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為什麼長期持有才有收益呢,如果我的基金下跌,長期持有海有利可賺嗎
基金:波段操作PK長期持有
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著「同一首歌」:「基金是長期投資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漲跌,不能像股票那樣頻繁進出,否則不但花了手續費,還會買個樓頂價,賣個地板價。只有長期持有才會獲得豐厚收益。」許多理財師也加入了合唱隊。
然而,這一理念在實戰中受到了無情的沖擊和挑戰。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買了易基價值成長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達到50%,本想「高位賣出,獲利了結」。銀行理財師告訴他,基金要長期投資,於是就繼續持有。一年後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為16%,經過了2008年連續大跌的折磨,到年底虧損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他深有感觸地說:「不看形勢盲目長期持有,決非明智之舉。如果當時在高位賣出,低位再買進,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這樣的經歷和教訓的基民大有人在。在07年10月上、中旬買進基金捂著不動到現在,已經持有兩年多,不算短期了吧,但絕大多數人仍然虧損。從目前股市形勢看,到年底也未必扭虧為盈。持有三年多,依然是虧損!
只要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基金不失為大眾長期投資賺錢的理財品種。但是「長期」是一個模糊概念,究竟多長算長期,沒有明確的界定。長期投資也決不是買了基金後長期持有不動。投資成功的辦法只有一個: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此外再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賺錢。如果已達到預期收益,股市即將進入下降通道,就應該適時清倉,獲利了結。要是買進後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設定的「止損點」贖回,可以避免虧損繼續擴大。如果這時堅持長期持有,只會使收益付諸東流或虧損越來越多。在趨勢向上時,即便短暫回調,也不能輕易撤出,損失盈利機遇。對買進後表現差的基金,應該及時調倉。
長期持有還是波段操作,歷來就是兩種相輔相成的操作方法,並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僵化地堅持哪一種操作方法不符合辯證法,都是不明智的,應該是有機結合,互為補充,靈活運用。正確的長期投資理念應該是「長期投資的心態+適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堅信證券市場存在長期投資價值的前提下,通過階段性調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在合適的時候投資合適的基金,其投資行為連接起來,最終就是真正的長期投資。單純強調買了捂著不動的長期投資,貶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對投資者的誤導。
當然,在一般情況下,基金不宜頻率進出,以免既浪費了手續費,還可能喪失了上漲帶來的收益。事實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資經驗的都明白這個道理,用不著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傳。一味僵化教條地強調長期持有,無視趨勢,說什麼「長線是金」,貶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違反了投資基金賺錢的客觀規律,對收益極為不利。
有的理財師說:「股市行情難以預測,專業人士尚且看不準,何況散戶?波段操作說來容做起來難,十之八九會做反。投資考驗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還是長期持有為好。」這又是一種偏面的論調。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誰也難以准確預測,但是中期趨勢還是可以掌握的。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應該看出弱市格局,如果這時再一味宣傳「長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誤導之嫌。
波段操作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波段轉換,利用基金轉換功能在股市轉呈明顯弱勢時,把股票基金轉換為貨幣基金,優點是時間短,T+2就可以再買進其它基金,缺點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轉換;二是贖回後再申購,優點是可以買其它公司的基金,缺點是在途時間長,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B. 有誰懂基金的,為什麼明明漲了可我買的還是跌了,基金到底是怎麼算的收益
