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我每月投入1000元購買定投基金,按照6%的收率,連續投入3年,3年後我贖回基金,可以得到多少收益
基金認購計算公式為:認購費用=認購金額×認購費率。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認購日到基金成立日的利息認購份額。
基金申購計算公式為: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申請日基金單位凈值。
基金贖回計算公式為:贖回費=贖回份額×贖回當日基金單位凈值×贖回費率。
武漢一家合資人壽公司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向市民柳先生(化名)推薦一款分紅險:每月存400元,堅持20年,到時獲取分紅收入3萬元。
該產品的實際年收益率究竟是多少?記者將柳先生的疑問轉告中國銀行漢口支行營業部理財師陳濤,他引入了一個專用公式來求解:
F=C×[(1+R)^t-1]/R
其中,F為到期總本利(包括收益和本金),C為每年投入的金額(比如每月投入400元,其C=4800元),R為年化收益率,t為資金存入年數(比如20年),^t表示t次方。
將該產品相應數據代入公式,可以求得年化收益率R為2.96%。
銀行推介基金定投產品時使用的也是上述公式。不同的是,銀行推基金定投時是將年收益率主觀設計得比較高,比如20%。這樣求得的到期總收入往往很大。按照基金定投推廣者的演算法,客戶每月存300元,每年收益率20%,20年後將有100萬元。
目前,我國仍處於負利率時期,CPI維持在7%左右。陳濤表示,考慮到這個因素,作為長期投資的保險分紅產品,如果收益率過低,不值得購買。
去你要查詢貨幣基金的的公司網站,然後再查看貨幣基金的歷年收益就可以查到了
你有開通網上銀行嗎?如果開通的話就登陸個人網上銀行就可以查到收益了。
我以前也買過嘉實貨幣:但只持有了2兩個月。就贖回了,收益是高於銀行的活期存款的,
嘉實貨幣是每個月結算收益,然後是紅利再投資的。
你要是沒有開通網上銀行的話,那就去銀行查詢吧。看看你的基金里一共有多少錢,多出來的就是你的收益。
網上看到的歷年收益太籠統了,你還要換算很麻煩的。
2.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數量是怎樣決定的
1、發行量:我國上市公司IPO時,總股本小於4億的,上市後社會公眾股占總股本比例要版大於等於權25%;總股本大於4億的,上市後社會公眾股占總股本比例要大於10%。根據目前發行的默認規律,發行量最好正好是25%和10%。
2、發行價:詢價前的發行價估計是按照發行時,同行業上市公司IPO時的市盈率確定。然後經過詢價,確定的最後價格,但這個最後價格不會偏離詢價前確定的發行價格太多。
3、市盈率=市值/凈利潤=每股價格/每股凈利潤
因此如果能夠知道同行業上市公司IPO時的市盈率,即可預判擬上市公司上市後的每股價格。
所以呢,如果企業盤子大,那麼估價往往比較低,原因是作為總股數大的話每股凈利潤自然低,市盈率固定的情況下,價格與每股凈利潤成正比,那麼價格自然低。
補充:我在回答中說得很明顯,比如公司上市前總股本為X,上市發行Y,那麼:
如X<4億,Y=(X+Y)*25%
如X>4億,Y=(X+Y)*10%
3. 新政後中人和新人退休,哪個收益更多
機關事業單位在退休的時候,究竟是選擇以中人退休好還是新人退休好?是很多人一直把握不準的一個問題。實際上,人們在把握中人和新人定義的時候,存在著一個誤區。
中人和新人的區別
國家2014年10月對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經參加工作的人員,並在改革以前退休的人員被稱為「老人」 ;在2014年10月底以後退休的,被稱為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在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被稱為「新人」。可以說「中人」和「新人」都參加了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區別在於「中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繳費以及職業年金繳費。至於「新人」,還沒有參加工作呢,就不能算了。
因此,中人和新人的區別在於,中人對實施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以前的年限(2014年9月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新人是沒有的,如果新人過去在企業工作,因為企業都已經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了,那麼按照企業的有關制度計算之前的繳費年限。
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來說,中人和新人是對於個人參加養老保險時間的定性,不可能出現中人和新人選擇的情況。
機關事業單位10年過渡期
由於推動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際上計算養老金的差異變化很大。為了保障計算方式的平穩過渡,國家設置了10年過渡期。過渡期一般是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很多人誤認為過渡期內退休的是中人,過渡期以後退休的是新人。
實際上,10年過渡期是針對老辦法退休待遇設計的。在過渡期內退休,實行新辦法與老辦法退休待遇的比較。如果老辦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辦法退休待遇發放養老金;如果新辦法比老辦法退休待遇高出一部分,那麼在首先發放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額外發放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從10%逐漸過渡到100%。比如說老辦法退休待遇是5000元,新辦法退休待遇是7000元,2020年退休會額外增發高出部分的60%,也就是說養老金是6200元。
有的人覺得有老辦法做保底,當然還是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好。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按照退休制度的有關規定,新辦法退休待遇始終要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就會越高。
另外,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以後,退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2014年10月之前的繳費年限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已經確定了。後續再延長幾年退休,肯定會養老金更高。大家也知道,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是非常有保障的,工齡越長、職位越高,工資就越高。所以,對於個人來說,2024年之後退休沒有問題,畢竟養老金會更高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