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能賺錢
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意味著對經濟長期看好,對股市將來一定會上漲毫不懷疑,指數基金一般和大盤即期走勢吻合,指數基金是選定特定指數,再採取分散投資組合的方式,買入股票組合,股票漲了,那麼基金持有的股票組合自然就漲了。
不過基金的收益還要扣除管理費等等,總的來說沒有買股票收益大。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 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
投資服務機構Portfolio 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經發布研究報告,分析持有10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間的表現。結果發現,指數基金投資在82%到90%的情況下,表現好於主動管理投資。
(1)指數基金為什麼能打敗基金擴展閱讀
指數基金選擇標准:
1、關注基金公司實力--基金為先
在選擇任何基金時,基金公司實力都應該是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因素,指數基金也不例外。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運作較為簡單,但跟蹤標的指數同樣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跟蹤標的指數。
2、關注基金費用--成本制勝
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之一就是費用低廉,但不同指數基金費用"低廉"的程度卻有所不同,盡量減少投資成本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應注意的是,較低的費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較低費用而盲目選擇指數基金。
3、關注標的指數--重中之重
指數基金的核心在於其跟蹤的指數,因此挑選指數基金時,了解其所對應的市場尤為重要。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投資不同的指數基金,來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
⑵ 為什麼會有99%以上的基金經理跑不過基準指數這
本身證券投機就是一種零和博弈,一位投資者掙的錢全部是另一個投資者買單的。而一種比較好的賺錢方法就是運營一個基金收取服務費,市場是波動的,費率則是固定的,而為了爭取到服務費,基金經理比起風控板塊會更注重銷售板塊。何況很多基金經理動機不純,除了圈錢以外並無其他想法,本身也並沒有管理好基金的能力。有一個笑話就是,明星基金經理都是兩頭下注,然後把虧得藏起來,忽悠投資者買單。
再者,即便假定基金經理能夠與指數持平,扣掉服務費投資者能拿到多少?大部分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極低,和私墓,公墓(各種意義上的墳墓)基金獅子大開口的保費完全不能比。
假定我每年投資收益率7%,10年期,費率為0.75% 投100萬 實際你付出的成本終值僅為13.36萬元。假定我每年投資收益率為9.25%,費率為3% 投100萬,實際你付出的成本終值會達到驚人的58.7萬。 而且你像傻瓜一樣為基金經理的年終獎承擔了更多的風險,9.25%的年化收益率只有高風險投資才能做到,7%的風險適中,虧損概率更小。那為什麼你要承擔額外的風險?同樣的收益,你的承擔的「免費」風險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買基金的人都被耍了,是十足的白痴。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基金都跑不贏指數, 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想賺傻瓜的錢,不斷的有人進入這個行業撈一票大的草草收場,虧錢的基金最後都死了,但是新的永遠會填補他們的位置,畢竟中國人錢多人傻,收割戶先到先得。
⑶ 為什麼在牛市中主動型基金跑不過指數型基金
我認為這個問題細想就不難:不管在牛市還是熊市中,人性都是最關鍵因素。
牛市的最高點專和熊市的最低點,屬都是人心的最後瘋狂鑄就的。所以都是超過正常理智的界限。
在牛市中,主動性基金在指數到達一定位置時,就會從理智和謹慎出發,逐步降低倉位,這樣就失去了比較大的漲幅,造成不如指數型基金的結果。
在平衡市和熊市中,只要基金經理不犯大錯,應該能戰勝指數型基金。 在牛市中,就比較難一些了。
⑷ 如果說指數基金十分安全,那為什麼大家不把大部分資金
是誰告訴你說指數基金十分安全的?怕是你自己的誤解吧!
指數基金的所謂安全,回是指你投資在指答數基金里的錢,一來不會像P2P那樣會跑路,二來指數基金是復制指數,不存在基金經理做老鼠倉的問題。從這兩個角度來看,指數基金是相對透明的,這是誠信上的安全。
但指數基金是滿倉配置指數成分股,指數在熊市暴跌中跌幅恐怕是所有基金里最猛烈的。要是從漲跌幅上來看,熊市下跌過程中,指數基金恐怕是最不安全的。
所以看別人講的東西,不能浮在表面,一知半解就胡亂投資,會害死自己的。
⑸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是什麼,它們為什麼會漲或跌
你好,復指數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制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股票基金亦稱股票型基金,指的是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證券基金的種類很多。目前我國除股票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股票債券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⑹ 為什麼指數基金不會跌到0
指數基金是以相關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的投資組合,如果該指數基金跌倒0,那麼該指數下的所有股票都得跌倒0元,這幾乎不可能的。
⑺ 為什麼定投指數基金能賺錢
01
股神巴菲特多年以來唯一推薦的投資標的就是【指數基金】,那麼為什麼定投指數基金能夠賺到錢呢?為什麼又有那麼多投資指數基金的人還虧錢呢?
