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攻略 > 股神巴菲特買的是什麼股票

股神巴菲特買的是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2021-01-19 16:10:06

㈠ 股神巴菲特的5條選股技巧適合中國股民嗎

我們可以崇拜巴菲特這個人,把他看作一個符號和標桿,但對巴菲特的投資方法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學會辯證運用。每一個投身股票市場的人或許都曾被股神巴菲特創造的財富效應所感召,設想自己也能通過投資股票實現巨大的財富積累。實際上,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方法雖然適合於絕大多數投資者學習,但其創造的輝煌的盈利模式卻很難復制。巴菲特可以通過其控股的保險公司,以固定的資金成本運作巨額資金,即便巴菲特以價值投資法則做股票,每年平均獲取20%出頭的投資回報也可以讓他成為世界首富。但包括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在內的投資者不可能擁有保險公司的資金運作平台。不過,巴菲特的成功和其廣為流傳的選股方法至少能增強普通投資者的信心,明白股票投資並非只有華爾街的那幫專家們才能勝任。但是,為什麼在普通投資者群體中沒有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巴菲特呢?這里既有基本面的原因,比如大多數投資者不會像巴菲特那樣痴迷於投資,將其視為經營企業一樣的終生職業,而只是作為一種理財的手段,業余炒股而已;也有來自於技術面的原因,即許多投資者沒有準確領會和運用巴菲特的方法,導致投資成績不突出甚至還發生虧損。我們可以崇拜巴菲特這個人,把他看作一個符號和標桿,但對巴菲特的投資方法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學會辯證運用。 第一條 找那些業務容易理解的公司大家知道,巴菲特不會去購買那些業績高速增長、股價飆升的高科技公司股票,即便是他最好的朋友比爾?蓋茨掌管的微軟公司的股票,也是如此。他也從不羨慕那些在科技股里炒作暴富的投資者。巴菲特坦言他看不懂高科技公司的業務,更偏向於那些能夠看清其業務在未來10年內發展的行業和公司。在這里,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看懂公司業務無疑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公司業務或稱商業模式是否容易被理解,這是個相對概念。巴菲特這里所說的容易理解並不等同於簡單,對於巴菲特而言,消費品、保險和出版可能是他容易理解的業務,而對於其他一些投資者來說,這幾類業務可能很陌生,而對另外一些復雜的業務模式的理解上卻並不存在難度。例如,化工行業的業務和產品很復雜,但對一個有多年化工從業經驗的業余投資者來說,他可能在2002年或2003年就知道國內MDI的緊俏及國產化率提升的信息,他自然會提前想到煙台萬華(600309)這只牛股。所以,要在自己熟悉的行業或個人有興趣的行業內進行研究和選股,而非僅局限於所謂業務簡單的行業,這是一種更加准確的說法。 第二條 高凈資產收益率 巴菲特喜歡使用凈資產收益率(ROE)這一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傾向於挑選那些可以掌握未來10年以上ROE變動的公司,更加中意那些不需要股東不斷注入資本金來擴大生產就可以提升業績和ROE的公司。比如巴菲特在上世紀90年代買入華盛頓郵報的股權,該公司多年以來ROE的增長都保持在15%以上,是報業同行平均水平的2倍。華盛頓郵報公司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出眾的ROE,除了經營有方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報業盈利模式的特性,即多印報紙不需要新增許多投資,而帶來的廣告銷售額卻能大幅增長。針對這一條,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高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司雖然容易受人寵愛,但由於ROE來自於凈利潤除以凈資產,而凈利潤中可能包含許多非主營業務帶來的利潤或一次性收益,尤其這部分的利潤在目前我們的A股公司中較為普遍,所以ROE並不是一個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很可靠的指標。