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級基金A類份額隱含收益率怎麼計算
分級基金的A類子基金(即優先份額A)本質上就是一個永續年金,約定每年支付一定專的利息。如信誠500A約定每年支付屬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3.2%,按照現行標准就是6.7%。先來看A類子基金的定價:從本質上來說,A類子基金就是按照永續年金的定價公式進行定價: p / i。其中, 就是p永續年金的市場價格, 是每年支付的利息,i則是市場利率。當然,知道了市場價格,同樣可以反向推算出當天的隱含利率(市場利率)。
根據這個公式,可以用來計算A類子基金的隱含投資收益,以此來作為投資時候的參考。以信誠500A在2012年1月31日價格和凈值為例:二級市場交易價格0.87元,單位凈值1.06元,約定利率為6.2%,根據公司可以得出信誠500A當天隱含利率為7.55%(相當於年化收益率),同日10年期的AAA級企業債的收益率為4.83%,而信誠500A的風險幾乎不可能高過企業債。
⑵ 分級基金A份額約定的收益率怎麼支付什麼時候支付
分級基金的A基金是有利率的,但是這個收益給你的不是現金而是份額
分級基金的A基金都有一個約定收益率,假如是6.5%的話,
到了每年的定期折算日,
基金A也會漲到1.065了(如果沒出現不定期折算的話),
折算價格以場外實際凈值為准,不是二級市場價格
這時就會把這6.5%以母份額的形式給你,到時你的賬戶上會多6.5%的母份額
⑶ 分級基金A的隱含收益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衡量基金收益率(fund yield rate)最重要的指標是基金投資收益率,即基金證券投資實內際收益與投資成本容的比率。投資收益率的值越高,則基金證券的收益能力越強。如果基金證券的購買與贖回要繳納手續費,則計算時應考慮手續費因素。
計算公式
收益=當日基金凈值×基金份額×(1-贖回費)-申購金額+現金分紅
收益率=收益/申購金額×100%
累計凈值
累計凈值不能准確反映基金的收益,因為基金分紅時可以選擇現金,也可以選擇分紅現金的自動再投入。如果選擇現金的,也可以選擇過幾天或者過幾個月手動再申購。累計凈值是一個簡單還原,如果不要求精確計算是可以用的指標。
⑷ 什麼是分級基金的約定收益
翻開分級基金合同,A類份額常常規定「約定收益率為一年定存+3%、+3.5%、+4%等等」或者回「運作期內恆定答為5%、6%、7%等」。
這個是分級A的約定收益率,在合同里就約定好了的,一般在定期折算日派發收益。屆時,分級A凈值回歸為1.00元,而原本超出1元的收益(即按約定收益率應獲得收益)將折算成相應數量的母基金。
⑸ 關於分級基金中A基金收益率的疑問
你好,你的想法忘記了A和B都是在二級市場交易的
A是折價交易的交易價格,比實際凈版值要權低一點,一般在0.8-0.9
B在二級市場上是溢價交易的,交易價格比實際凈值要高很多
如果你在折算前買的A類,恢復交易後一般是下跌甚至無量跌停的,
一直要跌到幾乎沒什麼套利空間為止,絕不可能讓你獲得31.73%的半年收益,年化62%
A和B都是在股市交易的,是由供求關系而不是凈值決定價格的
當然,基金交易價格是0.779左右,凈值1.004,折價-22.41%,無論如何不算貴了
中長期持有風險很小了。
但是短期是不會有大的機會,本來也就是低風險固定收益的基金
⑹ 分級基金認識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之一:只看子基金的折溢價率
折溢價率是分級基金的一個重要指標,但籠統談折溢價率沒有意義。折溢價率有三種,它們對投資的意義不同:除兩類可上市交易的子基金,分別有各自的折溢價率之外,還有兩類份額合並成母基金之後的個整體折溢價率。
對套利來說,整體折溢價率才有意義。但不少對分級基金一知半解的人看到B份額的高溢價率,便想當然認為可以套利,蜂擁而至。確實,B份額連續上漲,一般會導致套利機會的產生,但這種套利機會單純從B份額是看不出來的。在配對轉換機制的作用下,A、B兩類份額的這溢價率是一種蹺蹺板效應,一般說來,一種份額折價,另外一種份額必然溢價,反之亦然。而兩類份額的折溢價率方面,是A決定B,因此,如果A是折價的,則B無論何時都有一定的合理的溢價率。所以,單純從B的溢價率看不出是否有套利機會。套利機會的產生,要看是否有整體溢價率,即一定比例的A、B份額的市值與其合並後的母基金的凈值相比,如果這個市場大於凈值,則是溢價,反之則是折價。前者產生溢價套利機會,後者產生折價套利機會。
溢價套利的操作流程是:先在一級市場申購母基金份額,第三個交易日基金份額會到賬,然後再拆分成A、B兩類子份額,第四個交易日就可以賣出,套利流程完成;折價套利的操作流程是:在二級市場按照基金合同約定比例同時買入A、B兩類份額,然後合並成母基金,第三個交易日就可以贖回,套利流程完成。
誤區之二:籠統談A份額的投資價值
