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市可以預測嗎
前兩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吹起書來,互相推薦,不約而同提到了劉慈欣先生的《三體》系列。以俺的閱讀體驗來說,這套科幻小說太棒了!在它描述的畫面中,浩瀚的天空中布滿了各種文明體,「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對科幻題材不反感的同志,俺覺得都不妨看看,真是好看。
聊到這本書,不免想起書中提到的一個火雞與農場主的故事。一個農場裡面養了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11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一位觀察敏銳的伙計,注意到餵食的時間規律,並持續進行統計。在一年的時間周期內,這個規律反復得到驗證,這位大師最終確認,這就是火雞世界的終極定律。於是,它興奮地在感恩節早晨向同伴們發表了這個定律,大家在11點翹首以待,但這天,等到的卻是通往烤箱的運貨車。
這個小故事,對從事證券分析的同志們可是損得厲害。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都建立在股市可以預測的基礎上,大量的從業人員,每天勤勤懇懇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試圖尋找照亮股市迷宮的水晶球。可如果市場的運行根本無規律呢?我們的這些分析,又有何理性的依據呢?比方說技術分析,它的基礎就是假設歷史會重復,以過去的走勢來印證未來。某種程度上,人性是不變的,反映到走勢上,應該是具有某種趨勢性的,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可實際上,在A股市場,隨著全流通的逐步實現,限售股東的低成本,決定了其主流交易行為只會有一個,就是個賣。這樣,市場參與博弈的對手實際是失衡的:缺乏持續的買方,但有不間斷的賣方。要想重新恢復平衡,支點必然比原來A股市場所固有的支點要低很多。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用原有博弈對手繪制的趨勢圖,來預測新選手的博弈結果,就像用抗美援朝的戰斗經驗,來判斷海灣戰爭的戰斗結果,不免有刻舟求劍之虞。
而基本分析呢,從公司經營情況入手分析,持續跟蹤,佐以行業變化,貌似客觀理性。可實際呢?以手機行業來看,百年老店諾基亞
,不論以歷史數據,還是用當期的市場佔有率,在2007年前,誰敢說這樣的公司會從全球第一的寶座滑落?蘋果橫空出世,智能手機成了諾基亞的滑鐵盧。可在這些事情發生前,通過基本分析,我們能夠預知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具體到A股公司,基本分析的效用更是值得懷疑。講一個自己經歷的故事吧。2007年底,
大盤指數已見頂,個股依然在上演最後的瘋狂。記得那時在瀏覽信息時,無意中發現一種農葯價格持續上漲,然後順藤摸瓜,發現有幾家公司都是搞這個行當的。經過一番自以為是的分析,俺選中了其中一個。幸運的是,一輪震盪後,這只股票真漲起來了。尤其在當時的環境下,大盤見頂,地產股稀里嘩啦,它居然連創新高。這使得俺和俺的一些朋友都很愉快,他們和俺,都認為俺的這種分析很靠譜。可幾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俺卻覺得這種分析方法,貌似不那麼靠譜。農葯價格上漲,公司是直接受益了,業績水漲船高。但隨後,在農葯價格的劇烈波動後,盡管這種農葯價格基本回到了歷史天價附近,公司的股價卻僅為峰值時的1/3。市場失效了?非也,公司利潤沒了。為啥沒了呢?公司大量從事非主營業務,原來預計建設的上游設備生產線,悄無聲息就沒了。與此同時,公司股東大量減持。而這些變化,作為普通投資者事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而當我知道時,其股價已經大打折扣了。至於遇到一些涉嫌欺詐的黑天鵝,那就更令基本分析無用武之地了。有歐洲股神之譽的安東尼,興致勃勃來整點中國公司股票,結果不斷與碧生源、蒙牛、株洲南車這樣的公司親密接觸,2011年其主管的富達基金凈值損失20%,被港媒封為「最黑仔」基金。
