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動態選股
靜態選股模型有固有的弊病,就是不能夠反映出市場對企業盈利預期的變化,且靜態選專股屬難以分離出阿爾法。我們研究更多的是如何尋找那些可以延續的動量因素,例如營業收入增長率,因此我們就想把一些動態因素納入到選股過程當中。這里我們將要考察幾個常見的動態指標,包括動態市盈率、預期收入增長率、預期凈利潤增長率、PEG等,考察這些指標與股價實際表現的聯系。當然我們可以選取其他指標,如盈利超預期、評級調整、預期ROE等,但這些指標可能已經涵蓋在我們上述的基本分析指標當中,或者給市場帶來的影響過於短暫。
我們在靜態選股模型中採用以季度為單位的持倉時間,但在動態預期選股模型中採用以月度為單位的持倉時間,這樣可以較好跟蹤上市場中盈利預期的變化,並且過濾掉一些短期效應。我們選股的方法與靜態選股模型類似,就是在每個月的初期在資料庫中分別選擇當年動態PE最低、預測營業收入增長率最高、預期凈利潤增長率最高、動態PEG最高的30隻股票,等市值買入並持有一個月,在下月之初根據指標重新選股調倉,對於納入組合的新股票假設有2%的調倉成本。(來源:道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