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產品 > 互聯網投資理財騙局

互聯網投資理財騙局

發布時間:2021-01-08 04:07:47

A. 理財是不是都是騙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這幾種騙局:(一)「公安防護」類APP

近日,家住錫山區的劉女士報警,稱其於5月21日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局的電話,對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動營業廳辦理的電話卡涉案,並稱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將其的銀行卡凍結。

隨後,電話又轉接到自稱是北京延慶公安局,對方讓其添加了一個QQ號,並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給劉女士,讓其點開對方提供的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網頁鏈接下載一個「公安防護」的APP。不知有詐的劉女士按對方要求先後從四張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借唄套現等方式轉入該APP約22萬元。不久,劉女士發現被騙,於是報警。

(二)投資薦股類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區的張女士使用手機上網時無意點開一個叫紅星杯賭王爭霸賽的頁面,內有老師講課,稱比賽結束後可購買強勢股票。隨後,一自稱「管理員」的網友加張女士微信並發了一個「紅賽牛」的股票APP投資軟體讓其注冊軟體賬戶。於是,張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先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27.5萬元購買所謂的「牛股」。然而,張女士不久後發現買的對方推薦的股票都虧錢,想把錢轉出來,對方則讓其等到6月10日再轉。6月10日,張女士發現該股票軟體打不開了,損失共計27.5萬元。

(三)投資虛擬貨幣類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區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財群里獲悉了投資比特幣的信息,並在群里「老師」指引下注冊了APP賬號然後開始投資,購買一手比特幣保證金是1000美元,以此類推,可買漲買跌,如果購買的比特幣行情與購買方向相同,就贏了,反之則輸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餘萬元。7月6日,周女士發現無法登陸平台,經咨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倉了,周女士損失共計73萬元。

(四)網路貸款類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區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某氧氣貸」網路平台工作人員電話,問其是否有資金需求。隨後,朱先生添加對方微信,並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某氧氣貸」APP操作申請貸款。期間,對方以需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理由讓朱先生轉賬8.1萬余元到指定賬戶,但一直未放貸款。不久,朱先生發現上當遂立即報警,損失共計8.1萬余元。

(五)游戲博彩類APP

近日,江陰市民季先生來到華士派出所報警,稱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薦了一個名為「恩佐娛樂」的網站,並號稱該平台是大平台,信譽好,回報效益高。隨後其又向季先生發送了一個網頁鏈接,並讓其下載該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過自己銀行卡向該平台共注入88萬元,雖期間提現17萬余元,但隨後發現平台無法登陸,損失共計70萬余元。

B. 現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靠譜嗎

一句話總結:高收益高風險,銀行的利息低但風險系數也低。建議各位投資者謹慎再謹慎(紫橙金融理財安全提醒)

C. 常見的互聯網金融理財騙局有哪些

一、沒有銀行存管。很多理財平台都沒有銀行存管,特別是新起的小平內台,用超高的收益來吸引容投資人的眼球。 二、分紅騙局。一個以假亂真的理財投資平台很難辨別,一些用戶雖說也相當小心只投資了一部分錢進去,但防不勝防,

D. 網路理財常見騙局有哪些

網路理財常見騙局有非法集資和新型傳銷兩種:

1、非法集資:「P2P」平台承諾高額利息收益,投資資金全入個人腰包。一。他們的詐騙行為都是通過吸引投資者作為新手剛開始不清楚市場,並且首次投資會有大量優惠或者返現活動,投資者會有佔便宜的心理,與此同時他們就會忽略這個公司和這個產品的合規性,這些平台跑路都是沒有企業注冊信息與經營信息的空殼公司。

2、新型傳銷:打著官方旗號、承諾高息收益,促銷返利誘人上當。

為吸引投資,這些投資項目和傳銷組織往往會打出冠冕堂皇的旗號。據警方介紹,很多非法集資的實施者和傳銷組織都會假借國家、區域或者行業的發展政策,編造或者偽造項目名稱,以此來虛構「投資產品」和「發財機會」,增強迷惑性和說服力。要警惕宣傳中借用的國家政策或者疑似國家政策的說法,增強辨別力。