俺這樣說,貌似有點過於不可知論了。非也非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俺想說的是,對於投資這項活計所具有的高度不確定性,咱們必須予以重視。對於很多分析師在其報告中那種真理在手的判斷方式,俺是大不以為然的。預期個3年的每股收益,乘個預期的估值,得出個預期的價格,再整個強烈推薦,一份報告就出爐了。貌似一切都有數據支撐,可偏偏得出經常是荒唐的結論,諸如中華民族復興了62.74%之類,和這種機械分析方法不就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嗎?竊以為,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該分析還得分析,如果完全認為市場不可知,那乾脆扔硬幣算了。但在分析之餘,存一份敬畏之心,隨時准備徹底修正自己的判斷。對兩位分析師印象特別深,一是西南證券的張剛
,一是華林證券的胡宇,他們都誤判過市場趨勢,但當走勢與其判斷相反時,他們並沒有文過飾非,一位出來致歉,一位重新做出判斷,事實證明,其後的判斷,基本符合當前的趨勢。夫子說過,過而不改,是為過亦。還說過,小人之過,必文。投資分析,錯是常態,錯了咱就重新判斷就是了。具體在操作上,錯了就得止損。雖然止損很痛苦,但爾生也有涯,止損也無涯,權且苦中作樂吧。
⑵ 預測贏家股票分析軟體:你能承受的大盤最低點是多少
大盤最低點是多少點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能承受多大的虧損
我可以承受20%的虧損
⑶ 做股票誰的博客預測大盤最准
首先,你要導正你的觀念,沒有任何所謂的股票老師或者博客可以帶你炒股賺錢回,邏輯是這樣答。對於分析預測大盤,在掌握量價,趨勢,結構之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大盤漲或者跌,跟你選股的盈虧有直接關系么。
就拿2017來說,大盤從年初3044到年末3300.大盤上漲沒錯,可是有70%的股票較年初是下跌的。
如果只是每天收盤後看圖說故事那種分析,而不是事前下判斷,事後驗證准確概率高的話,對你實際操作沒有任何幫助。
然後,如果你要學習炒股,需要學會用比較法則選主流板塊主流股。學會用正確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針對不同主力類型計算合理買賣點。有科學的止盈止損策略。能嚴格按照紀律執行操作。
只有自己學習提高,才是唯一的辦法。
⑷ 炒股票如何確定大盤的趨勢需要一些什麼數據。
所謂的趨勢都是事後諸葛亮式的東西,所以不要被人雲亦雲的大路理論誤導了,
做股票回並不需要去確定趨勢,要答學會分批建倉,耐心等待趨勢。
一切的波動漣漪都是誤導人上當的,抓住股市的實質,低買高賣才可以賺錢。
一般經驗,大盤從最高點下跌一半再下跌一半的時候就是可以建倉的時候了,建好倉不翻倍就別出來。這樣你是趨勢的參與者而不是事後諸葛亮式的追套者。
——問題解決點採納,從此投資順順噠。
⑸ 如何預測股市未來走向
就是利用量價結構變化,波浪位置,趨勢等等技術分析手段來預判股價的走勢,版給你舉個實際例子權
然後十二日中午過26.48因為量價背離指標背離得出賣出的結論
正確的技術分析是這種可以提前和在當下判斷出結果的,而不是每天收盤後看圖說故事,這里金叉買,那裡死叉賣
⑹ 如何預測股市未來走向
【大盤已有了見底回升,短期還會有延續強勢的走強反抽,但在有所走高後還會有反復】
大盤前日低點觸底之後,在跌無可跌的情況下,從其階段性的底部,有了三個交易日重回升勢的走強回升,終於收出年底「翹尾」的技術性態勢,以此完成了全年的收宮之戰。
預計後市,大盤短期後市還會延續繼續走強的走勢,但在
2900
點上下,就會有上行的壓力。在這之前,盡管有了六次上調准備金率和二次加息,但是短期還不會改變維持震盪的格局,震盪的區間在
2650
點到
2950
點之間,底部抬高的
2630
點就會有較大的支撐。目前大盤還會繼續小級別的反彈上漲或者是反抽走高的走勢,隨後的走高壓力位將會在
2900
點上下。
進一步地來說,大盤真正走好就有待來年,而在
2011
年的兔年,上證指數將會在
2600
點到
3300
點的區間震盪,明年上半年有望合出現一波比較好的行情,一觸即潰地突破
3000
點,僅僅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或者在反復震盪蓄勢的情況下可以達到的事。
