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為什麼不直接投入二級市場
最簡單的理解方式: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是交易市場。
不存在股票直接投入二級市場一說,只要一發行,它面對的就是一級市場。只要有交易的需求,也就是換手啦,就要去二級市場。
B. 股票二級市場有無存在的必要
有存在必要,二級市場與初級市場有著密切聯系。即相互依存,又相內互制約。
股票流容通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按時價進行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市場,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部分。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
聯系:
二級市場與初級市場關系密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初級市場所提供的證券及其發行的種類,數量與方式決定著二級市場上流通證券的規模、結構與速度,而二級市場作為證券買賣的場所,對初級市場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組織完善、經營有方、服務良好的二級市場將初級市場上所發行的證券快速有效地分配與轉讓,使其流通到其它更需要、更適當的投資者手中,並為證券的變現提供現實的可能。此外,二級市場上的證券供求狀況與價格水平等都將有力地影響著初級市場上證券的發行。因此,沒有二級市場,證券發行不可能順利進行,初級市場也難以為繼,擴大發行則更不可能。
C. 關於是否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可以直接控制公司問題。
1,可以分拆上市,但每個分拆的部分必須是能獨立的個體,舉個簡單例子,我有一家生內鮮超市要上市,公司資容產大致包含以下幾個部分,1.銷售的超市主體2.冷鏈物流3.上游供貨商等等
這幾個部分都可以單獨上市,任何一個部分你只要取得最高比例的股份,就可以取得對那個部分的控制權,但不是對整體生鮮超市的控制權,只能折算你所佔有在整體的股份比例,來對應你對生鮮超市的影響能力
2.可以分拆,如1所示。
3.只要買了50%以上的股份,那麼你的股權比例最大,不是直接控制?
4.
這是萬科十大股東持股比例。30%要不要擔心?
D. 股票為什麼要在二級市場交易
算 股票本來就是賭博性質 用那些技術分析基本都是扯淡 意義在於圈錢 是 其實分紅並不好不利於公司發展
E. 為什麼公司要注意他們在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情況
很好理解,股票是在二級市場變現的,初級市場出售股票籌集資金,是1股在(面回值)也就是(答1元)左右,而二級市場籌集的資金是面值的幾倍或幾十倍,可見一級市場的籌資很可憐。
1,二級市場的價格大起,大落,直接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好壞,股票價格走勢健康,有利於公司對二級市場定向增發的價格高定價,以便籌集更多資金。
2,公司上市後不一定就是(全流通),公司高層手裡會有一些該公司股票,他們不希望自己手裡的股票在(未流通)之前就大幅貶值。
F. 上市公司為什麼不直接把股票拋給二級市場的股民而要定向增發
法規要求,實際操作中,股民也接不住,會形成該股波動擾亂市場。
G. 股票二級市場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其實很抄簡單,打個最淺顯襲的比方,股票二級市場就等於現在的菜市場(古代叫圩場或趕集),而股票一級市場就等於采購菜農場的承銷商,你試想下如果沒有菜市場,想買菜的人都到菜農代理商那裡買嗎?那不爆棚了,只不過有點不同的是菜場買回來的菜沒有再賣回的,因為吃掉了,消費掉了,而二級市場買來的股票本就是菜場的菜販一樣低價買進高點價賣出。買賣股票就等於菜場里的菜販買賣蔬菜,難道菜販自己不種菜他還是照樣賺錢不合理嗎,嚴格來講菜販子他也沒有創造價值啊,也是在掏別人口袋裡的錢啊,只是掏得不是太多,沒股票買賣那麼明顯,但道理是一樣的。
再者,你自己也說了,一級市場是好事,沒有二級市場,難道承銷商自己都把股票買回家收藏嗎,他收藏得了嗎,沒有二級市場(廣大人民)他一級市場又能「收藏」多少呢?
這就叫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這是資本主義引過來的東西。我相信你是個聰明的人,有時聰明反被自己誤了。我這么淺顯的一比方,你應該想明白了。
H. 如何知道某公司的股票已經進入二級市場
首先,市場分為兩級市場,第一市場也叫發行市場,就是我們所說的打新,就是申購新版股。申權購完成,股票進入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就是我們現在一般買賣的市場。
美股也是一樣。新股進入二級市場第一個交易日前面要加前綴N,美股是加n N,比如深發展,第一天的名稱為N深發展。
I. 上市公司發行的新股是可以直接進入二級市場上市交易的嗎
上市公司發行的新股是可以直接進入二級市場上市交易的。
簡介:
新股就是指剛發回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答。
新股炒作規律:
1、當大盤處於下跌的末端,進入築底階段時,市場人氣低迷,新股開盤價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發行價,此時是最佳的買入時期,一旦大盤反彈,該類股票會領漲。如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證券,處在大盤築底階段,其開盤價5.5元,當日報收5元,比發行價上漲10%,隨後在大盤反彈時,該股成為領頭羊。
2、當大盤處在上升階段:此時新股為平開高走,投資者可積極參與炒作。3、當大盤處在上漲末端,市場人氣高漲,新股開盤價位很高,有的達到200%以上,一步到位,此時新股風險最大,一旦大盤從高位下跌,該類股票跌幅最大。如2004年2月19日上市的國通管業開盤當天達20.98元比發行價高200%,隨後在這次大盤下跌時,該股跌幅達40%。
4、當大盤處於下跌階段時,新股為平開低走,參與者獲利機會極小,不要參與。只有等到大盤進入下跌末端,築底時,那時才是真正的買點。
J. 公司的業績增長為什麼會造成二級市場的股價一起增長
從投資角度來講公司的業績增長使得地級市股價增長是因為,當業績增長確定後,股票的實際投資價值高於現有二級市場股價,也就是說出現了價值與價格的背離,而市場上的一些投資者發現了這種背離,便會不斷買入,根據供求原理,買入的數量大於賣出的數量股價便會一起增長。
從投機角度來講由於公司業績上升短期內給投機炒做的機構提供了一個想像空間,這些主力便會集中資金不斷把股價推高,直到該股股價達到市場公認的價格(說白了就是能夠誘騙散戶進場的價格)但是股價的上漲還是供求發生了變化,業績增長是供求關系變貨的原因。
股票流入股市並不是永久都會在股民手裡,上市以司可以通過回購並銷股的方法收回一部分流通在外的股票,這種方式在國內沒見過,但是在香港和國際股股票市場常見。股價隨著公司業績波動從根本上講和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規律是一樣的,但是股市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而且波動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因此股價的變化和業績並不是一起波動的,有一定滯後性或提前性。牛市會提前反映業績,股價會超過業績增長,熊市股價下跌也會超過業績下跌。
股改是只有在中國股票市場才有的,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股價制公司其股份應該是同股即同權的,而中國股市存在同股不同權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會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區別,股份制改革的意義就在於消除這種同股不同權的問題,也就是說以後不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區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制公司,即同股同權(事實上在中國永遠不可能幫到同股同權)
分紅是上市公司以一定的利潤回報股東的一種方式,如現金分紅,每10股送2元。還有送股,(送股的長期價值意義重大,送與不送的公司差別很大,是公司成長性的重要體現之一,直接關繫到長期持有股票賺錢的多少,比現金分紅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