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幾萬塊錢怎麼理財
❷ 基金有哪些分類
基金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版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權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 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級大國,稱霸資本主義世界。
美國的經濟勢力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資本主義工業產值中佔有重要地位;
2.在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中佔有重要地位;
3.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額比重占重要地位;
4.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貿總協定中占支配地位。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性: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
2.各國推行壟斷資本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的領導;
3.注意發展科學教育事業,提高國家科技水平;
4.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給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
5.美國的支持(美國除外)。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
1.戰時積累的大量工業生產需求;
2.有效的經濟措施;
3.戰後對外的經濟擴張:
(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2)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3)馬歇爾計劃開拓歐洲市場;
(4)第四點原則開拓第三世界國家市場。
4.新的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
❹ 央行降息,會對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4月20日,央行發布最新一期LPR利率,其中一年期利率為3.85%,較上期下降個基點;五年期利率為4.65%,較上期下降10個基點。此前3月20日的一年期利率為4.05%、五年期利率為4.75%。此次LPR下調符合市場預期,在此之前逆回購、MLF利率均下調了20BP,同時還疊加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中小銀行定向降准等。
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准、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雲票據:央行降息將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
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認為,中央政治局會議罕有地提出"降息"要求,在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而降成本訴求十分迫切的情況下,存款基準利率調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於穩就業、降成本、防風險形勢復雜,疊加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降息"要求,預計央行很可能會提前到二季度操作。
存款基準利率作為中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其下調一方面可以促進銀行負債端成本的進一步下行,從而帶動貸款利率繼續下降;另一方面,其變動具有較強的信號意義,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可以明確向市場釋放央行進一步加碼逆周期調節的政策信號,顯示官方穩經濟的決心。
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根據過往的經驗判斷,政策利率可能率先迎來調降,逆回購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可能在下個月之前出現10bp或以上的調降,預計反映在5月的LPR也會再次隨之下行。考慮到近期政策利率的下調較快,且銀行負債成本對於LPR的制約已經廣泛討論,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概率進一步增大。
4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較上期下降20個基點。這是今年以來MLF利率第二次下調,也是3年來首次跌破3%。
今年以來央行共進行了4次一年期的MLF操作,其中1月15日和3月16日利率未變化,而2月17日和4月15日則分別下調10BP和20BP,利率也從年初的3.25%降至了目前的2.95%,下調趨勢明顯,但速度較緩慢平穩。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適時適度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引導LPR利率下降,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除了MLF利率下調了2次外,今年央行還在逆回購操作中下調了3次利率,分別是2月
❺ 經濟全球化及其影響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影響
一、不同資本主義國家
由於世界各國在自然資源、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經濟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經濟全球化對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
2、有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
3、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4、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三、跨國公司產生的影響
跨國公司是當今世界經濟中除國家以外最活躍的國際行為主體,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
1、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的全球化;
2、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資本的全球化;
3、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貿易的全球化;
3、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技術的全球化。
(5)最先在我國興起的貨幣基金產品擴展閱讀
意義
1、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
2、促進國際分工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國際分工更加深化,各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事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效益。
3、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
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和生產力的較大提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了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科技研究和開發,並使現代科學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傳播,現代科技創新是世界性的,任何國家的科學技術活動,都必須也只能以世界上現有的科技成果為前進的基礎。
4、促進經濟多極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經濟關系更加復雜,它使以往的國別關系、地區關系發展成為多極關系和全球關系,推動了處理這些關系的國際協調和合作機制的發展,並必然會導致一系列全球性經濟規則的產生,使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國家出讓或放棄部分主權,形成和遵守這些經濟規則。
5、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6、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
7、促進安全內涵擴展
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
8、促進國家主權轉移
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組織的發展。僅1990至1998年,國際組織就從26656個增至48350個,其中政府間國際組織250多個。
9、推進國際體系轉型
今後幾十年內新的國際體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徵:一是世界格局多極化。二是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共同主導。
10、推進人類文明進步
人類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問題、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形成人類新的共同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文明,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實現對西方文明的總體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