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康師傅的股票好像買不到啊,怎麼回事
根本不存在該股票
② 日本在康師傅佔多少股份
伊藤忠商社持有頂新的20%股份。三洋集團佔有康師傅33%股份。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社收購康師傅飲品業務50%的權益。
③ 康師傅歷史股票發行價格
康師傅控股 發行價:21.65 最高價 23.25 最低價 13.5 目前價格 15元
④ 康師傅股票代碼是多少
康師傅控股(0322.HK)在香港上市。
⑤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資產狀況
公司一九九二年於天津研發生產出第一包康師傅方便麵,之後市場迅速成回長,一九九五年起陸續擴大業務至答糕餅及飲品。截止2006年底,公司總投資已達到20億美金,先後在中國四十餘個城市設立了生產基地,員工人數近四萬人,總營業額24億美元。本集團於1996 年2 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兩大控股股東為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於2012 年12 月31 日, 本公司之市值為155 億美元。現時本公司已被納入英國富時指數中亞太區(除日本外)的成分股、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 香港成分股指數及恆生指數藍籌股行列。
⑥ 康師傅 日資股份佔多少
1;兩大股東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股權33.27%
2;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本公司股權33.18%的股份。
⑦ 康師傅定價策略
康師傅的定價策略就是在成本降低、產量巨大的前提下,緊貼最大對手.。
⑧ 康師傅每年能賺多少錢
短期利空因素在市場上引起的反應卻遠高於人們的預料,背後其實是市場對康師傅盈利能力的質疑
SARS襲來之時,許多城市一度出現搶購方便麵的景象。但就在這時,一向在方便食品市場上被視為「賺錢機器」的康師傅控股(0322,HK)卻出人意料地在宣布業績下滑。4月28日,康師傅公布的2003年第一季度業績公告稱,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及SARS雙重影響,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3.2%下跌至26.08%,而首季業績盈利大幅倒退60%至889.3萬美元。
雙重影響
此消息一出,就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在公布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的當天,康師傅同時公布的2002年年報稱,康師傅盈利較之上年增長50.93%,且股息派發預案高達每股0.93美元。在這雙重利好之下,隨後的兩天康師傅股價大跌14%,市值蒸發逾12億港元。有傳聞稱是因為康師傅受伊拉克戰爭與SARS病毒雙重影響,基金洗倉所致。
原材料上漲和SARS病毒導致盈利大幅下滑,這短時期的利空因素,在市場上引起的反應卻遠高於人們的預料。在這些強烈反應的背後,其實是市場對康師傅盈利能力的質疑。
在康師傅第一季度的業務構成中,方便麵與飲品兩項業務占據了公司86%的營業額,但就是這兩大業務在第一季度受到了嚴重打擊:方便麵的主要材料棕櫚油價格上升20%;膠瓶飲料的原材料PET膠粒價格上漲20%至40%;華南地區自去年年底已開始爆發SARS,直接影響主要靠「士多店」(便利店)銷售的飲料。
「原材料上漲導致康師傅方便麵毛利率的下跌,是其利潤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天相投資分析師石磊說。2003年第一季度康師傅方便麵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跌了6.65%,如果按照去年同期的毛利率計算,方便麵業務的銷貨成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81.9萬美元。導致增長的原因,就是棕櫚油價格的上漲,以及配合市場策略將面餅加大和因平價面的銷售之增長較中高價袋面快速。
事實上,棕櫚油價格上漲對康師傅業績的影響並非始自2003年第一季度。康師傅2002年純利雖增加50.93%,但第四季盈利較上年同期倒退了75.27%。
而原材料的上漲對於飲料業務的影響並不大,第一季度飲料業務的銷貨成本較去年同期只增加了69.2萬美元。但華南地區自去年年底已開始爆發SARS,直接影響主要靠「士多店」銷售的飲料。華南地區佔到公司整體飲料銷售的40%,從而導致第一季度飲品業務只增長了21.46%,遠低於2002年69.57%的增幅。
傳統上,第二及三季是飲品的旺季,佔去全年銷售的70%,加上康師傅早前才增加飲品生產線,若銷售放緩而令生產線使用率降低,將進一步影響邊際利潤,發展證券進而預計,今年康師傅的純利潤將倒退6.6%。
盈利能力
「在中國食品和飲料市場,康師傅均處於第一集團,如果位於市場第一集團的公司都受到這樣嚴重的沖擊,那麼這種沖擊應該是全行業而不是康師傅一家的。」和君創業分析師程紹珊說。但據程的觀察,國內與康師傅業務有相似之處的企業並沒有出現這樣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
一個直接的對比就是康師傅的主要競爭對手統一集團。在台灣上市的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216,簡稱統一)200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21%,比2002年同期的23%略有下降,但凈利潤率仍堅守去年同期的3%。
在市場強烈反應的背後,其實也正是市場對於康師傅盈利能力的質疑。事實上,方便麵和飲品兩大業務是康師傅利潤主要來源,但這兩大業務都面臨著盈利能力萎縮的風險。
魏應洲兄弟以方便麵起家,但經過10多年的苦心經營,方便麵業務的盈利增長空間已經不大。據AC尼爾森2002年12月/2003年1月的市場報告,康師傅的方便麵在銷售量與銷售額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7.8%和39.6%,遠遠超過其他方便麵生產商。
2002年,中國有300餘家方便麵企業,其中50%以上處於半停產或停產狀態。據預測,在未來幾年裡,能堅持生存下來的方便麵企業很可能僅在20家以內。隨著競爭加劇,方便麵利潤正在逐步降低,近三年來,康師傅方便麵業務的毛利率也一直呈下降趨勢,由2000年的28.44%下滑至2002年的26.22%,2003年第一季度更是急跌至22.05%。
方便麵業務獲利日漸萎縮,迫使康師傅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自1997年涉足茶飲料市場以來,康師傅的茶飲料已經占據在中國茶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2002年,飲品業務為康師傅貢獻了32.50%的銷售額。與此同時,方便麵業務收入比重已經從1999年的75%逐步下降到2002年的57.93%。康師傅高層曾宣稱,到2004年,「康師傅」飲料的銷售收入將全面超過其方便麵產品。
為了保證飲品業務這條利潤來源,康師傅投入巨資。僅2002年康師傅就新增了14條PET膠瓶裝飲品生產線,另外2條低溫無菌充填線於2003年4月投產。2002年下半年,康師傅一舉豪擲5億元人民幣,決定在2003年增加24條PET膠瓶裝飲品生產線及各項配套設施,預計這些生產線將在2003年9月前逐步投產。
但是,當飲品的市場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商時,價格戰也就隨之而來。為了應對價格戰,「康師傅每日C」也由去年的2.80元降到2.20元左右,其另外一種果汁甚至賣到每瓶1.95元。與價格戰隨之而來的是,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產品的銷量,不得不加大營銷投入,第一季度康師傅的分銷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965.9萬美元。天相投資分析師石磊分析說:「飲品業務的毛利率雖只下降了0.94%,但利潤則下降了91%,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應該緣於分銷費用的增長。」
⑨ 康師傅是哪國的 百度百科
日本的。
原來:
第一大股東:頂新國際集團持股33.3%。
第二大股東:日本三洋食內品株式會社容,持股33.2%
後來:
2005年10月26日朝日啤酒株式會社連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以9.5億美元價格(74.1億港元)向康師傅控股公司收購康師傅飲品控股
⑩ 2000年康師傅方便麵多少錢一包
2000康師傅方便麵好像要一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