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司代碼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股票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2021-01-04 09:03:30

『壹』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112家央企名單和股票代碼具體如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公司:中核科技(000777)、東方鋯業(002167)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衛星(600118)、航天電子(600879)、航天機電(600151)、航天動力(600343)、中航光電(002179)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電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長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興通訊(000063)、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飛機(000768)、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重機(600765)、貴航股份(600523)、深天馬A(000050)、中航地產(000043)、飛亞達A(000026) 、哈飛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ST東安(600178)、中航電子(600372)、中航動控(000738)南方食品(000716)、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成飛集成(002190)、中航資本(600705)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600150)、*ST鋼構(600072)、廣船國際(600685)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風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樂普醫療(300003)、中國重工(601989)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集集團(000039)華錦股份(000059)、光電股份(600184)、北方導航(600435)、北方創業(600967)、晉西車軸(600495)、凌雲股份(600480)、北方國際(000065)、北方股份(600262)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長安汽車(000625)、中國嘉陵(600877)、天興儀表(000710)、江鈴汽車(000550)、湖南天雁(600698)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沙河股份(000014) 、天通股份(600330)、華東電腦(600850)、四創電子(600990)、衛士通(002268)、太極股份(002368)、傑賽科技(002544)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601857)、山煤國際(600546)、大慶華科(000985)、石油濟柴(000617)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600028)、上海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榮豐控股(000668)、*ST儀化(600871)、四川美豐(000731)、江鑽股份(000852)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
14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國電南瑞(600406)、置信電氣(600517)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文山電力(600995)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國際(600011)、內蒙華電(600863)、北部灣港(000582)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發電(601991)、桂冠電力(600236)、華銀電力(600744)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電南自(600268)、華電能源(600726)、華電國際(600027)、英力特(000635)、平庄能源(000780)、龍源技術(300105)、黔源電力(002039)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電遠達(600292)、吉電股份(000875)、漳澤電力(000767)、上海電力(600021)、露天煤業(002128)、東方熱電(000958)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電力(600900)
22 中國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601088)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號百控股(600640)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600050)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軟體(600536)、上海貝嶺(600171)、象嶼股份(600057)、長城電腦(000066)、長城信息(000748)、長城開發(000021) 、深桑達A(000032) 、中電廣通(600764)、南京熊貓(600775)廈門國貿(600755)、華東科技(000727)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轎車(000800)、一汽富維(600742)、長春一東(600148)、啟明信息(002232)
28 東風汽車公司: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一重(601106)
30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工國際(002051)、軸研科技(002046)、國機汽車(600335)、藍科高新(601798)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佳電股份(000922)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電氣(600875)
33 鞍鋼集團公司:鞍鋼股份(000898)、本鋼板材(000761)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寶鋼股份(600019)、寶信軟體(600845)、八一鋼鐵(600581)、韶鋼松山(000717)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鋼股份(600005)
36 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鋁業(601600)、焦作萬方(000612)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遠洋(601919)、中遠航運(600428)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中海集運(601866)、中海發展(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國航(601111)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東方航空(600115)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南方航空(600029)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化國際(600500)、中泰化學(002092)、鹽湖股份(000792)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地產(000031) 、中糧屯河(600737)、航空動力(600893)、中糧生化(000930)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五礦發展(600058),五礦稀土(000831)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600056)、武漢健民(600976)、中國汽研(601965)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築(601668)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中魯(600962)、國投電力(600886)、中成股份(000151)、國投新集(601918)、中紡投資(600061)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招商銀行(600036)、招商地產(000024) 、招商輪船(601872)、深赤灣A(000022) 、中集集團(000039)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萬科A(000002) 、東阿阿膠(000423)、博元投資(600656)、長江傳媒(600757)、華潤雙鶴(600062)、華潤三九(000999)、華潤萬東(600055)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華茂物流:華貿物流(603128)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4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55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56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已與中糧合並)
57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儲股份(600787)、岳陽林紙(600963)、冠豪高新(600433)
58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能源(600508)、中煤能源(601898)、煤氣化(000968)
59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60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61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金自天正(600560)、安泰科技(000969)、中鋼國際(000928)、中鋼天源(002057)、祁連山(600720)、中材節能(603126)
71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物產中拓(000906)、中國玻纖(600176)、北新建材(000786)、洛陽玻璃(600876)、方興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
7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73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新材(600206)、北礦磁材(600980)
74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當升科技(300073)
7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7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77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車(601299)
78 中國南車集團公司:南方匯通(000920)、中國南車(601766)
79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80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鐵二局(600528)、中國中鐵(601390)
8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建(601186)
82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振華重工(600320)、路橋建設(600263)、中國交建(601800)
83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上海普天(600680)、波導股份(600130)、東方通信(600776)、東信和平(002017)
84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高鴻股份(000851)、大唐電信(600198)
85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中牧股份(600195)、中水漁業(000798)
86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87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89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90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 、現代制葯(600420)、天壇生物(600161)
91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旅(601888)
92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保利地產(600048)
93 珠海振戎公司
94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9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9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97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際華集團(601718)
9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9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00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101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601669)
102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03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中金黃金(600489)
104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10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106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易華錄(300212)
107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108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109 華僑城A集團公司:華僑城A(000069)、華聯控股(000036)、深康佳A(000016)
11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111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中國西電(601179)
112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貳』 海油工程這支股票是屬央企還是國企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是正宗的央企

