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數型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這三個有什麼區別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的投資組合。主流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大體相一致,可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ETF基金全名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絕大多數屬於指數基金。具有組合透明度高、管理費用低、交易便利、資金效率高、交易成本低、參與資金門檻低等優點。
LOF基金為"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僅涉及現金與基金份額的交易。LOF基金分為場外和場內交易。所謂場外交易是指,投資者可通過基金公司直接購買,也可以通過代銷銀行和券商進行基金申購、贖回;場內交易是指LOF基金也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節省申購、贖回手續費。
指數型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的區別:
1. 申購、贖回的標的不同:
ETF基金與投資者交換的是基金份額與一籃子證券或商品。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申購、贖回的是基金份額與現金的對價。
2. 申購、贖回的場所不同:
ETF基金的申購、贖回只能在交易所進行。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的申購、贖回,既可以在代銷網點進行也可以在交易所進行。
3. 申購、贖回的限制不同:
ETF基金對一級市場投資者有一定規模的資金門檻,通常要求在30萬份以上。在二級市場上,ETF基金與普通股票一樣在市場掛牌交易。
指數基金只能在一級市場上進行申購、贖回交易。
LOF基金在申購、贖回上沒有特別要求。
4. 投資策略不同:
指數基金和ETF基金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管理方法,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
LOF基金可以是指數型基金,也可以是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5.凈值報價頻率不同:
在二級市場的凈值報價上,ETF每15秒提供ー個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報價。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的凈值報價通常1天只提供一次基金參考凈值報價。
② 什麼是指數增強型基金 指數增強基金的優勢
指數增強型來基金在投資約源束上與股票指數基金類似,而在投資收益上又向股票主動型基金看齊。所以,從基金投資管理上看,指數增強型基金可以看作既是股票指數基金,也是股票主動型基金。
從指數增強型基金具體運作特點來看一般存在兩種增強的方法:一是選擇股票投資進行增強。在按目標指數結構進行部分資產分配的基礎上,將基金剩餘資產投向有升值潛力的個股、行業、板塊進行適當比例的增倉,或者對沒有升值潛力的個股、行業、板塊進行適當比例的減倉。另一種增強的方法是進行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如買入看多的股票指數期貨等。
指數增強型基金採用什麼樣的投資策略?從原則上講,只要滿足合同里的投資規定,謀求獲得超額收益,基金經理可以靈活選擇多種投資策略。目前A股市場上的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大部分採用量化投資策略,也有個別依靠基金經理個人的主動選股能力。
③ 指數型基金分為哪些種類
按復制方式
* 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力求按照基準指數的成分和權重進行配置,專以最大限度地減小跟蹤誤差為目標屬。
* 增強型指數基金:在將大部分資產按照基準指數權重配置的基礎上,也用一部分資產進行積極的投資。其目標為在緊密跟蹤基準指數的同時獲得高於基準指數的收益。
按交易機制劃
* 封閉式指數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但是不能申購和贖回。
* 開放式指數基金:它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
* 指數型ETF: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但申購、贖回必須採用組合證券的形式。
* 指數型LO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
④ 怎麼挑選指數型基金
便宜是硬道理
首先,指數基金最大的優勢是費率低。
對於主動基金來說,需要專養投研團隊,成本屬是比較高的。
而指數基金由於規則比較明確,維護成本低,人工成本低,所以不太需要支付過高的管理費率、託管費率。
指數基金在成本上有優勢,我們要挑選費率低的品種。
追蹤誤差小
其次,指數基金追蹤指數的誤差,要小一些。
實際上,任何一個指數基金都會產生一些追蹤誤差。
也就是說某些時間段,指數基金的凈值跟指數的表現不是100%一致的。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比如說股票會有停盤,以及我們申購基金的時候,基金也需要時間去配置股票。
大部分指數基金還是可以比較好的追蹤指數的,我們會更喜歡追蹤誤差小的品種。
策略指數看邏輯
如果是策略型指數,還要看背後的投資邏輯是不是能成立。
例如紅利類品種,投資的是股息率比較高的股票。
高股息率策略是被驗證有效的投資策略。
行業指數做減法
如果是投資行業指數呢?
