2萬、6月收入5萬)這里填寫:10萬元。上期金額就填寫一季度的數據。

(2)500038基金報表利潤與收益14nian擴展閱讀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後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於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於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由於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間的情況,所以,又被稱為動態報表。有時,利潤表也稱為損益表、收益表。

C. 教您如何編制損益表及利潤分配表

通過損益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編報企業的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構成情況,從中可以了解分析企業的贏利能力。 損益表可分為表首、基本部分和補充資料三個構成部分。 ①表首。表首應填寫編報單位名稱,編報日期應填寫×月份、×季度、×年度。損益表是反映整個報告期的動態報表。 ②基本部分。損益表的基本部分反映企業在報告期間的經營收支和盈虧形式的情況。各項目的金額欄部分列「本月數」、「本年累計數」兩項。本月數是指當月的實際發生額,本年累計是指從年初一月份起至編表報告期止累計實際發生額。根據兩欄資料,既可以了解本期利潤的完成情況,又能掌握全年利潤完成的進度。 損益表基本部分的內容,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由主營業務收入減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由主營業務利潤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由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企業的利潤總額。 凈利潤。凈利潤由利潤總額按所得稅率計算應交的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 (2)損益表的編制方法 損益表的各個項目,均可根據有關會計賬戶本期的實際發生數來填制。填制方法如下: ①「主營業務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所取得的收入總額。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②「主營業務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發生額分析填列。 ③「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負擔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內容和「應交稅金」科目發生數綜合分析填列。 ④「其他業務利潤」項目,反映企業除營業外所取得的收入,減去所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後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應交稅金」等科目的發生額綜合分析填列。 ⑤「營業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業在購入商品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營業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⑥「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⑦「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發生額填列。 ⑧「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以「-」號填列。 ⑨「補貼收入」項目,反映企業取得的各種補貼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稅等。本項目應根據「補貼收入」科目發生額分析填列。 ⑩「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這兩個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科目和「營業外支出」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⑩「利潤總額」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如為虧損總額則以「-」號表示。應根據「本年利潤」科目分析填列。 ⑥「所得稅」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從本期損益中減去的所得稅。本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及明細科目填列。 ⑩「凈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如為虧損,以「-」號表示。 ⑩利潤表各項目「行次」的關系為: 10行=1行-4行-5行 18行=10行+11行-14行-15行-16行 27行=18行+19行+22行+232頁-25行 30行=27行-28行 (3)利潤分配表的編制方法 利潤分配表是反映企業利潤分配的情況和年末未分配利潤結余情況的報表。它是損益表最重要的附表,實際上是損益表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它只需要年度編制,所以將其獨立出來、單獨編成一張報表。 ①利潤分配表數據計算。利潤分配表的數據計算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稅後利潤的增減和調整: 可分配的利潤=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其他轉入 第二,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分配利潤-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利潤歸還投資 第三,未分配利潤: 可供分配的稅後利潤,經過分配以後,是年終企業未分配的利潤,該項數據與「利潤分配」賬戶的年終結賬後的余額核對相等。 ②利潤分配表的編制方法。 第一,本表「本年實際」欄,根據本年「本年利潤」及「利潤分配」科目及其所屬明細科目的記錄分析填列。 第二,「上年實際」欄根據上年「利潤分配表」填列。如果上年度利潤分配表與本年度利潤分配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一致,應對上年度報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實際」欄內。 第三,本表各項目具體的填列方法: 「凈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如虧損,以「-」號填列。本項目的數字應與「利潤表」中「本年累計數」欄的「凈利潤」項目一致。 「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年初未分配的利潤,如未彌補的虧損,以「-」號填列。 「其他轉入」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等轉入的數額。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項目和「提取法定公益金」項目,分別反映企業按照規定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 「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項目,反映外商投資企業規定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提取儲備基金」項目和「提取企業發展基金」項目,分別反映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儲備基金和企業基金。 「利潤歸還投資」項目,反映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按規定在合作期間以利潤歸還投資者的投資。 「應付優先股股利」項目,反映企業應分配給優先股東的現金股利。 「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項目,反映企業提取的任意盈餘公積。 「應付普通股股利」項目,反映企業應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現金股利。企業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也在本項目反映。 「轉作資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項目,反映企業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股票股利。企業以利潤轉增的資本,也在本項目反映。 「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年末尚未分配的利潤。如為未彌補的虧損,以「-」號填列。 第四,企業如因以收購本企業股票方式減少注冊資本而相應減少的未分配利潤,可在本表「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下,增設「減:減少注冊資本減少的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國有工業企業按規定補充的流動成本,可在本表「利潤歸還投資」項目下增設「補充流動資本」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以利潤歸還借款,單項留用的利潤,可在「補充流動資本」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D. 請問各位基金的收益一般為多少,

