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華夏基金在雪球上選基金經理
我覺得華夏基金在雪球上,全區經營經理是一種非常新穎並且有趣的選舉方式,這樣不僅吸引了整個華夏基金的員工,而且增加了曝光度,華夏更知名,
B. 福建滾雪球的私募基金最近怎麼樣
「我們考慮抄到投資者的心理落差,向滾雪球3號無償注資1000多萬元,並且將來不再回收,就想多一點擔當。」林波說,「如果按照行業慣例,多數公司出資後基金凈值回到1元,只能將產生的利潤給基金持有人,但公司出資是要拿回的!不僅如此,福建滾雪球為了挽留投資者,還對滾雪球3號等4隻凈值小於1元的產品的業績報酬進行了調整「讓利」。在這次爆倉事件中,滾雪球的危機公關確實做得實用、有效,而且漂亮。支持滾雪球!
C. 買貨幣基金在天天基金平台和滾雪球平台購買都安全嗎
天天基金網比滾雪球要好一些
D. 為什麼雪球不討論基金
雪球也在討論基金,不過討論的人比較少而已。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E. 滾雪球基金都保底嗎有賠本的風險嗎他跟余額寶有什麼區別啊
只有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基+保本基金是能守住本金的
F. 如何看待雪球草根基金
隨著雪球私募江湖排行表最新凈值發布,非常殘酷的結果出來了,大部分私募業績不盡如人意,甚至有基金由於巨虧清盤了的。只有小部分基金獲得優異成績。前一段時間雪球力推的大V,DAVID自由之路業績一般,僅僅小虧一點就被很多人質疑。下面我分析一下草根私募的問題所在,供大家在選擇私募時參考。
草根私募募集資金的來源是互聯網,互聯網是個巨大的放大器,會把基金經理的能力放大10倍以上,也會把失誤宣傳放大10倍,這是雙刃劍。很多草根基金經理經常在雪球上發各種文章,宣傳各種看法,一旦看法驗證,馬上會被無數網民知道,於是誕生一個又一個先知。殊不知,看對和做對相差喜馬拉雅山這么遠的距離!做對和重倉還得加上馬里亞納海溝的距離!所以看對的人多,賺錢的人少,賺大錢的更是少之又少。雪球提供了這么一個巨大的放大器,所以雪友們在裡面嘚瑟不止,個個期望渾水摸魚,博取功名,一夜成名獲取利益。
所以不僅看這個人的觀點對否?還得看他對應的操作以及最後的回報。從而才知道這個人的真實水平。記住索羅斯在他手下基金經理做空英鎊時,索羅斯說的話:倉位,倉位,倉位,這才是最重要的。機會來臨時,你敢不敢下重手?
草根私募還有個通病,自己的小錢玩的時候得心應手,怎麼玩怎麼有,一旦發私募,尤其是業績好的時候,雪球又一大力吹捧,資金規模會短時間急劇擴大。韭菜就是烏合之眾,互聯網的錢都是烏合之眾,來去匆匆,窮人是沒有耐心等待慢慢獲利的,他們期望的是一夜暴富。所以一旦一個私募在雪球上被大力吹捧,經常上榜時,就要提高警惕了,你很可能是追高買入者。
雪球上一個私募成名往往是幾個月就爆得大名,再把過去一二年的業績一嘚瑟,馬上吸引資金蜂擁而至,迅速規模擴大5-10倍以上,而基本所有的草根私募沒玩過大錢,一夜暴富,過去的招數全部失靈,小快靈變成大慢笨,於是相當長時間緩不過勁,業績也就一落千丈。但他們又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不願意封盤,而寧願擴大規模享受白得的管理費,甚至以收取管理費為主要獲利手段。在金錢面前,人人都會失去理智和內斂。誰說的,這是一個名利場。
看看過去雪球上成名的私募不都是這樣在成名後淪落的。所以保持獨立思考,不聽信忽悠,投資知名度低一點,能力強一點的私募往往獲得更好回報,一旦他成名,就該撤退了。
雪球的名氣和你投資他獲利是成反比的,這是基本規律。是不是一棍子把雪球和雪球大V都打死了?@不明真相的群眾 ,但這是自然規律,作為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老道的投資者,我是中國敢說真話的極少數人之一。
什麼樣的私募是不受規模限制的?最主要看他的投資方法,投資標的,一般而言價值投資者容納資金規模大,投資標的是大標的的,比如大股票,大的ETF之類就不容易受限於規模,基金經理還得嚴格自律,一旦規模超過自己的能力,就要及時封盤,不再擴大規模,不接受新的投資者,放棄短期利益,追求更長遠的利益。可惜我這個建議從不被人接受,利益面前長遠的東西都很蒼白。
G. 為什麼在雪球私募工廠發新基金
之前是因為發行方面且可以在雪球網站上業績展示,目前傘形信託被叫停後,發行的便捷性已經沒有了 很多產品都是自己發行契約型基金了,
H. 如何看待雪球出品的蛋卷基金呢
哈哈,果然是有緣人,我最近也在研究蛋卷基金,蛋卷基金是一款基金代銷產回品,不過他的整體答風格和設計都有濃濃的互聯網小清新風格,比一些常規的基金代銷平台要更有范兒。
說到產品特色,蛋卷除了直接代銷一些基金公司發售的產品以外,還有一些自己的策略產品,比如二八安睡、海外全天候等,這些都是蛋卷基金的特色,按照蛋卷的口號,就是替懶人理財,其實看起來就是做不同基金的組合,然後根據市場行情來做輪動,減少了自己操作的麻煩。比如二八安睡是典型的股債平衡類產品,以債券為主,股票為輔,其他的產品可以自己去看下策略概要和投資基金,至於收益如何,還要你根據策略和市場情況自行判斷了。
在這里說個蛋卷的小缺點把,一是和天天基金網相比,它的品種並不多,二是申購贖回費用也不便宜,很多基金已經一折起了,因為基金產品這些費率對綜合收益還是影響很大的,所以也要具體產品具體分析了。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馮巧婕 大咖
I. 如何提高基金定投的收益率 雪球
雪球觀點:
壹/定投的方式選擇
很多投資者定投都採用場外基金,設定一個時間和金額,每個月自動扣款,省時省心,但我覺得這種方式有幾個弊端,場外交易不如場內交易,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比較:
1.手續費比較:
採用場外定投前端收費的基金,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一般打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採用場外定投基金,平均進出成本約為1~1.5%(場外交易紅利再投時不收手續費)。
對後端收費的基金,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若持有時間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因此場外定投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但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收費的,若持有時間不滿足基金公司規定同樣有一筆不小的手續費。
採用場內交易,一般券商手續費為萬分之2.5,有些券商最低可以優惠的到萬分之一(與資金量大小有關系),而且還可以取消5元的門檻費,一般的進出成本為萬分之5,場外交易(以前端收費基金為例)的摩擦成本是場內交易的20~30倍(指數基金場內交易沒有印花稅)。
可採用場內交易節約手續費而提高基金的定投收益,如果我們的基金定投策略還想配合估值輪動策略,場外交易基本是很難實現的,而場內交易的摩擦成本相當小,方便我們進行輪動操作,當所投指數估值進入高估區域時,可逐漸賣出指數基金買入固定收益類產品。
2.買入操作的比較
場外交易價格是按市場收盤後的價格確定,每天的交易價格只有一個,而場內交易是按實時價格。我們可以把每月定投的資金分成幾分,分別在指數跌1%,跌2%,跌3%的位置掛單,當指數震盪出現「 V」型走勢時,收盤價格一般會高於買入價格,這樣會降低買入成本,沒有成交的等待市場調整再買入。
總結:
雖然場內定投基金有眾多優勢,但需要我們按計劃嚴格執行,由於場內交易較方便,如果我們頻繁的隨意操作有可能效果還不如場外定期定投好。
貳/定投的時間選擇
定投一般都是長期投資,每次的買入價格對長期投資的結果影響不大,但如果我們能在定投的時候適當擇時,可以降低買入成本。
1.牛市定投
當市場處於牛市時,市場基本都是震盪走高的,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月初買入,雖然不一定買到最低價格,但到月中或月末指數一般會越來越高。
2.熊市定投
當市場處於熊市時,市場基本都是震盪走低的,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月末買入,雖然不一定買到最低價格,但到月中或月末指數一般會越來越低。
3.震盪市定投
當市場處於震盪市時,可以把每月定投資金分成幾份,一般每月都會出現幾根中陰線,遇中陰線或市場連續調整時就買入一份,這種投資並不需要時刻盯盤,可以事先掛單(比如掛跌2%買入),或者臨近收盤5分鍾時決定是否需要買入。
4.停止買入和加倍買入
切忌在市場出現連續大漲時追高買入,再強的市場都會出現調整,當所有指數估值都位於高估區域時,建議停止定投指數基金,買入固定收益類產品,等到指數估值回落後再加倍買入。
總結:
擇時只是為了提高我們定投的收益率,在網上看了一個投資者做的回測,如果從歷史最高點6124點(2007年10月19日)買入紅利指數基金,到2016年8月27日的3064點(一共107期,每期買入同樣金額),總收益為32.78%,可以看出即使無腦定投,盈利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在定投的基礎上加上擇時和輪動,可以讓我們的收益率大幅提高。
叄/一個定投的真是案例
我一個從事財務的女同事,從不炒作股票,前些日子聊天的時候給我說了她的投資策略,在去年指數上4000點後,她停止了基金定投,上4500點市場瘋狂後她就一直慢慢贖回基金,6月18日和19日連續兩根大陰線讓她決定把所有的定投基金全都贖回了,這一輪定投基金收益也基本翻倍了,真是高手在民間啊,身邊炒股的去年有幾個沒有虧損?市場很多股票連續跌停根本無法賣出,而基金還沒有到無法贖回的地步。
指數從最高接近5200點一口氣跌倒了3373點,到了7月份指數開始反彈,她覺得下跌空間夠大了,於是又准備定投基金,由於對是否見底沒有把握,這次定投她改變了方法,把資金分成很多份,不按固定時間買入,而是單日指數下跌2%買一份,下跌4%買兩份,下跌6%買三份,下跌8%買四份,若原來的投資資金用完了,就等每月有收入的時繼續按此方法買入。從去年7月份開始到現在,雖然又經歷了幾輪股災,她定投基金的收益率居然有10%左右,這個成績應該跑贏了大多數的投資者和基金產品。這種策略適合震盪市投資,能保證自己的買入都在相對低位的時候。
肆/結論
很多人看不起指數基金的定投,其實這種方法適合我們多數上班族,時間不多對股票沒有研究,不求在資本市場賺取大錢快錢,而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實現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有一個朋友也想給孩子定投作為以後的教育基金,但他一看指數和最低點相比已經漲了不少,於是不敢下手,其實目前的點位(如紅利指數,不建議投高估的指數)對我們定投影響不大,一隻教育基金起碼要投資10年,短期的起伏在以後看來只不過是一朵細小的浪花。
在指數位於歷史平均估值以下慢慢定投買入,到達歷史平均估值以上逐漸停止買入並採取輪動策略,能為指數基金投資帶來更好的收益。
沒有哪種投資方式是適合每個人的,只有通過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