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慈善組織有哪些組織形式
慈善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慈善組織可以採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這一規定表明,慈善組織主要有三種組織形式,即:基金會、社會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這就釐清了慈善組織與社會組織現有的三種形式的關系,也表明慈善組織不是一種新類型的社會組織。
在現有三類社會組織中,基金會是利用捐贈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非營利性法人,總體上應當屬於慈善組織,如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等。
社會團體是指公民自願組成,實現會員共同意願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主要類型有協會、學會、研究會、促進會、聯合會、校友會等。社會團體中,以慈善即社會公共利益為宗旨,而不是服務於會員群體利益的屬於慈善組織,如中華慈善總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等。主要服務於團體會員的社會團體不屬於慈善組織,如行業協會、商會等。
社會服務機構此前被稱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主要類型有非營利的民辦教育機構、民辦醫療機構、社工服務機構等。社會服務機構中面向廣大公眾、弱勢群體提供慈善服務的屬於慈善組織,如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百年職校等。
B. 根據什麼社會組織分為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
社會組織分為三類: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這個在慈善法中回已經改叫「社會服務答機構」)。所以基金會當然不是社會團體。如果你想說,基金會屬於民法概念中的社團法人還是財團法人,那麼基金會還是不是社團法人,而是財團法人。因為基金會就是以一定的財產作為紐帶而成立的一個組織。
C. 公益信託優勢在哪 公益信託與基金會相比有什麼優勢
公益信託又叫慈善信託,是在16年9月1號《慈善法》實施以後才興起的版一種信託產品。優勢權就在於可以藉助信託公司強大的資產管理能力管理運用於公益的資金。
相比起基金會。慈善信託主要優勢就是能夠藉助信託公司的管理能力,保證資金的增值和分配。
信託產品結構明晰。不會產生基金會內部管理混亂,資金混亂挪用的風險。
D. 慈善法來了,怎樣才能依法促善
進一步明確慈抄善組織的法律地位、慈善募捐的主體、慈善募捐的監督機制、慈善事業的主管部門、慈善捐贈活動的程序,
明確捐贈人、受贈人和受益人的權利義務,
規范慈善事業准入、評估、監管、公益產權界定與轉讓、投資、退出等行為。
同時,將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加強執法監督,提高執法水平,依法辦理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基金會登記的手續,提高辦理登記的效率等。
E. 明日之星教育基金會高層人員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山東省明日之星教育基金會已經我廳審查批准,准予登記並頒發證書,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現予以公告。
單位名稱:山東省明日之星教育基金會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53370000MJD6781804
法定代表人:張明強
業務范圍:開展針對困難人群的助學助教活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資助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事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獎勵或資助在助學助教等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住所: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龍奧北路海信龍奧九號2號樓19層1903室
類型:非公募
原始基金數額:陸佰萬元
聯系電話:0531—55516147
業務主管單位:無
登記管理機關:山東省民政廳
明日之星教育基金在山東省民政廳注冊成立,由全國30多家省級山東商會贊助支持,秉承「致力公益慈善事業,關愛青少年成長,倡導企業公民責任,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宗旨,致力於改善中國貧困山區孩子的教育環境,包括為貧困中小學生資助教學設備、學慣用品、圖書等項目。
踐行公益,服務教育,為社會、為教育盡一份微薄之力。支持教育,資助學生,將公益進行到底!
F. 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的區別是什麼
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類,實行分類管理。二者的區別在於基回金的來源:公募基金會可以向答公眾募集資金;非公募基金會的基金來源於特定個人或組織的捐贈,不得向公眾募集資金。
我國現有的基金會主要是公募基金會,就是面向社會、面向老百姓廣泛募捐的基金會。而國外基金會發展的歷史中,涌現了大批個人和企業捐資,以自己名義設立
的基金會。這種基金會即非公募基金會,是基金會中的重要類型,由於它資金來源充裕、穩定,運作情況又關繫到捐贈人的聲譽,因此這類基金會往往運轉良好,對
公益事業貢獻很大。
《條例》對基金會分類管理,明確允許設立非公募基金會。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面,嚴格管理面向公眾開展的募捐活
動,維護募捐秩序,控制募捐市場上的競爭,減輕公眾負擔,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放開政策,允許富裕的個人、企業等設立非公募基金會,使他們能更自主地
實現捐贈意願,使他們在為社會公益做貢獻的同時,也可以為自身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總之,我們鼓勵資助公益事業更多依靠富裕的個人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