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1、承擔職責不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
世界銀行,主要是為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
2、主要業務不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業務活動有:向成員提供貨款,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研究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有關問題,研究擴大基金組織的作用,提供技術援助和加強同其它國際機構的聯系。
世界銀行主要業務是貸款項目、非貸援助。
3、成立目的不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為了調整國際貨幣關系而建立的。
世界銀行是一個主要協調對發展中國家長期貸款和投資而產生的國際金融組織,其宗旨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成員國提供長期(一般為50年)貸款和投資,以促進其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的提高。
聯系:兩者都是根據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決定,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5年12月27日同時成立。總部均設在華盛頓。兩家機構均屬於聯合國下屬專門機構。
聯系
兩者都是根據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決定,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5年12月27日同時成立。總部均設在華盛頓。兩家機構均屬於聯合國下屬專門機構。
(1)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擴展閱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職能:
1、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並進行監督;
2、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避免其他國家受其影響;
3、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
4、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
5、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
6、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
7、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
世界銀行的目標:
1、終結極度貧困,將日均生活費低於1.2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低到3%以下。
2、促進共享繁榮,促進每個國家底層40%人口的收入增長。
2.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是哪國人
法國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展史
【簡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它是根據1944年7月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 「金磚四國」財長表示必須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成員 】截至2011年6月,有187個成員國,擁有來自140個國家的約2700名員工。【總裁】歷任總裁按照慣例由歐洲人擔任。總裁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席員工,是執行董事會主席,由3位副總裁協助負責該組織的運營。2011年6月28日,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選為新一任總裁,任期為5年,其任職時間將從2011年7月5日開始,成為該組織自1944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總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程,由總裁提名副總裁人選,提名需得到董事會的最後批准。【宗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穩定國際匯兌,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並通過提供短期貸款,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暫不平衡時產生的外匯資金需求。它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國認繳的份額。各成員國的份額由該組織根據各國的國民收入、黃金和外匯儲備、進出口貿易額以及出口的波動性等經濟指標確定。成員國的主要權利是按所繳份額的比例借用外匯。 【主要職能】該組織的資金來源於各成員認繳的份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個成員國都有一個與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大致相符的份額。成員國的份額決定其向該組織繳款的最高限額、其投票權和可從該組織獲得貸款的限額.,美國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多份額,因此美國的態度具有決定性影響力。 2008年4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投票批准了關於份額和投票權改革的方案。這一方案將適當增加發展中國家在該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2009年9月,二十國集團匹茲堡峰會舉行,會議取得突破性進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治理結構是會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根據會議決議,發達國家需將把部分配額轉移給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配額將從43%提高到48%。這是該組織發展史上一次重要改革,它對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地位和聲音有積極的作用。 成員享有提款權,即按所繳份額的一定比例借用外匯。1969年又創設「特別提款權」的貨幣(記帳)單位,作為國際流通手段的一個補充,以緩解某些成員的國際收入逆差。成員有義務提供經濟資料,並在外匯政策和管理方面接受該組織的監督。 【組織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由各成員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組成,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每年9月舉行一次會議,各理事會單獨行使本國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基金份額的多少決定);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負責處理該組織的日常工作,行使理事會委託的一切權力。執行董事每兩年選舉一次;總裁由執行董事會推選,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任期5年,可連任,另外還有三名副總裁。歷任總裁按慣例均由歐洲人擔任。 該組織臨時委員會被看作是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和指導機構。該委員會將在政策合作與協調,特別是在制訂中期戰略方面的充分發揮作用。委員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與世界銀行共同舉行年會。
4.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是哪國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956年1月1日出生在法國巴黎。
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第一位女總裁的簡介。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011年6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法國財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選為新一任總裁和執行董事會主席,上任時間為2011年7月5日,任期五年。作為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的繼任者,拉加德將是基金組織自1944 年成立以來第一位擔任該組織最高職位的女性。
IMF當日以公開信的方式向拉加德詳細列舉了一系列聘用條款。根據該條款,拉加德任期五年,其稅後年薪為46.794萬美元,另外還享受每年稅後8.376萬美元的津貼。她的收入高於前任卡恩(卡恩稅後年薪為42.09萬美元,還享受每年7.53萬美元的津貼),也高於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收入。據白宮披露,奧巴馬稅前年薪為40萬美元,此外還有每年5萬美元的免稅津貼。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曾經是國際律師及女商人,後由德維爾潘政府邀請加入法國政府。從2005年2月至今先後擔任法國外貿部長級代表;法國農漁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長;法國經濟、工業、就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工業部長。是迄今為止,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任期最長的財政部長。
拉加德曾在世界著名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25年,歷任律師、合夥律師、主管律師、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和主席。
