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攻略 > 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

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

發布時間:2021-01-09 02:27:38

Ⅰ 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有哪些

一、實物經濟和符號經濟嚴重脫節

為了緩解生產不斷擴大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戰後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採取金融自由化政策,大大刺激了金融投機活動。

大量資本從實物生產和貿易領域轉向金融和房地產投機場所,導致有價證券、存款貸款、外匯等無實物載體的虛擬資本劇增。

1980—1997年底,世界股票市場上的資本額增加了1388%,而同期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僅增加了60%。

90年代中期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年均增長超過20%,而其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只有3%左右。

國際資本市場每天的外匯交易額高達2萬億美元,但其中用於生產的僅有10%。金融資本高度虛擬化,日益演化為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符號經濟系統。

二、導致了金融加速擴張

這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應當說,金融自由化的苦心沒有白費,金融擴張以及經濟泡沫化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掩蓋了生產過剩的矛盾,但是又在更大的時空范圍製造了新的矛盾。

表面的繁榮與過度消費是建立在西方所謂「信用」以及第三世界大量的廉價商品向西方發達國家的集中與轉移基礎上的。

金融擴張使西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透支經濟」,沒有實物經濟支撐的「透支經濟」遲早會發生信用危機,威脅到整個經濟的發展。

三、加劇了階級矛盾

資本主義無論怎樣變化,資本家階級的本性都不會改變。

他們擁有巨額資本,無償佔有和共同瓜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仍然是名符其實的剝削者。

與過去相比,家庭式資本和個人資本家控制企業的方式有所變化,其中有些不再直接管理企業,而是採取控制股權和僱人管理企業的方法,由直接控制改為間接控制。

經理資本家的人數和作用增大,但是家庭資本和個人資本家的作用並未消失。他們憑借巨額資本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繼續起著「大吸血鬼」的作用。

不參加實際生產過程的資本家,則利用手中的巨額資本,從事證券投機活動,成為純粹的食利者和「真正的社會寄生蟲」。

四、貧富差距加大

人們看到,隨著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隨著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

在美國,1980年時,大公司經理資本家的收入相當於普通員工的40倍,而今已上升到400多倍。1973—1993年,全國工人的實際工資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億萬富翁的數目卻一路上升。據《福布斯》雜志預測,在下一個美國富豪的排行榜上,400個中將有250個是億萬富豪。

面對這樣的現實,即使是美國的《1999年總統報告》,也不得不承認:「競爭性的市場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資分配日益不平等,致使某些人發現,即使努力工作,仍然難以養家糊口」。

目前,沒有財產的家庭佔40%以上,許多家庭的負債超過微薄的資產,約有20%的人生活在全國貧困線以下,2000多萬人缺乏足夠的食物,200多萬人露宿街頭。500個城市中,每6個人中就有1個貧困者。

(1)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一、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的醞釀和爆發

歷史上,資本主義經歷過多次經濟危機,並在上個世紀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恢復性的快速發展,同時其內在矛盾和問題也在加速積累。

20世紀末日本經濟泡沫破滅,至今未見起色。

二、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的特點

波及的范圍廣。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為了自己先「上岸」,長期採取「量化寬松」政策等各種轉嫁危機的做法。這不僅不能消除危機,反而讓危機進一步擴散開來,威脅到世界各個經濟體。

三、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爆發的根源

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密切相關。壟斷資本的逐利本性一旦得不到遏制,必然導致經濟生活出現嚴重的供需失衡,進而導致經濟鏈條斷裂。

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大亨為了維持自己的高收益,不僅任由經濟泡沫泛起,更將劣質資產包裝成新的金融產品再賺一把,導致泡沫越吹越大、危機越來越深。實際上,危機的根源不是生產力過剩,而是供需結構不匹配。

參考資料:人民網-人民觀察:資本主義制度劣質化的必然結果

Ⅱ 日本90年代經濟危機,他的經濟一片低迷。我想請問,這時候有哪些行業是快速發展起來的呢

90年代應該是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汽車製造和電子機械是日本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日本房地產泡沫:東京都一地的地價超過了美國全國地價總和
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60年間,世界房地產領域基本上沒有出現大的波瀾,但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再度震驚了世界。
20世紀80年代後期,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從1986年到1989年,日本的房價整整漲了兩倍。
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積蓄進行投機。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所有泡沫總有破滅的時候。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無怪乎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東南亞、香港房地產泡沫:香港業主平均損失267萬港元
繼日本之後,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也是一次慘痛的經歷,而其中以泰國尤為突出。20世紀80年代中期,泰國政府把房地產作為優先投資的領域,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政策,由此促生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海灣戰爭結束後,大量開發商和投機者紛紛湧入了房地產市場,加上銀行信貸政策的放任,促成了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與此同時,大量外國資本也進入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投機性活動。遺憾的是,當時這些國家沒有很好地進行調控,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供給大大超過需求,構成了巨大的泡沫。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前的1996年,泰國的房地產業已處於全面危險的境地,房屋空置率持續升高,其中辦公樓空置率竟達50%。隨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徹底破滅,並直接導致各國經濟嚴重衰退。