假設有一款產品,經過對這個產品長達10年的統計分析,發現它的價格一直都在0-10元之間波動。
進一步分析發現,10年之內,該產品的價格波動大概如下:
20%的時間價格處於0-3元
70%的時間價格處於3-8元
10%的時間價格處於8-10元
如果我們想要對這個產品進行投資,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這個產品價格為0-3元之間的時候買入,而在價格為8-10元的時候賣出。
這個產品是什麼呢?就類似我們所說的指數基金。
只要我們在0-3元(低估)的時候定期買入,在3-8元(正常估值)的時候持有不動,在8-10(高估)的時候分批賣出,我們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02
對於定投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耐心】。
當價格高於3元的時候,我們要靜靜等待它的價格跌下來再進行買入;
當價格低於3元,我們買入了一定資金之後,又需要等待它漲到8元以上。
算下來,我們有70%的時間都是在等待中度過,你說耐心重要不重要。不僅你要等得起,你的資金也要等得起,這就是為什麼要用閑錢定投的原因。
指數基金這個產品有個利好消息:這個產品永遠有需求,不用擔心這個產品被淘汰。
某一隻股票有可能會消失,因為公司有可能倒閉,但是指數基金不會,因為指數基金是打包了一堆股票,而且定期會進行調倉。
比如滬深300指數,就是從上海和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的股票當中,挑選出盈利穩定、流動性好的300隻股票組成,並且每半年或一年會進行調倉,把表現不好的股票踢出去,替換成一些表現好的股票。
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永續經營下去的原因。
03
有朋友可能會說,我能不能在0-3元之間一次性買入呢?、
如果你想這么做,當然也可以,只是你是打算在3元的時候一次性買入呢?還是2元的時候買入呢?又或者1元的時候買入呢?
如果你在3元的時候一次性買入,接下來一路跌到1元的話,你的賬面虧損就很大。
你可能會說,那就等到1元的時候一次性買入。
萬一價格跌到2元的時候就發生反轉,然後一路向上漲到9元,這不就錯過了一個好的牛市嗎。
這就是為什麼要在0-3元之間做定投的原因,當然可以聰明一點定投,3元的時候每個月投資1000元,2元的時候每個月投資2000元,1元的時候每個月投資3000元,這就能夠實現越跌越買,跌得越狠就買得越多的效果,從而擴大我們的收益。
04
至於那些投資指數基金虧錢的人,很可能是買在高價,比如眼看著價格從6塊噌噌往上漲到8塊,怕錯過,於是在價格8塊錢以上的時候一次性買入(不是定投),漲到9塊的時候嫌賺得太少,沒有賣掉。
結果沒想到一路下跌到4塊錢,結果深度套牢,不虧才怪,切記切記!
⑻ 為什麼同樣是指數基金,其基金凈值相差會那麼大呢
1.要看基金是否是同時成立的,顯然在07年成立的基金凈值會比這兩年的低。(因回為當時的指數遠遠比現在高) 2.是不答是相同的指數,指數基金也分多種,跟蹤不同的指數,表現也會不同; 3.歷史上分紅也會影響凈值。 因此指數基金的選擇,不是看凈值的高低,而是看追蹤指數的精確度:例如,追蹤滬深300指數基金,300指數漲1%,同樣跟蹤這個指數的基金,漲幅最接近的是最好的。 一般來說,指數基金,規模越大,越穩定。(不同於普通的股票基金,普通股票基金有可能規模偏小的操作更靈活,表現更好)
⑼ 如果你要買基金,你會買指數基金還是非指數基金為什麼
您好!我會購買指數基金,因為巴菲特曾和華爾街的精英們打了個賭,說在五年版內指數基金一定權會跑贏主動型基金,結果是指數基金最後碾壓了主動型基金,而且指數基金是長期上漲的,而主動型基金也是由業績考核,只是可能在某一個時期表現較為好,業績無法持續!
⑽ 巴菲特為什麼喜歡指數基金
行情會起起落落,股票會漲漲跌跌,但是看看股市,它卻在波動中不斷走高。每一輪牛市過後,總是會引發股災,但是最終又會創出了新的高點,上證指數91年從100點開盤,經歷了多少次大起大落的行情,至今走在了3200點以上。所以長期投資才是贏家。上周連續調整下跌,上周五在回調到3210點之下時我買進了股票,自此第三筆,第四筆資金順利完成了買進計劃。
巴菲特多年來一直批評華爾街投資經理人收取高額管理費用,投資績效卻很平庸。他在9年前曾提出50萬美元的賭注,有1名經理人挑選五款對沖基金接受挑戰,在這九年時間,標普500指數基金凈值增加了85.4%。而接受挑戰的5檔對沖基金組合當中,只有1檔績效勉強稍微接近,為62.8%,其餘4檔分別只小增8.7%、28.3%、2.9%和7.5%。
其實對於很多普通老百姓,購買股票不如直接定投指數基金,雖然一樣是投資於股票市場,但是不同的是,股票的波動會引起人們心態的躁動,容易加入追漲殺跌的行列中,結果造成了虧損;定投基金就不同了,它的申購贖回每天只有在收盤後以收盤價確定,而且還得兩三個交易日後資金才到賬。這就造成了基金的買賣不方便,同時也制止了頻繁的基金交易。
這里講一個實際例子,我老媽什麼投資也不懂,是退休老工人,應她要求每月退休工資里存4百元定投於大盤指數基金,結果本金投資了4萬元,增值到7萬元,什麼也不懂的她跑贏了大多數的股民。老人家開心得笑哈哈!現在大盤只不過3000多點,她的基金至少還有一倍以上的上漲空間哦!人生最大的樂趣莫過於看著自己的錢能夠幫自己賺錢。
在我周圍的朋友,購買股票的人大面積是虧損的,每月定投指數基金的朋友卻是盈利的。因為指數基金通過每月定額投資長期下來取得了市場的平均價格,其實取得市場平均價你就控制住了市場的風險。建議購買滬深300或者上證50。我有一個鄰居以前購買股票慘遭腰斬而割肉,再也不敢涉及股票投資,但後來卻在定投基金中嘗到了甜頭,至今盈利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