上年基金的平均收益是84% 今年估計會有30%

E. 哪個網站有各基金的年,季度,月,周,收益率報表

1. 數米網http://www.fund123.cn/

2. 酷基金網內http://www.ourku.com/index.html

3. 天天基金網http://www.1234567.com.cn/

4. 晨星網容http://cn.morningstar.com/main/default.aspx

F. 澳創私募基金收益率

我的回答(最佳答案)
看平衡收支表,看利潤等.先去這個公司看其報表內.看利潤,要從其銷售收容入來看.
比如利潤占的比例是多少.從毛利潤的大小可以知道一個公司的進貨商如何.
如果毛利潤與銷售額的比例大,說明其進貨便宜.從分紅可以看出公司是注重投資,
還是注重短期的獲利.從流動資金和流動負債的比例可以看出公司償還他人的能力。
如果過低,可以從側面說明公司的管理,效率不高,如果太高,又說明公司不善於投資.
其他方面,你可以從公司的管理人員來看,了解其背景,評估他的能力,以及是否適合這個公司.或者從過去的業績
來看,然後要看這個公司的貸款如何。如果太多,就有風險,或者說底氣不足.用凈利潤除以銷售額可以知道公司在
其他方面的消耗的管理,比如水電,辦公用品等.如果結果比較高,說明公司節省,管理有序,如果比較低,說明公司
的效率不高.最後,把公司的每一年的業績都比較一下,
如果是明顯上升,就可以說明公司的方向是正確的。

G. 節余與收益

一、節余與收益及其構成

(一)節余與收益的概念及其區別

節余與收益是地勘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經營成果,是經濟效益在財務上的最終體現。節余、收益雖然都是地勘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經營成果,但兩者也有一定區別:一是形成渠道不同,節余是地勘單位承擔國家預算內地勘工作實現的預算經費結余額,是國家預算撥款形成的,而收益是地勘單位從事市場經營活動取得各項收入抵補各項成本費用後的盈餘,是經營過程中取得收入形成的;二是計算基礎不同,節余是以國家核定的地勘工作經費預算作為應結算的價款計算的,也就是說是按照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核定的預算撥款,因此,節余是在降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的前提下實現的,收益則是以市場銷售收入作為計算基礎的,市場價格由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和稅金四個要素構成,因此,收益不僅含有降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因素,也包括用於積累的合法利潤因素;三是稅收政策不同,節余是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的一部分,不屬於納稅范圍,收益則是市場經營活動所得,必須照章納稅。節余與收益的上述不同點具體反映了管理和核算要求上的差異性。因此,在會計核算上應把預算性的節余與經營性的收益分別進行反映。

按規定,因地質情況變化或任務變更而少做的地質工作所形成的地勘工作撥款結余,應退回上級主管機構,或納入下年度預算撥款。

(二)節余與收益的構成

1.節余

節余應包括已完地質項目實現的節余以及未完地質項目預提的節余兩部分。

2.收益

收益包括經營收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

二、節余與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地勘單位一定時期節余與收益的確認和計量,包括收入和支出的確認和計量,應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收入與支出(成本)匹配原則,即當期實現的各項收入與其應由本期收入補償的各項支出,必須向匹配;

二是資本保全原則,即節余與收益的計量,應以不侵蝕資本為前提,只有在原有資本已經維持或成本已經得到補償之後,才能確認為節余與收益的實現。

三、節余與收益的核算

(一)節余

地勘單位應設置「節余」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地勘單位承擔國家預算內地勘工作實現的節余。

地勘單位的地勘工作撥款和地勘工作支出實行年度預決算辦法,並按已完地質項目和其他經費支出核銷,未完地質項目可以按年度預提節余額。因此地勘單位的節余總額也應該按年度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本年度實現的節余總額=本年度應結算的地勘工作撥款總額−本年度地勘工作實際成本

為便於檢查各地質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地勘單位還應計算每個地質項目的節余額。已完地質項目應在項目完成驗收後計算和結轉本年度實現的節余額,其計算公式為:

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

未完地質項目應在年度終了時計算和結轉本年度預提的節余額,其計算公式為:

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

期末計算已完地質項目本年度實現的節余額或年末按規定計算未完地質項目本年度預提節余額時,借記「已完地質項目支出」、「未完地質項目支出」科目,貸記「節余」科目。如發生超支,作相反分錄。年度終了,結轉本年度實現的節余總額時,借記「節余」科目,貸記「節余與收益分配——未分配節余與收益」科目。如發生超支,作相反分錄。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自1999年地勘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以後,隨著財政和財務隸屬關系的改變,原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地勘工作撥款(作為基數)都已下劃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財政,實行包干使用。主要用於地勘單位經常性經費用支出和離退休人員經費支出,地質項目經費主要來源於中央地質大調查專項資金、各省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並且是通過招投標形式取得的。由於財政資金來源、用途以及預算管理體制和方式的改變,地質項目經費實行零結余(節余),因此,「節余」在地勘單位會計核算中已基本不存在。本實務只是為了保持其制度的完整性及原始面貌故在本章節和會計報表的相關章節中進行簡單的介紹和講解。

(二)收益

1.收益及構成

收益是指地勘單位從事市場經營活動實現的經營收入抵減成本、費用等各項支出後的余額,是反映地勘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市場經營活動的經營成果。

地勘單位收益包括經營收益、投資收益(減投資損失)、補貼收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

經營收益是指地勘單位從事社會地勘工作、地質成果轉讓、多種經營和其他業務活動取得收益;

投資收益是指地勘單位對外投資(含對所屬多種經營企業的投資)取得收益減去投資損失後的凈額;

補貼收入是指地勘單位取得的按規定計入收益總額的各項政策性補貼收入、減免增值稅退還款等;

營業外收支凈額是指地勘單位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的凈額。

2.收益總額的計算方法

地勘單位的收益總額應按月計算,以便及時反映月度和本年截至本期止的對外經營成果。

收益總額的計算方法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是「表結法」,即每月結賬時,損益類各科目的余額不需要結轉到收益科目,只有到年終進行年度決算時,才將損益類各科目的全年累計余額轉入「收益」科目,在「收益」科目中集中反映本年的收益及構成情況。因此,每月結賬時,只要結出損益類各科目的本年累計余額,就可以根據這些余額逐項填入「節余與收益分配表」,通過該表計算出本月和本年累計收益。

二是「賬結法」,及每月終了,將損益類各科目余額轉入「收益」科目,通過「收益」科目計算本月和本年累計收益(虧損)總額。現行制度規定,月末將損益類各科目余額轉入「收益」科目,顯然是「賬結法」。

實際工作中,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選用。

3.收益的核算

地勘單位應設置「收益」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本年度實現的收益總額。該科目還應分別設置「社會地勘工作收益」、「地質成果轉讓收益」、「多種經營收益」、「其他業務收益」、「營業外收入」、「經營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經營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等明細科目。

(1)期末(月末或年度終了)結轉本期實現的各項收入、投資凈收益以及年度損益調整增加收益 時,借記「經營收入」(按收入明細科目結轉)、「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等科目,貸記「收益」科目。

(2)期末結轉本期發生的經營成本、投資凈損失、稅金、期間費用、營業外支出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時,借記「收益」科目,貸記「經營成本」(按明細科目結轉)、「投資收益」、「經營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管理費用」(應由經營收入負擔的部分)、「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等科目。

(3)年度終了,結轉本年度實現的收益總額,借記「收益」科目,貸記「節余與收益分配」科目。如發生虧損,則作相反分錄。

四、節余與收益分配

(一)節余與收益分配概述

地勘單位通過生產與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節余與收益,是地勘單位經營業績的綜合體現。對其合理支配和使用直接影響到國家與地勘單位之間的利益關系。現行地勘單位財務制度對節余與收益的分配作了相關規定,即在彌補以前年度超支或虧損(在規定彌補年限內)、向上級交納應交的節余與收益後,將地勘單位留成部分,按4∶3∶3比例轉作地勘發展基金、公益金和獎勵基金。其分配順序為:彌補以前年度超支或虧損、應交上級節余與收益、提取地勘發展基金、提取公益金、提取獎金。

從上面分配順序及分配結果來看,地勘單位的節余與收益主要留給地勘單位用於積累和發展,包括用於發展地勘生產的積累資金和用於集體福利事業的積累資金,這些積累資金,從其屬性來看,仍然是國家基金的組成部分,都是國家作為所有者對地勘單位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增加,但其支配權交給了地勘單位;同時,拿出一部分作為獎勵基金,用於獎勵地勘單位職工。這對促進地勘單位的發展,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從資本保全及權屬關系來看,這種分配政策有悖於資本保全原則,侵害了所有者的權益。因此,這一財務政策有待於完善和改革。