『叄』 走向國際的中國三大石油公司是指什麼

我國的石油工業運營主體主要是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為主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為支撐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石油工業運行模式。
(1)三大石油公司的歷史由來及其發展演變過程。
1950年4月,國務院設立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管理新中國的石油生產開發工作。當時我國石油工業水平極為落後,原油年產量僅為12萬噸,煉油17萬噸。為迅速改變新中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能源保證,1955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石油工業部,全面負責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工作。隨後的若干年中,石油工業部先後改組為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然後又回到石油工業部。
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決定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中國對外合作海區內進行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全面負責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業務。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國家石油公司,擔負起對外合作和發展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重任。

中國石油工業的演變1983年7月,國務院決定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
1988年9月17日,根據中國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政府職能轉換的要求,國務院決定撤銷石油工業部,以其所轄主要資源和資產為依託,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作為中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上游領域的生產業務,兼有部分政府管理、調控職能。
1998年3月,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對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實施戰略性改組,分別組建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個特大型企業集團公司。5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在北京舉行劃轉企業交接儀式。7月2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按照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原化學工業部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的政府職能合並,組建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由國家經貿委管理;原石油和石化兩個總公司下屬企業,按上下游結合的原則,分別組建成兩個特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集團。以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為主體組建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大慶、遼河、華北等13家油氣田企業為基礎,分別從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和地方劃入19家企業和17家企業;而以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為主體組建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則以燕山、上海高橋、金陵、揚子等23家大型石化企業為基礎,分別將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勝利、中原、江漢等7家油氣田企業和4家輸油公司、1家石化企業和地方的23家石油銷售公司劃入。至此,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同時也是首次行業性整體重組完成。中國石油工業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化集團)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
(2)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經營現狀與發展。
1998年中國石油工業的戰略性資產重組,解決了長期以來石油和石化兩大公司上下游分割、內外貿分離、產銷脫節的狀況,在上下游一體化的基礎上,重建了其有競爭力的生產體系。重組後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不再承擔政府職能,而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2000年4月6、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最大的控股子公司)股票首先在香港、紐約上市成功。時過半年,10月18日、19日,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子公司)股票也在香港、紐約、倫敦三地上市成功。中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子公司)的股票於2001年2月27日和28日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中國石油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石油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商、供應商。擁有大慶、遼河、新疆、四川等14家大型、特大型油氣田生產企業和大連石化、蘭州石化、撫順石化等16家大型煉化企業及19個油品銷售企業;業務領域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油氣煉化、產品銷售、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石油機械加工製造、石油貿易等多個領域,在國內石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和銷售市場中都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中國石油集團不斷加快主營業務發展,實施「東西共進,油氣並舉」的經營戰略,先後發現了多個5000萬至1億噸級儲量規模油田,新疆油田、長慶油田、塔里木油田原油產量也相繼突破千萬噸;在天然氣業務方面,儲量、產量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天然氣管道建設方面,先後完成西氣東輸、陝京二線、忠武線(四川忠縣—武漢—長沙)、澀寧蘭管道及冀寧管線等項工程的建設,為國民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在原油煉化業務方面,形成了3個千萬噸級和12個500萬噸級煉廠,2005年原油加工量達11061萬噸,總原油加工能力超過12500萬噸。