【操作上的建議】在短期後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好的情況下,節後的操作不必再做殺跌,重在繼續持有手中的籌碼,並且應該要適量地加倉,還可以適時擇股逢低介入,或者進行低位的補倉。重新介入要迴避還在走弱回調的個股,多多關注回調到位的個股品種,而對於持有處在下降通道的弱勢股,則可在其短線反彈到位後,先做部分減持,然後在其回落到下一個低點時,再做低位的承接。
⑺ 2021年股市哪些板塊一定會大漲
2021年政策支持力度大的板塊一定會大漲,具體是哪個板塊一定要根據政策方向,誰都不能未卜先知的,只能以政策和股市特徵進行分析和預測明年哪個板塊會大漲。
所以下面我們就以政策支持為出發點,結合股票市場板塊特徵,進行推測2021年哪個板塊會漲。
根據我個人對政策方向,以及大盤板塊特徵,我認為2021年以下板塊會大漲:
第一個:金融板塊
金融板塊2021年一定會大漲,理由就是明年A股想要迎來牛市,或者大盤想要突破牛市底部3587點,一定離不開金融板塊,金融板塊會成為拉升大盤的主力軍。
科技板塊重點關注晶元、半導體、國產軟體等等概念股,只要股市走好這些板塊一定會成為市場的熱點。按此推測2021科技板塊一定會大漲,當然科技板塊都會成為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熱點,科技板塊一定會漲翻天的。
匯總分析
根據政策和股市特徵為出發點,進行推測2021年以上四大板塊一定會大漲,而且大漲的概率高達80%以上,明年可以重點關注。
總之2021年預測這些板塊會大漲,但真正想要精準把握個股的時候,並沒有這么容易的;所以交易大家一定要遵從市場趨勢,順勢而為,靈活操作即可。
友情提示:以上四大板塊僅供大家參考,一切以2021年熱點板塊為准。
⑻ 分析預測股票漲跌情況主要是靠哪幾項指標的呢
指標: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⑼ 為什麼炒股的人都喜歡預測大盤走勢
因為炒股的人都希望從大盤走勢當中看出一些端倪,給自己炒股帶了一些借鑒。
⑽ 怎樣預測股市見頂和見底
你好,在股市中正確識別判斷股票見頂的形態,可以有效幫助股民們作出正確的操作與決策,進而保障資金與收益的安全穩定。以下是股市中3種經典的股票見頂形態:
一、烏雲蓋頂
頂部烏雲蓋頂具有以下特徵:
1、市場處於上升趨勢,第一天是一根大陽線;
2、第二天是一根大陰線,它的開盤價高於第一天的最高價;
3、第二天的收盤價應該低於第一天大陽線實體的中點。
烏雲蓋頂形態的關鍵點:
陰線的實體必須深入到第一根陽線實體的1/2以上。深入的越多轉勢信號越強烈。這一點尤為重要,否則只能是人們常說的一般的烏雲蓋頂,未必見頂,也就是說第二根陰線實體沒有深入到第一根陽線實體的1/2以上,這種一般的烏雲蓋頂,常常是洗盤的K線形態。
二、三隻烏鴉
形態要點:
1、三根陰線每天的收盤價均出現新低;
2、每天的開盤價在前一天的實體內;
3、每天的收盤等於或接近當天的最低。
交易策略:
如果看見三隻烏鴉形態,一般可以在形態確立之後的回拉建立空單,也可酌情建立起突破跟進的空單。
第1天多為觀望期,此時市場不明朗,市場信心不強烈,後市走向把握度不高。
第2天,三隻烏鴉形態雛形已現,可考慮輕倉建空。止損可設在重要阻力區之上。
第3天,三隻烏鴉形態確立,可進場建空。
三、雙頂(M頭)
形態要點:
1、一般出現在高位,前期上漲的幅度越大,後市下跌深度越深;
2、M頭的兩個高點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同時兩頂相差不超過3%;
3、M頭左側的成交量比有側的大;
4、雙頂形態的計算方法:突破頸線位後的下跌幅度≥高點到頸線位的幅度。
操作策略:
1、雙頂是一種非常強的短轉勢信號,此形態確認後,應及時賣出(做空);
2、雙項與雙底(W底)是正好相反的兩種形態。
對於一般人來說,如何判斷股票見底和股票見頂是非常困難的。但根據股票價格的走勢是可以判斷股票的見頂或者見底的。
首先股票價格的走勢分為頂部形態,底部形態,趨勢過程三類。
但走勢也是分級別的。大級別的上漲趨勢結束,將迎來大級別的頂部,大級別的下跌趨勢結束,將迎來大級別的底部。
根據經驗,上漲趨勢開始出現減速的時候,代表頂部將開始構建,下跌趨勢出現減速的時候,將開始構建底部。
但股票的買點,不是在底部形成過程中,你不可能買在最低點,而是買在上漲趨勢剛剛形成之際。做空股票也不能在頂部形態過程中,而是在下跌趨勢剛剛形成之際。
判斷股票的見底,用下跌均線的減速就可以了,均線的周期越大,級別越大,代表的底部越大;同樣,判斷股票的見頂,用上升均線的減速就可以了,以此類推。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