創業的話,應該考慮中國國家的行情。在著手適合自己的行業,

祝你創業愉快。希望採納

Ⅲ 創業板是怎麼回事

創業板的概念及特點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

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活躍。

創業板的分類
按與主板市場的關系劃分,全球的二板市場大致可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獨立型」。完全獨立於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鮮明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即屬此類。納斯達克市場誕生於1971年,上市規則比主板紐約證券交易所要簡化得多,漸漸成為全美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證券市場。截至1999年底,共有4829家上市公司,市值高達5.2萬億美元,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所佔比重為40%左右,涌現出一批像思科、微軟、英特爾那樣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後的納斯達克市場羽翼豐滿,上市公司總數比紐約證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在1994年就超過了紐約證交所。另一類是「附屬型」。附屬於主板市場,旨在為主板培養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發展成熟後可升級到主板市場。換言之,就是充當主板市場的「第二梯隊」。新加坡的Sesdaq即屬此類。

創業板的歷史
最新鳴鑼成立的二板市場當屬香港創業板市場。1999年11月25日,醞釀10年之久的香港創業板終於呱呱墜地。它定位於為處於創業階段的中小高成長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務。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網路、電腦、電信企業。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須有5000萬港元的盈利,但創業板不設盈利底線,只需公司有兩年的「活躍業務紀錄」。如果創始人在業界已是名聲鵲起,那麼這個兩年的「紀錄」也可以不要。香港聯交所權威人士曾風趣地說,如果比爾·蓋茨出來重新注冊一家公司,創業板會馬上愉快地接納。

在證券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創業板剛開始是對應於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要對象的市場形象而出現的。19世紀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小公司只能選擇場外市場和地方性交易所作為上市場所。到了20世紀,眾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場外市場也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之處。自6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歐洲等等地區為了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開始大力創建各自的創業板市場。發展至今,創業板已經發展成為幫助中小型新興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科技公司融資的市場。

回顧創業板的發展歷史,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兩年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於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操作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並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製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並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世界二板市場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階段從90年代中期到現在。1971年,美國全美證券商協會建立了一個櫃台交易的證券自動報價系統——納斯達克(NASDAQ),開始對超過2500種櫃台交易的證券進行報價。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標准,從而把在NASDAQ掛牌的證券與在櫃台交易的其他證券區分開來。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國市場,並開始發布實時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Q的運作並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額才達到紐約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Q市場真正得到迅速發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的第二階段。
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場的發展,也基本上可以分為上述兩個階段。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機引起經濟環境惡化,股市長期低迷對企業缺乏吸引力,各國證券市場都面臨著很大危機,主要表現在公司上市意願低,上市公司數目持續減少,投資者投資不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業上市,都相繼建立了二板市場。從總體上看,這一階段二板市大多經歷了創建初期的輝煌,但基本上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失敗而告終。
二板市場發展的第二階段是從90年代中期開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
(1)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起來;
(2)美國納期達克市場迅速發展,在加劇競爭的同時,為各國股市的發展指出了一個方向;
(3)風險資本產業迅速發展,迫切需要針對新興企業的股票市場;
(4)各國政府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紛紛設立二板市場。
在此背景下,各國證券市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設立二板熱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創業板市場(GEM,1999)、台灣櫃台交易所(OTC,1994)、倫敦證券交易所(AIM,1995)、法國新市場(LNA,1996)、德國新市場(NM,1996)等。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一階段的二板市場發育和運作遠強於第一階段,大多數發展較順利,其中美國NASDAQ和韓國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過了主板市場。但是,從整體上看,二板的市場份額還是低於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歐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經營困境。

Ⅳ 誰有保護環境的資料和破壞環境的資料還有保護環境的倡議書啊!!!!!