投資者還需要觀察上市公司及其同行業公司多年的ROE變動,這些ROE還得是剔除非經常損益的,才可以看出公司真實的盈利水平,從而比較出孰優孰劣。僅有這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考察該公司未來ROE會保持在什麼水平。仍以華盛頓郵報為例,由於互聯網的普及,在線報紙和新聞將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對傳統的紙質報紙出版構成沖擊,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華爾街日報的網站就做得很成功,訂戶數和廣告額都在大幅增長。如果華盛頓郵報還堅守傳統的紙介質模式,不進行成功轉型,其未來的ROE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很難繼續保持。所以,高ROE還得有高質量做後盾,並且未來可以持續發展,不應把ROE看作一個靜態的指標。 第三條 要有持續充沛的自由現金流 巴菲特非常在意公司產生自由現金流(FCF)的能力。FCF是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公司營運資金支出與資本性(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巴菲特喜歡FCF和喜歡ROE在本質上是一回事,都是希望能找到不必通過股東的後續投入或舉債的途徑就能實現業績和現金流的增長或至少保持穩定,這當然在投資者眼裡是好公司了。比如在巴菲特投資記錄里有一次罕見的高科技投資TCA電信的案例,這家公司在1999年巴菲特買入時估值已高高在上,本不符合巴菲特價值投資選股的思路,但是它每年1億美元以上的FCF還是構成了極大誘惑,雖然買的時候很貴,但還是一次成功的投資。到2005年COX電信巨資收購了TCA,巴菲特成功退出。如果說ROE是反映公司為股東創造的賬面利潤,FCF就是給股東帶來的真金白銀。但是,就當前中國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而言,情況有點特殊,由於它們有很強的業務擴張沖動,每年的營運資金和固定資產支出都在增長,FCF這個指標勢必看上去不會太漂亮。所以如果僅僅因為公司的FCF因為資本性開支巨大而表現不佳,投資者便不予關注,那在中國股市裡恐怕很難再找到滿意的A股公司,投資者會失去很多投資機會。在中國A股這個新興市場里,成長性是更為主要的考量指標,即便是那些在成熟市場里被視為防守型和收益型的股票 ,在中國也面臨著很多業務擴張的機會,這是由整體經濟都處在投入期的特性決定的。所以,對經營性現金流要重點關注,來判定其盈利的質量,但對FCF則不必太苛刻,只要公司能把錢花在刀刃上就好。 第四條 低負債 巴菲特青睞低負債公司的理由不適合於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巴菲特入主兩家保險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險,從表面上看,這兩家公司負債率極低,實際上巴菲特看中的是這兩家保險商每年手上有兩百多億美元的閑散資金可供他投資使用。所以,除非投資者是想去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否則低負債不能成為一項選股的決定因素。當然,如果資產負債率長期居於50%,甚至70%以上的公司,也是很麻煩的,但如果公司資產負債率長期低於10%,也不完全是好事,很可能說明這家公司安於現狀,不敢投入或沒有投入的機會,未來成長性就值得懷疑。在中國A股市場,選擇資產負債率在20%~50%的公司是實際可操作的標准。 第五條 優秀的管理層 巴菲特說過,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在買這家公司的管理層,他會親自通過各種渠道來求證公司管理層是否值得信賴,他所看上的管理層都是把敬業放在第一位,而把收入放在次要的位置考慮,這是很聰明的做法。巴菲特和他所投資公司的管理層都明白究竟什麼是確保企業卓越的因素,這不是僅靠金錢的獎勵就能辦到的。前面的選股標准多少還都可以量化,但此條屬於選人的標准,很難量化。因為人的分析太復雜了,尤其對於資源有限的普通投資者甚至是機構投資者也難以做到,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樣有火眼金睛,也較少有和公司高管密切溝通的機會。這里要切記,如果自己不能親自判斷,也別道聽途說,人雲亦雲,把握不了的東西就最好別作為投資依據。

