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攻略 > 中美股票市場對比分析論文

中美股票市場對比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19 05:35:20

㈠ 比較中美證券市場「有效性」的差異從投資者特點、類型、結構 比較 盡量詳細點,謝謝!

一、問題提出

一般認為,市場有效性可以分為三個程度:弱勢有效性、半強勢有效性和強勢有效性,其中研究最多、爭議最大的是市場的弱勢有效性。Fama和Blume(1966)、Fama(1970)及以後的大多數研究都驗證了美國股市呈弱勢有效性。對中國股市是否呈現弱勢有效並沒有達成一致的看法,例如:俞喬(1994)、吳世農(1996)與孫碧波、方健雯(2004)通過檢驗認為中國證券市場還沒有達到弱勢有效性;宋頌興、金偉根(1995)、胡朝霞(1998)與周四軍(2003)的研究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弱勢有效性成立。

本文從弱勢有效性定義出發,弱勢有效性是指交易者無法利用股票的歷史價格預測未來價格。具體而言,如果現行價格充分反映了股票歷史價格序列中包含的全部信息,投資者就無法通過技術分析獲得長期而穩定的超額利潤,這時就認為市場具有弱勢有效性。技術分析是指通過觀察市場過去的行為來預測它的未來走勢。近期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一些簡單的技術規則具有可觀的獲利能力[如Brock等(1992)、Bessembinder和Chan(1995)以及Ito(1999)]。這些結論對有效市場假說提出了極大地挑戰。但技術規則具有預測能力是否可以直接等同於市場不具備弱勢有效性?弱勢有效市場的支持者強調一點即技術分析往往需要頻繁交易,交易成本的存在足以抵消它的超額利潤,若技術分析的確有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且去除交易成本這種超額利潤依然存在,則認為股票市場還沒有達到弱勢有效性。

二、技術分析模擬投資的實證檢驗

我們選擇上證指數和S&P500作為投資標的。以技術分析中最為基本的移動平均線為指標,進行歷史期模擬投資檢驗,找到最為合適的指標組合;再對2000年至2007年中國股市的實證檢驗,以期證明移動平均線技術分析對於中國、美國股票市場是否有指導作用。

考慮到市場階段和特性,我們選擇模擬投資歷史期為:1997年初至1999年底,實證檢驗應用期為:2000.01.01~2007.12.31。同時,假設初始資本為1000000單位本國貨幣,根據應用期末的資本情況評價模擬投資結果。本文數據來源於文華財經。

(一)在歷史期內最優步長組合策略(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確定

首先,選定上證指數和S&P500移動平均線指標的最優步長組合策略。所謂最優步長組合策略,即按照最為常見的短期(1、5、10日)、中期(20、30、60日)分類,以短期均值>中期均值為買人信號,條件不滿足時為賣出信號。在歷史期進行操作,以歷史期期末總收益率為標准,選擇總收益率最大的步長組合為該指的最優步長組合策略。表1為歷史期內S&P500最優步長組合,今日黃金價格白銀價格我們假設每次交易的費用為總資金的1%,經過測算,短期均值10>中期均值60的為歷史期S&P500的最優步長組合策略。

同樣的,我們可以得到上證指數歷史期內最優步長組合策略。表2為歷史期內上證指數的最優步長組合,我們假設每次交易的費用為總資金的1%,經過測算,短期均值5>中期均值20的為歷史期內上證指數的最優步

㈡ 中美GDP經濟水平對比論文1500字

自己寫
自己寫
自己寫
自己寫
自己寫
自己寫

㈢ 中美兩國管理思想優劣對比分析 3000字論文

行哦,,這個我就可以寫
中美兩國管理思想優劣對比分析

㈣ 中美兩國國力分析對比!

