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募基金可以做絕對回報嗎
公募偏股基金有一些具備做絕對回報的條件,也有一些基金在理念上已經感知到了「絕對回報」的新世界,但操作的手法仍然留在了做相對排名的老市場。原因何在呢?
其一、公募基金的生存模式決定了絕對回報不可行。現有的公募基金均是靠提取管理費用生存,這種模式之下,基金公司是以規模為導向的。行銷偏重於實質回報。行銷要求的是亮點,最直接的亮點和對受眾的沖擊就是業績的排名,只問「誰是老大」,以排名為導向。同時,基金公司本身設計的絕對回報產品就較少,持絕對回報理念的基金是絕對的少數派。
其二、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來看,做絕對回報意味著高風險低回報。雖然有時絕對回報與相對排名是統一的,比如08年,如果業績不虧損,那絕對是第一名,但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在相對排名的考核機制之下,最優的選擇是跟隨。於是乎,納什均衡達成了,公募基金形成做相對排名的路徑依賴。
其三、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公募基金離絕對回報之路漸行漸遠。以上我們已經分析,在國內做絕對回報目前還是主要依靠擇時,必然要求倉位的靈活性,理想的狀態是股票、債券均可在0-100%之間波動。從近年來管理層對公募基金的規范來看,為了讓投資人更清楚地了解所買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在產品設計上傾向於規定好各類基金的股票底倉,如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不少於60%,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一般是30%-80%。在對沖機制不完善的當下,公募基金整體做絕對回報無疑是鏡花水月。
Ⅱ 為什麼很多公募基金,跑不贏大盤
你好,基金之所以跑不過大盤,即有操作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
首先,買賣股內票就有交易費用。也容就是說,即使基金的業績和大盤一樣,但是由於交易費用的存在,真正的盈利仍然低於大盤。
其次,和基金的制度與投資思想有關系。例如,基金的操作有嚴格的規定,股票的選擇,倉位的控制都要受到管理委員會的限制,基金經理並沒有多少決定權。基金輕易是不允許滿倉的,即使偏股型基金也不能隨便滿倉。
Ⅲ 怎樣選擇偏股和公募基金
偏股型基金指的是那種相當大比重的投資在股票市場上的基金。公募基金在回偏好中小股本、高答市凈率上市公司,注重企業成長性的同時,開始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重視股票價格的波動風險,超配高凈資產預期年化收益率和上季度股票價格標准差較小的上市公司,投資風格趨於謹慎。
Ⅳ 請問公募基金中偏股形60%的倉位限制是什麼意思
基金發行前,要根據基金的類型和投資風格設定投資比例。60%最低倉位限制是股票型基金中對於股票規模占整個基金總規模的最低倉位要求,也就是說,本只基金在成立一段時間後(3個月——半年,也就是俗稱的建倉期),其必須購買占總資產60%以上的股票,同時,以後整個基金的股票規模也不得低於總資產的60%。
這種限定一般是出於產品風格設計的角度,一般為60%或70%或80%——95%之間,所謂的基金受制於該條款主要是因為在下跌的過程中,基金也要拿這么多倉位的股票,因而被動接受了損失,即使想退出,也沒有辦法。證監會設定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定股市。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如果股市一旦出現下跌風險,公募基金那麼大的盤子一下子清倉,後果無疑將是股災。
理解:對於運作不好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倉位可以降到0也是沒用,而對於好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優秀的長期趨勢把握能力,深厚的投研能力,才是得以制勝的關鍵。長期優秀遠比短期突出更關鍵。這也是我們去選擇投資一個基金產品最核心原則。
Ⅳ 如何構建一個好的公募基金組合
給大家分享一下「懶人指基組合」,作為一個沒什麼大志向的人,對收益沒有很高的要求(晚飯加個雞腿就很開心了)。
所以這個組合可能不會給你帶去超過混合或者偏股型基金的收益,但是勝在不用操心還能賺錢(畢竟操心容易老)。
指基那麼多,挑誰好?
江湖有個比喻,我覺得很形象(我們只說國內的哈,納指和標普先按下不表)
滬深300:好比40歲——60歲之間的人,行動還過的去,反應一般,但勝在積累豐厚。
中證500:好比25歲——35歲的青壯年,正是人生拼搏,奮斗,攢錢的大好時機,意氣風發,奮發圖強,始終保持年輕的旺盛力,保持高度的成長。
創業板:就好比1歲——17歲的少男少女,每天懵懵懂懂,哭哭啼啼,要學的東西很多。
所以滬深300這位「老大叔」和中證500這位年輕有為的「歐巴」可以考慮。
那指基組合怎麼做?
指基里也有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之分,可以根據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情況進行篩選,看收益上的pk,在盈利能力方面,大部分會有指數增強型>ETF鏈接>指數型(被動管理)的情況 ,針對這三種類型的基金,可以做投資組合的收益對比。
如果沒有精力研究股票型基金定投,跟著感覺選基金或聽他人說某基金好而做出投資決定,可能真的不一定比同時投資滬深300增強+中證500增強的效果好。
Ⅵ 公募基金的都是有哪些分類
公募基金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分成很多種,最常見是按照運作方式、投資標的和投資理念分類。
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基金可以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額不固定,投資者可以在基金公司、銀行、第三方代銷機構隨時買賣。封閉式基金在合同期限內規模是固定的,在封閉期內不能申購和贖回,但是成立後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根據投資標的不同,主要分為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貨幣基金只能投資於貨幣市場,如銀行存款、央行票據、短期國債等產品;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其股票倉位要求是不能低於80%;債券型基金是指以國債、金融債、信用債等債券作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其資產的80%需要投資於債券,然後又可以根據其投資標的不同分為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等;混合型基金是可以投資股票、債券、貨幣市場的一種靈活型基金,其投資股票的倉位很靈活可以0-100%。根據股票、債券投資比例以及投資策略的不同,混合型基金又可以分為偏股型、偏債型等多種類型;另外還有一些基金比較另類,投資的是黃金、期貨或者大宗商品等,這類基金稱為另類投資基金。
根據投資理念的不同,公募基金又可以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是以獲取超越市場表現為目標的,基金經理需要精選個股,獲取阿爾法收益。被動型基金又被稱為指數基金,一般選定特定指數的成分股進行投資,不主動追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常見的指數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滬深300、中證500等。以滬深300為例,這個指數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其成分股是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通常用於反映大盤股的走勢。
Ⅶ 基金和理財產品的區別是什麼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回於其中一種理財方式答,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Ⅷ 公募基金的風險有哪些 投資時注意這兩點
開放式基金有虧損本金的風險,投資時要分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