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攻略 > 中國銀行股票分析論文

中國銀行股票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30 16:43:48

『壹』 中國銀行未來發展方向~~論文

隨著計算機處理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革新,國內銀行業逐漸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在支付工具、支付方式、銀行業務、銀行服務等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近年來,「自助銀行」、「電話銀行」、「網路銀行」、「手機銀行」、「信息銀行」等在各地的陸續出現,擴展了銀行所固有的內涵。在現代都市人看來,銀行不再是摩天大樓,不再是氣派的大廳,而是增加了「家居銀行」、「辦公室銀行」等虛擬銀行的內容。銀行服務已經突破舊有的「站立+微笑」櫃台式的模式,開始賦予新的內涵。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理財理念的不斷更新,功能單一、服務手段落後的傳統銀行已日益受到沖擊,而集現代計算機和電信技術於一體,以電話、傳真或INTERNET為載體,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銀行信息咨詢和銀行業務支持的虛擬銀行將向我們大步走來。

自助銀行,令你感到自在與舒適。在自助銀行這一服務模式中,作為客戶的您無需與銀行職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而是通過自動櫃員機等先進的機器設備的自動引導,由您選擇自己喜歡的辦理業務的方式,自行完成辦理各項銀行業務。這一服務的出現,打破了銀行營業場所的時間限制,您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處理銀行業務。世紀之末、千年伊始,在各地悄然興起一股「自助銀行」熱,由於其具有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以及24小時晝夜營業,使客戶的您無不感到自在與舒適。

電話銀行,讓您體會高效與便捷。電話銀行是在原有業務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計算機、通訊、語音處理技術和電話信號數字化技術等,藉助公用電話網路,為客戶所提供的一種服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作為客戶的您只需撥一個電話,就能迅速完成查詢帳戶、帳戶止付、轉帳、信息咨詢、修改密碼、股票委託買賣等交易和服務,讓客戶的您感到先進技術和現代銀行所帶來的高效與便捷。最近,工行浙江省分行推出「95588」電話銀行,更是吸引了眾多無暇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上班一簇」。

網路銀行,超越時空限制的銀行。網路銀行,也稱網上銀行、在線銀行,是指銀行利用INTERNET網路技術,在INTERNET上開設的銀行。在新世紀,面對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面對網際網路上簇擁的潛在客戶,銀行業緊跟潮流,推出了「網路銀行」這一全新的服務模式,使客戶的您可以不受上網方式和時空的限制,只要能夠上網,無論在家裡、辦公室,還是在旅途中都能夠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資產和享受到銀行的服務。時下,網路銀行成為公眾特別是「白領一族」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

手機銀行,一個時刻與您相伴的銀行。「手機銀行」,也稱「移動銀行」,是面向「全球通」手機用戶開辦的一項新業務,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將客戶的手機連接至銀行,實現通過手機界面直接完成各種銀行業務的服務系統。手機具有重量輕、功能多、攜帶方便等特點,與「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相比,「手機銀行」在個人理財上把前者所具有的「便捷、高效」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這么說,若你擁有一部功能完善的「手機銀行」,就等於你把現代商業銀行裝入了自己的口袋,將個人理財的主動權抓到自己的手中。

信息銀行,個人帳戶資金「跟蹤器」。近期,又一種新型的虛擬銀行———信息銀行在上海誕生,這是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與聯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向社會推出的,是一種通過銀行與通信公司電腦聯網運作,為廣大尋呼機用戶及時提供銀行帳戶進出變動情況的提示服務,被譽為「個人帳戶資金跟蹤器」。這一服務的推出,使得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與聯通國脈通信有限公司的用戶不用等到查對帳單,隨時就可以知道自己帳戶資金變化情況,從而在銀行通信強強合作之中獲得更多的實惠。

『貳』 論文題:中國銀行業混業經營的前景與對策

要的話聯系我吧(點我可見)。

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模式探討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作者】 郭璐;
【機構】 中國地質大學人文與經管學院;
【刊名】 南方金融 , 編輯部郵箱 2006年 02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South China Finance
【中文關鍵詞】 分業經營; 混業經營; 商業銀行;
【中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國銀行業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過渡現狀的基礎上,對我國銀行業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過渡的模式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在我國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以混業經營中金融控股公司制為主導,結合分業經營中的專業管理模式,實行集團混業、經營分業是我國銀行混業經營與分業經營融合的現實選擇。
【DOI】 cnki:ISSN:1007-9041.0.2006-02-021

