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能退嗎
理財產品起息前抄是否可撤銷請詳襲見產品說明書,如在個人網上銀行購買,您可點擊中銀理財-產品查詢與購買頁面,選擇需要查看的理財產品點擊產品說明書查看。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致電中國銀行客服熱線95566咨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Ⅱ 未到期銀行理財產品為何被強退
理財市場的這一新動向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和疑問——理財「強退」合理嗎?存量產品為何加速退場?
疑問一:未到期理財產品為何被「強退」?
案例一:理財產品是某老人用養老錢購買的,看中的是兩款產品5.6%和6.1%的預期收益率。客戶經理僅在產品終止前三天進行了簡單的電話通知,沒有過多解釋。表示不能理解。
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前終止未到期的理財產品,一是由於資管新規發布以來,我行推動落實理財業務經營整改。對部分不符合新規要求且難以整改的產品予以提前終止,也是該項工作的一部分。二是2019年11月以來,市場利率加速下行,新增投資品收益急劇下行拖累理財投資組合表現。為保障客戶收益水平,維護投資者利益,我行決定提前終止該批發行時預期業績基準較高的產品。」
今年以來,市場利率確實存在下行趨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普遍降低。數據顯示,今年7月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8%,環比下降2個基點,同比下降35個基點,創近44個月新低。
據了解,該老人購買的理財產品為資管新規發布前發行的「老產品」。與目前市面上的凈值型「新產品」相比,這兩款產品設定了「預期收益率」。而凈值型「新產品」則摒棄保本保收益概念,多採用「單位凈值」「業績比較基準」等說法。
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成本有所下降,資產收益率也在下行,銀行理財產品動輒4%甚至5%的收益率已成『過去式』。在此基礎上,一些「老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較高,銀行存在成本倒掛的可能性,會對銀行造成一定損失。
疑問二:提前「強退」理財產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規?
目前涉及銀行理財業務的法律法規對理財產品提前終止事項沒有規定,理財產品是否可以提前終止以合同約定為准,也就是理財產品說明書。
本次涉及提前終止的產品,其產品說明書中均包含提前終止條款,具體條款內容為『為保護客戶利益,銀行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提前終止本產品』。根據當前市場利率下行趨勢,提前終止相關產品可以避免客戶收益持續下滑,客戶提前獲取資金後可再投資獲取收益,更有利於保護客戶利益。
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會設定提前終止的條件,如果觸發相應條件,銀行可以提前終止理財產品。但銀行若採取終止理財產品等措施,應對客戶進行充分告知,爭取客戶理解,並充分保障客戶合法權益。
這位老人的遭遇並非個例,但目前尚未形成普遍現象。
疑問三:存量「老產品」為何加速退場?
事實上,這位老人購買的這類「老產品」正在加速退出理財市場的舞台。2018年4月發布的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凈值型理財產品將有助於破除剛性兌付對資金價格的干擾,使資金價格正確反映市場供需情況和違約風險,對不同程度的風險合理識別並定價,提高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正大力開展理財業務整改。但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范轉型也面臨較大壓力。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多部門研究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即延長至2021年年底。
過渡期的延長一定程度緩解了銀行的壓力。但我國資管市場規模龐大,部分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的確存在一定整改難度,部分銀行仍存在一定整改壓力,需要更積極推進整改工作。
疑問四: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後,還未到期的存續產品將何去何從?
延長過渡期1年,更多期限較長的存量資產可自然到期,有助於避免存量資產集中處置對金融機構帶來的壓力。
為最大限度的保證資金的案例,想要對銀行理財產品做有效風險評估,可以到辨險識財去查看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全方位了解潛在的風險。
Ⅲ 銀行理財能中途贖回嗎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是否固定期限,分為封閉式理財產品和開放式理財產品,前者一般本金和收益只能到期自動到賬,中途不能贖回,後者只要持有時間超過最低時間,可以隨時贖回。但封閉式理財產品的提前贖回,有的銀行已經創新。
募集期結束後,是不是就絕對無法贖回呢?
對於大多數銀行而言,確實是這樣,但部分銀行針對封閉式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問題,已經創新推出了理財產品二手市場。也就是說,通過理財產品投資者之間相互轉讓,來實現理財產品的變現。比如,目前建設銀行、招商行、中信和浦發等十餘家銀行就推出了此項業務。投資者可以通過各銀行線下網點或手機銀行的理財專區,尋找下家,在銀行系統或人工撮合下,將理財產品未來收益轉讓給後手或適當折價轉讓給後手,以實現產品變現。所以,如果你是在有推出理財轉讓業務的銀行購買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就完全可以實現提前贖回。
對於開放式理財產品來說,只要持有時間達到最低期限,就可以隨時贖回。
比如農業銀行推出的幾款開放式理財產品,最低持有天數有幾十天上百天的,也有最低持有1天的。這類開放式理財產品達到最低持有天數後,工作日5:00-15:00贖回的是實時到賬;工作日00:00-5:00預約贖回的,當日7:00以後到賬;非工作日以及工作日15:00-24:00預約贖回的,下一個工作日凌晨到賬。
Ⅳ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中途可以退款嗎
銀行理財是預約購買,在預約期內是可以取消的,到了起始日期就不可以取消了,而且也不能提前終止。也就是說購買成功後退不了的。
Ⅳ 投資理財產品中途可以退出嗎
投資理財產品來中途是可以退出的,自根據各個平台規則不同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Ⅵ 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是一年的,但還沒到能退出來嗎
一般的銀行抄理財產品都是封閉式的襲,到期前不可提前贖回,具體可在你所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查詢。有一小部分高收益的銀行信託理財可以提前贖回,但不保證本金且需繳納一定的費用。理財產品不是定期存款,一般不可提前贖回。
Ⅶ 銀行在什麼情況下會提前終止理財產品
提前終止的情形。
一是遇到重大金融政策調整。
二是銀行認為有必要終止。
重大金融政策調整主要指加息、降息政策以及重大匯率(貨幣兌換)變動。例如,一款結構型理財產品掛鉤於匯率(貨幣兌換)、利率指標,一旦這些指標發生變動,產品就會提前終止。
(7)銀行理財產品中途退出擴展閱讀: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收益權信託的產品。
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
投資渠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
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Ⅷ 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想退卻只能拿回本金一半,怎麼辦
提前退款是要給賠償的,具體賠償多少看理財合同,如果規定了是一半那就沒辦法了,如果不想賠錢就等到期吧,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啊
Ⅸ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退嗎
1、銀行理財產品能否退要看合約是怎麼簽訂的,有的銀行產品是可以退的,不專過已獲得的利潤屬是要被扣掉,退的方式可以去銀行櫃台辦理或者網上辦理,如果不清楚,可以撥打客服電話咨詢下。
2、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詳細了解產品信息,將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仔細咨詢理財經理,弄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保本,風險有多大,最壞的情況是虧損多少,自己是否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力。
3、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宣稱的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不一定都能實現,投資者一定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率」所蒙蔽。
4、投資者一定要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購買相應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
Ⅹ 很多銀行的理財中途不能退出,只能以貸款的形式貸出來
銀行的理抄財產品分幾種,有的是保襲本保證收益,
有的是非保本浮動收益。
一般來說,保本保收益的,都可以質押申請貸款。
非保本浮動型的理財產品,就不可以質押申請貸款了。
不過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雖然不可以提前支取,
但是可以轉讓給別人,只要你找到人願意接收,
一起到銀行辦一下轉讓手續就可以了。
比如說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就可以自由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