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0266一帶B基金股,這支股票我理解了下折 收益最大是一帶A 虧的最多是B 但問題是它
根據證券業協會規則和業內通行做法,一般公募基金指數、權益類產品杠桿倍率不超過2:1(A:B=1:1);意思是指B問A借和自己體量相當的錢,支付一定的利息(約定收益),來進行投資。
在基金虧損時,B級別除了要承擔基金虧損的全部外,還要額外承擔每天A級別的約定收益,形成凈值剪刀差。而後會形成的情況就是,在加速下跌時,母基金跌,B基金凈值大跌,A基金凈值增長。舉個例子,如果A是1.05 B是0.25時,則B份額投資者等於在承擔5:1的投資杠桿,連續兩個跌停其資產就會消失殆盡。(參見1:10高杠桿爆倉的案例)
因此,為保證B級別投資者利益,設有下折條款。向下折算條款,體現了對B類份額的保護,即當母基金凈值有大幅下挫,導致B份額凈值下跌幅度很大,使得B份額對A份額實際杠桿倍率達到1:5時,主動的降低B份額的杠桿倍數,將A份額的大部分資金,以母基金的形式返還給A份額。這種返還對A份額是有利的,對A份額投資者來說,不僅降低了風險,還實現了折價的收回。相反,向下折算對B份額是不利的,因為B份額的杠桿倍數大幅下降了。
折算後 B份額單位凈值歸1 份額減少為原來的25%,未來的漲跌都是減少到25%的份額進行計算,可謂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