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問題探討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作者】 石建龍;
【機構】 哈爾濱商業大學財政學院02級財政3班;
【刊名】 中國科技信息 , 編輯部郵箱 2005年 21期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文摘要】 伴隨著世界經濟與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國際銀行業呈現出不可阻擋的混業經營趨勢。面對我國銀行業分業經營模式不能夠適應國際混業經 營模式的問題,我國銀行業實行混業經營的就十分必要。本文闡述了銀行業實行混業經營能產生的效應、分析了在我國實行混業經營可能遇到的問題, 並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方案。
【DOI】 cnki:ISSN:1001-8972.0.2005-21-180

略論我國金融業的混業經營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作者】 隆宗佐; 郭峰; 黃明;
【機構】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湖南長沙;
【刊名】 陝西農業科學 , 編輯部郵箱 2005年 06期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中文摘要】 <正>金融業混業經營是指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企業之 間,以科學的組織方式,在貨幣和資本市場相互進入對方 的業務領域,在不同層次上進行多業務、多品種、多方式 的交叉經營,並向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的行為。具體業務 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兼營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業 務及投資於工商企業,成為一般工商企業的股東兩個大
【DOI】 cnki:ISSN:0488-5368.0.2005-06-048

混業經營條件下銀行集中與效率——基於面板單位根與面板協整分析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英文篇名】 Concentration and Efficiency under Combined Banking—A Panel Unit Root and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作者】 黃旭平; 熊季霞;
【英文作者】 HUANG Xu-ping~1; XIONG Ji-xia~2(1.Business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China);
【機構】 南京大學商學院; 南京中醫葯大學經管學院; 江蘇南京;
【刊名】 當代經濟科學 , 編輯部郵箱 2005年 06期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方陣 CJFD收錄刊
【英文刊名】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中文關鍵詞】 混業經營; 銀行集中; 銀行效率; 面板單位根; 面板協整;
【英文關鍵詞】 Combined banking; Banking concentration; Banking efficiency; Panel unit root; Panel cointegration;
【中文摘要】 基於亞洲國家的面板數據,運用面板單位根與面板協整方法研究混業經營下銀行集中與銀行效率的關系。理論研究表明銀行集中會帶來兩種相反作用的效應: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經濟,銀行集中度提高所帶來規模經濟上升促進銀行效率;相反專業化經濟下降損害銀行效率。實證分析(1)支持理論所表明的均衡關系,銀行效率與銀行集中等變數存在協整關系。(2)混業經營條件下,銀行集中與銀行效率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規模經濟效應大於專業化經濟效應。因此混業條件下,提高銀行效率必須尋求有效途徑,加強競爭,適度提高商業銀行的集中度。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ing concentration and efficiency under combined condition based on panel data in Asian countries with panel unit root and panel cointegration method.Literature review implies that rise in banking concentration level results in two opposite effect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conomies of specialization.A rise in the economies of scale brought by concentration positively impacts banking efficiency.However,a fall in the economies of specialization negatively impact...
【DOI】 cnki:ISSN:1002-2848.0.2005-06-006