(4)互聯網投資理財騙局擴展閱讀:

網路傳銷犯罪特徵:

1、虛擬性,網路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網路這一特徵,藉助高科技、電子商務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上述案例中,會員得到的僅僅是虛擬的網路空間(所謂的電子商務包,也不過就是租用該公司的伺服器空間),從傳銷傳統的實物產品發展為純粹以發展會員獲得獎金為目的,有些付費方式都是網上支付,完全「電子商務化」了。

2、欺騙性,利用網站作為傳銷平台,比傳統意義上的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該些傳銷網站多打著遠程教育、培訓個人創業、電子商務的旗號吸引人,掩人耳目,遮蓋其發展會員(下線)牟利的本質。

3、隱蔽性,與傳統傳銷相比,網路傳銷隱蔽性更強。發展會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並且使用的用戶名都是假名或者代號,並且都有各自的登陸密碼,彼此之間的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icq)來完成。工商部門查處時,根本無從查證公司網站的真實信息和會員的真實身份,僅憑網路上的信息要追查上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4、跨地域性,互聯網傳播具有跨地域性,使得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即使在一國內,也是遍地開花。

E. 網上投資理財公司騙局有哪些

在投資理財之前一定要選擇靠譜的,那些虛假吹噓收益很高的就不要考慮了。專
一定要注意合法合屬規。合法合規對於我們選擇投資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正規金融機構和規范的投資市場選擇理財產品,我們的投資行為和權益才能夠得到法律保護。
要結合自身的財務現狀。財務現狀是指一個人的收入、支出情況。投資者應根據自身工資及財產性收入狀況、生活費用支出、社會保障程度等個體財務狀況的差異性,以不影響自己及家庭正常的生活為原則來選擇投資種類。
要有與自身財力相適應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理財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自身財力可承擔范圍之內。選擇投資理財產品,最好能在專業人士幫助下通過對個人財務狀況等綜合分析以確定能夠承擔的損失程度。

F. 最新的網路理財騙局有哪些

最新的網路理財騙局有以下幾種
一、利用金融類釣魚網站進行宣傳
金融類釣魚網站主要是通過仿冒真實網站的地址或者頁面內容的方式來欺騙受害者轉款,由於仿冒程度高,用戶如果不仔細辨認很難發現。也有的是在金融機構銷售理財、基金產品等交易數額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馬,通過盜取第三方賬號與買家進行交易,騙取買家資金。目前來看,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金融類網站出現,琳琅滿目,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
二、以高收益為誘餌
面對手中有閑錢又急於投資的投資者,騙子往往打出年化收益率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甚至銀行理財產品利率、且超低風險的旗號,即可吸引一大批投資者投資購買。比如一家互聯網理財公司承諾每7天分一次紅。公司突然要求向其賬戶中至少充值兩萬元,不然賬戶會被永久凍結。當客戶想撤資時,網站就再也無法打開。
網上絕大多數虛假投資理財陷阱均以高額返利吸引投資者,許諾「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而一旦「吸金」成功,騙子就會就會立即關站消失,追討損失十分困難。
三、利用二維碼釣魚網站進行詐騙
與傳統釣魚網站相比,二維碼釣魚網站在手法上更容易讓用戶上鉤。用戶只要掃描二維碼,在不能驗證網址和網站真實性的情況下,極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隨著二維碼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各種商品的外包裝、宣傳都能成為不法分子利用的平台。
四、P2P投資理財跑路騙局
P2P投資憑著其理財門檻低、收益高、操作簡單等優勢,獲得許多工薪階層的喜歡。不過P2P行業依然不夠成熟,監管尚未完全落實。有些P2P平台打著高收益的幌子,撈一筆錢後,就跑路了,到頭來投資者連本金都很難要回。

G. 網路上投資理財全是騙人的嗎

理財平台大多數是正規的,極少數利用高利息,高利潤,高回報,來騙人,選擇正規軟體平台。但記住了,投資理財,有風險,請緊慎!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投資理財騙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