近年來,中國石油集團海外油氣業務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模式也已由單一的合作開采向跨國並購、風險勘探和上下游一體化方向發展。目前,海外油氣項目已經擴大到60多個,同時,充分利用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50多年所形成的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建設、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完整的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目前,中國石油在海外的技術服務隊伍已發展到400多支,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中國第二大國有石油企業的中國石化集團的海外觸角已經延伸到伊朗、葉門、阿爾及利亞、土庫曼、奈及利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伊朗,中國石化集團採用回購方式在當地一處油田提供風險勘探服務;在葉門,中國石化集團利用產品分成方式,享有該國某區塊37.5%的合同者權益;在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兩處油田,中國石化集團通過提供工程服務和研究的方式,為最終進入打下基礎;對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的邊際油田則動用投入較少的產品分成法獲得利益。
中國石化集團還計劃到2010年,要把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主業突出、資產優良、股權多元、科技創新、管理科學、財務嚴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
第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中國海油,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在中國海域擁有渤海灣、南中國海西部、南中國海東部及中國東海四個主要作業區,油氣產量不斷提升,2005年底國內油氣總產量達3364萬噸。
近年來,中國海油公司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通過一系列資產並購等資本運營方式在全球范圍迅速擴張,海外業務呈現了跨越式發展。自2003年以來先後成功實施了數宗大型海外油氣資產並購,其中通過並購西班牙Re1aso1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部分油氣資產,成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取得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天然氣項目內合資實體——中國液化天然氣合資企業25%的股份,為中國第一個液化天然氣(簡稱LNG)項目——廣東LNG項目提供上游資源保證。2005年上半年,又以1.5億加元購得加拿大MEG公司18.5%的股權。
此外,中國海油所屬的專業技術服務公司也主動出擊海外市場。中國海油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在印度尼西亞、緬甸、澳大利亞、伊朗等國家獲得數項油田服務合同,已成為國際石油技術服務領域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並為公司創造了可觀利潤。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近年來在世界500強中的排名變化

2000—2005年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原油產量

2000—2005年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天然氣產量

2001—2005年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總資產狀況如今,中國石油集團和中國石化集團已經進入世界500強行列,中國海油也正向世界500強進軍。三大企業呈現出勃勃生機。中國石油在財富500強中的排名已由2001年度的第83位,上升至2006年度的第39位;中國石化從2001年度的第86位躍居到2006年度的第23位,取得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最好名次。
上述事實均表明,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和中國海油三家國家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球大公司陣營和世界石油工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礎。

『肆』 中海油在國內有股票發行嗎

可以購買在國內有4個中海油上市公司。中國海油在海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四家企業——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其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較強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成長性獲得了國內外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於1999年8月在香港注冊成立,並於2001年2月27日和28 日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CEO)和香港聯合交易所(股票代碼:0883)掛牌上市。2001年7月,中海油股票入選恆生指數成份股。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12月25日,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將五家從事鑽井、油井服務和石油物探的公司合並成立。2002年11月20日中海油服整合旗下業務,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2883。2007年9月28日在上海證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1808。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4月18日,經原國家經貿委批准,由中國海油五家全資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碼:3983)是一家以天然氣深加工為主業,從事化肥、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現代化大型企業。中海化學於2006年4月25日在海南注冊成立,公司總部位於海南省東方市。2006年9月29日,中海化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3983。

『伍』 海洋石油981股票有哪些海洋石油981受益股一覽

牛市無踏空,多賺少賺的問題,今天雖然指數大漲,中小板還是有很多質地不錯的還未來的及漲,重點關注!

