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產品 > 理財產品合規銷售檢查

理財產品合規銷售檢查

發布時間:2021-01-15 03:01:58

A. 原油寶的理財產品是否合法合規呢

本月20日,美國5月原油期貨合約在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格下跌306%,出現歷史性負數引爆全球市場。根據中國銀行4月22日公告,旗下理財產品“原油寶”5月美國原油合約按照4月20日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結算。令不少投資者一夜間所有本金盪然無存,還可能倒欠銀行錢。

筆者代理過黃金期貨交易中發生穿倉的合同糾紛案件,結合經驗,對此次原油寶穿倉事件發表一些看法。

4. 強制平倉為何沒啟動?

強制平倉規則是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的,當強制平倉的條件成就後,進行強制平倉既是銀行的權利,也是義務。

原油寶產品作為不具備杠桿效應的交易類產品,客戶需提交100%保證金。這種交易機制下,只要原油價格不為負,多頭頭寸的保證金比例是保持在100%不變的,不會觸發強制平倉。而一旦價格跌為負,多頭頭寸的保證金不足以維持協議中約定保證金比例,就會觸及到強制平倉線。根據協議第十一條約定,強制平倉保證金最低比例要求為20%。事件中,原油暴跌為負值,強制平倉條件成就,但發生在當晚22時後,中行未進行強制平倉操作。

中行在公告中稱,“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那麼,當強行平倉機制和協議中約定的移倉結算交易規則出現沖突,應當如何應對?

極端油價的發生實屬難料,如果說中行在最初設計產品時沒有考慮到,雖有失誤,但也不過於苛求,但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更新了交易規則,允許負油價之後,仍未就強行平倉機制和協議約定可能出現沖突及時作出系統調整,應屬產品設計漏洞,也未將此風險及時提示給投資者,實屬風控的失職。

5. 穿倉損失的責任承擔

協議第二條約定:“甲方用於交易的資金來源合法,為本人純風險資本金,已經考慮到且能夠承擔該資金全部虧損的風險。”中行提示客戶交易資金可能全部虧損,但是並沒有提示交易中會出現比損失本金更嚴重的風險,即可能出現穿倉損失。

我們認為分析認定穿倉損失的責任承擔,建立在將風險區分為交易風險和運行風險兩大類基礎之上。

交易風險,是指投資人或交易人在交易過程中,由於自身原因導致或參與交易就要面臨的風險,如價格波動風險、決策判斷失誤風險等。交易風險來自市場客觀波動和投資人自己決策判斷。

運行風險相對於交易風險,是市場運行過程中由於運行機制或者人為因素導致的危及市場和投資者的風險。運行風險主要來源於不符合市場規律和運行周期的政策或交易規則,也包括市場發生的法律法規禁止的各類行為。

兩者法律後果不同。交易風險由投資交易人自行面對並自行承擔因此發生的損失;運行風險的損失,不必然由投資交易人承擔,要具體分析是不可抗力事件、侵權行為等來認定和判斷。

中行大概也沒有預料到,WTI油價會歷史性地跌為負值,在設計產品時是否全面考慮了針對極端情況的相關規定,是否有針對交易規則出現沖突的應急預案,是投資者在後續涉訴時值得關注的。無論如何,對於投資者而言,這都屬於價格波動、投資者決策判斷失誤以外的風險。

6. 投資者適當性和風控措施

中行曾在其官方公眾號發文:“對於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賺錢的產品推薦呢?當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寶!”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期針對原油寶的120份問卷調查中,真正接觸過期貨的投資者為6人,僅佔5%。投資者在購買原油寶前需要經過中行的風險測試,測試結果集中在平衡型和成長型投資者。該結果是否與原油寶實際風險相匹配?原油寶作為具有期貨屬性的金融衍生品,屬於最高風險偏好的產品之一,遠遠超出了銀行對理財客戶的風險等級要求。中行是否針對合格投資者的認定進行更高風險測評?是否遵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定?若後續涉及訴訟,中行應對盡適當性義務負舉證責任。

B. 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多少名合規投資者

《基復金法》第八十八條規制定:「非公開募集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合格投資者累計不得超過二百人」,也就是說,「契約型」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可最多不超過200人,突破了(有限)公司制、合夥制基金的50人限制。

私募理財投資對投資者也有比較嚴格的門檻,詳情請看圖:

C. 怎麼用中國理財網查理財產品是不是真的合規的

1、點擊進入「中國理財網」:中國理財網

拓展資料:

中國理財網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門戶網站,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設計、開發、運營、維護和管理。

該網站與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理財資產管理計劃共同構成了三位一體的系統架構,是我國理財市場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設計、開發、運營、維護和管理。

網站的建立旨在打造一個專業化、集中化的服務平台,實現理財產品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為廣大金融投資者提供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的理財綜合服務,以實現銀行業理財業務的品質提升和卓越發展。

D. 越來越多的人從銀行離職,究竟為什麼


在我們的身邊也是有許多的銀行企業,大家應該都非常的清楚這些銀行。銀行和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要和我們所熟悉的銀行有過交集。但是對於在銀行里工作的這些人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那絕對的金飯碗。每天穿的非常的正式,而且上班的地方也都是每個城市最好的地段。



銀行也是企業企業的發展也是要經歷這些階段的,我們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還需要在辦公室里勾心鬥角。許多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般都在互聯網上進行金融服務,所以說在這方面掙錢非常的難,就有很多人離開了銀行。想藉助社會關系前往一個更好的平台發展。

E. 你好 我投資一個線下p2p理財產品 現在到期不給對付 之前是期限錯配了 說現在為了合規整改停止回款

這基本上是資金鏈斷裂,本金被騙的可能性大,那種方式都是緩兵之計,拖延時間以利於平台快速逃跑,當務之急是立即報警,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F. 商業銀行發行的定期存款68個月合規嗎為什麼

更像一款代理保險產品。銀行代理保險,就目前情況來說可謂良莠不齊,套路多,真誠少。尤其是有保險公司銷售人員駐點的銀行,保險銷售人員藉助銀行平台,拓展自己業績。不論著妝和言行等,均不規范,個別急功近利之人更有混淆視聽,誘導銷售之嫌。將保險產品描述為銀行存款的,並非沒有,客戶確實需要認真甄別。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民營銀行開發的新的存款類產品。但是,是否為存款類產品,也容易鑒別。首先,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進行查詢是否屬實;其次,仔細研讀產品說明書,是存款,是理財還是代理保險產品,一目瞭然;第三,是存款就必然存在於存單、存摺或者銀行卡上,總有一個賬戶生根。如果銀行提供的是其他憑證,這就需要考證了。一般類存款和其他產品的風險系數有很大區別,請大家擦亮雙眼吧!切勿盲目貪圖高利息。

G. 信託公司將高風險和低風險理財產品捆綁銷售合規嗎

如果產品合規的話,捆綁銷售沒有問題。

關鍵是投資者要做好判斷。

看看相關的理財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合規銷售檢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