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昨天降很低買了今天又降一點是賺還是虧
基金即使是降一點也還是虧損的,不過看好的基金要在大幅度回調的時候適當低吸,凈值比較高的時候適當拋掉一些。
2. 為什麼一買入基金就跌,一賣就漲
基金應該長期持有,不像炒股一樣頻繁買賣。
3. 買基金時利率很高之後一直降到最低這個是騙人的吧
基金是一種理抄財產品,它不是定期儲蓄,所以它的收益率是浮動的。
基金買時高現在低,這就如股票一樣的,具有波動性。你可以選擇高賣低買或割肉離場,但一般建議基金長期持有。
基本買入和贖回都很方便靈活。
你買基金時對方有沒有承諾你利率?假如沒有就不存在騙人。
所以一般買基金之前都做一個測試,看你的風格
4. 買了兩支基金,買的時候在漲,一買了就一直跌,為什麼
都有吧。一次性買入碰運氣的成分比較大,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一專次性買入遇到低屬點是比較難的。
建議如果你沒有很強的擇時能力,那麼最好還是選擇定投來平均成本------至少不會全買在高點,如果非得堅持一次買入,那麼最好咨詢下懂行的朋友再行動。
5. 關於買基金,是只賺不賠的,為什麼,誰給我解釋一下
風險由很多種,具體可以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無可避免專的,也就是整個的市場屬風險。
同樣,基金有很多類型,有增長和保底型等等,要了解相關的資料,看基金的類型和整體運作,才可以了解基金是否賠本!
一般的基金都可以有效的規避非系統的風險,也就是說,在市場運作正常的時候,一般都可以賺錢,只是能否規避通貨膨脹而已!
而系統風險是目前所有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產品都無法規避的風險,在市場運作不正常或者金融危機的時候,基金也不可能說只賺不賠!
當然,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基金的風險低於股票而高於債券,利潤同樣是低於股票而高於債券!
6. 買基金的時候多買幾只,分散投資怎麼樣
要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買越多的基金越好,而是在買基金的時候,要注意不同基金之間的相關性。因為這才是降低基金組合風險的關鍵所在。
基金的相關性可以用「相關系數」來表達,其數值在-1到+1之間。
如果相關系數為正,代表正相關,其數值越趨近於+1,正相關性也就越高;
換一句話說,如果你買的兩只基金,其相關系數越趨近於+1,那麼這兩只基金很可能會出現同漲同跌,因此也就達不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如果相關系數為負,代表負相關,其數值越趨近於-1,負相關性也就越高。
換一句話說,如果你買的兩只基金,其相關系數越趨近於-1,那麼這兩只基金的走勢可能就剛好相反,因此也就達到了分散風險的效果。
下面就來看如何計算基金或指數之間的相關系數
這里就以創業板指(399006)和中小板指(399005)為例。
首先,大家把這兩個指數的歷史行情導入到excel表格中。選取的是2014年1月3日到2018年10月24 日的周K線數據。稍微提醒下,如果是基金,那麼導入的就是基金的歷史凈值。
然後,在表格中隨便選擇一個空白的單元格,輸入函數「CORREL(array1,array2)」。
其中:Array1選擇第一組數值單元格區域,即下圖中的中小板的歷史行情數據;Array2選擇第二組數值單元格區域,即下圖中的創業板的歷史行情數據。
最後得出來的數值就是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的相關系數。
由上圖可知,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的相關系數為0.89。
也就是說,這兩個指數在大部分的時間內都是同漲跌,如果你買的是跟蹤這兩個指數的基金,它們組合在一起,就很難降低投資風險。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了對買多隻基金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 買的基金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是一樣的嗎要是持有金額降下去了份額會不會跌下去
基金持有金額比持有份額少屬於虧損,開放式基金的初始單位凈值一般為1,基回金上市後的每個交易日都會答更新基金單位份額凈值。
對於收益率較為穩定的基金產品而言,基金單位份額凈值大概率是上漲的,所以投資者買入基金產品時的單位凈值有可能高於1。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T日基金份額凈值。
贖回總額 = 贖回份額×贖回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贖回費用 = 贖回總額×贖回費率
贖回金額 = 贖回總額-贖回費用
(7)買基金一買就降擴展閱讀:
外扣法:
份額 = 投資金額×(1+認申購費率)÷認申購當日凈值+利息
收益 = 贖回當日單位凈值×份額×(1-贖回費率)+紅利-投資金額
大部分基金公司採用的都是外扣法,因為同樣的申購金額,外扣法購買的份額會多一點,對基金民比較有利。
用此方法可以計算每日自己的盈利情況。購買基金後,如果覺得每日計算比較麻煩,可以採用財道網的基金賬本進行管理,可以自動計算出每天的收益及收益率.