『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A股代碼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股票是在美國和香港上的市,沒有在A股上市。但A股的海油工程600583和中海油服601808是隸屬於中海油的。

『柒』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總公司」或「集團」)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公司成立於1982年,注冊資本949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京,現有98750名員工。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國際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煉化銷售及化肥、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新能源等六大業務板塊。近年來,通過成功實施改革重組、資本運營、海外並購、上下游一體化等重大舉措,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圍繞《「二次跨越」發展綱要》,公司緊緊抓住海洋石油工業發展的新機遇,正視發展中所遇到的新挑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油氣勘探開發、煉化與氣電、工程技術與服務、新能源與金融等業務板塊,為全力推進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的「二次跨越」創造了有利條件。2012年,公司在《石油情報周刊》雜志「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中位列第33位,比2011年上升1位;2013年,在《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位列第93位。公司繼續享有標普和穆迪授予的AA-和Aa3級國家主權級資信評級,為國內企業最高評級。中國海油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雙贏、責任、誠信、創新、關愛」的企業理念,實施協調發展、人才興企、科技領先和低成本戰略,堅持特色發展道路,推動公司的高效高速發展,努力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法定代表人:楊華
成立日期:1983-02-25
注冊資本:11380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100001043E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采礦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英文名: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人員規模:1000人以上
企業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25號
經營范圍:組織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油、頁岩氣勘探、開發、生產及銷售,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和天然氣的加工利用及產品的銷售和倉儲,液化天然氣項目開發、利用,石油、天然氣管道管網輸送,化肥、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及相關業務,為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地礦產品的勘探、開采提供服務,工程總承包,與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相關的科技研究、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轉讓,原油、成品油進口,補償貿易、轉口貿易;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限銷售分公司經營,有效期至2022年02月20日);承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生產;機電產品國際招標;風能、生物質能、水合物、煤化工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捌』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業務與產品