中美綜合國力的比較 中國與美國的綜合國力相比,各個方面力量都很懸殊,特別表現在國力資源上。中國的國力資源中,優勢只在於勞動力、自然資源和資本等初級生產要素上面,而美國無論是初級生產要素,還是高級生產要素資源都很豐富。在科技力上,中國在科技投入、科技產出和科技對經濟的貢獻上都明顯低於美國,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在於兩國在支持科技創新系統的軟環境上的差異,在於中國發展科技制度、支持技術創新的風險投資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技術管理水平和國內技術發展的氛圍等等方面上的落後。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國會與政府要支持科學,促進科技進步,獎勵科學發明。美國199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創新體系,把科技發展放在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上去考慮,目前信息產業的領先佔有已成為其作為超級大國的重要條件。雖然中國也把科教興國當做自己的國家發展戰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但在許多方面缺乏力度,導致技術投入少,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管理落後,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最終造成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低。美國發達的股市為高技術產業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而中國股市融資力有限,商業銀行目前還是主要服務於大型或中型企業,高技術企業,特別是高技術小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渠道少。在IMD「知識產權保護是否充分」的專家調查中,中國得分僅為4.23,美國得了8分,這反映了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中美的差距。在技術管理上,美國的研發大部分由企業完成,企業有充分的自主性,而中國科技有明顯的國家化、行政化特徵。在有限的知識產出中,中國知識利用效率不高,一是科技經濟轉化率低,還有技術合作力度不夠,表現在企業、大學和院校科研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出現科學研究低水平重復現象。從知識創新的環境上看,中美差距也很大,在IMD對「公司間技術合作程度」 的調查中,中國得分為4.71,美國得了7.5分。總之,中國與美國在科技上的差異根源在於促進技術創新的制度、法律和激勵系統的差異。沒有促進技術創新的良好軟環境,科技水平不可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和提高。 中國與美國的人力資本差距也不僅僅表現在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等硬數據上,在其他方面差距也很大。如在勞動力教育的質量上,在2005年IMD「教育滿足競爭經濟的需要」項目調查上看,中國得了3.17分,美國得了7分;在關於 「有技能的勞動力是否容易獲得」調查中,中國得4.3分,美國得分為7.29;在「有能力的管理者是否容易獲得」 調查中,中國得分為2.94,而美國得了7.34分。在「管理者的企業家精神」調查中,中國得分為5.04,美國得分為7.29 ,甚至有人認為,美國的發達根本在於有一批視組合各類資源創造社會財富為天職的企業家。中國勞動力質量落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於公共教育投資力度不夠,繼續教育等方面也比較落後,在IMD「公司培訓是否充分」的調查上看,中國得分4.91,美國得分為7.12,可見中美差距之大。另外,中國有限的高素質人才還面臨流失的危機,在IMD「人才外流」的調查中,中國得分僅為3.51分,而美國高達7.88分,中國與美國成為人才外流中最嚴重流失和最吸收人才的兩國。美國高素質人才積聚的根本在於其良好的人才制度。《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曾統計 http://www.ciis.org.cn/item/. ,美國建國200年來,大約40萬歐洲的科學工作者移居美國或到美國做學術研究,過去幾十年,自然科學、經濟學和醫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中大約有75%在美國從事研究或居住在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吸引人才的國家。良好的人力資本環境無疑給美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持續增長輸入了最強大的源動力。 綜上,中美綜合國力最主要的差異體現在支撐綜合國力的國力資源上,根本上在於支持國力資源轉化的軟環境上的差異。美國有一個良好的支持科技、教育等各類國力資源成長和創新的環境,包括良好的法律環境、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激勵機制等等,並且它們能夠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正是由於充滿活力的軟環境,思維不斷創新的文化,美國能夠不斷引進各國的新思想並迅速把新思想和新的創造轉化為生產力,這成為美國綜合國力強大的最根本武器。