『叄』 《中國銀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論文

金融類畢業論文常用題目\r\n\r\n1. 金融不良資產價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r\n2. 我國農村經濟增長中的農村金融抑制研究\r\n3.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與中國金融開放\r\n4.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r\n5. 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及防範研究\r\n6. 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r\n7. 我國金融衍生市場創建若干法律問題初探\r\n8. 現代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法律問題芻議\r\n9. 論我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立法完善\r\n10.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r\n11.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r\n12.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研究\r\n13. 金融危機後韓國銀行業重組機制對中國的啟示\r\n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須的法律規則及其實施\r\n15. 我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r\n16. 制度、制度變遷與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研究\r\n17. 離岸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研究\r\n18. 連接函數(Copula)理論及其在金融中的應用\r\n19.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研究\r\n20. 構建中國金融條件指數\r\n21. 中國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與分析\r\n22. 論國際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問題\r\n23. 金融投資風險評價BP神經網路模型研究及應用\r\n24. 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r\n25. 歐元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r\n26. 試論金融債權資產的定價理論與實務\r\n27. 中國宏觀金融風險的統計度量與分析\r\n28. 無線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術研究 \r\n29. 中國漸進改革中以租金為基礎的政府金融支持行為\r\n30. 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問題的探討\r\n31. 我國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研究\r\n32. 論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r\n33. 金融監管有效性研究\r\n34. 區域金融中心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r\n35. 非正規金融在我國金融生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r\n36. 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及應用研究\r\n37. 西部地區縣域金融發展問題\r\n38. 房地產金融風險的評價及防範對策研究\r\n39. 房地產市場泡沫及其金融風險研究\r\n40. 中國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與設想\r\n41. 金融開放條件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r\n42. 金融創新的擴散機理研究\r\n43. 關於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的研究\r\n44.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r\n45.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外貿出口政策的協調性研究\r\n46. 我國農村金融生態問題研究\r\n47. 金融中介的發展與金融穩定問題研究\r\n48. 中外汽車金融比較研究\r\n49.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解析及對江蘇的實際考察\r\n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r\n51. 滬港金融中心發展的比較研究\r\n52. 養老保險制度基礎與金融工具創新\r\n53. 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r\n54. 中國資本項目開放與金融深化關系的實證分析\r\n55. 金融反腐敗與金融安全\r\n56. 我國金融中介作用於經濟增長的路徑分析\r\n57. 中國金融領域反洗錢制度分析\r\n58. 金融服務業消費者的安全保障問題研究\r\n59. 基於資本市場的國防工業整合中的金融支撐研究\r\n60.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r\n61. \「新經濟\」後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研究\r\n62. 和諧金融生態體系的構建及區域金融生態的改善\r\n63. 金融控股公司風險與監管研究\r\n64.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策略研究\r\n65. 我國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研究\r\n66. 論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構建\r\n67. 論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r\n68. 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融資之路研究\r\n69. 中國汽車金融風險管理\r\n70. 金融危機與民主化\r\n71. 構建金融網格的若干技術研究\r\n72. 金融深化、資本深化與地方財政分權\r\n73. 金融創新環境中的銀行審慎監管機制研究\r\n74. 重慶近代金融建築研究\r\n75. 網路金融風險及其監管探析\r\n76. 金融中介理論和我國全能銀行的發展\r\n77. 重構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研究\r\n78. 非洲貨幣聯盟的發展\r\n79. 關於建立我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的思考\r\n80. 金融衍生工具監管制度研究\r\n81. 我國金融制度變遷路徑的不對稱研究\r\n82. 我國的非正規金融\r\n83. 安徽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n84. 銀行國際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r\n85. 基於VaR技術的中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及實證研究\r\n86. 世界金融監管模式的發展及我國之借鑒\r\n87.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品牌理論與實踐探討\r\n88. 山東省金融資源的配置和經濟分析\r\n89. 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路徑研究\r\n90. 農村金融資源的逆向配置與政策研究\r\n91.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化轉型問題研究\r\n92. 山東省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r\n93. 金融創新視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r\n94. 中國金融業務綜合經營收益和風險模擬分析\r\n95. 電子金融的風險發生機理與防範策略研究\r\n96. 金融集團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r\n97.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研究\r\n98. 我國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風險及其防範\r\n99. FDI與經濟發展:金融市場的作用\r\n100. 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業務協同與創新研究\r\n101. 新光證券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r\n102. 論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實踐與完善\r\n103. 資產證券化的定價探討和實證分析\r\n104.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我國的應用探索\r\n105.