業務縱覽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能源集團,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煉化銷售及化肥、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新能源等業務板塊。 截止2013年,中海油在中國海上擁有四個主要產油地區:渤海灣(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東部(深圳)和東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商之一,同時,中海油還在奈及利亞、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擁有上游資產。
1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負責渤海海域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渤海油田是中國海油產量最高、規模最大、前景最好的原油生產基地,擁有油田54個,生產平台113座,陸上終端4個,FPSO7條,船舶80艘,直升機8架。截止2011年年底,渤海油田累計發現三級地質儲量約50億方油氣當量, 累計向國家貢獻原油2.05億方。2010年油田油氣產量突破3000萬噸,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
2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簡稱「湛江分公司」)是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控股的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下屬的一家境內分公司,主要負責東經113°10′以西的中國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業務,總部設在廣東省湛江市。
公司下設18個部門和單位。公司擁有一支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高素質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現有員工2009人,平均年齡31.9歲,陸地員工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99%,海上員工中大學本科學歷佔比76%。
南海西部海域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勘探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南海西部海域現已發現38個油氣田和30個含油氣構造。已有17個油田和5個氣田投入生產,是中國海洋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氣產區。其中,崖城13-1氣田和東方1-1氣田分別是中國海上最大的合作和自營天然氣田。公司油氣產量已連續四年超1000萬方油當量,國家已把南海油氣開發提高到國家海洋戰略高度。
3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坐落在美麗的深圳灣畔,是中國海油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與對外合作的沃土,南海東部海域油氣勘探始於1983年,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90年開始生產原油,當年生產原油13.8萬噸;1996年登上了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台階,繼大慶、勝利、遼河油田之後,列全國第四位,成為我國重要原油生產基地。2011年,管理局油氣產量達到1079.5萬方(油當量),實現連續16年油氣產量超千萬方。自1990年第一個油田投產以來,南海東部海域累計產量超過2.2億方,是國內海上油氣累計產量最高的海域。
4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之一,隸屬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主要以對外合作和自營的方式在中國黃海、東海等海域從事海上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所轄海域擁有廣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前景,對華東地區天然氣的供給乃至國家能源戰略的落實均有著重要意義。
公司現有職能部門13個,在職工作人員855人,61%以上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50%以上人員取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專業結構涵蓋地質、物探、鑽井、開發、工程、油氣生產、企業管理多個領域。
5 中海油研究總院
中海油研究總院(原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技術參謀部、戰略規劃部、科技人才培養中心。作為中國海油所屬最大的綜合性大型科研機構,中海油研究總院業務范圍涵蓋海上油氣勘探研究,海外勘探、開發、工程目標評價與新項目識別,海上油氣田總體開發方案設計,海上油氣田工程基本設計和新能源研發;同時承擔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專項和中國海油科技攻關等重大研究任務。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的全資子公司,負責統一經營和管理中國海油天然氣及發電板塊業務。氣電集團以LNG及相關產業為核心業務,以LNG接收站和管網為產業基礎,以「清潔能源、平安運行」為指導理念,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中國沿海地區積極建設天然氣大動脈,形成統一的LNG貿易平台,迅速確立了國內LNG行業領軍者地位。氣電集團正為中國沿海地區提供可靠和充足的清潔能源,為中國海油打造低碳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台,努力將公司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公司。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服、COSL)作為中國海油旗下的國有控股公司,是一家分別在滬港兩地上市、擁有近50年海上作業經驗的綜合型油田服務全面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海油服專業技術服務涉及石油及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三個階段,具有物探勘察、鑽完井、油田技術、船舶服務四大主營業務板塊,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功能齊全、服務鏈完整的綜合型海上油田服務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簡稱:海油工程,股票代碼:600583),是天津市新技術產業園區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甲級工程設計單位,國家一級施工企業。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油發展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三大專業服務公司之一,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提供能源技術服務和化工產品的多元化大型產業集團。公司定位於綜合型能源運營技術服務和能源化工產品供應商,立足於上游產業,為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及生產和其他能源產業提供綜合型、高質量服務;同時依託中下游產業,從事石油化工衍生品的加工生產及銷售,在專業化基礎上,實施多元化發展,建立獨特的「服務+產品」的業務模式,以服務支持生產,以產品帶動服務。形成了能源運維服務、能源綜合服務、精細化工產品和健康與環保四大產業板塊。 中海油氣開發利用公司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銷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海油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西寧德工業區開發有限公司
惠州煉化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 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發展概述
浩瀚無垠的大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海洋,尤其是深水,是未來全球油氣資源的重要接替區,中國南海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主要位於深水。
隨著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的發展,人類開採石油的足跡從陸地走向海洋,由淺水走向深水。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企業,自1982年成立以來,通過自力更生和對外合作,基本建立起常規作業水深內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並於2010年實現國內油氣年產5000萬噸油當量,建成海上大慶。