㈤ 比較中美金融體系的差異

中美金融體系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差異,也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融資方式之間的差異,體現在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監管方面上。正因為這些差別,在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它的特點和考慮的因素,銀行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是問題的解決之道。
1986年4月1日,美國完全取消對儲蓄存款利率的上限,這樣各種銀行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對存款付多高的利息,這大大增加了銀行業的競爭。此外再加上80年代初出現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等因素,使美國商業銀行的倒閉率不斷上升。 1984年有79家商業銀行倒閉,1985年為120家,1986年為150家,1990年高達200家。其中,1984年位列美國10大銀行之一的大陸伊利諾斯銀行破產,1991年初擁有230億美元的新英格蘭銀行集團破產,給美國金融業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1990年底,全美最大的225家銀行的股票平均下降了17.53%,一些大銀行的股價甚至不到其帳面價格的一半。 四、中國金融體系 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分為六大板塊: 第一,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第三,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實業銀行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 第四,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五,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 第六,外資銀行及其分理處。 五、中美金融體系異同比較 第一,發展階段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出於金融市場的高度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大、金融工具多、產品鏈條長、資金能量強,這種「高度發展」在一定程度發展到「過度」,不但脫離了實體經濟,而且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作用。而中國處於金融市場發展的初步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小、結構不合理、金融工具少、主體實力差,這種「初步」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開放程度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的開放程度不同。美國金融市場完全開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市場,表現在其金融機構全球發展、金融體系運用全球資源、金融市場有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而中國金融市場相對封閉,表現在難以有效運用全球資源,缺乏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金融機構尚未完全參與國際競 爭,這和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不相符合。 第三, 貨幣市場差異:貨幣政策都要追求多目標,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價格穩定、金融體系穩定等,但在本輪危機中其首要目標並不相同。中國的首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美國則是促進金融市場穩定。 兩國首要目標的差異是因為其金融體系的受損程度不同。美國的很多金融機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普遍陷入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有些大型金融機構甚至瀕臨倒閉或破產。由於機構投資者在美國的金融市場中佔主體地位,因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不僅導致信貸急劇緊縮,而且使整個金融市場出現恐慌,市場功能嚴重受損,進而引發了經濟危機。因此,恢復金融市場的穩定就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中國的情況則不同,首先,中國的金融機構並沒有大量發放次級貸款或購入與次貸相關證券,在本次危機中損失有限,沒有面臨普遍的流動性危機,更沒有出現破產,因此中國的金融機構體系比較穩定。其次,雖然2008年中國的股票市場也出現了嚴重的下跌,但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及大量非流通股票解禁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中國政府對股票市場的支持是通過降低印花稅率、中央匯金公司增持銀行股等政策恢復市場信心,而不是貨幣政策。第三,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下滑不是源於金融體系的問題,而是由於經濟增長對出口嚴重依賴,國際金融危機使出口大幅下挫而引起,所以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通過刺激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 兩國貨幣政策工具也具有一定差異,首先,政策工具的類型不同。中國人民銀行主要依賴於有限的傳統型貨幣政策工具,其中某些工具對金融機構仍然具有直接調控的特點,如利率政策。美聯儲除了運用傳統的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外,還推出了大量創新性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第二,政策工具的作用對象不同。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政策工具主要針對商業銀行等存款性機構,而美聯儲通過運用其政策工具不僅向存款性機構提供流動性,而且向一級交易商、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非存款性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其政策工具作用的對象更廣泛。第三,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構成影響不同。從2008年9月初至2009年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規模從20萬億元上升至22.23萬億元,增幅僅為11%,資產構成基本沒有變化;而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則從9000億美元迅速擴張至2.14萬億美元,增長了近1.4倍,同時其資產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 即高風險的非政府證券急劇增加。 第四,稅負差異:兩國稅率差異,從國內情況看,銀行業不論從事何種金融業務,原則上統一按照「金融保險業」稅目徵收營業稅,並按照規定的營業稅額附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從稅收收入構成看,又以營業稅為主,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營業稅稅率為5%,明顯高於實行3%稅率的交通運輸、建築安裝、郵電通信等行業。因此,其稅率高低對我國金融機構稅收負擔影響很大。兩國稅基的差異,企業所得稅中的稅基就是企業應稅所得。眾所周知,從總所得到應稅所得,要經過一系列的扣除,這在中美兩國是一致的。但對於哪些項目可以扣除,具體到每一個項目該扣除多少,兩國規定則不盡相同。相比而言,美國對折舊費用的提取實行放鬆管制,採用加速折舊法,因而實際稅率大大低於名義稅率。
結論 我個人認為,如果完全放開資金流動的話會帶來很大的沖擊,因為目前的金融市場和機構效率比較低,如果馬上放開會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因為金融業有共同特點,當一個決策失誤時,它所帶來的後果顯然是暴力性的,所以在全球金融大環境下,無論中美,在此時都要提升我的金融服務業市場,這就是所謂的辯證統一原理。

㈥ 關於中美金融市場的對比研究的論文怎麼寫

中美金融市場的對比研究的
我會
解決

㈦ 急需一篇「比較分析1970年與1990年中美關系」的論文

70年代,正是冷戰的高潮時期,美蘇兩國展開了一系列的競賽,核戰爭的陰霾內一直籠罩著全人類容,尤其是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更是使得整個世界都陷入了恐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迫切希望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尋找到一個突破口,於蘇聯陷入空前矛盾的中國,從國力、影響力、地理位置各方面來看,簡直都是上帝恩賜給美利堅的大禮,在尼克松總統的任期內,隨著基辛格訪華,尼克松總統訪華,從1949年開始冰凍的中美關系,進入了一個空前的蜜月期。

90年代,蘇聯解體,美國一下子成為世界上的單極強國,放眼世界,唯一有可能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構成威脅的國家,僅僅剩下一個中國了,於是不言而喻的,美國與中國的外交關系進入了冰封期,一直到現在為止,作為美國的最大假想敵,其對中國的策略一直是以打壓、包圍、封鎖為主。但是中國的影響力又不容忽視,而且又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以及最大的進口國,所以不同於冷戰時期對蘇聯的全面封鎖和遏制,美國更多的是採取一種類似於和平演變的策略。

㈧ 中美股票市場比較分析

1.中國股市還屬政策市、未完全市場化;美國股市屬市場市、非常市場專化;
2.中國股市的整體市屬盈率在全球偏高;美國股市整體市盈率在全球偏低;
3.中國股市上市公司中尚無外國企業;美國股市上市公司中有一批優質的外國企業;
4.中國股市上市公司整體成長性較高;美國股市上市公司整體成長性一般
美國是 華爾街注重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中國是保護 小部分人的利益

㈨ 關於中美股票之間的關系

1、因為抄美國經濟對世界影響大,所以美國股票跌的時候會影響到世界其它地方的股市。隨著中國經濟的開放,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強,所以中國股市也會受到美國股市的影響跟著跌。但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還要看當時中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運行情況及其它因素。
2、不和美國有直接關系,向來都沒有直接關系,只能說是關系比較大或者說關系比較強。
有可能會有那天。
A當美國的經濟對世界影響比較小的時候
B當中國經濟對美國的影響超過美國經濟對中國的影響程序的時候
C由於某些原因造成中國採取相對封閉或嚴格管控的時候
美國對中國的直接影響、關系就會比較小或沒有影響。

閱讀全文

與中美股票市場對比分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