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來,目前基自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⑵ 銀行賣理財產品收的錢都投到哪裡去了
銀行理財產品都會有說明書,說明書里一般都會註明投資的方向,這個是監管規定。
理財產品按照募集資金的去向可以劃分為很多的品種,主要分為債權類理財產品、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股權類理財產品三個大的品種。
(1)債權類理財產品:通常是指銀行設計發行理財產品,將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投資於債權類資產,被投資的債權類資產在理財產品期內產生的利息或其他收益,因而使理財產品獲得投資收益的一種理財業務模式。這類理財產品最常見的就是信貸替代類的理財產品,也是發行量最大的,說白了就是一種替代銀行貸款的理財產品,收益相對較低,但是風險也相對較低。這部分資金用途就跟企業正常從銀行貸款的資金用途基本一樣。
(2)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與債權類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不同,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是指投資於資本市場交易工具的理財產品,即投資於股票市場、基金市場、衍生工具市場等,通過專業的投資運作管理,以期實現保值增值的理財產品。當然由於股市的不景氣,這類理財產品在中國的股市牛市過了之後也一直不景氣。
(3)股權類理財產品:該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為企業的股權(或者股權收益權),收益也相對較高。
(4)另類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很另類,如「紅酒」、「名人字畫」等,聽說「中國好聲音」很火的時候,有的銀行把它做成了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很少。
⑶ 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El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⑷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抄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⑸ 銀行理財產品一定安全嗎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安全要看的是資金安全還是本金安全。
資金安全主要看的是理財產品到期後能不能按期兌付,即會不會違約。如果不能按期兌付,就算收益再高也沒什麼用。從這方面來說,銀行理財即便不再保本,但資金還是安全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過違約的情況。當然,如果只是銀行代銷的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還是有可能出現違約的。
而本金安全,就主要是看買了理財產品之後會不會虧錢。從理論上來看,銀行的保本理財具有保本承諾,所以一般本金是不會出現虧損的。在銀行理財不再承諾保本之後,顯然就存在了虧損的可能,所以投資者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從實際來看,即使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的本金就不安全了。
為什麼不再保本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不安全了?
首先,很多銀行理財即便不承諾保本,但本身風險也是比較低的,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數銀行理財都是偏向穩健的,其投資的資產多為可產生穩定收益的資產,雖然這些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也比較低。有些不承諾保本的銀行理財,甚至幾乎就不會出現虧損,比如現金管理類產品。
或許,各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起來之後,會有一批高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可直接投資股票),但這類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會有較高的預期收益率或者以凈值化產品的形式出現,比較好辨識,如果不想本金冒太大虧損風險,不買這類銀行理財便是。所以只要對收益率沒有太高的要求,買銀行理財,本金還是相對安全的,只是少了一個保本承諾而已。
其次,雖然絕大多數銀行保本理財以後都會消失,但還有一種保本理財可能還能繼續存在,那就是結構性存款。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但並沒有把結構性存款納入進去,或許是把結構性存款定性成了存款,因為在央行的存款統計數據中,也是把結構性存款歸為存款的一種。不過,從產品的設計上看,結構性存款更像是理財產品,而不是存款,所以結構性存款更多被看成是一種銀行理財。
而結構性存款不僅能保本,而且還能保障最低收益率。既然不受資管新規的影響,即便其他銀行保本理財都消失了,結構性存款可能也會繼續存在。
⑹ 各個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各大銀行理財產品
(一)浦發銀行
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主要有專項理財盈系列、匯理財穩利系列、匯理財進取系列(官網上暫沒有產品)和Q點理財系列。
1、專項理財盈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風險評級為較低風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針對100萬以上的高端客戶有私銀專屬系列,預期收益率較高。
2、匯理財穩利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風險評級為低風險;是保本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針對30萬以上的客戶收益率相對較高。
3、Q點理財計劃: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風險評級為較低風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二)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焦點聯動系列、日日金系列、安心回報系列、新股申購系列、招銀進寶系列、A股掘金系列和海外尋寶系列。
1、焦點聯動系列:是以股票、基金、匯率、金屬等為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保本不保利型;風險評級為R1謹慎型;收益率與標的產品價格水平掛鉤,預期最高收益率與預期最低收益率差距較大,適合能承受收益波動的投資者。
