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陸中國人有什麼方法可以像美國人一樣直接購買美國股市股票和美國公開發行的公募基金
這個可來以做到的,不過要去香港辦手自續。法國安盛公司和加拿大永明公司都有類似的服務,你在他們公司開一個基金賬戶,裡面有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基金供你選擇,而且全都是國外的基金公司,例如最有名的貝萊德基金等,基金經理人也是外國的,且從業年限在十年以上,而中國的基金經理人平均從業年限為兩年。還有什麼不懂的,還可以進一步溝通。
㈡ 美國人把基金放到中國人名下合法嗎
顯然這么做是不合法的,在中國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是違法的,也是侵權的。
㈢ 在大陸的中國人怎麼購買美國的共同基金謝謝
1、在大陸的中國人不能購買美國的共同基金。
2、購買海外基金(含投資美國市場的基金)目前不能通過境內金融機構實現,因為中國個人境外投資沒有開放。建議在香港的銀行開戶,然後通過電話或e-banking的方式購買海外基金。
3、投資貨幣必須為外幣(以港元,美元,歐元為主),現在國家已經開放個人自由購匯的限度,所以可以把資金順利轉移至境外帳戶。
3、如果實在不能在境外開戶,可以通過某些中介投資海外基金,但是存在法律風險。
(3)中國人怎麼買美國的基金擴展閱讀:
購買共同基金的優點:
1、分散投資風險:共同基金的資產較一般投資人來得龐大,故足以將資金分散於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資工具中,以達到真正的風險分散,而不致因一支錯誤的選股,而產生重大的虧損。
2、專業操作管理:共同基金公司聘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從事市場研究,對於國內、外的總體、個體投資環境,及個別公司狀況都有深入了解。
3、最佳節稅管道:
(1)國內基金:股票型基金買賣價差產生獲利時,依現行法規得以免稅;至於基金配息給投資人時,若此配息的來源是投資標的所產生的,則需納入綜合所得稅。
(2)海外基金:中國稅法目前采屬地主義,個人投資海外共同基金,無論是買賣價差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配息,皆不必納入個人所得中報稅,可以合法節稅。
4、變現性相當靈活:當投資人不想投資時,可隨時選擇退出,贖回國內債券基金的款項,可於申請贖回之次一營業日收到,國內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約一周可拿到款項。
5、小額資金即可投資全球:共同基金是將投資分散於不同之標的,甚至不同的金融市場。
6、安全性高:共同基金是采保管與經營分開的原則。若基金公司或保管銀行不幸倒閉時,債權人不得對基金資產請求扣押或行使其他權利,投資人的權益不會因而受到影響。
㈣ 中國人在國外可以通過網路買賣中國基金和股票嗎
可以啊,你要在國內開通網上交易。
㈤ 中國人投資海外的基金和股市,需要通過那些途徑
需要通過購買QDII基金,達到合法投資海外投資市場。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縮寫。它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
有華安國際配置基金
㈥ 中國人買的美股基金與美國人買的美國本土基金有沒有區別
QDII基金就是內地居民投資於香港或海外市場(包括港股、美股等)的基金。版在我國,QDII基金是一種由國權內的銀行或基金公司,通過募集資金,投資境外股票、債券等產品的基金。投資者購買了QDII基金,就等於間接投資了境外資本市場。
持有美股的基金有,大成標普500、長信美國標普、華寶標普美國、博時標普500、嘉實美國成長、國泰納斯達克、大成納斯達克、華安納斯達克、廣發納斯達克等QDII產品。
區別就是基金經理是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區別。他們身處地域不同,對市場看法也不同。
㈦ 大陸的中國籍中國人可以購買美國股票或者基金嗎
如果你在中國大陸,
並且沒有親友在 歐美 日本 香港
那麼你是 不可能買得到外圍的股票的
如果你有親友在海外那麼可以叫你海外的親友幫你開個戶頭,給你那是有可能買賣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股票市場是散戶占絕大數的市場,不像一些歐美國家基本都是機構化的市場,所以說在中國很多投資者都是喜歡自己買股票,而不是把錢交給機構基金進行投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分兩個方面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我覺得是上面的兩個主要原因導致,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有什麼其他想法的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交流,加關注可以獲取更多股市策略分析。
㈨ 蘋果市值再破萬億美元,作為中國人怎樣才能夠買蘋果股票
在中國大陸是買不到蘋果股票的,你可以選擇申請美國國籍,移民美國進行購買;也可以購買QDII基金投資國外;可以通過在國內開通港股賬戶,把人民幣換成美金。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公司的股票代碼是:AAPL,這是購買股票很關鍵的。
