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弘基金里的寬基指數基金是什麼
寬基指數就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等指數,寬基指數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天弘基金追蹤上證50,天弘滬深300等指數基金,比如天弘基金容易寶上證50,配置的都是些藍籌股,近一年來利潤達到23.61%,這種就是寬基指數基金。
⑵ 選擇寬基指數基金,資產 總 凈值越大越好嗎
選擇寬指基金,主要考慮兩點:
基金的規模:一般規模越大,流動性越好。如百萬股以上的日成交量的指數基金,就很不錯。
基金的費率:風格類似的基金,其費率越低越好。
⑶ 指數型基金分為哪些種類
按復制方式
* 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力求按照基準指數的成分和權重進行配置,專以最大限度地減小跟蹤誤差為目標屬。
* 增強型指數基金:在將大部分資產按照基準指數權重配置的基礎上,也用一部分資產進行積極的投資。其目標為在緊密跟蹤基準指數的同時獲得高於基準指數的收益。
按交易機制劃
* 封閉式指數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但是不能申購和贖回。
* 開放式指數基金:它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
* 指數型ETF: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但申購、贖回必須採用組合證券的形式。
* 指數型LO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
⑷ 國內最寬指數是什麼指數或最寬的指數基金是
寬基指數就是覆蓋面廣的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中證800指數基金。
滬深300指數與中證100指數以及中證50指數均是跨越滬深兩地市場的指數,匯集了滬深兩地市場規模較大的藍籌股群體,其中,中證100指數和中證50指數成份股更是摘取了滬深300指數中規模最大的前100隻和前50隻股票。
最寬的指數基金可以根據自己能力進行配置,沒有最寬說法。市場有的也是炒作。
(4)寬型指數基金擴展閱讀
指數基金特點
1、費用低廉
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
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防範風險
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⑸ 中國有哪些寬指數基金
所謂寬基指數指的是覆蓋股票面廣泛,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指數基金。
中證500指數,中證80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小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等
⑹ 寬窄的指數基金。什麼意思
目前市場中按照大分類,分為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所謂寬基指數,版多指其成分股為大盤權股的指數,其中寬基指數基金規模主要集中於滬深300、上證50及深證100指數;所謂窄基指數,是指非大盤股指數之外的一些策略類、風格類、行業類、主題類的相關指數。
跟蹤這些寬窄指數的基金就是寬窄指數基金。寬:滬深300、中證500為主,窄:例如滬深300高貝塔、中證消費、滬深300金融地產等。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⑺ 指數型基金有哪些
1.根據資產類別來分類
根據資產類別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指數基金分為股內票指數基金、容商品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等。
股票指數基金:它是跟蹤股票指數走勢的一類基金。比如跟蹤滬深300、中證500、紅利指數、中小板等指數類型的基金。
商品指數基金:它是跟蹤商品指數走勢的一類基金。比如跟蹤黃金、白銀、原油等指數類型的基金。
債券指數基金:它是跟蹤債券指數走勢的一類基金。比如跟蹤10年期國債、5年期國債、信用債等指數類型的基金。
2.根據指數的代表性來分類
在所有的指數基金中,大家經常接觸就是股票指數基金。如果把這些股票指數進行細分,我們可以把這些股票指數基金細分為綜合指數、寬基指數、窄基指數。
綜合指數:這類指數是反映所有股票整體走勢,比如大家熟悉的上證綜指就是反映上海交易所裡面所有股票表現的指數。
寬基指數:這類指數是從整個市場裡面選擇標的指數,它不會偏愛某個行業、也不偏愛某個主題,比如像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
窄基指數:這類指數是從特定范圍內選擇標的指數,比如行業指數(醫葯指數、消費指數)、主題指數(環保指數、養老指數、一帶一路指數)等。
⑻ 什麼指數型基金好
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就是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簡而言之就是基金公司按照某一個指數為模仿對象去買入一籃子股票,通過基金團隊的管理使基金走勢貼近指數甚至高於指數。
它的特點是能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延遲納稅、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配合長期定投的動作以及合理組合可以取得比較優秀的回報。但短線操作風險較大,定投也並非適合所有情況。
一般來說,指數基金分為寬指指數和行業指數。
行業指數比較好理解,涵蓋各行各業,細分到一級行業、二級行業,甚至三級行業。例如醫葯行業、債券行業、白酒行業、環保行業等等。
常見的寬指指數基金包括: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紅利指數、基本面指數、央視財經50指數、恆生指數、H股指數、上證50AH優選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一般從名字上我們就能區分該指數基金是哪一類型的指數基金,跟蹤的是哪一個指數。
由於種類繁多,投資者通常面臨很多選擇的難題。
大致的挑選可以分三步走:
1、確定投資渠道。目前可以投資的渠道包括基金公司官網、銀行櫃台或銀行APP、支付寶、微信、互聯網第三方平台。
2、選擇想要投資的寬指和行業。投資者可通過互聯網第三方渠道,例如天天基金網、晨星基金網先進行篩選,收集基金的基本信息,包括基金經理履歷、基金規模、上市時間、基金收益率、購買成本、凈資產等等,整理歸納做初步了解。
3、對信息進行詳細了解和追蹤,可以借鑒的經驗包括但不限於:成立時間最好經過一個牛熊市、規模是所選行業或寬指中的中上以上、適合自己目前的持倉類型、星級評價較高、基金公司排名靠前、基金經理在業內口碑良好等。
指數基金作為門檻低且在巴菲特的多次力薦下已經成為了投資者最青睞的一類基金。目前,在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下,指數型基金以及其重要的一角,為投資者提供了日益豐富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