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誰懂基金的,為什麼明明漲了可我買的還是跌了,基金到底是怎麼算的收益
如:昨天晚上申請買入一支基金,那麼實際買入價格是今天的收盤專價。收盤價一般是晚上才報屬出當天的收盤價。
交易時間就是工作時間;不過成交凈值以15點股票收市為界,15點前下單按當天凈值成交,15點後下單按次日凈值成交。
在非交易時間申請買賣的基金,都是以第二天的收盤價來成交的。
如:昨天晚上申請買入一支基金,那麼實際買入價格是今天的收盤價。收盤價一般是晚上才報出當天的收盤價。
(1)基金收益跌了在漲擴展閱讀:
平衡型基金可以粗略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債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經理會根據行情變化及時調整股債配置比例。當基金經理看好股市的時候,增加股票的倉位,而當其認為股票市場有可能出現調整時,會相應增加債券配置。
另一種平衡型基金在股債平衡的同時,比較強調到點分紅,更多地考慮落袋為安,也是規避風險的方法之一。以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為例,該基金契約規定:當已實現收益超過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稅前)1.5倍時,必須分紅。偏好分紅的投資者可考慮此類基金。
㈡ 為什麼基金都在跌,余額寶收益卻在漲
余額寶作為一種貨幣基金投資品種,收益減少問題,屬於正常情況,與貨幣市場流內動性相關。貨幣基金投容資工具保證在投資者想贖回時,就能及時變現提供資金,同時又在低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穩定投資收益的品種。正常情況下,貨幣基金都保持在比同期的一年定期存款高出10%左右的水平。2013年到2014年年初貨幣基金有較高收益表現,比目前的一年期定存,平均表現高出了40%以上。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流動性緊張,從而將各種固定收益類投資工具的收益率抬高,貨幣基金規模迅速增長,一旦市場流動性緩解,貨幣基金會面臨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大降的局面。這也是投資貨幣基金的風險之一。
㈢ 明明基金漲上去了,為什麼稍稍跌一點就扣收益
因為基金跌了,肯定是要扣掉點收益的
㈣ 基金總是時漲時跌,上下波動,如果我一直持有,並不賣出。那怎樣盈利呢
這個要看基業的業績表現,表現差的基金據我所知持有10年以上的仍舊虧損,這樣的內基金適合在高容位的時候拋出,但個人不建議投資這么差的基金,表現好的基金一般長期持有(如果基金經理不換的話,更換基金經理則要特別觀察業績表現)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50%以上,最高的達到150%以上。所以關鍵還是在選擇基金!好的基金長期持有沒問題的,而且個人建議可以定投,這樣不會因為自己判斷大盤的時機而錯過投資的最佳時機,總的來說定投的收益還是不錯的,比單獨投資一大筆風險要低,即使長期來看基金業績一般,定投相對單獨一筆大的投資來說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單獨一筆大的投資沒有分散買入價格的風險,如果是在底部還好,如果是在高位很容易被套,而定投或分批買入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㈤ 基金為什麼天天跌!什麼時候才能漲上去啊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為主,所以股票市場的長期趨勢基本上決定了基金的長期趨勢.所以多關注股市的運行狀況來決定是否投資基金.在大盤沒扭轉頹勢前建議持幣觀望.而已經被套的投資者建議在連續超跌後的一波反彈是逢高贖回,這樣可以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大盤之前上演了絕對的瘋狂,短時間內連續的大漲大跌,演繹的很精彩,但是背後的東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漲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利好來維持股市的運行.靠這種非實質性的邊緣性利好消息來維持的這種短時間的大漲能夠持續多久,值得考慮喲.油氣漲這點價這種利好,對油氣企業的巨額虧損來說不具備實質性的作用,這也是短線游資在狙擊,後市仍然不是很樂觀,而近3個交易日大盤再次出現被5日和10日線雙線壓制的情況,昨天大盤在市場傳言有七大救市政策將出來救市,正好出現在6.24,產生了昨天的紀念行情,機構後面的意圖請謹慎對待,請各位投資者回憶下以前的經歷吧,每次政府要出真正的利好政策的情況下都是突然出來的,都是在市場悲觀情緒到達頂點資金不敢抄底的時候出來,而不是市場利好傳言滿天飛,各類資金謹慎抄底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每次這種由於傳言帶來的普漲,在之後交易日傳言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將會在心理上造成一種失落恐慌,帶來一波悲觀出貨殺跌,所以個人覺得,這次仍然是機構放出的假消息,借6.24這個紀念日拉高出貨,機構上次印花稅出來前機構可是悄悄的吃貨,而不會把他們提前得到的消息放出來.這對他們將產生不利,所以,在熊市的情況下,傳言利好到處飛時就要小心了,機構可能又要拉高出貨了.這個交易日2830是大盤上方的壓力點位(今天大盤已經突破了該點位,只要收盤時站穩了就有看高3050這個區域的機會,但是如果大盤再次失守2830後弱勢下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後市如果再次發出一些非實質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為了新股著想的而不是廣大投資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㈥ 為什麼基金都是漲幾天跌幾天又漲
基金都是漲幾天跌幾天又漲,其實基金是和股票掛鉤在一起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會受到股票的影響。只要基金凈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但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基金分紅是對投資者前期收益的返還,盡量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更才較為合理。
(6)基金收益跌了在漲擴展閱讀:
基金定投需要警惕三大風險:
一是證券市場風險。股市和債市的波動直接影響到定投股票基金和定投債券基金的盈虧。如果股票市場出現類似2008年那樣的大幅度下跌,即使是採用基金定投的方法,仍然不可避免賬戶市值出現大幅度的暫時下跌。
二是投資者的流動性風險。成熟市場的數據顯示,投資周期越長,虧損的可能性越小,定投投資超過10年,虧損的幾率接近於零。
但是,如果投資者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缺乏規劃,尤其是對未來的現金需求估計不足,一旦現金流出現緊張,可能被迫中斷基金定投的投資而遭受損失。因此投資者還應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投資理財規劃和生活開支來合理安排基金定投比例,達到家庭資產增值目的。
三是投資者的頻繁操作風險。基金定投是針對某項長期的理財規劃,是一項有紀律的投資,不是短期進出獲利的工具。在實踐中,很多基金定投的投資者沒有依據設定的紀律投資。
在定投基金時也追漲殺跌,尤其是遇到股市下跌時就停止了投資扣款,違背了基金定投的基本原理,導致失去了低位加碼的機會,定投功效自然不能顯現。
㈦ 為什麼有些人(包括我)買基金買了就跌賣了就漲
公募基金屬於一種需要長時間持有的投資手段,從基金的申購贖回回費率就可以看出,持答有的時間越長,費率越低。因此,如果想投資基金,最好是提前做好投資3-6個月甚至更長的打算。
如果在熊市投資基金,最好是用定投。設定每周或每月投資一次,這樣可以通過均攤降低投資成本。
不管投資股票也好,基金也好,都要有紀律性。在投資之前設定好盈利目標(如10%,20%)、止損目標(如5%、10%),並且嚴格執行!!!沒有紀律性,就算漲了也拿不住,虧了更別提。尤其是投資基金,要想好自己能承受損失的范圍(如10%以內),只要沒有跌破你的損失范圍,不要輕易出清。拿的穩才能有收益。
希望能解決你的困擾。
㈧ 為什麼大基金大部分持股是漲的,基金收益確跌了
看基金的持股比例,如果持股比例太低,剩下的持有的是別的標的,比如債券等,那麼債券跌了,小比例的股票是挽救不了基金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