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透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r\n106. 證券翻譯理論與實踐\r\n10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運作模式及定價方法研究\r\n108.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定價方法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分析\r\n109. 中國早期證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r\n110. 股權分置改革的法律問題研究\r\n111. 證券服務機構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問題研究\r\n112. 對我國資產證券化法制環境的分析和立法構想\r\n113. 我國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r\n114. 互聯網對我國證券經紀業的影響\r\n115.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風格的經驗分析\r\n116. 中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r\n117. 中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r\n118. 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r\n119. 證券市場中的會計事務所變更研究\r\n120. 中國證券市場最小報價單位調整的效應分析\r\n121. 證券公司網路改造技術研究\r\n122. 數據挖掘技術在證券領域的應用\r\n123. 上市公司證券法監管研究\r\n124. 證券欺詐犯罪若干問題研究\r\n125. 中美證券市場比較分析\r\n126. 資產證券化\r\n127.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研究\r\n128. 基於與證券投資基金比較的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研究\r\n129. 我國證券公司競爭力研究\r\n130. 我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為研究\r\n131.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風險與收益研究\r\n13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在我國的應用研究\r\n133.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與規模關系的實證研究\r\n134.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r\n135.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r\n136. 我國證券市場股權結構的制度安排與改革\r\n137. 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研究\r\n138. 我國證券經紀人發展問題研究\r\n139. 構建和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探析\r\n140. 資產證券化相關會計問題研究\r\n141.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過程的風險控制研究\r\n142.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r\n143. 傭金自由化下的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r\n144.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研究\r\n145. 我國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研究\r\n146.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研究與實證分析\r\n147.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價格波動性的實證研究\r\n148. 證券投資中股票選擇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r\n149.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內部博弈研究\r\n150. 我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管制的實證檢驗\r\n151. 我國證券信息內幕操縱與證券監管研究\r\n152.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r\n153. 證券公司風險的法律監管\r\n154.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研究\r\n155.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與我國證券稽查執法模式比較\r\n156. 資產證券化—我國的立法模式選擇\r\n157.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法律規制研究\r\n158. 資產證券化中特殊目的載體法律問題研究\r\n159. 一類部分信息下證券投資最優化問題\r\n160. 我國工商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研究\r\n161. 信貸資產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r\n162. 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研究\r\n163. 證券交易所上市費的經濟分析\r\n164. 中國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發展環境分析\r\n165.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信用風險分析\r\n166. 淄博市農村合作銀行證券委託業務處理系統\r\n16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障礙及對策研究\r\n168. 證券業網上交易系統設計與實現\r\n169. TT證券經紀業務營銷策略研究\r\n170. 證券公司數據採集與數據可視化\r\n171. 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研究\r\n172. 利率期限結構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證券定價中的應用\r\n173. 資產證券化財務效應研究\r\n174. 證券市場政府監管的適度性分析\r\n175.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研究\r\n176. 證券管制的立法目標及其實現\r\n177. 中國證券市場審計失敗問題研究\r\n178.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研究\r\n179.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證券化研究\r\n180. 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風險問題研究\r\n181. 抵押權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r\n182.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營銷分析\r\n183. 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購買了審計意見\r\n184. 人壽保險證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國壽險業利差損問題中的應用\r\n185. 證券市場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件處理的思考\r\n186. 中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轉變研究\r\n187.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銀行業、證券業及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r\n188. 中國證券市場信用問題研究\r\n189.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評價體系研究\r\n190. 保險風險證券化研究\r\n191. QDⅡ制度與我國證券市場的漸進開放\r\n192.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設計研究\r\n193. 我國證券監管法制現狀及其完善\r\n194.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r\n195.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法律問題研究\r\n196. 資產證券化SPV法律問題研究\r\n19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展問題研究\r\n198.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研究\r\n199.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問題研究\r\n200. 我國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究

