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連續三年凈利潤增長率的股票怎麼選
可以編寫選股公式來選,
例如下圖的選股公式選連續n
年凈利潤增長率曾增長m%
如圖2020年3月29日選連續三年凈利潤增長率每年大於30%
『貳』 為什麼不買利潤上漲的公司股票
真正上漲的還是有利潤趨勢好的股票,不要看有個股出現大漲,那都是炒作。
『叄』 股票:「企業業績上升了,利潤增加了,股價自然應該上升」這么說對嗎
不對。。
股票實質上反應的是投資者對企業的預期。
打個簡單假設:一家企業業版績今年上升了,利潤增加權了,但上升及增加的幅度與此前相比有所減緩,那麼股價並不一定會出現上升的了。
除非你是單純的應付考試,按照教科書來。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必然的事情必須分析不同的影響因素,就算資產重組的股票也不一定復牌後就大漲的。
『肆』 營業總收入增長100%以上,為什麼利潤同比增長會-80%以上有誰能解讀一下,謝謝,這樣的股票可以買入嗎
總營收減去支出成本等於凈利潤,營收增長,支出太多,凈利潤就減少。公司營收100%,利潤-80%這種公司一看就是中小創,業務不穩定,呵呵。
『伍』 股票 我購買了某個企業的股票 如果該企業的盈利增長了那麼我的股票的價格也增加嗎
想法很好,現實不是這樣的。企業盈利了,更多人想要這家的股票才會漲價,完全是供求關系決定的。 利潤不可能全部分配給你,是由董事會決定分不分,分多少
『陸』 凈利潤同比增長700%股票後期會漲嗎
股價是靠業績支撐的,但是如果該股之前沒有表現,在公告業績之後,應該會有表現的。但是如果前期漲很多了,當心「利好出盡是利空」,股價也會下跌的。
『柒』 很多股票利潤同比增長很多是怎麼回事
這個比較好理解啊,同比的話就是相當於去年同期的作為基數,今年的比上去年同期的百分比專就是的屬了, 4800% 這個數字來歷可能有幾種情況,1.去年金融危機,嚴重虧損,導致基數過小 2、公司今年出售固定資產等形式(或者是其他的非正常盈利手段),突然進帳一大筆資金,導致同比大漲。 3.真的盈利(很難很難,幾乎沒有)
這里你要注意以下,同比與環比的區別。 環比是在上一月或年上的增漲,有的時候更有參考意義。
哈哈,希望你能夠滿意哦! 絕對不是復制的。
『捌』 股票:「企業業績上升了,利潤增加了,股價自然應該上升」這么說對嗎
股價能否上漲雖和業績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絕對的。一隻股票能否上漲主要是看這個企業的業績能否持續增長,還要看這只股票目前的股價和業績是否相符,市盈率偏高就說明股價已沒有了上漲空間。
『玖』 一家上市公司營業額減少,但利潤同比增長,這樣的股票能買嗎
你得看他是怎麼增長的。
『拾』 股票的漲跌與公司的盈利有無直接關系
股票漲跌與公司贏利沒有直接關系。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
通俗一點兒講:都知道買的多於賣的就會漲,拿問題是:是誰,把那個數字改變了的,如果沒有人為改,那它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其實這應該算交易的基本規則問題。假設一隻股票只有你自己在賣,只有我自己想買。賣盤是想賣的人掛單叫價的記錄。也就是如果你的股票如果你想賣5塊 那你就通過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申報5塊錢這個價格。 如果我想買入 那麼我看見你申報的5塊錢的申報價格,我買了,咱們就成交了。
大家通過軟體看見的是當前 成交的價格。這一切都是由交易所的電腦------ 自動接收 --------處理 ------記錄 ------顯示 。
以前是你賣 我買 交易所負責記錄並且寫在黑板上讓大家知道------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說是以前發生的事情的記錄。
股票上市第一天,跟根公司情況算出一個開盤價(只是第一天)。然後所有的人都來買賣,比如說當前是5元,有很多錢用4.99賣,而你卻用5.01賣,那你永遠就賣不出去,那股價就會變成4.99,這就是賣的人多造成下跌,
反過來也一樣,當前是5元,別人都用5.02買進,而你只想用5元買,那你就買不到,股價也就到5.02元了.
其實,股票價格的上漲不是買的多就漲,而是買方願意出高價而上漲的;反之,賣方願意以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的時候,股價就會下跌。
事實上,顯示的最新價並不是算出來的,而是在一組賣出價中,有人選擇了願意以高於某個委賣價來買的話,計算機就會攝合而成交,也就是說,那個數字是"競價"的結果。所以說,股票是漲跌不是自己說變就變的,是金錢交易而成的,說再白一點兒,買賣股票就想你到菜場賣菜,討價還價給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