如:昨天晚上申請買入一支基金,那麼實際買入價格是今天的收盤專價。收盤價一般是晚上才報屬出當天的收盤價。
交易時間就是工作時間;不過成交凈值以15點股票收市為界,15點前下單按當天凈值成交,15點後下單按次日凈值成交。
在非交易時間申請買賣的基金,都是以第二天的收盤價來成交的。
如:昨天晚上申請買入一支基金,那麼實際買入價格是今天的收盤價。收盤價一般是晚上才報出當天的收盤價。
(2)基金跌了也有收益擴展閱讀:
平衡型基金可以粗略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債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經理會根據行情變化及時調整股債配置比例。當基金經理看好股市的時候,增加股票的倉位,而當其認為股票市場有可能出現調整時,會相應增加債券配置。
另一種平衡型基金在股債平衡的同時,比較強調到點分紅,更多地考慮落袋為安,也是規避風險的方法之一。以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為例,該基金契約規定:當已實現收益超過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稅前)1.5倍時,必須分紅。偏好分紅的投資者可考慮此類基金。
C. 定期基金收益下跌,終止基金後為何還有收益
終止定投後基金收益為前期投資金額的收益。終止收益買出全部定基就可以了。
D. 買的基金跌了卻顯示有收益
有可能是基金曾經分過紅,計算你是否盈利的方法是將你的基金份額乘以現在的凈值,得到的總額如果大於購買時的本金就是盈利,反之虧損。
E. 請問基金整體趨勢在下跌,為啥還有收益
基金分三種,貨幣基金指數型基金和債券基金。他們獲益的方式不同,債券基金專就是企業發的債,政府屬發的債到期自然有利息和還本金。而指數基金就是企業的股權,企業一點一點變大,就如同一盆花兒一點兒一點兒變大,那麼自然就變得越來越值錢,這就是收益的來源。
F. 基金今天3點前贖回了明天基金跌了會影響收益嗎
1、基金3點前贖回,次日基金跌了不會影響收益。
2、基金交易時間回是指開放式基金接受申購、轉答換、贖回或其它交易的時間段。
基金的交易時間就是股票的交易時間,每天上午9:30到下午3:00。
3、一般的開放式基金的交易方法,也是基金投資的主要方式,交易時間並不固定,可以隨時下單,只是成交時間和成交凈值不同罷了。場外交易基金每個工作日只有唯一凈值,所以不同的交易時間直接影響的其實就是用哪一天的凈值成交而已。
具體來說,如果在工作日交易基金,15點之前,凈值按照當天收盤後的處理。如果是工作日15點之後交易基金,以及在休息日交易,那麼凈值是按照下一個工作日的凈值處理。
G. 請問基金每天都有收益為什麼還會有風險
你說的是貨幣基金,貨基理論上是有本金虧損風險的,而且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本金虧損的案例:
2005年4月27日,鵬華貨幣A(160606)的萬份收益為-0.2804,成為首個單日萬份收益虧損的貨幣基金。
因此,貨幣基金是真會出現虧損可能的,不過概率非常低,即使某一天虧損了,長期下來也不會虧。國內的還沒有出現過七日年化收益率為負的貨幣基金。
有數據顯示,單日貨幣市場基金發生本金虧損的可能性很小(0.06117%),如持有一周或者一月,則本金損失的概率接近於0。
國內的貨幣基金按規定不得投資股票、可轉換債券、AAA級以下的企業債等品種,因此發生信用風險的概率更低。
雖然貨幣基金有可能虧損,但概率極低。那麼,什麼情況下貨幣基金有可能會虧損呢?
這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短期內市場收益率大幅上升,導致債券價格大幅下跌;
貨幣基金同時發生大額贖回,不能將價格下跌的券種持有到期,拋售券種後造成了實際虧損。
由於一些巨無霸式的貨基,它們的體量非常大,用戶非常分散,在四輪限額之後,個人用戶的持有上限不得超過10萬元,單個用戶就不存在大額贖回的情況,所以單個用戶或是少部分用戶的贖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群那麼多,集中贖回的可能性也不大。
貨幣基金的規模越大、用戶越分散,虧損的概率就越低,所以一些規模巨大的貨基,虧損的可能性要小於那些規模太小的貨基。
H. 債券基金下跌也有收益嗎
債券基金的凈值漲就有收益,降了就賠了!
I. 明明基金漲上去了,為什麼稍稍跌一點就扣收益
因為基金跌了,肯定是要扣掉點收益的
J. 為什麼基金都在跌,余額寶收益卻在漲
余額寶作為一來種貨幣基金自投資品種,收益減少問題,屬於正常情況,與貨幣市場流動性相關。貨幣基金投資工具保證在投資者想贖回時,就能及時變現提供資金,同時又在低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穩定投資收益的品種。正常情況下,貨幣基金都保持在比同期的一年定期存款高出10%左右的水平。2013年到2014年年初貨幣基金有較高收益表現,比目前的一年期定存,平均表現高出了40%以上。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流動性緊張,從而將各種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的收益率抬高,貨幣基金規模迅速增長,一旦市場流動性緩解,貨幣基金會面臨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大降的局面。這也是投資貨幣基金的風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