《福布斯》雜志曾在2009年將其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排名第17位,《金融時報》同年將其評為歐元區最佳財長。拉加德1956年1月生於法國巴黎。拉加德的本科學業分別在法國和美國完成。此後,拉加德就讀於巴黎第十大學法學院和法國政治研究學院,獲得法學、政治學碩士學位,並曾在巴黎第十大學短期任教。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拉加德曾在美國時任國會議員、後來的參議員及國防部長威廉·科恩的辦公室做實習生。早年在美留學以及在美國政界的實習經歷使拉加德練就了嫻熟的英文。1981年,拉加德在巴黎加入世界著名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在長達25年的職業生涯中,拉加德專門處理勞工、反壟斷與企業收購領域的法律事務,1999年成為這家律師事務所首位女性執行委員會主席,2004年擔任事務所全球戰略委員會主席。
2005年6月,拉加德出任法國內閣負責外貿的部長級代表。2007年薩科齊上台後,拉加德出任農業部長。同年6月,薩科齊內閣改組,拉加德出任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成為八國集團成員國中首位女財長。2010年11月14日,拉加德任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長。
由於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措施及時得當」以及在國際金融監管等一系列談判中展現出良好的外交能力和嫻熟的談判技巧,2009年11月,英國《金融時報》評選她為「歐元區最佳財長」。
拉加德興趣廣泛,年少時,她曾是法國花樣游泳國家隊隊員,喜歡練瑜珈,潛水,游泳和園藝。她還是個素食主義者,從不飲酒。拉加德已離婚,有兩個兒子,分別為25歲和23歲。
6. 請問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WTO之間的聯系是
世界銀行IBRD、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都是通過訂立專門協定並參加聯合國的自治組織,所以一般都視之為聯合國系統下的專門機構,但它們和聯合國大會及聯合國其他機構之間,是各自獨立,不是從屬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貿組織。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產生的原因:
在19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間,許多國家試圖通過大幅度加強對外貿易壁壘來應對本國經濟的下滑。有些國家還通過本國貨幣貶值以提高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並限制其公民自由持有外匯。然後這些嘗試被證明是弄巧成拙,導致世界貿易急劇下降。許多國家就業和生活水平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國際貨幣合作崩潰致使國際貨幣合作基金組織創始人計劃成立一個機構,該機構負責監督國際貨幣體系的匯率和國際收支,使國家和本國公民能夠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和服務。新的全球實體將確保匯率穩定,並鼓勵其成員國消除阻礙貿易交流的限制。 1944年,聯合國贊助的財金會議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45個國家的代表進行會面,商定了建立一個國際經濟合作框架。194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各國在會議上簽訂了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的協議。1946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是為二戰完結後之重建計劃的一部份。
作用: 制定成員國間的匯率政策和經常項目的支付以及貨幣兌換性方面的規則,並進行監督;對發生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在必要時提供緊急資金融通,避免其他國家受其影響;為成員國提供有關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等會議場所。促進國際間的金融與貨幣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協助成員國之間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等。
中國的關系:中國是該組織創始國之一。1980年4月17日,該組織正式恢復中國大陸的代表權。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份額為80.901億特別提款權,占總份額的3.72%。中國共擁有81151張選票,占總投票權的3.66%。中國自1980年恢復在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後單獨組成一個選區並派一名執行董事。1991年,該組織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2010年中國的份額將由目前的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後。
2.世界銀行;
背景:世界銀行成立的初衷是解決戰後各國重建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求,幾十年下來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已經轉變為它的主要使命。
作用:世界銀行集團包括五個密切相關的機構: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主要是通過貸款、擔保、風險管理產品和分析與咨詢服務依靠可持續發展來降低中等收入和信用可靠的較貧困國家和貧困程度。 國際開發協會是致力於幫助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旨在依靠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項目提供無息貸款和支持來減少貧窮,縮小貧富差距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國際金融公司是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私人部門的可持續投資,從而減少貧困,改善人民生活。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的使命是發展可持續的外國直接投資,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窮。 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是解決締約國和其它締約國國民之間的投資爭端提供調解和仲裁的便利,以此增進相互信任的氣氛。
中國的關系: 中國是世界銀行的創始國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世界銀行的席位長期為台灣當局所佔據。1980年5 月15日,中國在世界銀行和所屬國際開發協會及國際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1980年9月3日,該行理事會通過投票,同意將中國在該行的股份從原7 500股增加到12 000股。我國在世界銀行有投票權。在世界銀行的執行董事會中,我國單獨派有一名董事。我國從1981年起開始向該行借款。此後,我國與世界銀行的合作逐步展開、擴大,世界銀行通過提供期限較長的項目貸款,推動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改造、能源、農業等國家重點建設以及金融、文衛環保等事業的發展,同時還通過本身的培訓機構,為我國培訓了大批了解世界銀行業務、熟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
3.世界貿易組織 產生的背景:
二十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矛盾深重的經濟大危機,並由此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西方各國都認為應創建並維持一個相對自由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決定從金融,投資、貿易三方面著手對現有經濟體系進行改造。 1986年9月烏拉圭回合啟動時,新議題的談胖內容覆蓋面有了實質性的擴大,談判涉及減少非關稅壁壘、將農產品納入關貿總協定的管轄范圍、服務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等非貨物貿易問題。這些重大議題的談判成果,很難在關貿總協定的框架內付諸實施,是的創建一個正式的國際貿易組織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鑒於關貿總協定的不足,1990年初歐洲共同體首先提出了建立一個多邊貿易組織的倡議。1990年12月,在烏拉圭回合布魯塞爾貿易部長會議上同意就建立多邊貿易組織進行協定商,經過一年的緊張談判,1991年12月形成了一份關於「建立多邊貿易組織協定」的草案。1993年12月,把「多邊貿易組織」改為「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候烏拉圭回合成果的體現,是對GATT的繼承,它的創立是世界各國組建世界貿易組織理想的實現。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
作用: 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系是各國協調一致、共同應對經濟危機的有效工具,在世界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中要作用: 有禮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發展 2. 對國際經濟利益有較強得協調作用 3. 促進了世界范圍內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 4. 使傳統的貿易政策措施得到改觀 5. 使世界市場的競爭方式與競爭手段改變
中國的關系: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利: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過不加快改革的步伐,這些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一個月工資是多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一個月工資約4萬美元,年薪45.038萬美元。
據《東莞內時報》:拉加德拿的是容「白菜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部設在華盛頓,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作為給世界發錢的機構,IMF的工資結構可謂是絕對透明。
現任總裁拉加德年薪為45.038萬美元,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自然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就是和自己國家的總統薩科齊比起來,拉加德的收入也毫不遜色。
但是,和史丹利百得的CEO John Lundgren 2010年3257萬美元的年薪相比,拉加德拿的絕對是「白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