(二)節余與收益分配的會計處理

地勘單位應設置「節余與收益分配」科目,用以核算和反映地勘單位節余與收益的分配及結存情況;該科目應同時設置「地勘發展基金補虧」、「應交上級款」、「提取地勘發展基金」、「提取公益金」、「提取獎勵基金」、「未分配節余與收益」等明細科目,用來核算本年度節余與收益總額的分配去向及數額。

(1)結轉本年度的節余與收益,借記「節余」、「收益」科目,貸記「節余與收益分配——未分配節余與收益」科目。如果是虧損或超支,作相反會計分錄。

(2)計算應上交的節余與收益,借記「節余與收益分配——應交上級」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科目。

(3)結轉地勘單位留成部分的節余與收益,借記「節余與收益分配——提取地勘發展基金」、「節余與收益分配——提取公益金」、「節余與收益分配——提取獎勵基金」科目,貸記「地勘發展基金」、「公益金」、「應付工資」科目。

(4)報經批准,以地勘發展基金彌補虧損或超支,借記「地勘發展基金」科目,貸記「節余與收益分配——地勘發展基金補虧」科目。

(5)分配後應將其他明細科目余額轉入「未分配節余與收益」明細科目。結轉後,各明細科目均無余額。

(6)如果本年度為超支或虧損,或者本年度實現的節余與收益總額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的超支或虧損,則在「未分配節余與收益」明細科目下反映為借方余額。

H. 基金報告中財務指標怎麼看

1.是的,正收益表示賺錢。
2.利潤表示該季度的投資收益在扣除成本之後的凈回收入。
3.加權平均份額基金本答期利潤反映到基金單位就是凈值增長。
4.後者。
5.期末基金份額凈值=凈資產量/總份額數。
6.總凈值=原凈值100萬+申購費用100萬=200萬,除以總份額200萬份,單位基金凈值還是1元。

I. 合並財務報表抵銷收益與利潤分配怎麼理解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股東回的分配
未分配利潤——年末答

看似很抽象,你看能否這樣理解:
首先,不考慮會計分錄的格式,你可以寫出這樣的關系:
期初未分配利潤+當期利潤=提取的盈餘公積+支付的股利+期末未分配利潤。
左邊,是一個收益累積的結果,
右邊,是一個收獲後分享的過程。
當你依法提取基金,給你的「小夥伴」(就是給你投資的股東)以後,剩下的不就是你的未分配的部分嗎?
至於抵消分錄,借方就是把歷史(「翻篇了」),貸方就是現實(新出現的)。
抵消的收益裡面,投資收益不就是控股方,少數不就是那些不佔優勢的「小兄弟」嗎?

J. 考核利潤與報表利潤的聯系與區別

評估利潤和報表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對公司經營成果的全面反映,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 但是,利潤表是根據公司會計准則對收入,支出和支出項目進行的分類,列出了一些中間利潤指標,並逐步反映了當期凈利潤的結果。

1、報表利潤:一般是指企業利潤表中的的利潤總額或者是稅後利潤盈利和虧損。

2、考核利潤指:一般是國有企業、對外承包企業、政府支持的企業,考察原來的投資是否達到預期的利潤、營業收入等。

3、凈利潤是凈利潤的另一個流行術語,表示凈利潤和凈利潤具有相同的含義。 但是,從專業上講,凈利潤用於製作財務報表。 通常,毛利潤是正數,而凈利潤可能是負數,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毛利潤額要高於凈利潤額。

(10)500038基金報表利潤與收益14nian擴展閱讀

稅後利潤是利改稅企業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後剩餘的利潤,是實行利改稅後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變化後產生的一個概念。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按照計稅利潤和規定稅率向國家繳納所得稅。

繳納所得稅後,按照剩餘利潤是否超過合理留利水平為標准區別對待: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工業、交通運輸、商業、金融、保險、供銷等國營大中型企業徵收調節稅,對國營小型企業收取承包費;對建築安裝等微利企業則不再徵收調節稅或承包費。

徵收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後的利潤,由企業自行支配,用於建立各種專用基金。建築安裝企業的稅後利潤計算公式是。

稅後利潤=稅前(計稅)利潤-所得稅稅後利潤全部留給企業安排使用,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企業經營得好,經濟效益越高,稅後利潤就越多。這就使企業認真改善經營管理,增產增收,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閱讀全文

與500038基金報表利潤與收益14nian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