㈡ 巴菲特為什麼能稱為「股神」呢

一個追求財富的夢想,一種把握投資的技能,成就了巴菲特「股神」的地位。
——題記

他是股市中唯一被稱為神的人;
他是創下32年投資0虧損紀錄的人;
他是11歲第一次購買股票,白手起家締造一個千億規模投資帝國的人;
他也是迷到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被其譽為唯一一個真正懂得美國資本市場奧妙的人,他就是沃倫·巴菲特!
充滿風險、瞬息萬變的股市投資,在巴菲特看來,是如此的簡單,簡單的背後是百煉鋼化繞指柔的技巧。

方向比速度重要
1998年5月,67歲的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商學院與學生對話時,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成功就是獲得了你想得到的東西,而幸福就是追求你想得到的東西。當你們走出校門時,我建議你們去為敬仰的人做事,這樣你將來就會像他們一樣。」這段話是巴菲特對自己經歷的切身體會。
巴菲特17歲進入內布拉斯加州大學學習企業管理。大四時,他讀到了格雷厄姆的《智能投資家》,如獲至寶,於是大學一畢業,他便投身格雷厄姆的門下。
格雷厄姆被稱為「投資證券分析之父」,其投資理論的精髓,就是強調對一系列企業實質投資價值了解的重要性。他告訴巴菲特,投資者的注意力不要老放在行情顯示屏上,而應放到發行股票的公司。投資者應了解的是公司營利、資產負債情況及未來發展前景等,只有透過上述分析,才能發現或計算出一隻股票的「真正價值」或「內在價值」。他認為投資者之所以能夠在股票市場上獲利,是因為他們發現並買進了低於其真正價值的股票。
格雷厄姆「嚴禁損失」的投資哲學,更成為日後巴菲特奉行的准則。巴非特進而將其概括為自己恪守的法則:第一條法則是切莫蝕掉老本。第二條法則是,永遠記住第一條法則。
巴菲特自稱有兩位精神之父,除了格雷厄姆之外,另一位就是菲力浦·費希爾。費希爾主張投資成長率高於平均水準、利潤相對成長以及擁有卓越管理階層的企業,應盡可能地獲取企業的第一手信息。
巴菲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是僅僅停留在老師的理論上,他還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和原則。「以真正價值為選擇投資對象的標准,而非以是不是熱門股作為投資選擇的標准。」他著眼於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在乎每日的市場行情。他認為: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據《商業周刊》統計,四十多年來,無論經濟繁榮與否,巴菲特持有的股票總體表現是出色的,即使是在前幾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全球時,巴菲特仍然以其穩健的風格,成為全球投資者競相仿效的楷模。對於尚處於喧嘩與騷動中的中國市場,人們急需巴菲特秘訣。

向「股神」 學招
招式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當很多投資者認為「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因為他覺得: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股神」尚且認為自己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很多的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更何況是普通投資者呢?
招式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覺得不投資就難過。其實巴菲特告誡我們「有些投資熱潮,不參與可能比參與更好。」他強調一個投資目標,就是先求保本。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穩定增值的條件。
招式三: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相反的例子,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以這么說: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為長抱不動,而不少失敗者往往是因為經不起不斷買進和賣出的誘惑。
招式四:逆向操作
中國有一種愛拚才會贏的文化,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賺錢,你必須在別人非常貪心的時候非常害怕,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心。所以投資的時候,第一,你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對抗,因為天性常常會帶領你到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第二,你要常常去體察周圍的環境。當你感受到環境愈來愈貪婪時,就要勇於說「no」;反之,你要勇於說「yes」。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一種新時代的減壓哲學,何仿讓減壓投資創造我們未來中長期的財富及幸福人生。

