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理財產品平時在哪可以看收益率,是不是只有到期了才能知道賠與賺啊
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引發了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調。2014年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步入下滑通道,與此同時,高收益品種(最高預期收益率大於等於6%)的數量也逐月遞減,從1月份的1857款到8月份的142款,足足相差13倍。
2014年以來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產品縮水嚴重,其中6月份例外,主要由於半年度銀行考核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導致。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從整體水平來看,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數量逐月銳減已經被數據證實,今年以來,高收益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以每月平均不低於30%的速度大幅縮減。
盡管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大幅下降,但銀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三部委於9月12日下發的《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讓本已式微的銀行理財產品雪上加霜。《通知》除了設置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還明確提出「八不得」約束銀行違規吸存和虛假增加存,其中包括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和通過同業業務倒存。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呈現高增長,一個較大的因素就是在於緩解攬儲壓力。不少理財產品將募集期橫跨月末、季度末或者年末等關鍵時間點,這期間可以將理財資金計入存款,這幾乎是業界公開的操作方法。
《通知》在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中要求銀行不能夠將理財產品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發行期和到期時間集中到每月下旬,於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分析人士認為,各家銀行此前熱衷發行的月末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將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星期二投資網為您整理
『貳』 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期限為一年半結果不到幾千銀行通知可以贖回最產品是什麼意思
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期限一年半結果不到幾千銀行通知可以贖回那你就收回來唄
『叄』 在工行買了半年理財產品,已經到期轉為活期半年了沒有收到簡訊通知,造成的損失由誰負責銀行有責任嗎
第一,沒有損失,來錢還自在,你所說的損失指數理財產品與活期存款之間的利息差,但這是兩種不同產品屬性,不能算差值。比如活期具有流動性,而理財產品一般不具備。
第二,理財產品協議有到期時間,你已經簽訂就代表已經知曉,我想協議不會規定到必須簡訊告知你,而且還確保你收到簡訊告知,所以銀行沒有責任。
『肆』 通知存款算不算理財產品
通知存款屬於儲蓄類,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專購買理屬財產品,需先辦理風險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頁面查看,也可通過「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
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伍』 買的理財產品銀行人員會定期打電話通知收郵件嗎
這個沒有標准規定了,就看各銀行工作人員的服務了,如果你的購買資金比較大,估計銀行工作人員還有可能會定期提醒你!
『陸』 工商銀行七天通知和七天理財產品的區別
1. 開戶:通知存來款開戶金額不得低自於5萬元人民幣(含)或等值外幣。
2. 取款:下掛在理財金賬戶卡下的通知存款,將在預約到期日,根據約定的提款金額,由系統自動轉入理財金賬戶卡的基本賬戶中,無需客戶辦理提款手續。下掛在工銀靈通卡下的通知存款,請在預約到期日,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和相關存款單據,到營業網點辦理提款手續。已辦理通知手續而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的,支取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計息。已辦理通知手續而不支取或在通知期限內取消通知的,通知期限內不計息。
3. 「積利」存款計劃:客戶可根據需要設置通知存款自動轉存的周期,例如,如您設定通知存款的轉存周期為七天,則銀行將每七天將這一期間的本金和利息進行自動滾存,您將不僅可以獲得復利收益,並且可以隨時提前支取通知存款。
4. 部分提取:部分提取通知存款時,每次提取的金額應大於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額(人民幣5萬元(含)或等值外幣)。
5. 提前支取:如提前支取通知存款,所支取的部分,將按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6. 網上銀行操作指南(操作指南僅供參考,如遇銀行系統升級,恕不另行通知):
7.年利率為1.35%
『柒』 購買理財產品帳戶變動會受到簡訊通知嗎
只要開通了賬戶信使業務,就會收到簡訊通知。
『捌』 買建行理財到期了沒通知顧客,損失誰來負
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來,本金和收自益會自動回到你的活期帳戶上,但很多銀行不會有簡訊通知;
這個主要責任在你自己,應該在到期的後的幾天里,及時關注帳戶資金變動情況,你想找銀行給你賠償,很難!
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多留意吧!
『玖』 銀行理財產品 如何進行銀行間市場交易
央行首次發布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細則,是對理財市場進行規范整頓的延續,更是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錯配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對債市是一項利好。
昨日,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稱,央行金融市場司對16家商業銀行下發了《關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銀行間債市行為進行了規范。根據《通知》,銀行理財產品將可通過開立乙類賬戶直接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通知》共分十七條,明確了申請在銀行間債市開立理財產品債券賬戶的管理人的各項條件,以及理財產品在銀行間債市的開戶流程。業內人士指出,央行首次發布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市細則,是對理財市場進行規范整頓的延續,更是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
根據《通知》,按照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每隻理財產品都要與所投資的資產對應,每隻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過去銀行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一部分會按照產品說明投資於同業存款和債券等,也有一部分會投資於證券市場或用於貸款投放。「過去屢屢出現的理財產品虧損,跟信息披露不足有關。」新紀元期貨研究所所長魏剛表示,銀行資金池的流向問題由來已久,這大大增加了理財產品的風險性,《通知》的發布將加強央行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
《通知》還要求,管理人的自營債券賬戶與理財產品債券賬戶之間,以及同一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債券賬戶之間不得進行交易。「這主要是為了防範利益輸送。」魏剛認為。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為獲取利益,銀行自營賬戶把債券高價賣給理財賬戶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使不少理財賬戶嚴重受損。
按照《通知》要求,理財產品的管理人和託管人應向央行上海總部報備。已開立銀行間賬戶的,應在一年內根據《通知》的要求重新備案,並根據情況辦理變更手續或重新開戶。據中信證券(11.87, 0.00, 0.00%)一位國債交易員透露,此前一些商業銀行開設的理財賬戶多為不能通過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進行聯網交易的丙類賬戶。去年債市風暴時,理財產品在銀行間債市開戶一度暫停,其後一些丙類賬戶醞釀升級為乙類賬戶,但央行此後並未正式發文規范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市。根據《通知》,銀行理財產品賬戶將全面升級為乙類賬戶,無須通過代理人交易。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普遍存在外包管理的現象。國內某知名券商固定收益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所在公司為銀行管理著近60億元規模的理財產品。這非常不利於監管,銀行理財產品在銀行間債市直接開立乙類賬戶後,監管就會更為方便。
依靠期限錯配進行套利是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運作模式。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都在半年以內,它們通過投資一年期以上的債券賺取息差。期限錯配風險很大,如果理財產品到期後資金續不上,而贖回壓力加大,會非常危險。此次《通知》的下發有望解決這一問題,對債市是一項利好。
『拾』 理財產品有風險的話銀行會通知嗎
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這是個基本准則,自己一定要記牢。不要指望銀行來提回醒,通知。銀行在答他們的立場確實是提醒過了,每個理財產品都有產品說明書,每個都有,一定要有,說明書里有一個風險告知的內容,裡面列舉了各種風險,什麼支付啊,政策啊,投資啊,擠兌啊,各種風險,但是實際上等於沒說。可是從理論上,銀行確實已經告知了。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有條件就找內部的人問問,問這個理財產品到底是投資到什麼方向。沒這條件就只能自己在說明書里看了,主要是投資方向,信託什麼的,國家管控的很嚴,風險小。結構性產品,還有打新股的投資,就很難說了。還有個笨辦法,看收益率,收益率高的,相對風險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