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火的中國股市還能持續多久
2018年金融市場的動盪開局終於給全球股市牛市行情劃上了句號,而且幾乎無處可避。這次牛市是歷來持續時間最長者之一。
去年市場相當平靜,但本季度投資者卻遭遇狂風暴雨的襲擊,從股市波動率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迅速升級,白宮混亂加劇,以及科技板塊動盪,不一而足。
1月份曾推動MSCI明晟全球股票指數上漲8%的「融漲」突然消失。現在道瓊工業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富時100指數、日經225指數以及其他一些大型股市均低於年初水準。
作為一個組合,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網飛和谷歌)年內仍然上漲了10%以上,但5,0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被不當使用所引發的隱私擔憂,已將其合計市值削去了4,000億美元。這個變化確實不小。
「1月曾是紅火的一個月,但當時市場顯然存在自滿情緒,」London & Capital的股票主管Roger Jones表示,」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加密貨幣—比特幣也已下挫43%。
不過市場絕不是呈現一邊倒的」避險」局面。
公債收益
全球經濟快速增長,扶助原油等大宗商品連續第三個季度走升,全球最落後的」前沿」國家股市上漲4%;而盡管義大利大選沒有任何一方明顯勝出,但該國公債仍取得近6%的回報。
在輝煌的2017年過後,新興市場本幣債券再創上佳表現,因人民幣、墨西哥披索、哥倫比亞披索與南非蘭特均大幅升值。
英鎊亦強勁揚升。英鎊已錄得自2015年初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不僅是兌美元,兌歐元亦是如此。
「(政治面)大趨勢是合理推進英國脫歐進程,」一名央行官員私下表示。
市場的震盪走勢也提醒投資者,不要忽視傳統避險資產的價值。
日元漲幅超過6%,金價連續第三個季度上漲,超級避險的德國公債以美元計僅上漲3%,收益率已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弧線。
但一些重量級央行,比如美聯儲、歐洲央行、中國人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仍准備上調利率。美國公債收益率季度跌幅為3%,與德債大相逕庭。
這就是股市一路顛簸前行的原因之一,而這仍將是今年餘下時間內影響投資者看法的一大因素。
「眼下有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當債券收益率上升時,該把資金放在哪兒去,」瑞典北歐斯安銀行(SEB)投資管理部門的資產配置全球主管Hans Peterson說。
「我們正在從低利率舊時代、以及FAANG這類成長型股票,轉向一個新世界...這個過程有著許多震盪。」