單純看A份額的交易價格和約定收益率意義不大,有意義的是「隱含收益率「指標,即按照現價買入後的實際收益率。目前有的基金隱含收益率高達7%,遠超市場利率水平,是不是這時候就可以買,也未必,還要看是哪種類型的A。不同的A份額,其投資價值迥然不同,甚至是冰火兩重天。
分級基金的A類份額有三種:不可上市的半封閉式產品、可上市有期限產品、可上市永續型產品。
半封閉產品類似同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每隔半年或三個月就打開一次申贖,判斷其值不值得買的唯一標準是其約定收益率能否超過可比較的銀行理財。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企的情況下,約定收益率4~5%左右的A份額肯定「不值得擁有」。
第二種A份額是最接近普通債券的:有固定期限,獲取固定的約定收益,到期還本付息。該類基金的投資價值就是看其隱含收益率如何。一般來說,此類基金的隱含收益率水平跟同樣剩餘期限的債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隱含收益率同樣較高的永續型產品,就比較復雜,對不同投資者來說意義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誤區之三:不要被永續A的高收益所迷惑
永續運作是股票型基金A份額的主流運作模式,目前該類型基金中隱含收益率超過6.9%的基金比比皆是,如截至上周五的數據(8月8日),國泰國證醫葯衛生A、申萬菱信中證環保A、富國創業板A、申萬菱信證券行業A、建信央視財經50A、鵬華資源A等,隱含收益率均超過6.9%。
收益率如此高,是不是就可以馬上買入。且慢,一定要明白該類型基金的定價原理。該類型基金沒有固定期限,沒有到期還本之說,每年的收益只是年度分紅即定期折算。因此,按照債券定價的現金流貼現原理,只有長期持有,每年這點分紅才能貼現出如此高的收益率。永續型A份額只適合長期資金持有,如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會有長期不用的資金的,如給孩子存的教育基金等,與其買返還型、分紅型的保險產品,不如買永續型A。
一般來說,在二級市場買入永續A持有到定折,其持有期收益率不會達到其隱含收益率水平,此原理正如持有一個較短的時間區間的長久期債券(如剩餘期限10年),其持有期收益率達不到其到期收益率一樣,但在短期被低估的情況下,永續A有特殊的投資機會與策略。
如在近期在分級基金套利機會可謂波瀾壯闊,套利大軍賺得本滿缽滿,溢價套利資金將母基金拆分後賣出,不但對B份額形成巨大拋壓,也會打壓A份額,使其短期內偏離其正常的隱含收益率水平。因套利資金打壓而不是受市場利率影響,如果短期內永續A的隱含收益率大幅上升,一般都是較好的買入機會,其「盈利模式」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低風險偏好的長期資金難得的配置機會,如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給孩子存的教育基金等,每年7%的收益超出絕對部分高信用等級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二是等待短期內價值回歸,以獲取價差收益;三是可以持有到定期折算(即分紅),其持有期的年化收益也是一個較可觀的水平。
誤區之四:「A決定B」的懷疑論有所抬頭
由於不能按照凈值單獨贖回,分級基金的兩類子基金總是折價或溢價交易,但兩者的折溢價率如何確定,一直是個充滿魅力的「謎題」。目前市場基本上已達成這樣的共識:由於A端本質上的債券屬性,它的隱含收益率受同信用等級的長期信用債的到期收益率制約,隱含收益率決定了它的折溢價率;由於配對轉換條款所導致的套利機制,A端的折溢價又決定了B端的折溢價。
是「A決定B」還是「B決定A」,這個問題曾引發業內的廣泛爭論,目前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大部分人士認同A決定B的邏輯。不過,近期隨著B份額行情的火爆,該類份額的高溢價狀態甚至持續好長一段時間,遠遠偏離其理論應有的水平。另外,由於套利資金的打壓,A份額的折溢價率也受到影響,使得人們關注B對A的「反向作用」。這都使得A決定B的懷疑論有所抬頭。
但無論B與A的折溢價率如何波動,都不會影響這一分級基金的基本邏輯。事實上,在配對轉換機制的作用下,A、B的折溢價率理論上有一個合理的水平,但這個理論水平並不意外著一成不變。由於受市場預期的影響,B的折溢價率經常會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這體現在其杠桿水平(B份額的杠桿水平受折溢價率制約),在看多的預期下,B份額往往高度溢價,實際杠桿會大於理論杠桿,在看淡的預期下則相反。