『肆』 請問誰知道中國銀行和法國銀行的區別和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啊 我寫論文 請不要敷衍我

法國銀行我不知道,中國銀行面對個人客戶真是與國內其它銀行沒法比.

對中國銀行好失望.

『伍』 求關於銀行方面論文的參考文獻

中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及存在的問題

[摘 要] 次級債作為商業銀行的一種主動負債工具,近年來得到了國際銀行界的廣泛認同和青睞,將其視為商業銀行籌資的重要舉措。興業銀行完成30億元次級債務的發行後,成為國內首家實現次級債務補充資本的商業銀行。隨後,各家銀行紛紛加入到發債銀行的行列,掀起了一股發行次級債的高潮。但是,和國外商業銀行相比,中國商業銀行目前的次級債發行剛剛處於起步階段,國內次級債在各方面來看,仍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 商業銀行 次級債發行 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
所謂次級債(Subordinated Debt or Mezzanine Debt),是指償還次序優於公司股本權益但低於公司一般債務的一種特殊的債務形式。次級債兼有債務和股權的特徵。次級債的次級只是針對債務的清償順序而言,即若公司一旦進入破產清償程序,該公司在償還其所有的一般債務之後,才能將剩餘資金用來償還次級債。
參照國際經驗,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發行次級金融債券是解決資本金不足的有效途徑。由於以前對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的規定一直處於政策「盲區」,沒有相關法規予以明確,因此2003年底以前尚無一家商業銀行發行此類債券。為滿足銀行業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需要,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從此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認可,為商業銀行利用次級債補充資本金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隨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華夏銀行等也紛紛發行了次級債,國內商業銀行掀起了一股次級債的發行熱潮。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的發行基本是定向發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質,利率水平一般由商業銀行通過向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詢價來確定,後期採用固定利率發行的逐漸增多,但比例偏低;債券期限較短,一般為6年以下;除交通銀行外,發債規模都在60億元以下;發債次數偏少並缺乏明確的連續性,次級債券的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現為增加銀行的資本金。
國有商業銀行發行的次級債券主要是10年期、固定利率、一年付息一次的、可贖回債券,與歐美國家主要銀行的次級債券結構設計大體一致,而且債券品種設計也開始多樣化,能夠適應不同投資者的市場需求。次級債券的定價是在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基礎上加上金融債券的信用補償溢價,國內大約是20基點。下圖是國內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特徵。
註:各商業銀行公開資料整理所得

二、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存在的問題
1.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目的單一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行目的單一,只是考慮將次級債作為補充資本金的工具,滿足監管資本的要求,而忽視次級債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效用,以及次級債作為一種長期資金對改善銀行負債結構的效用。如果銀行只是純粹為了提高資本充足率發行次級債,以滿足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而沒有根據自己的資產情況來發行債券,加強債務資金的運營管理,充分利用次級債發行帶來的緩沖期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那麼次級債的發行就會變成表面文章,對銀行而言反而成為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已發行和准備發行次級債的銀行過多地強調了次級債對於補充銀行附屬資本的作用。發行的次級債來看,大部分期限都為5年零1個月,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計入附屬資本的要求。而中行和建行更為「聰明」,設計了一個實際期限為5年而名義期限為10的可贖回次級債,巧妙地避開了銀監會關於剩餘期限5年內計入附屬資本折算比例逐步降低的規定,以10年期債券的成本實現了5年100%地將次級債計入附屬資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次級債來提高資本充足率。從發行期限的設計可以看出,發債銀行可算是機關算盡,其目的就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為出發點的。各商業銀行的這種出發點,掩蓋了次級債在改善銀行負債結構以及風險管理的職能。
2.次級債的發行無助於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
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是指資產結構的配置和負債結構的配置能夠相互適應,當負債結構發生變化時,資產結構能迅速做出調整,以及當資產結構根據需求必須出現變動時,銀行能夠在滿足流動性需求的情況下,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到次級債在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方面對於商業銀行的意義。
但是從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的設計來看,期限短,大多是5年。中行和建行發行的10年期的次級債在後5年是可贖回的。並且大都採用了浮動利率制,當然,浮動利率制有助於降低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但對投資者而言卻不是有利的。這樣的結構設計就使商業銀行難以籌集到長期,穩定的負債,從而解決資產負債結構的不匹配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問題。

