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買新基金凈值跌破1怎麼辦
新基金凈值跌破1意味基金虧損,
這在基金業很正常。
B. 貨幣基金凈值會低於1嗎 貨幣基金為什麼凈值是一
貨幣基復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制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無風險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准儲蓄」的特徵。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實際上,上述這些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范圍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數和穩定收益的品種,所以對於很多希望迴避證券市場風險的企業和個人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在通常情況下既能獲得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貨幣市場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通常保持在1元。盡管這種"1元凈值"並不是硬性規定和保底要求,但由於其投資的短期證券收益的穩定性,使基金經理得以經久不變地把單位凈值維持在1元的水平,波動的只是基金支付的紅利水平。
C. 一般來說基金的凈值都在1元或以上的為什麼有些在1元以下呢!那風險是不是很大!
基金發行凈值都是1元,運行過程中大部分都漲,所以大部分凈值均大於1元,回當基金運行出現答虧損,凈值就有可能跌破1元,基金的凈值大小不能作為評估基金風險的絕對條件,並不是凈值過高或者過低風險就大。
很多「基民」認為,基金凈值越低,其上升空間越大,收益越有保障。其實這一常規思維存在著很大的理解誤區。基金業績的好壞與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密切相關。在同一時點,無論凈值低的基金,還是凈值高的基金,面臨的市場條件都是相同,而基金未來的投資收益完全取決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水平,與目前基金的凈值沒有太大關系。基金凈值高低和是否容易上漲並沒有絕對的關系,投資者選擇基金時,不應只看基金目前凈值的高低,還應關注其歷史運作業績。
D. 凈值低於1元的老基金是怎麼購買的
現在有很多基金凈值低於1元,其購買方式與申購普通開放式基金一樣。望採納。
E. 基金凈值跌到0.1還沒清盤意味什麼
基金凈值我跌倒0.1的話沒有清盤意味著你還可以再買對吧?
F. 基金凈值少於1,但是不一定虧損,是這樣么
基金買入價為1元,但是凈值在1元以下,意思不是買入虧損,也可能是由於基金進行了版折價權,所以基金的凈值就變低。
封閉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 ,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基金單位買賣價格可能高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這時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就會增加,即產生溢價。
(1)基金擁有的上市股票、認股權證,以計算日集中交易市場的收盤價格為准;未上市的股票、認股權證則由有資格指定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資產評估機構測算。
(2)基金擁有的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等債券,已上市者,以計算日的收盤價格為准;未上市者,一般以其面值加上至計算日時應收利息為准。
(3)基金所擁有的短期票據,以買進成本加上自買進日起至計算日止應收的利息為准。
(4)若第(1)條、第(2)條中規定的計算日沒有收盤價格或參考價格,則以最近的收盤價格或參考價格代替。
(5)現金與相當於現金的資產,包括存放在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
G. 黃金基金累計凈值低於1,是不是虧損了從數據來看,是不是投資這類基金掙不到錢
黃金基金累計凈值低於1,是虧損了。
但是你不一定虧損。
個人的虧損和盈利只看你的買入和賣出的差價。
H. 如果基金跌破1元多年後凈值是否會漲回發行凈值
貨幣型基金是按來照1元算的,而源且基數永遠是1元,1000元就買1000份,凈值想對於一段時間來,一份基金漲了多少錢(注意區別於萬分收益是相對於當天的);其它類型的基金,如股票型基金,是按照當天的凈值來算份數的,如你說的1.335,如果買20000,那就是20000÷1.335≈14981.27份;
I. 貨幣基金凈值低於1元是不是虧損
若通過招行代銷的基金,是一塊錢一份,貨幣基金收益結轉分為按日結轉和按月結轉,具體以基金公司公告為准。
J. 貨幣基金凈值為1是什麼意思
保持凈值在1元以上對於吸引投資人至關重要,它最大程度地維持了貨幣基金投資人的穩定,但一旦出現風險,投資人也會更加驚慌地逃離這一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品種。
這就是為什麼六月份來貨幣基金在遭遇機構大額贖回時都要死扛一塊錢的原因。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偏離度絕對值超過了0.5%,達到-0.5243%。負偏離0.5%,就是凈值其實已經到0.995元了,但是基金公司可以在1.005元~0.995元之間,繼續按照一塊錢給年化收益。
好在貨幣基金目前遭遇的大額贖回,多是機構投資者所為,還沒有引起個人投資者的恐慌。如果「錢荒」繼續發酵,引起個人投資者的恐慌,發生貨幣基金的擠兌,那就不好收拾了。
回望過去的一年,國內貨幣市場基金的創新不斷,規模大幅度上升,在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基金公司把更高的收益作為賣點,個人投資者也熱衷於追求更高的收益。這次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危機,無疑給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
要說明的是,貨幣基金是一種低風險、高流動性的「准儲蓄」理財手段,也不能誇大了其風險,但是投資者也要意識到「黑天鵝」事件是可能會給貨幣基金帶來流動性風險,甚至造成虧損的。
在面對集中性的、超預期的大規模贖回時,貨幣基金不得不被動賣券以應對贖回。在現券收益率曲線受流動性沖擊不斷走高時,此舉無異於兌現浮虧,從而加大了貨幣基金偏離度。
此次貨幣基金遭遇的流動性危機,無疑是可以被記入歷史的事件,但基金凈值跌破1元錢在國內基金歷史上是發生過的。2006年中期,市場上多家貨幣市場基金單日的每萬份基金凈收益告負。
其主要原因是基金經理過分追求基金高收益而忽視了風險的存在,這期間也不乏基金出現一些潛在的違規操作。使過分追求高收益,持有流動性較差品種的貨幣市場基金,通過出現負收益的情況,逐漸將風險暴露於投資者面前。
2012年以來,監管層點名提示國內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2012年7月份上海證監局警示了貨幣基金運作的三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