B份額折溢價率的波動,不意味著其合理折溢價率和理論杠桿就沒有意義,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套利機會。如果B份額溢價率超出理論水平,必然會出現整體溢價,則會導致溢價套利機會的產生,反之,則會產生折價套利機會。套利機會除了給投資者提供盈利機會外,另外一個重要後果就是基金份額。溢價套利使得基金份額越來越大,折價套利則使份額越來越小。份額對基金公司的意義不言而喻,對投資者也並不是沒有意義,份額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流動性,流動性是市場的生命線,沒有流動性的品種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因此,分級基金的理論折溢價率不只是理論。
⑺ 場內買入分級基金A類份額,如何計算收益
1、場內買入分級基金抄A類份額的收益:
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資期限為一年所獲的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2、場內就是股票市場,也就是大家說的二級市場。場外就理解成為股票交易市場外,就是銀行、證券公司的代銷,基金公司的直銷方式,也就是熟悉的開放式基金銷售渠道。 封閉式基金,ETF基金只能在場內購買(對大投資者,ETF可以在"一級"市場購買),也就是只能在股票市場購買。其他開放式基金可以在場外購買,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方式,其中LOF基金可以在場內購買。
3、分級基金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基金產品分為兩類份額,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從目前已經成立和正在發行的分級基金來看,通常分為低風險收益端(優先份額)子基金和高風險收益端(進取份額)子基金兩類份額。
⑻ 分級基金中A部分是不是價格越低,隱含收益率越高
隱含收益率是指,以現價買入A級並持有到到期,在不考慮不定期折算(上、下折)的情況下所獲得的年化收益率。
金融上遵循「投入=產出」的原則,A級的現價應該等於A級未來產生的預期現金流折算成當前現值的總和。
P_A類份額=∑▒〖CF〗_t/(1+r)^t
其中:
〖CF〗_t是t時點產生的現金,比如A級定期折算派息;
r即是折現率,也就是我們要求的隱含收益率。
對於非永續的A級,最後一期的CF為利息加本金,其餘都是年度所獲得的利息。我們可以通過帶入每一期的派息金額和派息時點精確計算隱含收益率。集思錄也是這樣做的。
對於永續的A級,此公式可以簡化為:
P_A級=(〖CF〗_(t_0 )+〖CF〗_(t_1 )/r)/(1+r)^(t_0 )
其中:
〖CF〗_(t_0 )是當期(下次定期折算)的派息金額(本期利率*計息天數/365);
〖CF〗_(t_1 )為下期(今日後第二次定期折算)的派息金額(下期利率*1年);
t_0為定期折算剩餘年限;
r為隱含收益率。
通過計算機迭代的方法可以求出較為精確的r。
公式如下:
隱含收益率=下期利率/((A級現價-(A級凈值-1)+定折剩餘年限*(下期利率-本期利率)))
所以同等利率的前提下,價格越低,隱含收益率越高,具體可以看分級樂,裡面已經給你算好了
⑼ 請問購買分級基金a的收益率大概是多少例如銀行a、白酒a、消費a
股票分級基金的A類份額,又稱作穩健類份額,以獲取約定收益為投資目標。根據基內金合同約定容,股票分級基金A類份額一般都會設置到期折算環節,這便於持有人兌現相關收益。分級基金將A和B的資產合並運作,A每年獲得可預期的約定收益,B則承擔剩餘損益,這就是股票分級基金的基本運作原理。【裙958264】
根據基金合同約定,股票分級基金A類份額一般都會設置到期折算環節,這便於持有人兌現相關收益。另外,為了保證A類份額的約定收益不受B類份額極端下跌情況影響,多數分級基金設置了「兜底條款」,即當B類份額的凈值跌到某一臨界點時便會觸發到點折算。【裙958264】但由於距到期日較遠、配對轉換機制抑制整體溢價幅度等原因,在B類份額大幅溢價的背景下,A類份額多以折價形式在二級市場交易。不過,隨著個別股票分級基金的折算日期臨近,A類份額的折價有望隨之收斂,投資機會隨之顯現。假設折算後短期折價較高,投資者可以選擇持有一段時間,等折價恢復至歷史平均水平後再選擇賣出。【裙958264】
⑽ 如何看一隻分級基金a的約定收益率
這個要翻基金合同。可以在基金公司的官網上面找。以富國國企改革A(150209)為例,專在百屬度上搜索富國基金,第一條應該就是他們家的官網,然後從他們的產品列表中找到富國國企改革(161026),然後找產品公告欄中的基金合同。在這只基金合同的第四部分——基金份額的分類與凈值計算規則中(第13頁),明確規定了A份額的約定收益為「同期銀行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3%」。其他基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