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認購費全額返還,是否違規
只要不違反證券基金法的規定就不算違規,如果這只是優惠活動的一種,不算違規。
『貳』 醫保基金違規報補金額應怎麼計算
醫療 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 險原則 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單位和職 工個人專按屬時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帳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以北京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例:用人單位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1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2%+3塊錢的大病統籌繳納。
『叄』 私募基金要注意哪些騙局。如是不是合法的怎麼判斷他是違規不是正規私募基金
首先確定一點,正規抄私募基金不是騙人的,但是大多情況下非法集資為了吸引人投資,往往會打私募基金的擦邊球,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別私募基金與非法集資,請認真對比,以免上當受騙。
第一:根據募資方式判斷:通常而言,非法集資是面向社會大眾,私募基金針對的是特定的個體。
第二:根據募資對象人數判斷:如果募集資金對象超過了50人,則可能是非法集資,正是因為非法集資是面向大眾的,所以才可能匯集較多的募集對象。
第三:根據資金所有權關系判斷:如果是非法集資,在辦理委託手續時,資金的所有權會發生轉變,因此大家要注意,如果發生資金從投資者賬戶轉移到集資方賬戶,且出現所有權的轉移,就可能屬於非法集資。
《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否則,不得從事私募基金業務活動。
『肆』 基金一年內不分紅 是否違法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有關條文的規定,基金收益分配應當採用現金形式,每年至少一次
『伍』 基金信息披露的禁止行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有哪些
基金是存在一定投資風險的金融產品,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收益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選擇基金品種,即所謂「買者自慎」。如果基金信息披露中違規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則將被視為對投資者的誘騙及進行不當競爭。
『陸』 哪些行為屬於私募基金違法違規行為
一、官方檢查發現的違法問題
2015年證監會組織力量對140餘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銷售機構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當前私募基金領域存在以下違法問題乃至非法集資犯罪問題。
1、登記備案信息失真。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和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信息不完整、不真實,更新不及時,沒有按規定報送定期報告和重大事項變更情況。
2、資金募集行為違規。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變相降低投資者門檻、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募集、誇大或虛假宣傳、違規保本保收益、投資者人數超過法定人數限制等。
3、投資運作行為違規。挪用或侵佔基金財產、將固有財產與基金財產混同、違反合同約定列支費用、進行利益輸送等。
二、違法問題之刑事犯罪
私募基金本來屬於正常的金融投融資方式,根據法律規定其運作應符合法律程序,否則,即為非法私募。非法私募輕則違法賠償重則刑事犯罪,典型的犯罪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兩類非法集資犯罪。
私募與非法集資在現實中由於界限模糊,往往容易造成錯誤認識,進而使得原本進行私募的募集者變成非法集資的犯罪分子。盡管如此,但二者並非不可區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對二者進行識別。
1、是否公開募集。私募基金顧名思義只能私下向特定的對象募集,而不能像公募基金一樣向公眾推廣募集,因此,公募的一些方法在私募基金上是嚴格禁止的。比如,不得通過報刊、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宣傳,不能通過傳單、手機簡訊、微信、博客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實踐中,理財講座、投資研討會等宣傳形式無形當中把私募基金的募集行為推向了犯罪的邊緣,基金公司應謹慎對待。如果相關機構採取上述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和推介,有可能觸碰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這一界限。
2、是否注冊備案。合法的私募基金及其管理機構應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注冊,並按照《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要求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非法集資是指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因此,私募基金設立某隻基金並進行注冊備案,是其合法的關鍵因素之一。
概括言之,私募基金領域非法集資有如下特徵:募集方式一般採用公開宣傳、推介方式引誘投資人;募集對象一般為社會公眾;一般不設最低投資門檻,或者門檻很低;投資人數沒有上限,多多益善;一般沒有投資風險提示,許諾保本高收益。
三、違法問題之預防
2015年5月2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在北京市開展打擊以私募投資基金為名從事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的通告》,該通告由證監會私募部、投保局、稽查局、打非局會簽,經證監會批准與北京局共同發布,雖然標題被冠為在北京市開展打擊非法私募的活動,但由於是證監會批准、基金業協會下發,實則是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非法私募的專項活動。
上文簡單介紹了哪些行為屬於私募基金違法違規行為?可見私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企業處於違法犯罪的行列。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違法犯罪行為,不能等到出現了問題才進行管理治理而需要從根本上進行預防。私募基金違法違規行為預防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疑問的可以咨詢相關領域的資深律師。
『柒』 為什麼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這看起來是保障了持有人利益,其實不然。因為如果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最終肯定不是個人承擔,而是公司承擔。公司承擔,以現在基金公司現狀,一家中等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大約在100-300億之間,普遍的注冊資本也不過2億左右。如果說承諾收益了,按100億計算,承擔虧損2%這家公司就得關門了。如果說這家公司規模300億,100億的那隻虧了,公司要關門了,那對另外200億的管理人是不是很不公平?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從歷史沿革來看,違規承諾收益,存在變成公司變相向持有人進行融資的風險。你這么理解,我發了100億產品,給你4%的收益,我把這錢通過其他方式套出來,給我自己用,那是不是變成了我向你借錢給我自己用么?
目前,對於保護持有人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問題,證監會允許的是採用變通的方法,比如允許基金公司拿自有資金作為產品的安全墊(或說劣後)。也就是如果產品虧了,先虧基金公司那部分自有資金,直到虧完。
『捌』 公務員投資私募基金獲利違規嗎
不違規,只要你的投資款是合法收入!滿意請採納,謝謝
『玖』 易方達基金違規操作問題
明顯只看其成交價格看似是沒有問題,看似是低買高賣,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的,實專際上如果知道屬債券交易規則的就知道這個成交價格是有問題的。
在上述的情節中所說的債券交易全價,並不是債券交易的凈價,實際上全價和凈價是債券交易中的常用術語,所謂的凈價就是指在債券交易過程中不含應計利息的債券價格,全價是債券凈價加上該債券自起息日到交易日為止的應計利息。
由於詳細情況沒有更細說明,以下只能按我理解的來說了:
此債券的發行日是2008年6月23日,發行結束日是2008年6月26日,其持有五天是以發行結束日開始算起的,但其基金買入的全價是按發行日算起的,實際上該基金的持有計息時間是八天,該債券的票面利率是4.41%,按照每天的利息來算每張債券的每天應計利息是100*4.41%/365(註:100是每張債券面值),如果計算一下就會發現其賣出時的交易全價實際上只是大約是其從買入全價計算再加上五天的應計利息,而實際是有八天的應計利息,這就是變相的高買低賣。
『拾』 請問,私募基金算違法嗎
私募基金從定義看是相對公募基金而言,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發行方式的專不同。國際上,私屬募基金從事的投資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對沖基金)、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多個領域,並非只有股票市場。 中國的私募基金始終沒有明確、清晰、統一的定義,在法律上有關私募基金的內容一直是空白,比如目前,《基金法》沒有私募基金這一部分內容,基金法草擬的多次討論稿中,都專門有一章涉及對特定對象募集基金的規定,但由於種種原因,後來發布的基金法中取消了相關內容。所以,監管也就無從說起。 「公募」基金由於其面向普通大眾,實際上應該是管理層重點監管的對象,而「私募」面向的是資金量較大、具備專業知識和人才的機構投資者或富豪,反而不需要特別強調「保護投資者」,只要注意規范其在市場上的投資行為即可。 對於「私募基金」而言,僅需要在相關法律上補足欠缺條款即可,至於其運作還是少一點干預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