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
1、理財飛單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而這些外部的資金沒有銀行監管風險很大,一旦出了問題就會讓投資人損失慘重,甚至本金不保。
2、理財飛單可能是銀行代銷的理財,也有可能是外部的一些資管產品,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項目。銀行在售賣理財的時候必須進行雙錄,即錄音錄像。投資人一定要通過銀行的正規渠道:銀行櫃台、理財窗口、自助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進行購買。
3、「飛單」事件主要特徵:
(1)是銀行員工涉嫌誤導銷售,且提前主動離職;
(2)是投資者多為銀行高端客戶;
(3)是相關產品資質差、風險高,但許諾超常規的9%-15%高回報;
(4)是行為隱秘性強,往往是在產品不能按期兌付收益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引發投資者上訪時才得以暴露。
(1)銀行查飛單理財擴展閱讀:
1、2014年以來廣東銀監局通過信訪投訴等渠道,發現數起「飛單」事件,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2、銀監局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和防範:
(1)要注意查證購買產品是否銀行正規產品,可通過唯一的產品編碼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
(2)要關注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
(3)要對高額回報有獨立清醒的判斷;
(4)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5)要及時投訴和舉報異常情況。
② 民生銀行30億理財飛單 賣的是什麼理財產品
專家提醒來,消費者切莫貪戀高源收益理財產品,有些承諾的高收益,是預期收益率,但並不會明確寫入銷售協議里。
投資時如何防範飛單
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如何防範飛單呢?業內人士對金融界保險頻道表示,可採用「兩看一查」的方式防範飛單:
一看產品管理人
任何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自然就是銀行,保險產品的管理人是保險公司,如何購買的產品不是實際的對應管理人,就是有問題的。
二看蓋的什麼章
「飛單」產品的管理人一定不是產品的本機構。而是某理財項目公司、投資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以,投資者在遇到理財經理介紹某款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蓋的什麼公章,凡蓋的是其他公章就需謹慎對待。
三上官網或打熱線查詢
還有就是理財產品的名稱,客戶可撥打銀行的熱線電話或登錄銀行官方網站查詢所購買的產品, 如果是「飛單」就不會有記錄。
③ 飛單的和銀行理財區別
「飛單」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差距?為何風險如此之高?陳先生表示,二專者主要是投資屬渠道和風控有著天壤之別。他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大部分資金主要以貨幣、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穩定領域為主。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等,這一切都在銀行嚴格的風控中進行,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會有很大保障。」
「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實體項目,而且『飛單』對資金的投資標的、領域、渠道、佔比、風險性根本沒有考慮,所以能給出很高的收益率。還有部分『飛單』投進了股市或海外市場。這樣一來風險就更加難以把控了。」陳先生接著說。
銀行「飛單」之所有了抬頭之勢,建設銀行VIP客戶專屬理財經理張先生坦言,這和銀行理財經理的個人素質及部分客戶貪圖高息的心理有很大關系。他說:「『有心』的理財經理憑著平日的銷售技巧幾句話就能把客戶說動,然後讓其心甘情願簽『飛單』。」
「現在有些客戶出於對理財經理的信任和被『飛單』高出傳統理財產品數倍的收益率所誘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戰勝貪圖高息的心魔才能讓自己的資產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保值增值,切勿被高息蒙蔽了雙眼。」
④ 總行查實銀行飛單對責任人如何處罰
年來,隨著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大發展,銀行理財產品日益受到投資者青睞,財富管理達到爆炸式增長的時代。截至2013年3月,中國的財富管理規模達8.2萬億元,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但近來一些銀行員工非法吸存、私售非銀行投資產品、非法集資案件頻頻被曝光,國內銀行「飛單」事件糾紛時有發生,凸顯了「銀行在向投資者出售投資產品過程中引發的信譽風險」。從法律角度看,即使是銀行合法合規代銷的產品,銀行作為中介機構也不提供代償,投資風險應由按照合同規定在發行人、擔保機構、投資者之間分擔。由於我國表見代理制度建立時間不長,還有不完善之處,有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其中,相對人對義務人的選擇權問題、無權代理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以及代理人的抗辯權問題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由於表見代理制度不完善,對「飛單」案件中銀行的責任認定還存在困難。而商業銀行的賣者之責應該體現在為客戶提供其需要的產品上,即為合適的客戶推介合適的產品。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在於中後台部門對產品進行審批,這需要金融機構具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獨到的判斷能力。對理財產品的審批主要應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代銷理財產品的機構進行審核,包括對這些機構做准入性審批,在合作期間按期作出復核、嚴格按照退出機制淘汰機構。第二是對理財產品作出審核,包括理財產品的交易對手、結構設計、風控措施等。目前部分銀行已經開始注意這兩個方面。
⑤ 銀行理財經理賣飛單所在銀行承擔什麼責任
這個理財經理嚴重違規,銀行應該承擔相應責任,負責賠償損失
⑥ 關於銀行理財經理飛單造成損失的責任
這個問題如果銀行有過錯,那麼,就應該要承擔賠償責任。
⑦ 如何查詢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否是飛單
查詢銀行理財產品是否是飛單,可以直接去辦理銀行網點查詢,銀行系統中查詢不出來就可能是飛單。
⑧ 「飛單」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飛單是指銀行工作人員為客戶推銷的是非本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本行銷售自己的發行理財產品。
⑨ 如何辨別「飛單」「假理財」
你好,最近抄銀行30億元假理財事件相信你也知道哈,另外"假理財"跟"飛單"性質不一樣的:
銀行理財產品飛單,即是銀行理財經理在利益的誘惑下,違規代銷非銀行的理財產品。如何預防飛單,一查,到「全國銀行理財產品登記系統」中查該產品登記編碼,沒有此產品,即為飛單;二看,可以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方和管理人是不是都是銀行;三看,合同公章,是否是銀行的公章。
而假理財,即該產品是銀行理財經理私自虛構出來的,資金具體去向都不清楚,相比飛單來說性質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