2、日日金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在產品交易時段可隨時申購和贖回;保本不保利型;風險評級為R1謹慎型;每天公布上一交易日的理財收益率,目前年化收益率是2、2%。
3、安心回報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為保本不保利型;風險評級為R1謹慎型。
4、新股申購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風險評級為R3穩健型;主要投資於新股申購,風險較高,官網上現在沒有近期發行的產品。
5、招銀進寶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風險評級一般為R2穩健型或R3平衡型;地區差異比較大,很多產品是定向某一個地區比如深圳、南京等地銷售。
6、A股掘金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10萬;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風險評級一般為R2穩健型;地區差異比較大,很多產品是定向某一個地區比如烏魯木齊、蘇州、杭州等地銷售。
7、海外尋寶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在產品交易時段可隨時申購和贖回;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以境外市場的金融資產為投資標的,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風險較高,風險評級一般為R4進取型。
(三)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天天萬利寶系列、天天萬匯通系列和現金寶系列。
1、天天萬利寶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預期收益率水平與客戶的投資額度成正比。
2、天天萬匯通系列:投資門檻為一定金額的外幣;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預期收益率水平與客戶的投資額度成正比。
3、現金寶系列: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在產品的開放日每日可進行申購和贖回,每日公布前一交易日該產品的收益率水平。
⑺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哪裡同質化了
你好,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主要體現在:收益方式、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期限結構、發行幣種等五個方面。
(一)收益方式
根據理財產品收益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非保本型、保本浮動型和保本固定型三大類。本文收集 2010 年到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不同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數量,從這五年數據中,發現近幾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以非保本型為主,特別是 2013 年推出非保本型理財產品31208 款,占理財產品的 70. 14%。由此從收益方式的角度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同質化趨勢。
(二)投資方向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投資於股票、債券、信貸資產、利率、匯率等標的資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資產單一,因此,各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收益來源總是相近的。具體而言,分為利率類、混合投資類、融資類和結構性產品。結合2014 年數據,利率類產品佔53. 08%,增長5. 55%;混合投資類產品佔42. 26%,融資類產品有所下降,僅占 0. 27%;結構性產品佔比上升0. 27%。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以利率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其投資方向具有同質化趨勢。
(三)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資標的資產市場的情況、理財產品設計的收益風險結構以及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決定。按照慣例,將收益率劃
分為(0,2%],(2%,3%],(3%,5%],(5%,8%],(8%,+∞]等五檔。根據2014 年具體的收益率分布,我們發現收益率大多聚集於5%~8%區間內,佔比 72. 13%;其次聚集於3%~5%,佔比25. 33%;收益率大於8%的產品僅佔比0. 62%。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方面也具有同質化趨勢。
(四)期限結構
產品的期限越長,未知的風險越多,對於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越嚴格,因此 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多以 1~3 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主。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共發行 1~3 月期理財產品35780 款,佔比54. 9%;3~6個月期的理財產品 1266 款,佔比27. %;1 個月以內、6~12 個月和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分別佔比 1. 94%、13. 83%和1. 73%。單從2014 年的數據來看,1~3 個月期理財產品仍為主流。可見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
(五)發行幣種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人民幣理財產品也在此期間慢慢吞噬外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並取得了絕對支配地位。從2014 年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 63445 款,增長至97. 23。外幣理財產品美元、澳元、港幣、歐元佔比分別為1. 58%、0. 46%、0. 15%和0. 25%,英鎊、加元總和僅佔0. 11%。由此可見,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體現出理財產品幣種發行的高度同質性。
⑻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回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答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