A股有10個一級行業。從歷史收益的角度來看,必需消費(食品飲料)、醫葯、可選消費、金融,這四個行業,長期收益是所有行業中比較高的。
⑤ 定投指數基金買賣策略
定投指數基金買賣的決策啊!
首先我們要選擇長期業績比較好的基金,波動較大專的基金適合屬定投。
新手朋友們,我們可以選擇滬深300,中證500這樣的寬基指數來定投
什麼時候買呢?
PE估值法
這個方法,在定投的人裡面用得比較多,簡單直接,就是看當前PE估值,以及跟歷史估值點位進行對比,所處的分位點。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一個指數的歷史過短,比如小於5年,甚至小於3年,這個辦法不太適用。
買賣指數看的是估值,而不是指數點數(凈值),通過估值進行買賣,低估時買入,高估時賣出。
指數基金,決定是否賣出的不是持有時間,而是目標收益率和指數估值。
指數基金其實就是一攬子股票組合,獲取的就是一個平均收益。而定投是一個投資方式,是應對股市大幅波動的一個策略而已。
我們做指數基金定投,其實就是分享上市公司發展紅利,分享社會發展的紅利。而這些公司源源不斷創造利潤,參與的人都可以分享其中的紅利。
我們常聽說的「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股票投資跟國運是息息相關的。
⑥ 指數基金投資策略有哪些
投資指數基金的第一個策略是:當大盤成長股走勢強勁時,追蹤大盤成長指數的基金會表現很好回,它完全反映了答指數的上升。如果投資者認為後市看漲,就應選取指數基金,以分享指數上揚帶來的收益。
第二個策略是:指數基金盡管屬於被動投資,但選擇指數標的、降低跟蹤誤差、減少交易操作等,仍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有較強的管理能力。首先,指數基金的業績表現決定於它所選擇的標的指數。其次,評價指數型基金及其基金經理,不能過分看重短期業績,而應將跟蹤誤差當作重要指標。
⑦ 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增強策略
選擇增強型指數投資策略種類繁多,均是以利用某種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形式發展起來。以資本市場類別劃分,大體可以歸為兩類———衍生交易策略和有價證券策略。
一、衍生交易策略可採取最古老的套利方式,既在指數成份股和該指數衍生合約之間進行轉換投資。以最為流行的標准普爾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當標准普爾500指數期貨價值相對於股票價值被低估,基金經理便將投資組合全部轉向期貨合約,當期貨價值被高估則轉回持有股票。基金經理還可以在短期合約與長期合約價差接近的情況下審慎地將短期合約延展為長期合約來為投資組合增加額外價值。
套利方式還可以運用期權來執行。例如,指數本身可以通過該指數買入和賣出期權方式進行復制,或通過使用期貨買入和賣出期權來復制期貨合約。
套利方式的風險來自於保證金、交易成本、以及股息和融資成本的不確定性。此外,頻繁地轉換頭寸和使用相對種類較少的股票代替指數也增加了套利方式的風險。
期貨加現金增強方式。期貨合約的杠桿效應使得一種被稱為「期貨加現金」的增強指數投資方式成為可能。仍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由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只要求合約總額的37.5%以30天短期國債形式作為保證金,基金經理便可以將剩餘資金投資於風險更高的現金等價證券(如一年期國債或商業票據),希望獲得較高的收益來增加投資組合的回報。此外,基金經理還可以將剩餘現金投資於資產抵押證券或長期債券。為降低利率風險,可以同時交易固定收入衍生品種。基金經理最終可獲得來自指數的回報和固定收入投資組合的回報。
這些方式主要面臨兩種風險。首先,基金經理無法完全對沖掉利率風險;其次,基金經理的操作可能會產生負的而非正的阿爾法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