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問下,說基金的凈值是一元,是說沒個基金的原始價格都是一元嗎
基金的發行期也就是認購期內購買都是1元每份,認購費率也很低,之後是1個月左右的封內閉期,不能購買,但可以容賣出,之後的開放期,就可以自由買賣了。這時基金的投資對象為基金帶來了收益,總收益攤分到每份基金上,就會使基金凈值高於認購時的一元,如果是虧損也同樣攤分,這樣基金凈值將低於一元.
拆分就是凈值較高時,按照一定的系數將份數做多,將凈值降下來.比如某基金每份的凈值為3元,總份數為3億份,總資產為9億,按照系數3來拆分,則每份凈值降低到1元,總份數為9億份,總資產不變.雖然每次拆分,各基金公司都說拆分有多麼多麼好,但實際在總資產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基金持有人的資產也沒有上升,申購人可以用較少的錢購買較多的份數,在基金凈值的絕對變化幅度上也將比以前要小,試想以前3元/份時基金總資產上漲/下降10%,絕對變化幅度為3角,現在總資產同樣上漲/下降10%,絕對變化幅度僅僅為1角.總之,拆分不拆分和基金是否有購買價值沒有關系,主要還是和基金的投資方向,風格以及基金公司本身的信譽密切相關.
❷ 基金買入價為1元,但是凈值在1元以下,意思是買入就要虧損嗎
基金買入價為1元,但是凈值在1元以下,意思不是買入虧損,也可能是由於基金進行了折價,所以基金的凈值就變低了。
封閉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 ,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基金單位買賣價格可能高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這時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就會增加,即產生溢價。
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金價格則可能低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即產生折價。現在封閉式基金折價率仍較高,大多在20%~40%,其中到期時間較短的中小盤基金折價率低些。
對同一隻基金來說,當然是在折價率高時買入時要好;但挑選基金不能只看折價率,而是要挑選一些折價率適中,到期時間較短的中小盤基金。
按國內和國外的經驗來看,封閉式基金交易的價格存在著折價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折價幅度的大小會影響到封閉式基金的投資價值。
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投資者來說高折價率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由於封閉式基金運行到期後是要按凈值償付的或清算的,所以折價率越高的封閉式基金,潛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
(2)基金凈值1元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折價率計算公式
折價率=(基金份額凈值-單位市價)/基金份額凈值×100%
根據此公式,可見:
(1)折價率大於0(即凈值大於市價)時為折價;
(2)折價率小於0(即凈值小於市價)時為溢價。
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
溢價率計算公式
溢價率=(單位市價—基金份額凈值)/基金份額凈值×100%
說明:
(1)當單位市價大於基金份額凈值時,溢價率大於零,稱為溢價;
(2)當單位市價小於基金份額凈值時,溢價率小於零,稱為折價。
❸ 基金成交凈值1.0000元是什麼意思
基金成交凈值1.0000元意思就是基金申購時的買入價就是1.0000元,也就是每份額的基金是1.0000元。
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基金資產凈值是指在某一基金估值時點上,按照公允價格計算的基金資產的總市值扣除負債後的余額,該余額是基金單位持有人的權益。按照公允價格計算基金資產的過程就是基金的估值。
(3)基金凈值1元擴展閱讀:
計算方式:
1、已知價計算
已知價又叫歷史價,是指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已知價計演算法就是基金管理人根據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來計算基金所擁有的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期貨合約、認股權證等的總值,加上現金資產,然後除以已售出的基金單位總額,得出每個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
採用已知價計演算法,投資者當天就可以知道單位基金的買賣價格,可以及時辦理交割手續。
2、未知價計算
未知價又稱期貨價,是指當日證券市場上各種金融資產的收盤價,即基金管理人根據當日收盤價來計算基金
單位資產凈值。在實行這種計算方法時,投資者當天並不知道其買賣的基金價格是多少,要在第二天才知道單位基金的價格。
3、基本公式
基金單位凈值=(總資產-總負債)/基金單位總數
其中,總資產指基金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他有價證券等;總負債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資金利息等;基金單位總數是指當時發行在外的基金單位的總量。
❹ 貨幣型基金凈值永遠是1元錢,那麼它的收益怎麼來的凈值是1的話,有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採用永遠1 這種模式
貨幣性的凈值永遠是1元,不是說不賺錢,而是賺的錢,又變成了凈值1元的回基金份額。
比如答你投資1000元貨幣型基金,那麼你就有1000份基金,過了1個月,有3元的收益,你持有的份額就變成1003份了,也就是1003元。也就是說你賺的錢,變成了份額。
這樣是為了說明貨幣型基金就跟現金、存款一樣,1份就是1元,方便計算。貨幣型基金也確實就是類似現金的一種資產,只存在理論上的風險,收益跟銀行定期存款差不多。
❺ 我凈值1元買的基金現在1.2元了,我能賺多少錢
例如你用20000元買的
你買到的份額(使用外扣法)=20000/(1+1.2%的認購費率)/1 你買時的凈值專=19762.85份
按基屬金凈值1.2算,你的資產總值=19762.85×1.2=23715.42元
若選擇贖回的話,你得到的錢=23715.42×(1-0.5%的贖回費率)
❻ 同一基金凈值1元時買和2元買收益一樣嗎
只要你的投入金額是固定是
那收益就是一樣
就是你打算投入10萬元來買基金
那就獲得10萬的收益
與基金本身的凈值無關
❼ 分級基金凈值回歸1元是什麼意思
基金凈值恢復到一元有可能是:
基金拆分或者大比例分紅到1元。拆分和分紅不能直接產生收益回,只不過是將高答凈值降低到低凈值來吸引投資者購買。
或者是場內的分級基金不定期的折算
也有可能是市場漲跌導致基金凈值回到1元
❽ 基金凈值1元一次購10000元12個月基金凈值2元利潤是多少錢
基金凈值1元一次購買10000元,12個月基金凈值為2元,剛好翻倍了,因此你買基金的利潤是10000元。
❾ 一般來說基金的凈值都在1元或以上的為什麼有些在1元以下呢!那風險是不是很大!
基金發行凈值都是1元,運行過程中大部分都漲,所以大部分凈值均大於1元,回當基金運行出現答虧損,凈值就有可能跌破1元,基金的凈值大小不能作為評估基金風險的絕對條件,並不是凈值過高或者過低風險就大。
很多「基民」認為,基金凈值越低,其上升空間越大,收益越有保障。其實這一常規思維存在著很大的理解誤區。基金業績的好壞與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密切相關。在同一時點,無論凈值低的基金,還是凈值高的基金,面臨的市場條件都是相同,而基金未來的投資收益完全取決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水平,與目前基金的凈值沒有太大關系。基金凈值高低和是否容易上漲並沒有絕對的關系,投資者選擇基金時,不應只看基金目前凈值的高低,還應關注其歷史運作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