一句老話說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做到適當的投資。
㈩ 匯改後中國人可以參與哪些美元資產投資
1. 換匯
最簡單的投資行為是換匯,就是把自己手上的人民幣轉換成美元現金。按照央行2007年出台的規定,每個中國公民每年有5萬美金的換匯額度。
類似前兩年中國大媽搶黃金,如今社會上瘋傳央行將進一步收緊個人換匯額度,已經颳起了一股換美元的風潮。然而,美國維持超低利率的政策並沒有改變,如果你將換得的美元存放在外匯活期賬戶中,從中長期看利息收益將難以對沖匯率損失。
若參與外匯交易則屬於杠桿交易,波動大且風險承受力要求高,需要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充足的時間,並不適於一般投資者。
2.國內外幣理財產品
中國境內銀行在售的美元理財產品為數不少,預期年化收益率從0.75%到3.1%不等。
當前,美元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7%,而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之間相差2.45個百分點。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周期普遍較長,基本都是半年期或一年期的中長期產品,而同期的人民幣中長期產品的收益水平在4.6%左右。
就是說,同期限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和美元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差距大約3個百分點。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即使不考慮換匯支付的費用,在持有期內人民幣兌美元繼續貶值3%以上才有利可圖。
3.海外保險
對於金融資產低於30萬美元的投資者,上述兩種方式基本可以不考慮。如果你還在國內生活,把錢換成美金或理財產品後,急用錢時不方便,收益也不見得理想。
一個可替代的方法是購買海外保險——通過合理的險種搭配,可以實現配置外幣資產的目標。
海外保險中目前又以香港保險最受青睞,有重大疾病保險、高端醫療保險以及投資理財為目的的儲蓄分紅險等多樣化的險種,能夠較好地滿足中高端客戶對高保額保障、海外資產配置和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
拿香港儲蓄分紅險來說,基本上都是美元保單,相當於一份中長期投資理財目標的儲蓄計劃,通常享有穩定而可觀的回報(年回報率在6-7%左右),相當具有吸引力。
4.美國股票
美國股票市場是比較開放的,吸引著全球的投資者,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
但是美國的證券市場交易規則與國內完全不同,美國的證券市場參與者以機構為主,由於專業知識、法律知識、交易規則、信息通道等原因,個人散戶往往很難生存。所以,風險承受力是玩美國股票前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
5.QDII開放式基金
直接美股投資太專業、難度太高,取道QDII基金間接投資美股是個不錯的選擇。
QDII基金是通過合格境內投資機構投資海外資產,目前絕大多數是開放式基金。通過這種方式投資海外,不用去銀行換匯,屬於變相持有美元(外幣)資產,也是攻守兼備的策略。目前國內有86隻QDII基金,購買門檻低,可選擇的海外市場和投資題材廣泛,而且不受個人購匯額度的限制。好處那麼多,風險肯定也不小。2007至2008年供不應求的QDII基金(南方全球、嘉實海外等)就讓投資者虧得慘不忍睹。
6.美元私募類產品
美元私募產品投資門檻較高,多由一些三方理財機構或私募公司銷售,券商和銀行也偶爾參與銷售。准入金額通常是100萬或300萬元人民幣起,期限較長(大於一年),投資方向多為股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工具,也有參與美國新股發行或二級市場的,歷史表現良莠不齊。
購買美元私募類產品,投資者首先要有相當的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摸清所投資方向的客觀情況和未來潛力,要咨詢專業的機構,並考察投資顧問的資質和能力。
7.海外股權直接投資
目前國內的海外直接投資仍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投資規模逐漸增加,投資類型也日趨多元。
美國崇尚合投、眾籌文化,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是被許多天使投資機構和個人合投,大家「湊」錢完成一輪融資。舉個例子,一個公司融100萬美金天使,基本是知名早期機構(或多個)投10-20萬美金,然後剩下份額,每份約2.5-10萬,由很多天使投資人分領。這一部分,是中國獨立投資者可以參與進來的。
8. 購置美國房產
美國房地產有著長期穩健的租金收益和資本增值潛力,同時具備實物資產的安全性和抗通脹能力。
然而,1月13日有外媒報道,自2008年以來,大量中國富人採用美元現金交易或通過空殼公司運作購入美國豪宅,針對這種現象,美國財政部將在部分試點地區追蹤購房者身份、調查資金來源。這給試圖在美國置業而尋求資金安全的投資者敲了一記警鍾:「游戲規則」掌握在美國手裡,是隨時可能變化的。
此外,美國房產的稅務和持有成本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