全世界每年生產的有害物質高達3.3億噸,這些有害物質含有重金屬、有機化合物專等物質,它屬們污染了空氣、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氣中的鉛為200萬噸,砷78000噸,汞11000噸,鎘5500噸,超過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傾倒大海的船舶廢物640萬噸,從船上扔進大海的塑料集裝箱500萬只,漁民每年傾倒進海洋的塑料包裝材料22000噸。此外,每年從陸上和海上作業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萬至2000萬噸之間,其中油船漏油40萬噸。

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24小時有150到200種生物物種從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陸地約76億公頃的面積均為森林所覆蓋,而到本世紀80年代所有不足28億公頃。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國地質學會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稱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類已經到了對自己的行為必須加以重新認識的時候了,保護地球,別無選擇。

Ⅳ 海螺水泥是國企還是私企

海螺水泥是私企。1997年9月1日,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其所屬的寧專國水泥廠屬和白馬山水泥廠與水泥生產經營的相關資產出資,獨家發起成立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產和銷售,屬於上市公司。

海螺水泥公司擁有兩支股票:1997年10月21日,海螺水泥H股(0914)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02年2月7日,海螺水泥A 股(600585)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5)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主導產品:

為「海螺牌」硅酸鹽水泥熟料和「海螺牌」高等級水泥,生產的通用水泥主要有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等級分為62.5R、62.5、52.5R、52.5、42.5R、42.5、32.5等七個等級;

生產的特性水泥有抗硫酸鹽水泥、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油井水泥、無磁水泥、核電站專用水泥、白色水泥等,也可以按美國ASTM標准生產Ⅰ-Ⅱ型水泥、Ⅱ-Ⅴ型水泥和歐洲EN-197標准生產的PⅠ-52.5N、PⅡ-42.5R、PⅡ-42.5N水泥等多標准要求水泥。

Ⅵ 現在什麼工作比較好

分析一下,什麼生意你最適合做。你擅長的,自然就是你容易收獲的。創業首先要定位自己和市場的。根據你的特點選擇致富之路,道理都一樣,勤奮、專著!如果會成功。那必定在升出的價值里包含了你的辛苦。
要把握好你的社會關系,當然是利用上關系。如果沒有太多關系,一般都是消費者忠實度比較高的行業,不容易受到關系的影響難以介入。包括,餐飲、娛樂、生產等行業。
如果你要做個體,那校園小店、2元店、飲食業,是當今小投資見效最塊的快的行業。而且大小比較靈活。資金多了可以擴大。資金小的話夜市、地攤幾乎不要什麼投資。當然,還可以選擇網路開店.
實說真的
要做生意賺錢,先去多多磨練,實踐工作,或是去幫別人打打工什麼的,這樣自己有了經驗,有了信心你就有了創業的動力了!那時
船到了橋頭
就會直的。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生意之道也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創業需要弄清下面兩個問題:
1、
你想做的是什麼?
2、
你能做的是什麼?
你想做的最好是你喜歡的,這樣你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你前進。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行業而是因為中途放棄。如果你每天都硬著頭皮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恐怕結果不會太樂觀。
所謂你能做的是結合你的天賦、能力、經驗和資金來考慮的。不著邊際的或超出你個人能力的事最好別做,因為我們是小本創業,經不起太大的風險。雖說跌倒了可以爬起來,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無奈之下只得又給別人打工。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結合市場需求及相應的消費群體,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出師未捷身先死。
在我們選項前,下列的幾點是我選擇行業的若干原則:
1、
必須是喜歡的產品,能夠不斷保持激情;產品及所在行業
有廣闊的前景,產品是不斷增值的
2、
所選行業及產品要有個性,只與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復制並可以做大
3、
能發揮自己的天賦和特長
4、
現款交易
5、
少和政府部門打交道,少接觸飯局、歌舞廳
6、
穿休閑裝的時間更多
7.
朝陽產業,成長性高
,能長期發展
8.受人尊敬,有行業成就感
9.有一定區域壟斷性,我的地盤我做主,避免低層次的競爭
10.苦點累點沒關系,但投資不能太大,滾動發展
以上所列的條件未免太過完美,但我們要知道,老闆是這個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如果你要選擇這個職業,一定要先由己出發,縝密思考精心籌劃,這樣勝算比較高,存活的幾率也比較大。活下來才有可能贏,才有可能一步步朝著大老闆、大生意的目標努力、前進。
兄弟,你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在想,每個人都想知道。但是你知道么,。一個會賺錢,聰明的人,吃過苦的人不會在問這個問題了。你也許還很迷惘。不知道怎麼賺錢好。其實嘛。行行出狀元。這個世界上這么多人,這個中國這么大。
其實什麼都缺的。財不入急門,成功的真理時刻擺在面前,那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中國是農業大國。很多食品需要加工,如果你有錢,推薦去,要有創新。要健康。再次強調不要違法。````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最吃香的行業就是吃苦的行業。

Ⅶ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1861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7)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閱讀全文

與90年代中期買什麼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