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是什麼
利率市場化是政府或貨幣管理部門逐步放鬆乃至放棄對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讓資金市場供求關系去決定利率水平的一個利率決定機制的變遷過程,以達到資金優化配置的目的。中國利率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歷經了20多年,其目標是建立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並且已在放鬆利率管制、推動利率市場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1993年《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最先明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九五」時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上調什麼影響
IMF的預估非常切合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實際,且其預估依據的相關內容如信貸主導、擴張性的信貸和公共投資非常科學和准確,這有中國經濟發展現實為其預估的科學性和准確性作證
㈢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中國經濟增速為何不降反增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中國經濟增速為何不降反增?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顯著沖擊世界經濟、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令全球化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9%。在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地平線迷霧重重的時刻,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也受到了強烈的關注。世界銀行於9月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
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隨著「互聯網+」不斷推進,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正為穩定暢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作出著積極貢獻。可以肯定,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將充分釋放。在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將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信心與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