如果一個好的品牌是一隻好的股票的話,你從「股神」的秘訣里可看出了品牌經營的秘密所在?
巴菲特是金融史上最偉大的人,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他是唯一一位靠股市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國人。
我們要講金融奇才,肯定要從他講起。
巴非特的父親是一個股票經紀人,巴非特從小就有機會在父親的辦公室里玩。
巴非特8歲的時候曾勸14歲的姐姐買一家名叫"城市服務公司"的每股38元的的股票。不久股票下跌到27元,姐姐擔心自己的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每天責怪巴非特不該讓她上當。後來股票回升到40元,巴非特趕緊賣掉姐姐的股票,付掉1美圓手續費後,他自己賺了5美圓。但是這家公司的股票緊接著已漲到200美圓一股。從這件事,巴非特得出兩個教訓:
1、 投資什麼不能都聽別人指揮;2、 為客戶投資可以,但不應該在投資的當時向客戶每事必報。
後來,巴非特讀了格萊姆寫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深受啟發,於是決定拜他為師。
格萊姆的投資方法以企業本身的價值為基準,只要股價低於企業的真正價值就行了。格氏認為市場遲早會認識到企業真正的價值而抬高股價。
巴非特跟著格萊姆學習了三年,畢業後又跟著他幹了兩年。巴非特25歲那年,格萊姆退休,他只好回到家裡,那時他個人資產14萬美圓。
回家後他組織親友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但他對他的親友說:就象外科醫生在動手術時不能和病人談話一樣,他不想多費口舌解釋,他與他的投資者約定,在投資者收回資本及相當於6%的年利後,其餘的利潤,投資者得四分之三,巴非特得四分之一。從1956年到1969年的13年裡,巴非特使投資年收益率達到30%。
巴非特投資的靈感來自閱讀大量的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金融新聞和專業雜志。他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前景產品和企業經理人員使用資金的能力,對企業進行分析,判斷企業的內在價值,然後估計企業將來可以賺多少錢,來確定企業股價應該為多少。
股價過高時,他不投。1969年,美國股市過熱,巴非特找不到適當的投資機會,於是決定賣掉累積了十三年的股票,把錢退還給投資者。一下子,他的親友中有50個人成了百萬富翁。
1973年美國股市低落,巴非特又重新人場,基本上次次成功:
1973年,他以1060萬美圓買了9%的《華盛頓郵報》的股票,到1989年,這些股票已價值48600萬美圓。
1974年,他以4500萬元買下了一家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到1989年,這些股票已價值14億美圓。
1983年,他以6000萬元買下了價值8500萬元的一家傢具公司。
1986年,他以5億美圓購買了18.7%的美國廣播公司的股票,到1986年底,這些股票已價值價值8億美圓。
1989年,他以10億美圓購下可口可樂公司6.3%的股票,到這年年底,這些股票已價值18億美圓。
巴非特認為大多數企業是不值得投資的,股價一般都太貴,但少數優秀的企業股票偶爾也會很便宜。巴非特把企業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一般商品型企業,一種是特殊商品型企業。一般商品指消費者總是能買得到的商品,如馬鈴薯,鐵礦石,咖啡之類,如果商品的價格提高,更多的商品就會生產出來,商品一多,價格就下跌,商品的高價格會無限止地吸引競爭者製造商品,只道無利可圖為止。特殊商品指獨此一家生產這種產品,他人沒有能力競爭。一個大城市的日報(報紙作為一種商品)是最好的例子。巴非特喜歡的就是這類特殊商品的企業。
巴非特認為一個優秀的投資對象,必須有如下七個特徵:
1、 企業有特殊商品性質,產品成本上漲後能提高售價而不至於失去客戶2、 企業經理人員對本行的熱愛幾乎到了狂熱的程度。
3、 企業的業務不宜過於復雜,太難管理,以至於限制了管理人員選擇的范圍。
4、 利潤不應是帳面數字,應是現金利潤。
5、 企業的投資收益率高。
6、 企業股價低,債務低。
7、 決不卷人有毛病的企業。優良的企業也有便宜的時候,那時你投資下去要比購買有問題的企業再加整頓容易的多。

㈢ 股神巴菲特:炒股一生只買一種股票,你捕捉到了嗎

我捕捉到了。

㈣ 巴菲特十大重倉股票,股神巴菲特信仰什麼教,巴菲特

沒有宗教這回事,他的老師是本傑明·格雷厄姆(華爾街教父),價值投資先驅。

㈤ 股神巴菲特這么厲害,他買哪個股票我們也跟著買可以嗎這樣我們不就贏定了!

股神被套可以把整個公司買下來,你行嗎?

㈥ 股神巴菲特是買的股票嘛還是單獨去收購的公司股權如果是股票,他為什麼能成為一些公司大股東的

請問「而且國內股票漲跌和公司盈利是沒有多大關系的,適合成交量掛內鉤的」這個結論容是怎麼得出的…?另外「在國內來說,通過購買股票,是無法成為一個公司的大股東的」又是從哪兒聽說的,去年的野蠻人舉牌事件沒聽說嗎?
股票就是股東的憑證,只要你有財力不停地買,就可以買成大股東

㈦ 股神巴菲特是怎樣起家的

巴菲特是美來國「股神」。

從源20世紀60年代用低價收購了瀕臨破產的伯克希爾公司開始,巴菲特就連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投資神話。在美國,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排名第五,其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成就,就是因為巴菲特一直信奉這樣一條定律:在眾人相中的地方投資,是不可能發財的。

簡單而樸素的價值投資策略(買入估值便宜的好公司),給巴菲特帶來了長期年化20%的收益率。而巴菲特的幾個經典投資案例,包括可口可樂,吉列,富國銀行等也常常被投資者津津樂道。

(7)股神巴菲特買的是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2008年9月,在拋甩股權為主流、持有股權為找死的亂世里,伯克希爾用1.03美元(8港元)價格吃進了2 .25億股比亞迪股票,成本約為2.32億美元。僅僅一年後,比亞迪的股票就猛漲到了88港幣,一年實現11倍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菲特

㈧ 股神巴菲特投資論:什麼時候買入股票

股神的策略從來不會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
即使股神也是炒二級市場起家的,但在他的投資生涯,這種事乾的很少。

閱讀全文

與股神巴菲特買的是什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