3.銀行間相互持有次級債
商業銀行相互持有次級債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監管當局允許商業銀行相互持有次級債。2007年1月1日是監管部門為各家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標設定的最後期限,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商業銀行資本金的硬約束下,資本金壓力如影隨形,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飢渴問題。從資金來源上看,債券資金作為附屬資的一部分,與股本金一樣起到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作用。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核心資本比重普遍偏大(大都在90%以上),附屬資本實際上只有呆壞賬准備一項。並且,央行規定提取呆壞賬准備的比例僅為風險資產的1%,其中的大部分被用於沖消歷史壞賬。在增加核心資本很困難的情況下,增加次級金融債等附屬資本來提升資本充足率,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只要不超過監管當局規定的比例上限,銀行可以循環發債適時補充資本。因此,從《關於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的通知》到《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管理辦法》對次級債持有對象的修訂,都體現了一個政策信號,那就是給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開辟道路。從中國目前的金融市場結構來看保險公司等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資產總量中的比例相對較低,單靠它們是無法消化商業銀行巨大的融資需求的。允許商業銀行投資其他商業銀行發行的次級債可以拓寬次級債的發行渠道降低商業銀行發行成本,使商業銀行能快速提升資本充足率。允許銀行互持是監管當局為幫助國有銀行盡快充實資本金,達到標準的無奈之舉。因為,在剝離不良資產和注資之後,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仍未能達到監管要求,而國家卻早已不堪重負。而以保險公司為主力軍的投資者受政策和自身實力所限,遠不能消化掉國有銀行為補充資本所需發行的巨額次級債券。允許商業銀行互持次級債將使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其次,商業銀行的積極參與也是銀行互持的重要原因。從發債銀行的角度來看,次級債的互持為發債銀行提供了次級債的需求主體。而從購買債券的銀行看,投資次級債為以後發行次級債的需求主體問題鋪平道路,亦即「密謀」互持次級債,或者是一種不必言傳的「默契」。如此,對發債行或是投資行都是一種「雙贏」,但是這種雙贏是建立在道德風險、系統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基礎之上的,是不足取的。
小結:由於商業銀行是特殊的金融企業,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對一國的金融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哪個行業像銀行業一樣受到如此嚴格的監管。政府監管可能存在監管失靈,而銀行安全網設計中又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因此,新巴塞爾協議強調市場監管的重要性。而次級債的市場約束機制為市場監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監管工具。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次級債的市場約束作用。在美國,美聯儲成立了專門的次級債研究小組,考察次級債的市場約束。一些國家甚至強制要求商業銀行發行同質的次級債券,以加強對商業銀行的市場約束。而我國次級債發行歷時尚短,從第一支次級債發行至今不到5年時間。從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的發行特點上看,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缺乏連續性;銀行互持問題嚴重,缺乏機構投資者;發行定價扭曲。這些都導致次級債的市場約束機制很難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胡 斌:次級債與市場約束新巴塞爾資本協議與銀行經營[J].金融會計,2002~01
[2]許文輝:中國銀行業次級債的發行定價和市場前景[J].經濟導刊,2004~11
[3]黎小楓:論商業銀行次級債「互持」的合理性[J].福建金融,2005~8
[4]J Cem Karacadag and Animesh Shrivastava, The Role of Subordinated Debt in Market Discipline -the Case of Emerging Markets. IMF Working Paper, 2000
[5]葛兆強:商業銀行次級債券發行:績效、挑戰與發展策略[J],證券市場導報,2004~10
[6]中國人民銀行網站,http://www. pbc. gov. cn
[7]BIS Working Paper No.12, Markets for Bank Subordinated Debt and Equity in Basel Committee Member Countries, 2003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陸』 中國銀行信用卡營銷方案 論文

我就看看,我不知道。沒人回答,給你加點人氣~~~~~我就看看,我不知道。沒人回答,給你加點人氣~~~~~

『柒』 中國銀行的數據內部資料怎麼找,寫論文急需啊,救救我吧

這個一般不好找,除非他們對外的數據,否則基本不可能的,這個一般內部員工才知道,但好像如果需要保密的,估計你沒法知道!可以去中國銀行網站上看看新聞啥的!

『捌』 求論文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及啟示

樂觀估計,至少要在2至3年後才可能恢復。我剛從美國回來,美國許多企業由於業務內萎縮而凍結招聘,波音公司容要進一步裁員。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美國實體經濟疲軟,直接造成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嚴峻形勢,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此時正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時期,金融危機會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多大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斷,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擴散,首先是跨國公司和外包公司業務萎縮,會減少用人數量及其凍結招聘;其次國內為國外產業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製造業、出口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會影響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業影響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會刺激建築業的需求,從而帶動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恢復,但是見效果有一個滯後時間,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還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 。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

『玖』 求一篇有關中國銀行的論文題目 我是國際商務專業的,要有關國際。有提綱更好,謝謝~

國際商務的,有提綱完整

閱讀全文

與中國銀行股票分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