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做p2p理財顧問的,請教一下
選擇P2P理財平台主要是看一下幾內點:
1、平台最近三個月的容運營情況,可以咨詢平台的投資客,一般每個平台都有官方的交流群;
2、運營公司資質背景,股東、實繳資金等等,是上市系、國資系還是民營系;
3、資金流是走銀行監管還是公司資金池;
4、平台運營公司的透明度。
B. 我在愛貸網理財投資不到幾個小時,軟體怎麼打不開
理財本身就有一定很小的風險,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大證券公司的內產品靠譜,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容,同風險級別的產品收益一般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的產品
總看電視上老人被騙,那麼相信不合理的收益理財,不和老人被騙一樣么?
你就這么想吧,你現在房貸利息才多一點,你存個理財給你收益百分之十幾你相信沒風險么?就算有也就是給你一點甜頭就一次兩次或者很短期限,要麼就騙你讓你投錢然後一下子跑路
實業的平均收益率還沒有10%收益多少合理你自己想一下。
合理的沒有什麼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應該是在銀行貸款利率之下的,否者這么麻煩發理財還不如直接去銀行借錢,否者連銀行的風控都通過不了,還談什麼安全
C. 普通大眾如何投資理財最劃算
普通大眾建議投資好的穩健的P2P理財,除去房租水電費以及生活儲備金,每個月省下專2000到2500投資,譬如杭州屬的愛貸網理財,年化收益11%到14.8%。假設從1月開始每月都投資愛貸12月官標(14.8%的收益)2500元,到第二年1月理論可得本息(因為到第二年1月,實際上有11個月投的12月標還沒到期,所以這里只算到第二年這個時間截點的理論收益,如果在1月份直接投一年的本金,收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2500*12+2500*14.8%(1+11/12+10/12+9/12+8/12+7/12+6/12+5/12+4/12+3/12+2/12+1/12)=32405元,即收益2405元,當然,這收益還不是最大化的,題主還可以關注投資平台的活動,也能帶來不少的收益。僅供參考。
D. 為什麼要理財
理財真的有必要麼?以愛貸網12%年化收益例:
1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1200元,解決了一個租房子的問題。
2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2400元,解決了車貸的問題。
3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3600元,解決了房貸的問題。
5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6000元解決生活的問題。
10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12000元,解決了老人孩子的花銷問題。
我們都有一個夢想,要是啥時候能財務自由就好了。財務自由,很多人眼中宛如天堂的一個詞。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非工資收入大於總支出,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就是: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舉例個例子,如果你每月有5000塊錢的被動收入,而你的月開銷為4000元,恭喜你!你已經處於萬人敬仰的財務自由狀態啦。然而,這只是暫時,因為通脹一直影響你我!
通膨,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40年前,120塊錢能租一個月甚至數月的房子,而今天,也許一宿都不夠。
那麼問題來了,40年間通貨膨脹率到底有多少,每年的投資收益達到多少才能夠抵得過通貨膨脹?
舉例說明2018年CPI預計同比上漲3%,換句話說,你2018年的錢如果不動的話,就貶值3%,只有投資收益大於3%,才可以抵禦2018的通脹。
可能有小夥伴會說,我的錢一直有存銀行的啊。朋友啊,下面一則新聞你應該會感興趣的。
一個老太太拿著老存單去銀行取錢,結果發現44年前存下的1200塊,到如今存款收益才一千多元。44年過去,這張1200元的存單究竟能支取多少錢?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網友們紛紛回復還能找回來就不錯了,還有一些人說存單是收藏,比利息都值錢!
這該怎麼辦呢?這里大家就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
怎麼樣的資產配置能讓你收益更大化,讓你達到更高一層次的財務自由呢?
首先根據理財投資七十二法則,我們先算算時下主要的幾個理財渠道實現資產翻番所需時間: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時間:721.5=48年。(與文中的新聞相差不多)
2.股票:股市風雲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不好估算)
3.余額寶:按余額寶最近的收益4%計算,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418年(驀然回首,兒女皆已成人)。
4.互聯網金融P2P:愛貸網年化收益率12%左右,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126年。(結合平台活動,收益更高,翻番時間更短)
可以得出結論,目前資產配置到P2P理財是最明智的行為,但需要提醒的是,理財平台選擇需謹慎哦。如愛貸網,7年穩健口碑運營,銀行存管、三級等保測評及ICP經營許可證等合規三要素在手,是你可信賴的理財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