深水挑戰
1.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長、鑽井液容積更大以及設備的壓力等級更高,隔水管與防噴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須具有足夠的甲板負荷和甲板空間。另一方面,水深增加,加之深水惡劣的作業環境,使得鑽井非作業時間增加,對設備的可靠性要求苛刻。選擇深水鑽井裝置、設備和技術時都要針對水深進行單獨校核。
2.海底溫度低,井底有可能高溫,給鑽井作業帶來很多問題。如在低溫環境下,鑽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大幅度上升,會出現顯著的膠凝現象,而且增加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可能性及風險。
深水艦隊
由於缺乏深水勘探開發的大型裝備,大規模的南海深海油氣開發還無法全面展開。為突破深水勘探、開發領域的若干關鍵技術,中國海油投入巨資打造以3000m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為旗艦的深水艦隊。這支深水艦隊的建成,對於加速進軍深海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提升深水作業能力、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董事長
楊華 黨組書記、黨組成員
1961年生,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1982年華東石油學院開發系採油專業大學畢業,200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畢業。1982年參加工作,歷任中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開發部經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外發展部副總地質師、副經理兼海外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總裁、首席財務官,2010年4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10年9月兼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2011年8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總經理;2015年4月,楊華同志任中海油董事長、黨組書記。
董事
劉健 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黨組成員
1958年3月生,1982年1月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船舶內燃機設計專業,獲學士學位,並於2000年獲天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1982年分配到中國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先後任採油平台系長、維修中心副主任、油礦副礦長、副經理;1994年1月起先後任採油公司副經理、渤海公司生產部主任、採油公司經理、採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7月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2001年5月起先後任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兼黨委書記;2003年4月起先後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開發生產部總經理、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並於2006年11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黨委書記;2010年5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同年10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並辭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2010年12月兼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5年8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 姓名 職位 張健偉 董事 黨組成員 黨組紀檢組組長 王開元 外部董事 文傳甫 外部董事 賀恭 外部董事 夏大慰 外部董事 謝鍾毓 外部董事 陳偉 職工董事 愛崗 敬業 求實 創新
企業價值觀
追求人、企業、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進步,做員工自豪、股東滿意、夥伴信任、社會歡迎、政府重視的綜合型能源公司。
核心發展戰略
協調發展 科技驅動 人才興企 成本領先 綠色低碳 公司願景
貢獻不竭清潔能源、創造美好生活
發展目標
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2030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經營理念
以人為本 擔當責任 和合雙贏 誠實守信 變革創新 人力資源使命
落實「人才興企」的核心戰略,提升總公司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保障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目標的實現。
人力資源目標
堅持科學合理、精幹高效的用人政策,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落實人才滾動發展規劃;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發揮人力資源比較優勢和政策導向作用,建立員工不同的職業發展通道,實現公司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高效組織機構
根據總公司的戰略目標,構建並保持精幹、高效的組織機構,使組織規模、結構和特徵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要,確保組織發展的適應性與前瞻性,打造核心競爭力。
提升員工競爭力
支持激勵員工不斷學習,提供與公司發展目標一致的培訓與發展機會,全力提升員工競爭能力,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
管理制度體系
根據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機制,營造清晰的政策環境,完善配套的制度體系,保障並推進總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開放和諧氛圍
營造開放、透明、平等、包容的環境,堅持「以人為本,關愛員工」的理念,構建和諧海油。

『玖』 為什麼三大石油公司改制上市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的改制問題十分重視,多次作出批示。1998年11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聽取石油、石化兩個集團公司工作匯報時,強調指出:「從石油、石化兩大集團看,解決發展問題首先還是要考慮整體改制上市」。在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從1999年11月開始,相繼展開內部業務、資產、機構和人員的大重組,將油氣勘探與生產、煉油與化工、儲運與銷售等油公司業務和資產剝離出來,獨家發起設立股份有限公司,並分別於2000年4月、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香港和美國等境外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掛牌上市。
改制上市後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按照境內外相關法律及監管規定,分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建立健全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加強投資、經營、財務、內控、HSE(健康、安全、環境)和質量、設備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時充分發揮股份制企業的體制優勢,通過投資、合資、收購等方式,大力發展石油上下游等主營業務,推動了三大公司業務的整體發展。

『拾』 中國海洋石油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中海油似乎沒有你說的這個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你到底是想問中海油的哪個公司呢?

閱讀全文

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