8. 為什麼你一買基金就虧
投資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買完就漲,拋完就跌,持有過程中還利好不斷,蹭蹭蹭幾個漲停板,帶你私奔到月球。
儼然一個投資小能手,人生大贏家。
然而現實中見到最多的卻是,一買就跌,一賣又漲,本以為買了匹白駿馬,偏偏遇上的是黑天鵝。
你要是真有這樣的資質也挺不錯的,拿來做反向指標不就好了嘛。
好多人在後台留言說,基金不靠譜,一買就虧,買了大半年虧到解放前,存銀行還有利息呢,還不如放余額寶。
說實話,看多了我們心裡也不好受,畢竟好多人都是因為我們的推薦才開始投基的。
可是話說回來,盡管我們一再地在文章中給大家普及各種基礎知識,還是有一大部分朋友根本就不看,所以不了解基金是怎麼回事,甚至有部分人還以為基金只賺不虧呢。
其實基金算是很初級的投資工具了,只要稍微懂點知識,賺點錢是不難的,至少遇到現在的調整行情也不會慌。
大部分的虧損都源自對投資的不了解,一兩次虧損沒關系,重點是你搞清楚為什麼虧損了嗎?
大多數基金投資者虧錢的原因很簡單,無非三點:
1、高點入市
總是在市場出現賺錢熱效應的時候,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進入市場。
投資市場沒有什麼亘古不變的規律,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漲久了就跌,跌久了就漲。
你並不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而是漲了就買,跌了就賣。
兩輪大牛市就不必說了,就說今年5月至今,股市整整漲了6個月,漲久了就跌,沒毛病。
你要是在箭頭處才聞訊趕來,正好買在山頂上。
2、受不了
基金的波動超出心理承受能力,賬面出現浮虧,受不了割肉離場。
前幾天問一個入市15年的佛系投資者(所謂的佛系投資者就是:不加倉、不拋售,漲停心如水,跌停臉不綠,任他股市上上下下,我自穩坐釣魚台):
你能接受的心理波動是多少?
佛投答曰:老衲自入市以來,歷經諸般大風小浪,碰過牛熊猴鹿各種動物,甚至還因為流動性枯竭,手裡拿著股票賣不出去。曾經連續虧損好幾年,也賺過幾十倍,對我來說,股市已經沒有波動,我的眼裡只有一個目標,到了我就出來。
在這位佛投看來,50%以下的波動都不叫波動,因為他的眼中只有兩個字「價值」。
下面這張圖是去年5月至今的股市,那些在A點買進,又因為受不了波動而在B點割肉的,往往都是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3、選到不好的基金
其實今年的基金行情挺好的,近一年,正收益的基金佔比有83%,如果你投了一年的基金,還是虧損的,我倒想問問,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你選擇了那虧錢的17%呢?
當然有17%的概率,選到虧錢的基金也很正常,但如果錯了就該及時認錯,不要死抱著不放。
這里回答一個大家近期問的較多的疑問:
當初用診斷工具挑出的好基金,短期分數下降了,要不要換掉?
錢多多在前天的定投文章里已經回答大家了,很簡短明了,大家看看: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想要基金投資不虧錢,理論上也不是很難
1、投之前先摸著自己的良心掂量掂量,能承受多大波動,一點都受不了的,去投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也是基金啊,穩賺不賠。
2、配置幾個不同類型的基金,把波動降下來。
3、挑好的基金,壞了就換。
4、做個佛投,到止盈點了就出來。
如果不幸在牛市最高點買進去,也不要著急,看這篇: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採集
哦了,原因都給你們分析完了,對策也講完了,以後該怎麼做心裡也有數了。
受得了的,繼續堅持定投,受不了的,清倉走人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